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離世,永遠的聲音傳奇

2021-01-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據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消息

著名播音藝術家、

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著名播音員關山

因病醫治無效

2020年11月11日

下午14時20分去世

享年86歲

關山,原名丁威,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尤以演播長篇小說著稱,音域寬、音質美、清脆悅耳、鏗鏘頓挫是他的聲音特點。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湧現出大批優秀播音員,關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是我國首批5位播音指導之一,與上海的陳醇並稱「南陳北關」。

從外貿公司辦事員到電臺播音員

關山生於天津,中小學時期在北京生活。在學校開設的第二課堂說話課上,語言表現力突出的關山,深受老師喜愛。於是,愛講故事、會講故事的關山得到了代表學校獻聲廣播電臺的機會。

關山自己曾說:「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講故事、朗誦,對文學很愛好。小學的時候,我在北京師大一附小,那時候學校裡有說話課,鍛鍊口語表達。那時候我總作為班級或是學校代表到外面去搞小演講。我記得很小就上電臺了,去代表學校講故事。」

12歲那年,關山被學校推選到北京廣播電臺少兒節目擔任小故事家,向小聽眾講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關山的聲音第一次出現在「話匣子」裡。

中學畢業時,關山隨同調動工作的父親,來到天津。1951年,關山在天津財經學校上學時,就做過廣播員,還是課餘活動的積極分子。中專結業後,他被分配到天津土產進出口公司從事對外貿易事務,與播音並無關係。

1955年,關山參加了天津市第一屆職工業餘朗誦比賽,並拿了一等獎,由此與廣播結緣。從那以後,關山就經常到電臺參加錄音,還參加了業餘廣播劇團。1956年8月1日,22歲的關山被調入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成為當時天津臺唯一的男播音員。

關山曾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自己與電臺、與播音結緣的經歷。「我原來想做演員,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也錄取了,但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供我5年也夠嗆。電臺調令來得早,所以我就邊幹邊學吧!於是我到了電臺,到電臺以後沒想到做播音員,當時是作為廣播劇組演員去報到的,但當時組織上跟我說,現在播音組缺人,急缺一個男播音員,借用一下,我說沒問題,我就去了。」

當時在臺裡,只有他一位男播音員,每天得錄製20餘套節目。關山曾回憶說:「我來了以後,到播音組,12個播音員,都是女的,12金釵,我調進去,是第一個男播。簡明新聞、整點新聞、早報摘,還有晚上的聯播。另外工人節目、農民節目、青年節目和少兒節目,什麼都來,它都需要男聲。我覺得幹這行業挺有意思的,就心無旁騖地幹起來了。所以那個時候,我的成長歸結起來,應該說是大量的訓練。」

關山(左)與播音員齊越(中)、 夏青(右)

關山說,當聽到自己的聲音將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演繹得生動鮮活,當得到臺裡同事乃至社會聽眾的充分肯定時,他便認定要將播音這條路走下去,要用自己最美的聲音和最細膩的感情來詮釋好每一個作品。

關山取自《木蘭詩》

上世紀50年代,由於播音員屬於機要人員,播音時不能在節目中直呼本名,需要取一個播音名。恰巧在錄製《木蘭詩》時,關山瞥見「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一句,頓感「關山」一詞剛強堅毅適合男性,便取名「關山」。伴隨著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演播作品,「關山」這個名字融進了幾代聽眾的記憶裡。

1963年,年僅29歲的關山就已經小有名氣了。那年,全國人民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群眾活動,賀敬之的長詩《雷鋒之歌》就寫於那個時期。據關山講,當時電臺文藝部的編輯將這首長詩急匆匆地交給他,鄭重地告訴他,一定要播好。

關山說,雷鋒的事跡在當時已經家喻戶曉了,但自己對其了解僅限於一些新聞報導。已有8年播音工作經驗的他明白,想要讀好作品,不僅要字正腔圓,要會用力用氣,更主要的是得抓住神韻,而這神韻則是要靠大量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識以及人物性格、事跡等等之後才能把握好。於是,關山趕快找來身邊有關雷鋒的所有資料,包括雷鋒日記和各種報刊,只要有提到雷鋒的,他都一字不落地仔細看。

關山的夫人高琳回憶說,當初關山在準備錄播《雷鋒之歌》的時候,近乎於一種痴迷的狀態。當時,關山的母親正患嚴重的哮喘病,家人的全部重心都在照顧老人身上。愛人勸他,如果忙不過來就趕緊告訴領導換其他人去錄製,可關山卻堅持要錄,「雷鋒精神太感人了,我必須去!」就這樣,關山每天一邊照料病中的母親,一邊為錄音做各種準備。

在詩中有一段話,關山琢磨了半天也搞不明白。「年輕時的我性子急,也沒多想,提筆就給賀敬之寫了封信,表達自己的疑惑。沒想到,他竟然很快就給我回信講明了詩文的詞意。」一切準備工作完成,關山慷慨激昂地一氣呵成完成了長達47分鐘、一萬多字的《雷鋒之歌》。

錄製後的第二天,《雷鋒之歌》在電臺公開播放了。很快,電臺就收到聽眾的幾百封來信,紛紛表示受到《雷鋒之歌》的感動,要求電臺再次重播。不少兄弟電臺也過來請求複製,再拿回當地播放。有一次,關山正在一次公益演出中投入地朗誦,情濃時刻竟由於過度激動忘了詞,他正不知所措,卻聽見臺下幾位觀眾念出了下一句,算是替他救了場。「我特別感動,倒不是說自己免除了尷尬,而是《雷鋒之歌》那麼長的一首詩,卻有這麼多人可以倒背如流,有這麼多人可以在詩中覓得知音。」

關山記得,那陣上班的時候總會有人跑來告訴他,傳達室有專門來找他的聽眾。「有的是喜愛文學詩歌的,想過來和我探討;有的是迷上了朗誦,希望得到我的專業指導。」這幾十年中,關山因《雷鋒之歌》與許多朗誦愛好者結了緣,「他們之中有小學生、工人和農民,很多人是想得到些專業啟發,我都會儘自己所能地去幫助,我覺得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長篇小說演播作品走進千家萬戶

提起關山,不少上了年紀的人就會回想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街坊四鄰聚攏在一起,圍坐在收音機旁收聽長篇小說的情景。那個時候,許多文學作品,也正是通過廣播,才有聲有色地走進了千家萬戶。

關山初涉廣播電臺那些年,正值群眾文藝創作熱火朝天發展期,一大批文學小說面世。電臺裡的「長篇連播」恰逢其時,紛紛推出有聲小說。「1959年,群眾大搞文藝創作,一批新小說問世,《林海雪原》《鐵道遊擊隊》《青春之歌》《創業史》全出來了,長篇一出來就要有人播講,老百姓也愛聽。「後來,關山接受了播講長篇小說《紅旗譜》的任務,一經播出大獲好評。自此之後,關山的長篇小說演播打響名號,尤其擅長演播部隊題材的作品,對偵查活動和戰鬥場面播得非常精彩。

1976年,關山接到了通知要演播《林海雪原》,為了要弄清楚書中幾個細節,他連夜坐火車去山東找小說的作者曲波學習求教。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播講長篇小說,關山播講的小說有300多篇。著名的《歐陽海之歌》《保衛延安》《紅旗譜》《林海雪原》《暴風驟雨》《海嘯》《閃閃的紅星》《桐柏英雄》《戰鬥的青春》《漁島怒潮》《高山下的花環》《津門大俠霍元甲》《四世同堂》(與趙琮婕合播)《橋隆飈》《生活變奏曲》《喬廠長上任記》等,均是當年家家同聽一部書的有聲演繹經典,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聽關山的演播作品,輕柔時如春雨潤物,激揚時似萬鈞雷霆。自幼的藝術修養加上做話劇演員的經歷,關山表達手段調動自如,語言表現層次豐富,塑造人物形神兼備,他不贊成搞維肖擬聲,演播時追求神似,用純語言藝術把小說中不同性格、年齡、身份的人物刻畫得生動鮮明,躍然入耳。

始終如一的熱愛

2019年,天津人民廣播事業創立70年之際,天視文藝頻道《最美文化人》欄目來到關山的家中採訪,關山再度回首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019年夏,關山接受天視文藝頻道《最美文化人》節目採訪

2019年夏,關山到新啟用的天津廣播數字大廈參觀

關山對愛人十分敬重,妻子高琳除了有著幾百萬字的著作和創建了天津國際女子學院這樣的功績外,在家還是一位廚藝精妙的美食家。她把關山的生活起居照顧的井井有序,正如她自己說的「我是在用做學問的精神去研究生活」。

如果說執子之手是他們當初許下的諾言,那麼文質兼修便是他們對生活始終如一的態度。精神上的依戀讓這對老夫妻攜手走過了數十年幸福時光。

2019年10月4日,天津海河傳媒中心主辦「歌唱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音樂故事會。晚會上,天津廣播主持人紛紛登臺,以詩朗誦的藝術形式歌頌革命先輩們的奮鬥精神,謳歌新中國70年偉大成就。已86歲高齡的關山再度登臺,領銜朗誦詩歌《中國聲音 中國夢想》,展現祖國的滄桑巨變,表達天津人民建功新時代的豪情壯志。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勠力同心,眾志成城。2020「西湖詩會」特別策劃「戰疫:聲音的力量」,用聲音記錄和謳歌抗擊疫情中的真情,已八旬高齡的關山參加了詩會,朗誦《致敬鍾南山》《致敬武漢志願者》,用聲音鼓舞全國人民的抗疫鬥志,堅定抗疫信心。

時至今日,關山醇厚的嗓音,生情並茂的播講,還牽動著不少聽眾的心。關山對於演播藝術的熱愛始終如一,那感覺,正如他當年初出茅廬,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來源:天津廣播微信公眾號

監製:張力

編輯:李怡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老師離世!永遠的聲音傳奇!
    11月11日晚,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廣播」 公號發布訃告: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因病醫治無效,今天(2020
  • 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離世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消息: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因病醫治無效,今天(2020年11月11日,原名丁威,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說,當聽到自己的聲音將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演繹得生動鮮活,當得到臺裡同事乃至社會聽眾的充分肯定時,他便認定要將播音這條路走下去,要用自己最美的聲音和最細膩的感情來詮釋好每一個作品。
  • 播音藝術家關山追思會在津舉行
    本報訊(記者王洋)我國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因病醫治無效,於本月11日去世,享年86歲。昨日,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在數字廣播大廈舉辦了播音藝術家關山人生追思會。來自天津廣播行業的老中青三代主持人代表以及關山先生的親屬齊聚一堂,緬懷關山先生的敬業精神,並分享了與關山先生交往的點滴往事。
  • 津門媒體人追憶播音泰鬥關山
    來源: 北方網 舉報   天津北方網訊:11月11日,著名播音藝術家
  • 這位著名播音藝術家離世!
    著名演播藝術家、著名播音員、中國播音主持網名譽站長關山因病醫治無效,11月11日下午14點去世,享年86歲。丁威,生於1934年。1956年8月,22歲的天津土畜產進出口公司辦事員丁威因為朗誦特長被調入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改名為關山。關山尤以演播長篇小說著稱,音域寬、音質美、清脆悅耳、鏗鏘頓挫是他的聲音特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湧現出大批優秀播音員,關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是我國首批5位播音指導之一,與上海的陳醇並稱「南陳北關」。
  • 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因病去世,享年86歲,去年還曾在舞臺上露面
    11月11日中國播音主持網發出了著名播音員、中國播音主持網名譽站長關山因病去世的消息,據悉,關山去世的時間是在今天下午14點,享年86歲。,就在去年85歲的關山老師雖然已經退休23年,卻還是堅持活躍在舞臺上,去年國慶的時候,他還曾接受邀請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歌唱祖國音樂故事會活動,在現場朗誦了《中國聲音中國夢想》。
  • 播音界泰鬥關山因病去世,享年86歲,與妻子相伴59年恩愛如初
    11月11日,據播音主持網官網消息,著名演播藝術家、著名播音員關山因病醫治無效,今天下午14點去世,享年86歲。,在播音主持界與陳醇並稱"南陳北關",是著名播音員,也是我國首批5名播音指導之一,為播音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 86歲播音泰鬥關山因病去世 去年還曾公開露面
    11月11日中國播音主持網發出了著名播音員、中國播音主持網名譽站長關山因病去世的消息,據悉,關山去世的時間是在11日下午14點,享年86歲。關山(原名丁威),我國著名的播音員,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家喻戶曉,他曾經是我國的首批播音員之一。
  • 沈力離世,播音主持第一人,值得永遠懷念
    沈力離世,播音主持第一人,值得永遠懷念沈力的第一站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其實對於剛從部隊沈力離世,播音主持第一人,值得永遠懷念但她總是勤勉好學,沒到一年的功夫,就去了沈力離世,播音主持第一人,值得永遠懷念作為開創者,她沒有前輩的經驗可供參考,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 盤點:央視5位因患癌離世的著名播音主持人
    今天「老娛記」在這裡為大家盤點,中央電視臺5位家喻戶曉的播音主持人,也因為癌症悲情離世。羅京外形帥氣,聲音頗有金屬質感,且極具穿透力,堪稱央視《新聞聯播》的「一哥」。1979年,羅京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大學畢業後,羅京被分配到中央電視臺工作。與別的播音員不一樣,他一進央視就主持《新聞聯播》,與趙忠祥、宋世雄並稱為「播音三巨頭」。
  • 懷舊:電波中的記憶--播音員關山
    如今,除了開車的時候偶爾能聽聽廣播,平時再少有機會認真地聽聽電波裡的聲音了。廣播,更多地被音頻類的各類平臺和APP所取代。人們不用受制於節目的時間,什麼時候想聽就聽,想聽什麼就聽什麼。而廣播裡,比以前多了許多許多的廣告和推銷節目。似乎已經和我記憶中的廣播世界大不相同了。時常回憶起小時候聽過的那些優美的聲音,懷念不已。今天先說說關山。關山的真名是丁威。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今晨逝世,上譯廠一代傳奇聲音陸續謝幕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廣寧今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其子潘爭在微信朋友圈表示,因疫情原因喪事從簡,以後再安排追思會。劉廣寧1939年出生於香港,幼年移居上海。她曾為《葉塞尼婭》《絕唱》《吟公主》《生死戀》《白衣少女》《大篷車》《望鄉》《苔絲》《尼羅河上的慘案》《狐狸的故事》等眾多譯製片配音,還曾為《天雲山傳奇》《沙鷗》《胭脂》《夜上海》等國產片、電視劇配音,並參加廣播劇演播。
  • 著名藝術家離世
    來源:@北京晚報、 北京日報 、中國文藝網、楚天都市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2020年11月21日零點59分我國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
  • 葛蘭、方明、徐曼、於芳等數十位老藝術家共同演繹了這場朗誦會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2015年12月18日,「紀念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立75周年老廣播藝術家朗誦會」在北京央廣音樂廳舉行。葛蘭、方明、徐曼、於芳、陸洋、張悅、常亮、龍珍、程顯、文良、徐文燕、傅華、金鋒、戴萱、傅成勵、張文星等著名播音藝術家齊聚央廣音樂廳再現國聲經典。
  • 又一著名老藝術家患癌離世,香港娛樂圈痛失始祖級人物
    又一著名老藝術家患癌離世,香港娛樂圈痛失始祖級人物就在今天上午,有媒體報導,香港娛樂圈痛失一位著名老藝術家譚炳文,於上午11時在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6歲。畢竟,配音演員的工作也是塑造角色,與演員的區別只在於聲音和形體而已。
  • 繼趙忠祥逝世後,又一著名播音員藝術家去世,享年87歲
    自從1984年開始,趙忠祥先後主持春晚約12次,去年10月還被評為"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不能說與娛樂與世隔絕。但那也是端莊的幽默,也是國家化的娛樂。這是官方對趙忠祥這位老藝術家的評價。可以說趙忠祥把他的一生都風險給了中央電視臺,在臺裡有著很高的讚譽。沒想到,就這麼去世了。
  • 從關山月關門弟子到三級片天王,徐錦江傳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因為和關山月是世交,就拜到關山月門下,主學中國畫,兼及山水人物。在關山月的指點下,徐錦江的畫技突飛猛進。甚至1981年畢業,赴香港發展後,在恩師關山月的幫助下,還成功舉辦了第一場畫展。不過現實很殘酷,香港那時候不需要多一個畫家或是藝術家。
  • 著名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去世,追憶她的「譯聲」情懷
    著名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去世,追憶她的「譯聲」情懷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06-26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廣寧
  • 央廣播音藝術家林如的女兒是誰?是不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
    林如女士出生在天津,高中學歷,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播音指導。曾任莫斯科廣播電視臺華語部播音員,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央電視臺國際部《正大綜藝》節目製片人。可以說林如一生都奉獻給了播音主持事業,成績斐然,而她的女兒更是在主持行業表現出了天賦,如今已經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了,她就是王雪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