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欄目由新華網思客聯手中信書院共同推出,每周末與您相約。
圖:Oculus Connect 3大會上,Facebook創始人小扎領銜,發布了硬體、軟體、內容等一系列的VR計劃
▼
小扎的VR社交怎麼玩?
大會現場小扎與同事一起做的VR社交演示引爆全場。他們穿梭於不同的虛擬世界,包括海底、火星、大會現場等等,人物化身也更加栩栩如生。
視頻連接:http://v.qq.com/x/page/i0334xb9yzn.html
視頻:第三屆 Oculus 開發者大會Facebook最新VR社交演示視頻
如果你曾玩過《俠盜獵車》(Grand Theft Auto)、《模擬人生》(Sim
City),或其他角色扮演類遊戲,機智的你可能已經猜到它的原理:創建化身
圖:模擬人生遊戲界面
·更具表現力的虛擬形象
虛擬形象的表現力更強,儘可能真實的在 VR 中反應了你的自身形象。 Avatar可以讓用戶設計屬於自己的虛擬形象,並且可以基於Facebook的社交網絡與好友進行模擬真人互動,除了手勢和動作,連面部的表情都可以映射到虛擬角色身上。
·互動分享VR照片
能通過普通照片、360度全景照片、視頻來把你在 VR 世界中的體驗分享給你的朋友。你甚至可以在Facebook Messenger中打電話,或把VR自拍照片分享到Facebook上。
·更豐富多樣的生活體驗
能夠和朋友在 VR 世界中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打牌),Facebook 也在探索 VR 和道具之間的交互,幫助人們提升在 VR 中的體驗。甚至他們認為這方面是 VR 未來發展的關鍵,VR 技術不應該只是讓你戴著頭盔到處看看風景而已。
·和朋友在VR裡即時視頻
Facebook 認為 VR 中的社交不應該僅僅局限在 VR 裡的人們之間,他們也在不斷探索讓 VR 世界和現實世界怎樣更好的融合。
當扎克伯格在2014年宣布Facebook將收購Oculus公司時,他寫道,「想像一下,在網上分享的不僅僅是你和朋友的照片和視頻,而是整個體驗和冒險。」一年之後,社交VR團隊組建起來,又過了一年,他們就推出了這個演示,但扎克伯格的願景是以超過人們預期的速度把它打造成型。
「在VR上,現在是問題是『不用它來做什麼』。」 Facebook社交VR團隊的領導Michael Abrash 在談到社交VR團隊的工作時說。 「它們不過是數字原料,我們可以用它們來做我們想要做的任何事情。因此,我們試圖去做那些對人們影響最大的東西,讓你分享真正豐富的體驗。」
▼
看VR社交如何連放大招?
1.肢體動作也能實現實時互動
心理學家薩莫瓦(Samova)曾研究過,在面對面交際時,語言行為的內容其實只佔了信息社交內容的35%,其他全是依靠非語言行為,比如肢體語言、表情等等來傳遞的。
網際網路社交時代,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的交流更多的是語言行為,但VR社交卻能夠加入肢體語言的交流。目前的VR社交軟體已經能夠將部分頭部動作和手部動作實時同步到虛擬場景中。
圖:微軟holoportation的avatar 重現(類似於多臺相機包圍一個物體做三維掃描,只是這裡是實時的。)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完善,未來所有的身體動作都有機會被進行實時捕捉並反饋在虛擬場景裡。
你可以邊說話邊手舞足蹈,遇到喜歡的女孩兒,那些慣常的撩妹套路,比如摸頭殺,都可以在虛擬場景裡被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準確有效,也更加親密且人性化。
2.VR社交裡私人定製的虛擬化身,給了我們第二重身份
就像網際網路社交一樣,VR社交既有基於真實身份的社交,也有虛擬身份的社交。各位看官通過票圈或臉書,發布的文字、圖片、視頻,不都是在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
圖:賣家秀和買家秀
很多人希望自己長的和照片一樣動人,過的像票圈一樣滋潤。
虛擬世界裡,這種差異可能會更大。
正如《黑客帝國》裡,人們在那個虛擬世界裡,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完全高度私人定製自己在虛擬實境裡的形象,為他設計髮型、著裝、體態、高矮胖瘦。
圖:電影「黑客帝國「劇照
如果可以隨心設定形象,姑娘會不會都能秒變網紅臉?也許一旦外貌變得隨心所欲時,人們的審美也將因此發生變化。畢竟物以稀為貴,具有個性的形象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在虛擬實境世界裡,用戶也能夠擁有第二個性,這與網際網路類似,只是個性的表達更多元和豐富。基於此個性,有機會建立完全不同的社交生活。
另外由於虛擬實境又幾乎完全逼近於真實生活,甚至長期在虛擬場景中,會把它變成「真實記憶」的一部分,也許許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情感挫折可以在虛擬場景中治癒。幾十年前,《第二人生》這款遊戲就曾給使用者創造了一個平行的世界,雖然最後沒有普及,但也暗示了未來虛擬世界的一種可能性。
3.VR社交:顛覆工作、生活方式
·娛樂——VR社交遊戲、VR體育直播、VR演唱會、VR購物、VR電影院等
2015 年 10 月 28 日,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常規賽揭幕。
當天三場比賽,勇士大勝鵜鶘,活塞輕取老鷹,騎士憾負公牛。但這並不是新聞,新聞是:NBA第一次為賽事直播觀眾提供了全新體驗——VR虛擬實境直播。
圖:NBA現場虛擬實境直播
觀眾只需戴上三星虛擬實境頭盔GearVR,就可以瞬移到球場,看到庫裡在自己面前 10 投 7 中。NBA總裁亞當·席爾瓦說:「我們的大多數粉絲從來都不會走進球場,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虛擬實境技術來複製在球館中的感受。」
圖:NBA現場虛擬實境直播
這次的VR直播,幕後英雄是VR影片製片公司NextVR和體育賽事轉播公司特納體育(Turner Sports)。NextVR是一支擁有 30 多人的小團隊,在捕捉、壓縮、傳輸和播放虛擬實境影片上有諸多專利。他們第一次拍攝的虛擬實境籃球賽是在2013-14 NBA賽季時在甲骨文球館金州勇士隊對丹佛掘金隊的比賽。該公司隨後還拍攝了NBA全明星賽和State Farm All-Star Saturday Night中的精彩部分。
圖:體育賽事現場虛擬實境直播
·工作——VR發布會、VR商務會議等
VR社交技術強調沉浸,能讓我們「身臨其境」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到達的、甚至是設想中的虛擬主題場景裡,沒事仰望下埃及金字塔、徵服下神秘莫測的大沙漠、來次原始森林穿越,甚至暢遊下外太空也不在話下!
演講人可以可以通過手勢操作PPT,每一個用戶也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形象,也可以進行實時語音對話以及動作、表情的表達,參加虛擬發布會也能實現「face to face」。
異地辦公也沒關係,可以通過VR社交技術,突破傳統形式的電話、視頻會議,共同置身同一個會議室或其他特定場景裡,進行交流互動。
·教育——VR課堂
VR產業市場研究公司Greenlight VR在研究中調查了1200位消費者對不同種類VR應用的個人興趣,其中教育排名第五位,63.9%的消費者對其感興趣。HTC 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認為VR教育是VR最具前景的行業。
利用 3D引擎可以打造虛擬教學場景,將教學手段和場景融合,給教學提供立體化沉浸式的教學場景。不僅如此,通過體感和位置追蹤技術,也可以設計出更貼近我們實際生活的人機互動手段,通過簡單的手勢動作,讓學習者更輕鬆地和場景中可互動的模塊完成互動。
教學遊戲和作業可以隨課程而進行;自然學科可以直接製作搭建教學內容裡的場景;老師在介紹海洋生物時就直接將場景從虛擬教室切換成充滿海洋生物的海底世界,讓學生沉浸到多樣且可變化的教學場景中。上課犯困這種事兒,還會有麼?
最重要的是:VR可以拉平教育鴻溝。
名師在教室上課的同時,有千千萬萬大山裡的孩子可以通過VR設備和教室裡的孩子一同上課,身臨其境地實時共享,打破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狀,從而拉平國內教育鴻溝,實踐教育公平。我們展望這樣的一天來臨:所有地區的孩子都能通過VR共享發達地區的教學資源,實現地區無差異化。
不僅如此,VR課堂還可以結合利用高速雲計算服務實現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實時在線互動交流,比目前單單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遠程教育和在線教育的模式更加容易沉浸和具像化。
▼
虛擬實境風起青萍之末,時代裹挾著技術、資本引領著人類史上的第五次科技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網際網路江湖風雲再起,我們拭目以待。
《虛擬實境+:平行世界的商業與未來》
宋海濤 陳韻林 安樂 文鈞雷 著
中信出版社
-END-
中信奇點課堂·思客第38期薦書
新華網思客
中信奇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