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舉行記者會 視頻
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日正式投票,臺灣地區選務機構公布的實時數據顯示,同意票數超過57萬4996票的門檻,罷免案獲得通過。
據臺媒報導,罷韓案要達成罷免目的,須達兩條件,一是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二是同意票高於選舉人總數25%。也就是約57萬4996張同意票。此次投票中,同意票超過了該門檻。
▎韓國瑜記者會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罷韓案通過後,「選委會」將於7天內公告結果,並於公告當天解除韓國瑜市長職務,若韓陣營放棄「罷免無效之訴」,接下來3個月內會進行補選。4年內韓國瑜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
處於事件中心的韓國瑜,6日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都「完全尊重」。而在投票日前日深夜,韓國瑜發文稱,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請大家務必平心靜氣,坦然接受結果。
下午5時後,韓國瑜率市局處長出面,向2018年投票給他的89萬市民一鞠躬,並提出兩個感謝,三個遺憾,一個祝福。
此外,民進黨高雄市黨部緊急應變中心表示,一早接獲不少投票所外有監票、直播等亂象爆料,甚至還有綠營議員得知消息趕緊前往現場報警處理;不過高市警方表示,未有違反選罷法案件傳出。
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文分析,原因有兩個:一是仇恨,臺灣藍綠、世代間的鴻溝已難以跨越,令「罷韓」者視韓國瑜如寇讎;第二,真正促成「罷韓」的深層原因,卻是一股恐懼的力量,高雄市前任的弊政,不知掩藏著多少不為人知,而又深恐為人所知的暗黑內幕,民進黨在高雄當家30餘年的醜惡真相,唯有讓韓國瑜下臺,才能繼續加以掩蓋。
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民進黨宣稱不會介入,背後卻小動作不斷;26日,國民黨列舉四點事證,抨擊民進黨當局動用公務機器介入「罷韓」投票。
原本應該中立的臺當局行政部門卻毫不掩飾地表態力挺,「中選會」「法務部」「教育部」和「國防部」都來攪和,被臺媒嘲諷在進行不公平投票。
▎臺灣四維行政中心
距離罷韓6月6日投票不到10天,民進黨當局紛紛大開綠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7日報導,罷韓團體日前冒用臺「法務部」的Logo製作「韓國瑜不值得你觸法」的網絡文宣,本來涉及屬於公訴罪的偽造文書罪,但「法務部長」蔡清祥公開聲稱「可以原諒」,行政中立遭到強烈質疑。「教育部」5月函文各大專院校,提醒6月6日為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日,為便利選舉區內各級機關、學校、團體和事業機構員工前往投票,當天「均以放假處理」。
臺「中選會」解釋稱,「總統立委」選舉、「九合一」選舉等都是這樣辦理的,沒有差別待遇。《聯合晚報》稱,「中選會」作為獨立機關負責選務,最應維持中立,卻成了行政體系罷韓先鋒,目前已發出23篇新聞稿,更開先例用谷歌地圖公開罷韓投票所供民眾查詢。連八竿子打不著的部會也變相動員,像早就排定日程的「國防部」指參考試,因罷韓被要求改時間;擔心人潮擁擠不敢賣自由座的高鐵,現在推出大學生雙周快閃優惠車票,時間不在暑假,也不在端午連假,只在罷韓前後。
從2018年「九合一」選舉攜高人氣翻轉高雄,引領國民黨全面勝選,到就職市長半年後宣布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被譏諷為「落跑市長」,最終導致2020國民黨全線潰敗,再到「罷免」案成型,韓國瑜無可避免面對罷免,一年之內,韓國瑜就體驗了從高光時刻到神壇跌落。
2018年4月,時任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的韓國瑜正式表態參選高雄市長,而這座城市已由民進黨執政長達二十多年。在幾乎沒有人看好的情況下,韓國瑜打著「庶民牌」一路高歌猛進,逆風翻盤,迎來了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
但在他當選市長後短短3個月,所謂「韓國瑜市長罷免連線」(後改名為「公民割草行動」)就成立了,開始對罷韓進行一連串的「超前部署」。2019年12月26日,罷韓團體遞交3萬份提議書給「中選會」,正式啟動罷韓程序。韓國瑜認為罷免聯署宣傳活動在其市長任職未滿1年時即開始進行,違反臺灣地區「選罷法」第75條規定,向法院申請停止執行罷免投票。然而,最終被法院裁定駁回聲請。
時間轉到2019年——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關鍵年,5月,面對黨內的「宮鬥」大戲和外界持續勸進聲浪,韓國瑜鬆口參選2020,但始終強調對於高雄市政「境況兩難」,不過,10月15號,就職不滿一年的韓國瑜還是放棄高雄市政、請假參選,被反對者譏諷為「落跑市長」,為日後的「罷韓」埋下伏筆。此後,一場場造勢活動在「韓粉」的激情中,催生出一波波人氣高潮,但實際民調數據卻始終低迷。這種低迷延續到2020,韓國瑜在高雄只拿到61萬票,而對手蔡英文則狂掃109萬票。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就職
實際上,罷韓團體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前的2019年12月26號就遞交了3萬份「罷韓」聯署書,正式展開第一階段「罷韓」案。當時韓國瑜陣營忙於選舉並未正面回應。直到2020年4月7號,高雄市選委會宣布罷韓團體第二階段聯署以37萬餘份過關,藍營才真正意識到情勢不妙,第二天,韓陣營委任律師即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罷韓投票,但於4月17號遭法院裁定駁回,而臺灣「中選會」於當天宣布「罷韓」案正式成案,罷免投票定於6月6號舉行。此後,韓陣營又兩次提起抗告或聲請,均被法院駁回,通過行政訴訟阻止罷免投票的努力三度失敗。
罷韓團體及民進黨當局不遺餘力全面追殺韓國瑜,蔡英文甚至在中常會發出催票令,讓這一場「屬於民進黨的罷免」達到白熱化。
根據5月25號罷韓投票前的「封關」民調,有45.5%的高雄市民會去投票,其中高達92.1%的市民贊成罷韓,預計有70萬票。而根據「選罷法」規定,只要同意票數高過不同意票數,有約58萬張同意票即可罷免韓國瑜。
(本文綜合環球網、直通臺灣、海外網等)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高雄市場韓國瑜被罷免」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