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評論員
今天是國慶和中秋雙節同慶的日子,在家與國的守望裡,我們共享節日氣氛。這些天,武漢升騰著強烈的精神氣場,「致敬祖國」的告白如深情流淌出現在城市一幕幕的光影展示中,市民和遊客時常在一句句祝福與歌唱中淚光閃爍。
國慶中秋長假首日,江漢路步行街。 記者李永剛 攝
這是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深情致敬。雖然說,家國情是人們內心的本能情感,但經歷了這場疫情的武漢人,對「家」「國」二字有了內心至為深刻的感受。人們揮舞紅旗,一同哼唱,歌聲裡的情感是樸素而熾烈的,這是致敬每個「為武漢拼過命」的人,是致敬英雄的城市,致敬我們的祖國。
疫情將每個人的人生軌跡捲入,也正是在這場疫情之中,我們看到國家與每個人的命運如此緊緊相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與國的關係,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在這場生死大考中變得如此清晰而真切,那種經歷,就像國家與文明的起源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重新演繹了一遍。
文旅志願者帶領抗疫家庭遊黃鶴樓。記者黃麗娟 通訊員趙婧 攝
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內心裡湧動著對祖國貼已、真切、熾烈的愛。當國家發生重大事件時,當國家發生重大改變時,我們每一個人,哪怕普通平凡,都深切感受到了國家與個人的命運是如此息息相關。正是因為國家與個人的命運與共,我們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無論雄偉還是平凡的理想,我們組合而為生命的顏色,種種喜悅、歡樂、憂傷,都因此而充滿了價值和意義。
初中學生王亦菲的作品「歡度國慶」。學校供圖
生活中平凡又普通的幸福,並非從天而降、與生俱來,而來自一代代人的艱苦奮鬥。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深層的文化沉澱與積累,造就了現在的你和我,熔鑄為我們的文化記憶、思想方式、情感認同。在追求個性張揚,邁向自我解放的時代,厚重的歷史或許只是寫在書本中,變成抽象的概念文字,但當暴風驟雨來襲時,我們才確知從來沒有超拔於集體的個性獨立,從來沒有能夠離開國家的幸福與尊嚴;我們才確知歷史就是一個民族、國家所走過的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祖祖輩輩從這條路走來,家國認同根植於血脈相連,而絕不是一種抽象的權利義務關係。
向祖國深情告白,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太需要這樣一種表達,把內心積蓄醞釀已久的情感釋放。經歷了這場疫情,如同經歷了人生百態,我們更愛自己的這個家和國。
【編輯:姚昊】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