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ros

2021-03-04 閒閒小樂趣

2020年一眨眼就是十二月,而我感覺自己還停留在一月。

還記得一月底疫情初期碰上春節,假期我們都待在上海,哪兒都沒去。當時新加坡的表姐發微信關心我們的狀況,我還說應該很快就會控制下來了吧,希望五一假期能回家一趟。她說定好了四月份跟閨蜜去韓國旅行,希望不受影響。當時新加坡只是幾個輸入案例。對於他們而言,只是隔壁的隔壁國家發生的事情。

二月,三月,四月,悄悄過去了。我們哪兒都沒去。表姐也哪兒都沒去,家都出不了。到了六月初,老朋友邀請我們2021年1月1日到臺灣參加他的婚禮。當時我們很興奮,2021年似乎很遙遠,感覺應該能去成。

七月,八月,九月,不怎麼熱的夏天來了又去。我們哪兒都沒去。

上周,朋友發我一則韓娛新聞。《機智的醫生生活》確定拍攝第二季,2021年六月播出。我說還要等那麼久啊,朋友說:「已經年底了,很快了。」 那時我愣了一下。2021,好「未來」的年份。

我原地不動,時間還是流逝。對於時間,我近幾年特別深有感受。有時覺得時間一晃而過,有時覺得時間好漫長。當娃還是新生兒,徹夜無眠的時期,一晚上感覺像一輩子,太陽好像總是升不起來。

然而轉眼她兩歲了,我們這幾天參觀學校,準備明年入學事宜。這個節奏快得我自己都難以相信。看過一句話,說所有家長都感受 「The days are long but the months are short」。日日漫長,月月飛快。

古希臘語裡面,有兩個字代表「時間」。一個是chronos, 一個是kairos。前者指的是科學計量的時間 - 月亮繞著地球,地球繞著太陽。這是時鐘告訴我們的時間,一分一秒,日日月月流逝的時間。後者kairos指的是一種主觀的時間,一種「最合適的時間」。我不是專業譯者,但我想最接近的中文詞可能是「時機」。

Kairos跟著人本身的感受而變化。這對於古希臘的Sophists特別重要 ( Sophist: 詭辯家,古希臘一派哲學老師,跟蘇格拉底等人時常對立)。他們認為, 相對於客觀的科學時間,對於人,更重要的是能夠掌握自己人生的時間,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把握「時機」。

讓-保羅·薩特說:「可能有更美好的時代,但此刻是我們的時機。」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哲理。快或慢不重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最重要。認識屬於自身的「時機」,適合自己的步調。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所體會的超越道德的價值,不知道多少人能有同感。但若撇開四十,五十這些年紀,要是人生中有那麼一剎那,在屬於自己的kairos或時機,能感受「不惑」,或許足也。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