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流浪貓是怎麼來的,流浪貓的歸宿在哪裡?真的讓人很心酸!

2021-01-09 小心翼翼的苗苗

不得不說,目前國內的城市裡流浪貓過的確實不怎麼好。

它們的生活來源,除了翻垃圾桶找吃的,就是好心的居民在小區投放的貓糧。而且冬天一到,很多流浪貓就扛不住,如果再下一場雪的話,估計更多的流浪貓都凍死了。

城市流浪貓的主要來源就是這麼幾個:

1、被人故意遺棄的家貓。

很多人養貓之前都沒有考慮清楚,養了之後,發現貓掉毛,或者每天鏟屎比較麻煩,或者是貓生病了不想帶去治療,就直接扔出去了。

這些家貓就這樣被迫成了流浪貓,穿梭在各種小區。

2、家貓發情期間從家裡偷跑出來,但是又不認路找不回去的。

這種情況也很常見,貓咪發情的時候一個勁兒的想出去,如果開門或者開窗不小心的話,貓咪就可能會竄出去。

現在樓房的環境這麼複雜,樓棟之間又很像,貓咪根本就找不到。

3、流浪貓之間繁衍的下一代小流浪貓。

這些小貓活下來就更難了,如果運氣不好出生在冬天,更是兇多吉少。

對於流浪貓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被附近的居民帶回家養。

有些流浪貓性格比較好的,然後顏值也不錯的,又不怕生人的小貓,是很容易被人帶回家的。

另外一些已經熟悉了野外的生活,不太適應家裡的環境,對它們來說,小區裡如果有固定的人投放貓糧或者乾脆願意散養的話,也是不錯的辦法。

相關焦點

  • 誰「殺」死了流浪貓狗?
    目前中國有多少只流浪貓狗,沒人說得清。但是我們知道,這個數字肯定很龐大,畢竟街上的流浪貓狗隨處可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自掏腰包的民間救助老人,「愛之家」的負責人陳嬢,從事流浪動物救助工作已經20多年了。上世紀90年代,陳嬢下海經商,生活十分優渥,成為成都第一波富起來的人。23年前,因為一隻被遺棄的京巴狗,不忍無視那「無助、絕望、乞求……讓你看一眼就沒法忘記」的眼神,從此便開始了漫漫收養流浪貓狗的日子。
  • 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超有愛
    他們開發出了「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給北大校園內的流浪貓們建檔入冊,於是網友們紛紛湧入小程序裡,幾百萬人的訪問甚至將伺服器都擠崩潰了。、改善現有流浪貓生存質量,調節人貓矛盾」。王繹自己也養貓,社團成員以及平時關注社團的同學都是喜歡小動物的,「社團日常參與維護和救助的正式成員有30多人,QQ討論群的志願者現在已經超過800人。」王繹提起貓咪來幾乎如數家珍,當記者提到有南大的朋友親身經歷了「貓咪到教室來蹭課,還旁若無人趴在同學筆記本上」,王繹立即說:「肯定是『數分』,只有它這麼猖狂!」
  • 給流浪貓餵食,流浪貓反而被毒死?給它們的食物你真的餵對了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告訴你什麼食物可以安全地投餵給流浪貓,什麼食物不能餵給流浪貓,以及你還可以做什麼來提高流浪貓的生活質量。但是,在我們開始這一切之前,我們有必要區分一個概念,即流浪貓和野貓之間的區別。如何區分流浪貓和野貓?
  • 給流浪貓餵食,其實有一個理由就夠了
    之前有粉絲留言問,該不該給流浪貓餵食?他說網上有很多建議不要餵食的觀點。1.給流浪貓餵食會造成流浪貓聚集,促進流浪貓繁殖。2.貓咪過多會造成破壞當地生態系統,給當地野生動物造成影響。比如說生態系統,現在很多城市中除了老鼠蟑螂,都看不到其它小動物了。這些其實早已被人類破壞了。而且,只要我們在晚上找個安靜的地方餵食,並且每次不要餵食太多,基本都會被貓咪吃光,而且也不會影響到其它人。
  • 流浪貓城市大冒險《Stray》即將上架steam
    你想去城市裡冒險流浪嗎?《Stray》這款遊戲可以滿足你所有的需求。《Stray》是一款以貓為主角的冒險遊戲,日前已經上架Steam平臺,預計將在2021年發售,發售價格及具體發售日期暫時還未確定。遊戲介紹:遊戲背景設定在一座日漸衰敗的網絡城市裡,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隻離群索居的流浪貓。
  • 冬日裡的流浪貓,為取暖緊抱人腳不撒手,渴了只能舔冰塊
    不少南方朋友對此心生疑惑,東北真的有這麼冷嗎?那不是一般的冷,是賊拉的冷。在東北過冬,都不需要冰箱,室外就是天然的冷凍室!據統計,每年有60%的流浪貓都熬不過這個冬天,東北流浪貓的死亡率只會更高,流浪貓們用整個夏天來囤積脂肪,只為了抵抗住那宛如噩夢般的三個月。
  • 75歲奶奶堅持餵養流浪貓15年:「這些流浪貓是誰家的,我都知道」
    有的流浪貓怕生,躲在牆縫裡不敢出來,老奶奶不得不用廢棄的磚頭墊腳來把貓食送到牆縫裡。磚頭不穩固,老人的身體也不太硬朗,隨時都有摔下來的可能。有些城市是幸運的,因為那座城市有一個叫「貓奶奶」的人默默無聞地為整座城市照顧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生命;有些流浪貓是幸運的,因為在這個偌大的塵世間,起碼還有一個同樣孤獨的靈魂與它們相照拂。
  • 流浪貓是怎麼過冬的?對比寵物貓,流浪貓實在太可憐了!
    然而你知道流浪貓的冬天是如何取暖的嗎?與寵物貓相比,流浪貓就可憐得多,被凍得jio發抖……只能在暖氣蓋上取暖,或者躲在汽車裡避寒……或者在車底下暫時性躲避取暖或者結伴相依在一起取暖有的流浪貓在零下20°時,被冰雪凍住
  • 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流浪貓狗領養及義賣活動
    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第五場流浪貓狗領養及義賣活動  昨日下午,民間公益組織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第五場流浪貓狗領養日活動,吸引了眾多好心人的參與。這個成立近8年的公益組織,一直無償地救助流浪貓狗。他們中不乏來泉的外國友人。
  • 有人說,餵流浪貓的人都是偽善,可是我覺得,他們是天使
    偶爾間,我在某論壇看到一篇帖子,名稱為「餵流浪貓的人真的很噁心。」當我看到這篇帖子名稱的時候,是非常憤怒的,恨不得立刻到評論區展現一下我的鍵盤俠能力,讓他知道什麼叫社會。可是當我讀完這篇文章之後,卻感覺到我的目光短淺。城市中的流浪貓是哪來的?
  • 流浪貓和老人的故事
    有一天老人在街上撿廢品,發現了一隻流浪貓腿腳瘸了流浪貓挨餓動也動不了幸好遇到好心的老人把他收養了起來,幫流浪貓療傷治好了腿,每天老人在市場裡面撿回來的魚拿去餵流浪貓,流浪貓從此跟隨老人生活,流浪貓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後來有一天流浪貓發現老人暈倒在地下,動也動不了,後來流浪貓連忙跑去路邊上喊喵喵喵路人求救
  • 北京大學的「新學生」,校園貓咪協會註冊流浪貓,數百萬人吸食貓
    學校對待流浪貓和流浪狗很少見,所以每當我看到這樣的事情,我都感到非常高興,我很高興那些無辜的孩子能得到很好的對待,然而更多的是學校開除流浪狗和流浪貓,甚至組織人力資源去獵殺他們。問雪也很向往來自北京大學,但她很笨,不能上這麼好的學校,北京大學的溫情和北大的那隻貓是怎麼回事。
  • 秋雲紀事:並不是每一隻流浪貓都渴望被收養
    然而,同事說,連你都不願收養那就算了,這隻小貓真可憐,被人到處驅趕。沒有食物、被人驅趕的流浪貓很難活下去,何況是一隻小狸花貓(我偏愛狸花)?我原本堅硬的心立刻軟了起來:「那我過去看一看?」。對於筆者來說,養不養貓都可以,但是對一隻流浪小貓來說,被人收養和流浪在外,絕對有天壤之別。
  • 【紫牛頭條】被北大貓協刷屏了,其實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也超有愛
    這陣子,想必很多人都被「北大貓協」刷屏了!他們開發出了「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給北大校園內的流浪貓們建檔入冊,於是網友們紛紛湧入小程序裡「雲吸」北大貓,幾百萬人的訪問甚至將伺服器都擠崩潰了。其實不止北大,國內很多高校都有類似對流浪貓保護救助的社團,通過採訪,記者發現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也超有愛:南大的網紅貓不僅有名字,有表情包還時不時到課堂上蹭課睡覺;東大建築系的學子們親手設計、製作了獨家防水貓屋;南師大甚至老師也加入了愛貓行動……你們為什麼要排擠「薑絲鴨」?北大的貓都上熱搜了「薑絲鴨怎麼了!
  • 電影《流浪貓鮑勃》:一隻名叫「陪伴」的暖心流浪貓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溫馨治癒的擼貓片——《流浪貓鮑勃》。該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雖然劇情上談不上新穎,但是全篇的節奏、音樂以及主人公和鮑勃的互動都令人非常舒適。電影講了流浪漢詹姆斯在困難絕境中,靠著倆「人」不離不棄的溫暖,相互依存,掙脫困境的一個故事。
  • 讓孩子餵養流浪貓狗,是一種錯誤的文化輸出
    導讀: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愛心的人,這種理念與我國傳統思想也相吻合,必須大力提倡與鼓勵。許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愛心,選擇去餵養流浪貓、流浪狗,認為這樣是培養愛心的好辦法。可實際上,這樣的愛心太狹隘,也培養不出真正有愛心的孩子。
  • 有人寧願買寵物也不願收養流浪貓?流浪貓最後會被救助站收養嗎?
    我曾經救助過小區裡的一隻已經懷孕了的流浪貓,剛開始餵的時候沒有發現已經懷孕,很瘦小,和我餵的別的小流浪不一樣的是這隻狸花很親人,才我停車下來看見了就衝著我叫,趕緊回家拿了貓糧和罐頭,一點不認生,很詫異。餵了兩天後居然就來蹭我的褲腳。
  • 一位霓虹國攝影師鏡頭前的流浪貓
    這些流浪貓,在日本稱為「野良貓」,單從文字表面意思上看,多了一份尊重和保護,少了一絲憐憫在裡面。因為並不是所有流浪貓都需要成為家貓,它們在野同樣可以生活的很好。大部分時間,它們在公園裡都是靠睡覺來打發時間。
  • 瀕死的流浪貓撐了一晚上,只為見餵養自己的人一面……
    你有沒有遇到過,讓你非常心疼的流浪貓?很多粉絲分享了自己和流浪貓的故事,看完讓人十分動容。@Edicius_Arahc:初二暑假那年,吃完飯回家,遇到一隻大白貓。瘦到連路都走不直。我上樓拿了貓糧餵他。第二天,我到晚了,他就在樓下等我。
  • 餵流浪貓,需要注意些什麼?
    對於真正愛貓的人來說,無論實際上有沒有能力去餵流浪貓,心裡都免不了對流浪貓有所同情,而且會有儘可能去幫助流浪貓的心。而對大部分人來說,餵流浪貓貓就是最簡單的方式(畢竟收養需要誘捕,這個過程不容易,而且原住民也不一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