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小眾的恐怖劇身份競逐高大上的金球、艾美,《美國恐怖故事》憑藉的不僅是滿屏的血漿和重口味鏡頭,還有令人嘆服的創意、精良考究的製作和發人省醒的主題。
《美國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絕對是美劇史上最妖豔的花之一。它定位為驚悚恐怖類,這一題材雖然已經成為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卻始終是小眾的狂歡,難登大雅之堂。諸如《行屍走肉》《邪惡力量》《鬼語者》等等,雖擁躉無數卻與主流獎項無緣,而《美恐》卻不同。從2011年第一季播出至今,不僅深得廣大劇迷的喜愛,收視率各種破表,同樣也不斷獲得學院派肯定,幾乎每季都能贏得金球獎和艾美獎的最佳迷你劇提名。事實上,《美恐》的尖叫點不僅僅是那些充滿視覺衝擊力的鏡頭,還有令人嘆服的創意、精良考究的製作和發人省醒的主題。
內容真:不僅能嚇死寶寶 大人也能嚇cry
劇中的兇宅(左)和酒店(右)在現實中都有原型。
《美恐》最大的噱頭在於它的「真實」。這一點在整個系列中隨處可見。比如主題的選擇,第一季的兇宅在現實中的確有類似的藍本,第二季中變態殺人狂「血臉」的原型是美國著名的超級變態連環殺手艾德•蓋恩,第三季的女巫集會來源於美國歷史上真實的塞勒姆女巫審判案,第四季裡的畸形秀的確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風靡一時,而最新一季的旅館,靈感來源於洛杉磯一家名為塞西爾的酒店,這家酒店是當地著名的「兇宅遊」景點,最近一次讓人匪夷所思的靈異事件是華裔少女藍可兒神秘溺亡事件,至今仍沒有任何定論。具體到細節上,也是處處有依據。以最新一集為例,傳奇大師召開的「魔鬼之夜」宴會,嘉賓分別為:「殺人小丑」約翰·蓋西、「食屍鬼」傑弗瑞·丹墨、惡魔之子「十二宮殺手」、「女魔頭」艾琳·沃爾諾斯、「暗夜追蹤者」理察·拉米雷斯,全是美國歷史上真是存在過的超級連環殺人魔——比起那些胡編亂造的故事,《美恐》這些真實的恐怖元素自然更容易吸引到大眾好奇的目光,編劇巧妙的將這些元素與宗教、傳說結合起來,在把觀眾嚇得不要不要的同時,也為這部劇平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第五季《旅館》片頭。
除此之外,《美恐》還運用各種拍攝和製作技巧,全力渲染恐怖的氣氛。比如突如其來的鏡頭切換、充滿眩暈感的構圖等等。最精妙的是,每一季的開頭都以一個恐怖的小故事開場,隨後是那比劇集本身更具驚悚色彩的「片頭」——這並非是劇集裡的畫面剪輯,而是獨立存在的,也是每一季的恐怖元素的集合,讓觀眾對每一季的主題有先入為主的概念,伴隨著詭異的音樂將恐怖之門徐徐打開。
聲音的運用也是恐怖片的必要元素,然而在《美恐》中,你很少能聽到高聲的尖叫和陰森緊張的配樂,但音效營造出的氛圍仍時時讓人覺得不寒而慄。比如第二季中的洗腦神曲《dominique》,這首歌恰是由名叫Luc Gabrielle的修女帶領著四位修女以Soeur Sourire(微笑的修女)的之名演唱,誕生於1961年,用在時間背景設定為1964年的《瘋人院》中毫無違和,而且歡快的旋律在壓抑寧靜的氛圍中更顯詭異。
口味重:底線就是沒有底線
劇中大尺度鏡頭無處不在
除了真實,《美恐》的另一大利器是層出不窮的重口味元素:長相怪異醜陋的角色都只是小菜,血腥、暴力、亂倫、SM、多p……這些才是《美恐》的正餐。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觀眾底線的同時,反倒讓人有了一種欲罷不能的快感,極大程度的滿足了劇迷的獵奇心理。特別是今年最新季更是集整個系列的精華,從第一集開始各種血腥殺戮就沒斷過,大膽的性愛場面更是此起彼伏,男女,男男,女女,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編劇寫不出來的!雖然飽受爭議,但毫無疑問,要是沒有這些重口味加身,這部劇的魅力會大打折扣。
製作精:特效絕不止一塊錢
與絕大多數恐怖片粗製濫造不同的是,《美恐》系列絕對是華麗的代名詞。陰森恐怖的古宅、神秘壓抑的瘋人院、豪華氣派的莊園、怪異畸形的馬戲團、富麗堂皇的旅館,每一季的場景都特徵鮮明,極大程度地做到了真實還原。而且因為場景單一且都是內景,所以看似高大上的場景實際並沒有花多少錢。
《美恐》中人物的造型也相當考究。每一季故事的場景和年代不同,服裝的式樣也隨之變化。第一季是我們熟悉的當代服裝,第三季就有了17世紀流行的三件套式西服、巴洛克風的蕾絲緞帶、緊身胸衣等等,第五季閃回部分則滿是20世紀30年代的風情。
雙頭連體人的特效令人嘆服。
因為整部劇「妖怪眾多」,化妝和特效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第四季,太多畸形的角色,一部分是找的特型演員,而另一部分就是靠特效和化妝,做出的雙頭連體人、殭屍、小丑,樣樣逼真,雖然沒法和那些場面宏大的歷史正劇和特效加持的科幻劇相提並論,但對於恐怖迷而言,已經堪稱業界良心了。
演員贊:可以靠臉吃飯的也在秀演技
由於美劇的制播模式,製作人的壓力巨大,稍有不慎就有劇集被攔腰砍斷的悲慘命運。而《美恐》這樣的小眾題材能與歷史、家庭、戰爭這些主流題材分庭抗衡,並頑強的存活到了第五季,其製作人瑞恩•墨菲絕對是頭號功臣。在《美恐》之前,無論是重口味的《整容室》還是小清新的《歡樂合唱團》,瑞恩•墨菲都表現出了其對不同題材超高的駕馭能力。在《美恐》中墨菲最常用的就是多線敘事加各種閃回,新觀眾剛接觸往往摸不著頭腦,但當這些碎片化的片段拼湊在一起,邏輯順序就自然而然的變得清晰起來,而這一點,也是劇迷們津津樂道之處。
《美恐》的演員陣容也不容小覷。奧斯卡影后蘭姨(Jessica Lange)坐鎮了前四季,雖然每一季的角色大相逕庭,而蘭姨總會以自己強大的氣場和精湛的演技徵服觀眾。她的妖嬈氣質一如《美恐》本身,有著讓人琢磨不透卻為之著迷的魔力,可以說蘭姨就是《美恐》的靈魂。第五季蘭姨退出,又找來了萬人迷Lady Gaga,雖然演技尚待磨練,但Gaga自身的強大氣場已讓角色成功了一半。
香蕉姐莎拉•保羅森和大帥哥伊萬•彼得斯也是整個劇集的關鍵人物。大器晚成的莎拉•保羅森參演過眾多影視劇,而《美恐》可謂其事業的分水嶺。第一季時她還只是打醬油的小角色,但因為在第二季中的出色表演,她在整個系列中的地位越發重要。而伊萬•彼得斯,則是這個極度宣揚女權的劇集中最重要的綠葉。雖然每一季他都是絕對的小配角,但他多變的表演風格總能牢牢的吸引觀眾的眼球。在最新季中,伊萬化身30年代變態邪惡的馬奇先生,表面的斯文正派和殺人時的不屑一顧,都演繹得很到位。此外,老戲骨凱西•貝茨也是《美恐》常客,每季都以不同身份造型登場——這也是《美恐》的魅力之一:演員可以不斷嘗試不同的角色,而對於觀眾而言,看演員在各種角色間穿梭,如何詮釋全新的人物,本身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主題深:心機範兒的編劇帶你反思人性
當然,《美恐》能達到如今的高度並不只是嚇唬人這麼簡單(實際上,《美恐》一點也不嚇人),裡面對社會的反思和隱射,對人性醜陋的揭露,才是這些鬼魅背後的深刻本質。也正是這些本質,打牢了《美恐》高大上形象的根基。比如第一季講的是婚姻與背叛,第三季是對宗教的質疑和批判,第五季是對自身的認知與救贖等等,無不有著意有所指的內涵。特別是第二季,作為到目前為止整個系列的巔峰之作,其內涵也是最為深刻的。故事將殺人狂魔、納粹餘孽、外星人、瘋子、死神等等恐怖元素與宗教、人權、同性戀這些美國60年代的社會思潮相結合,譜寫了一段發生在瘋人院中的人性的輓歌。脈絡始終沿著香蕉姐飾演的記者Lana Winters如何逃出瘋人院揭露其罪惡的真相發展,同時瘋人院中的權力之爭也在悄無聲息的展開。在20世紀60年代這樣一個新舊文化碰撞的時期,墨菲用這樣一個極具諷刺性的故事向所謂的「主流傳統觀點」宣戰,瘋人院本身是否有存在的價值?它是在治癒患者,還是殘害無辜,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瘋子?種種疑問如同一把尖刀,將人性的善惡開膛破肚,暴露無遺。
《美恐》中並沒有忘記對美好愛情的歌頌,第一季中Tate與Violet人鬼之戀,第二季中變態醫生Arthur與小修女Mary之間的忘年之戀,第四季中Elsa與斧頭叔無疾而終的戀愛……愛情的魔力足矣克服一切,包括對死亡的恐懼。
第二季中出現的死神形象充滿了仁慈。
在《美恐》中的每個角色,並不能簡簡單單用好與壞來區分,每個人都有人性的光輝和陰暗,他們遊走在善惡之間,跨越生死,最終都有屬於自己的命運。看罷《美恐》方才明白,恐怖的不是鬼怪,而是人性的陰暗,它的寒冷,深入骨髓。所以《美恐》本身並不恐怖,它不過是用華麗的外表演繹的人生悲喜劇而已。
來自網易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