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家境殷實的上海女孩有一個男友是江西農村人,家境貧寒。恰逢過年,女孩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跟著男友回了農村過年,沒想到好不容易顛簸到家了,女孩卻在見到第一頓飯的瞬間就反悔了,決定和男友分手並立即回上海
一頓刷屏年夜飯
"年夜飯"與"美食",只差一個濾鏡的距離
然而,我們不得不追問一句,我們的情感評論和實事評論,是否應該基於存在的真實新聞,而非人為製造的新聞呢?
一場營銷騙局?
為何說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營銷騙局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也是澎湃新聞的記者提出來的,照片的像素很低,應該是某視頻截圖,而非手機拍攝。同時,澎湃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個網貼所在的網站,手機拍照發布的圖片會自動裁剪格式,與目前所見格式根本不同。因此,照片是經過處理的,而非真人現場拍照。
第二點,細心的澎湃新聞記者發現的。女孩晚上說自己要回家,然後這位記者同仁追蹤了她接下來的網貼,其第二天確實到家了。但是,時間上,存在疑點。這中間的時間,不足以讓她從江西回到上海。江西的地點,選在離上海最近的城市,都不足以。
第三點,追蹤了原微博發布者。這個帳號的很多發布訊息,不過是些營銷貼。這個帳號善於以隱蔽的方式配合事件營銷。所以,它的新聞可信度可以打上很大的折扣。
第四點,這起事件,缺少具體的地點、真實的人物。澎湃新聞的記者試圖通過那個微博營銷帳號聯繫當事人的時候,被告知,並無當事人聯繫方式。而兩位當事人,女孩的帳號,是發帖當天註冊。男孩則在稍後的幾天,註冊了一個微博帳號,只有兩則關於此事的溫情回應。顯然,都是為了配合營銷出現的。
第五點,一條沒有正規新聞媒體報導的事件,如果要登上各大新聞客戶端,必須經過公關公司運作。說白了,只能是花錢買版面。這則事件,沒有任何新聞媒體報導,只是以網傳的方式,登上很多媒體頭版,到底花了多少錢,實則一目了然。
騙局的目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起人為策劃的營銷騙局,它到底要營銷什麼呢?有以下幾種猜測。
第一種,是營銷這個男孩馬上要開啟的江西家鄉創業項目。正常情況下,一個上海打拼還算不錯的男孩,不會沒有微博。他新註冊了微博,回應此事,顯然為後續的自身其它事件進行發酵預熱。很多非正規途徑又傳出這個「男孩」的聲音來,說他不恨女友,自己不再去上海了,因為江西窮,所以,江西還是沒有開發的處女地,自己要留下來創業,開發家鄉。好了,這實在是為其即將開始的創業項目埋下伏筆。
後續,一旦出現這個男孩的創業,必然擁有群眾知名度了。他可能會是什麼創業項目呢?老馬猜測,是類似褚橙這樣的農產品網際網路銷售。因為在這則吃第一頓飯便回上海的營銷貼中,多次出現疑似水軍帳號呼喊,江西原生態多好啊,農村肉多乾淨啊之類的。所以,這個男孩後續賣江西無公害不吃飼料豬肉的可能性,極大。
第二種,是營銷手機的HDR功能。這事兒剛傳出來,某些一直玩營銷事件配合的微博大號,便紛紛調侃,女孩拍照手機不會玩啊,要開HDR功能啊,甚至於有些大號太直接,自己用的都不是蘋果手機,卻敢說,只有蘋果手機的HDR拍照功能才能把這張農家樂拍的好看了。這些一貫參與虛假事件營銷的大號,是否暴露了這次營銷的幕後黑手?
後續,可以等待看看,是哪家手機公司要吹捧自己的HDR拍照功能了。關心此事的網友,守株待兔即可,完全可以對這次營銷的幕後黑手給一個甕中捉鱉。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來了,這種營銷,可恥否?當然可恥。營銷,可以用事件營銷,但不能以欺騙的方式。這種試圖引起網友對婚姻、貧富問題爭論的帖子,先天帶著要營銷的因子。如果是第一種炒作方式,顯然是欺騙網友感情,後續,會有多少網友受騙,還不得而知。如果是第二種炒作方式,那麼,為了一個手機的拍照功能,把一個虛假事件搞出來,真的有商業良心嗎?建立在虛假基礎上的營銷,都讓人對其幕後的產品質量擔憂。
網友們是這麼說的:
上海網友「金牌鐘點工」分析稱,一般上傳豎版會自動壓縮到500像素寬度,像素太差了應該是視頻截圖或其他途徑盜來的圖」。
在網帖中,除上海、江西之外,再無任何具體的地點、單位與姓名等信息。同時,發帖人曾在跟帖中稱「打電話可以定(火車票)嗎?」有網友質疑:「在外企工作的HR,竟然不知道打12306能訂火車票?」
除此之外,亦有多名網友指出發帖帳號或為「馬甲」。因為發帖者「想說又說不出口」的註冊時間為2月6日19時12分,發帖時間為2月6日19時28分。
2月10日下午新浪微博帳號為「風的世界伊不懂」的用戶以疑似上海女子江西男友的口吻發布了一篇聲明。聲明中稱事情導致這個結果是他「太急」,「太相信愛情的力量」,並表示其父母目前很好,希望網友不再苛責上海女子。多名網友對該聲明同樣提出質疑:「風的世界伊不懂」同樣是個新帳號,僅發布了兩篇微博。該聲明同樣未能提及具體的單位、地點、姓名等信息。
來自:網絡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