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華萊士: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了

2020-12-21 騰訊網

專注深度報導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全現在

作者 | 奧布雷

全文共 4066 字,閱讀大約需要 11 分鐘

01////

最有資格的主持人

場面失控了。

9月30日晚,美國克利夫蘭大學舉辦了首場2020年總統候選人辯論,福克斯新聞的記者和主播克裡斯·華萊士擔任主持。

辯論的開場問題與最高法院有關:是否應當由現任總統提名空缺的大法官人選?每個候選人有兩分鐘的觀點表述時間。拜登認為,下一屆總統選舉已經開始,應當等到選舉結果出來以後,由新任總統提名——拜登尚未結束髮言,川普就打斷了他:「我們已經有總統了……我被選舉出來,有四年的總統任期,是四年,不是三年。」拜登多次試圖反駁,但川普一直幹擾,並主動將話題引到了國民健康計劃上。然而,開放式的辯論環節此時並未開始。

華萊士阻止川普,「總統先生,總統先生……」,這些聲音大多都被川普忽視了。以至於在辯論進行到中段時,華萊士不得不叫停,對川普說,「總統先生,我們的人民只有在儘可能少的打擾下,才能同時聽清楚兩位的發言,做出真正有利於這個國家的選擇。」

福克斯新聞主播克裡斯·華萊士。圖源:AFP

辯論後,福克斯新聞統計了兩位候選人打斷對方和主持人的次數,拜登是67次,川普是145次。

當記者後來問華萊士,叫停這場辯論時,當時心情如何?

華萊士只回答了一個詞,「絕望」。

儘管華萊士遭到了來自兩黨政客和一部分觀眾的批評,認為他沒能控制好辯論的節奏。但很少有人否認,在三場候選人辯論中,沒人比克裡斯·華萊士更有資格主持這個節目。

在美國廣播業,華萊士已經服務了超過50年。他參與了幾乎每一個重大政治活動的報導,還多次高調採訪政要和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的第一次採訪是華萊士完成的,獲得了該節目的創紀錄收視率。華萊士也成為福克斯新聞臺第一位主持大選總統辯論的記者。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訪獲得了廣播業的最高獎項艾美獎。

2016年,華萊士主持了川普和希拉蕊在競選前的最後一場辯論,它是美國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總統候選人辯論——並非全部因為總統候選人的回答,而是主持人的提問使人嘆服。有些人甚至稱他為當晚「真正的贏家」。他努力讓兩位候選人關注問題本身,並在辯論中不斷核實新聞事實,大膽地質疑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回答,使當晚的辯論不僅在視覺上足夠精彩的,更重要的是為選民了解兩位總統候選人提供了關鍵而有效的信息。

當川普試圖迴避回答他是否會試圖推翻最高法院允許女性墮胎的判例,他拿出了最高法院支持婦女墮胎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裁決——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向川普施壓,問川普是否支持這一裁決,使川普不得不說出自己的回答:我的意見是,這一決定應當被推翻。

希拉蕊抓住機會,表示自己「非常支持」墮胎合法化,但華萊士並沒有讓希拉蕊得意太久,他追問希拉蕊,你曾說過胎兒沒有憲法權利。你還投票反對了一項禁止妊娠晚期婦女流產的法案,為什麼?

那場辯論結束後,罕見的事情發生了。兩黨的政客都在社交媒體上對他的表現表達了讚賞。

02////

和川普交鋒

這並非華萊士第一次面對川普,他曾經多次長時間採訪這位有史以來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美國總統。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現場 圖源:AFP

2016年12月10日,華萊士在他的節目「福克斯周日新聞」中播出了對川普長達數小時的專訪。他們當時在曼哈頓的川普大廈交談,然後乘坐川普的私人飛機與川普及其顧問一起飛往巴爾的摩參加陸軍-海軍足球比賽,並拍攝了他們中途的談話。

這是一次難得的專訪機會。2016年,川普上任後對媒體懷有敵意,並多次指控大多數美國知名媒體,包括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的報導是假新聞。他極少與媒體交流,上任後133天內都沒有舉辦過新聞發布會,打破了記錄。布希當選後兩天就舉辦了新聞發布會,歐巴馬則在競選成功的三天內就這麼做了。

華萊士的採訪風格以對質和挑戰出名。在這場專訪中他提出了當時美國民眾對川普當選後的許多疑慮,並得到了川普的直接回應。例如俄羅斯是否幹預2016年大選?如何解釋對氣候變化的傲慢態度?以及為什麼川普認為在任期間維護自己的私人商業利益是合乎道德的?

儘管川普多次在社交媒體上攻擊華萊士,並認為克裡斯·華萊士永遠不可能趕上他的父親——邁克·華萊士,著名美國記者和媒體知名人士,CBS過去的王牌電視新聞欄目《60分鐘》主持人,採訪過包括鄧小平、江澤民等中國領導人,以及八任美國總統、馬丁·路德·金、普京等——但克裡斯·華萊士在2018年和2020年仍然獲得了長時間採訪了川普的機會。

在2018年的採訪中,華萊士要求川普解釋,曾經發布的一條推特「假新聞(例如紐約時報,NBC, ABS, CBS, CNN等)不僅是我的敵人,也是全美的敵人」。

克裡斯·華萊士在節目中採訪美國總統川普 圖源:AP

他指出,大多數總統和他的政府都不喜歡主流媒體對他們的報導。比如歐巴馬就很討厭福克斯新聞對他的報導,但是沒有總統會攻擊媒體是美國人的敵人。川普說,「沒有人比我更相信第一修正案",並試圖澄清,自己指的是那些「假新聞」,而不是所有的媒體。「我沒有在說你,可能有時候會說你,但我指的是那些報導假新聞的媒體。」

但華萊士並沒有接受這一回答,他認為,在這一點上,福克斯新聞和總統口中的紐約時報,CNN等在同一個陣營。他告訴川普,對主流媒體報導的頻繁指控是專制統治者的行為。川普的解釋是,「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的立場,我無法替別人表達立場。」

2020年7月,華萊士再一次面對川普。在採訪中,川普謊稱美國是世界上新冠病毒患者「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並試圖以其他國家並未公開死亡數字來辯解。

華萊士直截了當地回應,「你說的不對。」

03////

不合時宜的記者

華萊士挑選了福克斯電視臺內化妝室對面的那間辦公室。這意味著任何國會議員,政府官員或其他客人誰出現在福克斯新聞節目就必須經過這裡。他就是這樣邀請了許多他的節目「福克斯周日新聞」的客人。

眾所周知,福克斯新聞是美國持右翼立場的新聞電視臺,長期以來堅定不移地支持共和黨人。批評者稱之不是真正的新聞,指責其所做報導極富偏見。許多人說,華萊士是一位「不合時宜」的記者。作為福克斯新聞的主持人,他是一名註冊的民主黨人士。他表示自己為兩黨的候選人都投過票。這使華萊士成了一位不受任何政黨青睞的人。

前總統比爾·柯林頓曾經說華萊士的臉上總是掛著「洋洋得意的笑」,歐巴馬八年來一直迴避他的節目,川普對他的厭惡更為明顯,他說華萊士是個「陰險的,讓人討厭的」傢伙。《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中指出,每個川普的粉絲都將華萊士視為異見人士,而每個民主黨人都希望華萊士能在節目裡狠狠譴責他的同事們——不過,華萊士從未這麼做。

他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回應了人們的好奇,為什麼要為一個帶著偏見的電視臺工作?「我在福克斯工作,這是否意味著我同意這個電視臺的某些觀點?當然不是這樣。」這位傳統新聞人努力在任何場合中保持一種中立。他在採訪中強烈反對川普對新聞自由的攻擊,但也指責了主流媒體記者對川普明顯的偏見,他曾說這是「一個大錯誤」。

他說,「我最在意的是我所工作的電視臺對我報導邊界的看法。事實上,在我加入福克斯新聞的16年來,從沒有人幹預我在節目中邀請誰。我不會主動攻擊任何一方,我也不會偏袒另外一方。」

72歲的華萊士一生堅持傳統的美國新聞行業信奉的價值觀。但這種對中立的信仰正在失去觀眾。他能夠感覺到,現在的觀眾對答案和觀點更感興趣,而非記者提出的問題和事情的真相。他們願意觀看的是和自己觀點一致的報導。「但這並不是我父親堅持的新聞理念。我也認為,新聞不應該有提前預設的立場。」

著名美國電視新聞人邁克·華萊士 圖源:Getty images

2020年的第一場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依然由華萊士主持。美國正遭遇新冠大流行,通常,近千名觀眾會坐滿辯論現場的席位,這次僅邀請了80位觀眾。臺下少了許多歡呼聲。辯論現場顯得過於寂寥,仿佛一個隱喻。

事實上,與四年前的美國大選相比,觀看總統候選人辯論的美國民眾也減少了。當晚只有7300萬人觀看了這場辯論,與四年前川普和希拉蕊的電視辯論相比,減少了13%。

蒙茅斯大學在辯論當天進行了的民調,只有3%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很可能被一些聲音影響他們的最終投票選擇,另有10%的人說,他們最初的投票選擇有可能被改變,87%的人說他們的投票不太可能被任何聲音影響。

他們的結論是,辯論的內容不會影響選民。哈佛商學院的一項新研究也認為,辯論對選民候選人的選擇影響微乎其微。事實上,72%的選民在選舉前兩個多月就下定決心。

但華萊士沒有沉湎在民眾對媒體的信任度已經下降的事實。2019年,一部關於他父親的紀錄片上映,克裡斯·華萊士參加了一次關於電影的對談,他當時說,「我們(記者們)唯一的答案是留在我們的車道上,做好我們的工作,報導新聞。我認為有些人被總統抨擊媒體的行為激怒了,他們決定反擊,成為事件的參與者。我認為那完全是錯誤的反應。在漫漫長夜中,我們必須是保持清醒的『警察』,為探尋真相而工作。成為玩家不是我們擅長做的事情,這使我們陷入了本不該扮演的角色。」

克裡斯·華萊士在他的辦公室裡 圖源:NYT

華萊士的辦公室內,有一臺老式的打字機,是20世紀80年代他在NBC新聞當記者時的紀念品,他以此提醒自己,在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技術和業務發生了很多變化,但報導新聞的基本工作是保持不變的。

參考資料:

1.https://time.com/4538007/presidential-debate-chris-wallace/

2.https://www.wsj.com/articles/chris-wallaces-moderating-secret-1477262113

3.https://www.foxnews.com/us/trump-biden-face-off-has-debate-panel-mulling-format-changes

4.https://www.wsj.com/articles/what-to-know-about-tuesdays-debate-between-president-trump-and-joe-biden-11601292967

5.https://www.poynter.org/reporting-editing/2020/do-debates-affect-presidential-elections-not-much/

6.https://www.bostonherald.com/2019/01/28/chris-wallace-on-mike-wallace-is-here-fake-news-and-covering-trump-6/

7.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hris-wallace-donald-trump-interview-2016-12

8.https://www.nytimes.com/2020/09/30/business/media/trump-biden-debate-ratings.html

9.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0/09/30/chris-wallace-debate-criticism-423451

全現在原創稿件。歡迎轉載,請後臺聯繫。

相關焦點

  • 主持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的他,父親是鼎鼎大名的邁克·華萊士
    美國總統辯論委員會於當地時間22日宣布,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將於9月29日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凱斯西儲大學舉行,整個環節由6個15分鐘的主題辯論組成。 福克斯新聞主播克裡斯·華萊士將主持首場辯論。 「水門事件」爆發後,調查新聞在美國火爆。邁克·華萊士的《60分鐘》也是播出調查新聞為主,他主持的這檔節目在近30年的時間裡,都是周日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 不過,讓邁克·華萊士的名聲走出美國的,是他對全世界眾多政治家的訪談。 邁克·華萊士先後專訪過8位美國總統,以及拉賓、阿拉法特、鄧小平等許多國家領導人。
  • 大選首場辯論會後,拜登支持者高達60%,美國總統僅有28%
    今天上午,美國大選首場面對面辯論結束。在現場,美國總統和拜登兩人火力全開,吵得不可開交,首場辯論也被喻為「史上最爛總統辯論」。辯論會後民調結果顯示,60%受訪者認為拜登表現較好,認為美總統表現較好的僅28%,美總統可謂慘敗。
  • 美國大選辯論:伊萬卡現場曬照片,川普一方無視要求
    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會9月29日開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首次直接交鋒,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經濟疲弱、種族爭議等成為重點主題。
  • 災難級的2020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誰是贏家?
    《脫口秀大會》的硝煙上周結束之後,接檔它的是全球收視率第一的真人選秀節目: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今天,是第一輪開始的日子。所以今早沒發文章,等著看此次破歷史記錄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 —— 破的是年齡記錄,辯論雙方川普和拜登加起來已經超過150歲了.要知道往前數,歐巴馬、小布希,甚至28年前就當選總統的柯林頓,見到這兩位都要喊大哥。
  • 《爆炸新聞》(Bombshell)美國總統大選,必看電影
    民主黨候選人Joe Biden拜登,和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主導的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吸引了全世界媒體和你我這樣吃瓜群眾的廣泛觀眾,我想這可能這也算的上是美國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次總統大選了
  • 不戴口罩、不用握手,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來了
    來源:一財網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在當地時間9月29日迎來兩黨黨代會之後的重頭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首場電視辯論。負責主辦大選總統辯論的非黨派組織總統辯論委員會此前宣布,美東時間29日晚9點開始的辯論將由福克斯新聞主播華萊士(Chris Wallace)主持,整場辯論由6個主題組成,每個主題辯論時間為15分鐘,全程持續90分鐘。此次辯論的主戰場在中西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市。
  • 花10億買總統當?億萬富豪誓言攪動美國大選,難道現總統就沒錢嗎
    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自從去年11月宣布參加美國2020年大選以來,先後花了不少錢為競選打廣告,營造聲勢,目前只要他的選票率已經達到了10%,已經獲得了2月19日舉行的民主黨競選人辯論會的資格。這位億萬富翁將第一次跟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桑德斯、拜登等對手同臺亮相,並且跟現任總統競爭總統大位。面對即將到來的角逐戰,布隆伯格做出了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他說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擊敗現任總統,甚至不惜花10億美元。
  • ​克裡斯汀·韋爾克(Kristen Welker):主持總統辯論一夜爆紅!
    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辯論,贏家不是川普,也不是拜登,而是 NBC 新聞網女主播 克裡斯汀·韋爾克(Kristen
  • 美國大選辯論為何像菜市場吵架?
    ……「總統先生,您的團隊承諾雙方都有兩分鐘時間回答,不被打斷。」……「總統先生,你不是主持人!」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主持人、福克斯新聞主播華萊士(Chris Wallace)自始至終都在試圖維持辯論現場的秩序,但是效果不佳。 9月29日,美國總統候選人展開第一場辯論後,所有媒體、評論和觀眾的看法達成了少見的一致:混亂。
  •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變「罵街」,好像兩個小孩吵架,各國媒體評價更是...
    近日,美國總統大選的首場總統對決辯論終於結束,然而,這場全球矚目的辯論比賽卻變成了一次「幼兒園小朋友吵架比賽」。事後有網友說,主持人克裡斯·華萊士(Chris Wallace)無能,根本控制不住局面。也有人說,如果主持人沒有「掐麥」的功能,換誰都是白搭。我們都知道,川普參加過電視選秀節目,也曾經與希拉蕊辯論,並贏得了競選。他的口無遮攔是路人皆知的。但在周二的辯論上,他那傳奇般的野蠻辯論,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簡直超出了大家的想像力。
  • 咋舌 | 美總統大選辯論宛如小朋友吵架?網友狂搜:搬去加拿大
    話說在今天,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正式開始,川普和拜登進行了第一場正面交鋒,兩人聯手,為全世界獻上了一場令人「大開眼界」的辯論賽……跟以往的大選辯論不同,這場辯論看下來總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起魯迅先生的名言,「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 美國總統大選終場辯論:川普終於冷靜了,但拜登更像是贏家
    在距離大選只剩11天的關鍵時刻,沒能在「最後的辯論」中擊垮拜登,只會讓川普的處境更為艱難。北京時間23日上午9點,美東時間22日晚9點,2020年美國大選前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如期舉行。
  • 美國總統選舉真相
    因為在當前情勢下,避免辯論其實對川普更有利。辯論會以吵架的方式進行一次就夠了,來兩次,民眾肯定會更反感。同時一談政見,川普顯然會處於下風。因為疫情、經濟、社會穩定都是川普的痛處。而對於拜登而言,他目前的民調超出川普12個百分點,如同希拉蕊曾在選舉前一個月超過川普10個百分點。
  • 臺媒:2020美總統大選辯論今日登場,有6大看點
    2020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將於臺灣時間今日上午9點於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登場,整場時間90分鐘。 臺媒稱,自民主黨推出前副總統拜登出戰2020大選後,他與現任總統川普的唇槍舌戰便不曾停過,也讓兩人首度面對面交鋒增添話題,以下整理六大看點供讀者參考。
  • 今晚美國總統大選「春晚」,吃瓜群眾該如何圍觀?
    今年美國大選的「春晚」節目就在今晚:美東時間9月26日晚9點(北京時間9月27日上午9點),本屆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即將登場。屆時,「春晚」主角希拉蕊和川普即將互撕。另一位配角也不可忽略。那就是辯論主持人,今晚的主持人是NBC新聞主播Lester Holt。
  • 美國大選在即,為何歐巴馬這位美國前總統成為美國大選的新焦點?
    美國大選今年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以往我們就講,恐怕有很多老百姓會含淚投票的,他們不得不在一個老年躁狂症患者,和一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選一個。很多美國老百姓可能說,為什麼今年我的選擇如此之少,為什麼我不選一個瘋子上去,我就得選一個傻子上去,難道美國沒有人了嗎?
  • 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 難產的總統
    11月17日晚間,川普發推文說:「2020年大選,唯一保險的是沒有外國勢力滲透。這一點要歸功於川普政府。不幸的是,極左民主黨人、Dominion和其他人可能(在滲透大選方面)更成功。」不過,同時,川普的某些行為似乎表明他知道自己會下臺並在為下臺或者說拜登上臺做準備。
  • 【川普批評候選人辯論會:靜音不公平,不讓談外交很糟糕】美國大...
    2020-10-22 16:30:22來源:FX168 【川普批評候選人辯論會:靜音不公平,不讓談外交很糟糕】美國大選最後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將於當地時間10月22日舉辦,美國總統川普21日仍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拉票。
  • 2016美國大選辯論希拉蕊VS川普【中文字幕】
    根據Nielson統計有1/3的選民表示辯論會對他們的投票決定產生重大影響,由此可見,距離大選結果塵埃落定還有一個多月,這三場辯論有著「扭轉乾坤」的潛力。2016美國大選辯論第一場 希拉蕊火力全開完勝川普
  • 能主持總統大選辯論賽的人,究竟什麼來頭?
    擅長報導總統選舉。1988年,作為編輯人員,報導1988年法國總統選舉;報導坎城電影節。1999年,成為Ruth Elkrief(後續會介紹此名嘴)主持的《周日19點》的副總編輯。2001年-2005年,TF1外派倫敦記者。2005年-2010年,TF1外派美國記者。期間報導美國2008年的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