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世界大戰#
末世殭屍題材的電影是小編的心頭好,但是細數看過的同題材電影,能讓小編眼前一亮的不多,《殭屍世界大戰》是其中最亮眼的那顆星。劇情大體上還是美國大片的常規套路:男主角採用了某些方法保護了家人、拯救了世界,人類因此看到了光明。情節跌宕起伏驚險刺激,結局happy ending,電影看起來過癮又不燒腦,特別爽!
然而,《殭屍世界大戰》如果你只顧著看打殭屍,那你就輸了,這個電影的名場面不僅在於殭屍病毒發作的迅猛、殭屍一個個堪比猛獸出籠,也在於更多細節的塑造。善於琢磨電影細節的小夥伴們可以看到這個電影的亮點,今天小編簡單羅列下《殭屍世界大戰》比較出彩的兩個亮點吧!

亮點一:劇情細節處理到位
病毒首先爆發於費城,感染病毒者十秒就會病發變成殭屍,繁華大都會轉瞬淪陷,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前聯合國調查員蓋瑞帶著妻子凱倫和兩個女兒逃生。蓋瑞在和殭屍打鬥的過程中,殭屍的鮮血濺在了他的嘴唇上。因為擔心自己已經被感染,他迅速跑到了高樓的邊緣。十秒鐘過後,蓋瑞發現自己並沒有變成喪屍,才放心回到妻女身邊。這部分情節發展迅速,小編在男主從高樓邊返回才反應過來男主的用意。不得不佩服男主角的魄力,劇中沒有多餘的煽情,情節處理很到位和現實。

為了阻止世界毀滅,蓋瑞無奈受命和來自哈佛的病毒學博士前往病毒的源頭之地韓國尋找解除危機的辦法,臨走之前蓋瑞給妻子留下一部電話,有緊急事情可以聯絡,但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妻子的關懷來電驚動了殭屍,蓋瑞和隊員瞬間上演大逃亡,損失慘重。還有一個情節是,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周邊建立起救贖之牆,阻擋殭屍的入侵,但是牆內的人們高唱讚歌聲量震撼,引得潮水般數量洶湧的殭屍爬過高牆,城市被攻陷,這幕情節也貢獻了全片的名場面之一。
小編覺得,這兩處劇情似乎暗含了某種現實意義:不是所有的善意付出都會獲得想像中的回報,有些自以為是的善意可能會造成惡果。
蓋瑞意識到自己似乎發現了克制病毒的方法,他與同伴到達了一個最近的研究所,告知了幾個倖存的研究員他的推論:殭屍對得了絕症的人類視而不見,以此看來只有注射特定致命病毒來克制殭屍病毒的感染。為了得到致命病毒,蓋瑞只能身入險境,前往已經淪為殭屍巢穴的B區。經過重重險阻,蓋瑞終於到達了B區的病毒貯存室,拿到病毒並給自己打了一針,然後神情自若地走出了房間。你以為皮特會連跑帶跳回到A區吧,不,他沒有。他在一個自動販售機前停下來,老神在在地喝了一罐可樂再出發。最後為了驗證自己已經對殭屍病毒免疫將所有殭屍吸引過來,而當然啦,蓋瑞帶著男主光環,在潮水般的殭屍中走紅毯似的瀟灑而回。
這個結局名場面真是格外震撼,在一眾末世殭屍電影中尤其出彩。特別是蓋瑞喝可樂的畫面,不僅是史上最強廣告植入神操作,也看出來男主果然及其強大的心理素質,似乎也暗示了:號角吹響,人類和殭屍的戰爭在未來還會持續,但人類終將勝利。

亮點之二:第十人理論。
《殭屍世界大戰》雖然是個講述殭屍橫行的末世電影,但小編也實打實地被科普了一些學術理論,比如這個乍一聽來很莫名其妙的「第十人理論」。它來自劇中以色列摩薩德的高級管理人員約根的解說。以色列在病毒爆發前截獲了相關信號,信號中獲知了殭屍的模糊信息,而沒人認為真的存在殭屍,但根據當時組織倡導的第十人理論,即使所有人都達成了一致意見,也必須有一個人提出質疑,並竭力從不同的角度找尋不合理及矛盾之處,這個理論就是第十人理論。
約根解釋,「第十人理論,如果我們九人讀相同的信息,而得出同樣的結論,第十人要做的就是提出異議,不管看上去有多不合理,第十個人得考慮另外九個人都錯了的特例。」而約根就是劇中的第十個人,他截獲殭屍病毒信息之後以色列開始建造圍牆,一直到殭屍病毒爆發全世界陷落,劇中的以色列短時間內維持住了相對的安全,側面證實了第十人理論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當一件事情需要依賴主觀能動性去判斷的時候,第一個人得出一個結論,第二個人的看法極大可能是沿著第一個人的思路產生,以此類推直到第九個人也同樣如此,那麼第十個人就必須反對前面九人的看法,並嘗試從反面來看待這個問題,跳脫出原有框架,找尋這個問題中的隱患。在小編看來,這大概就是「第十人理論」想要達到的效果。

除了小編分享的劇情亮點外,《殭屍世界大戰》還有許多其他讓人讚不絕口的設定,非常適合喜歡殭屍類型的小夥伴們觀看。小編對第二部尤其期待,第一部裡沒有留下的懸念只能等待第二部給出答案,也希望從第二部中挖掘出更多的隱藏彩蛋。但可惜的是據說第二部已經停止拍攝,上映日期遙遙無期,讓人遺憾。不過,好電影是需要打磨的,也許在不久後,我們就可以看到《殭屍世界大戰》第二部呢。
大家還有其他末世殭屍題材的電影推薦嗎,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