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4日電「上周老雷做家鄉羊肉泡饃還意猶未盡,這次的醬燜牛排是更上一層樓啊!」小食堂裡,職工付路明看著色澤鮮豔的醬燜牛排,咽著口水,充滿詩意地讚嘆,引來大伙兒一陣歡笑。「天越來越熱了,爭取能讓大伙兒喝上銀耳蓮子羹,潤潤燥。」雷軍讓琢磨著手裡的菜譜,嘴裡喃喃地說。「把我們的小食堂都快趕上城市裡的大酒店了!」採油氣管理二區副總監李風強滿意地說。
一座荒漠戈壁偏遠小站,20平方米的廚房加上20平方米的小食堂,室外,自己開墾的一畝菜地,13載如一日地堅守。雷軍讓、馬娟利這一對看似平凡的夫妻,從陝西到荒漠戈壁,猶如春燕銜泥,把家鄉的味道帶到偏遠小站,讓奮戰在一線的石油職工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多年來他們以站為家,不僅撐起了該站職工的一日三餐,還管理著職工公寓,他們用平凡生活裡的點滴,詮釋了幸福。
大漠戈壁為為職工生活「加餐」
巴什託集油站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巴楚縣西南部瓊庫恰克鄉和阿拉根鄉,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西北緣。這裡坐落著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雅克拉採氣廠採油氣管理二區。距離厂部基地約700多公裡,是西北油田乃至中國石化駐紮在我國最西北端的採油隊伍。
巴什託集油站共駐紮著20多名員工,負責全油區的安全生產監督、班組生產值班,治安保衛、油氣運銷和後勤生活服務等工作。
「2007年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空曠的戈壁灘上什麼也沒有。4輛卡車,帶來了4間列車房和一些生活必須品,就算是我們的全部生活『家當』了。」今年52歲的管家雷軍讓說。
「我和雷軍讓是一批來的。剛開始飲用水是鄉裡拉來的,一車五百元。其它生活用水都是井水,因為井水減性特別大,所以每次洗完澡後,身上還會有一層『硬殼子』。」生產班班長嚴奎說。
雷軍讓是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前衛鎮將軍村的村民,他高中畢業後在西安職業技術學校學習烹飪,畢業後的他拿到了二級廚師證書,被西安多家餐飲聘請。後經朋友介紹,來到了西北油田雅克拉採氣廠餐廳打工。2007年,他獨自一個人來到巴什託集油站。既是管家,又是服務員。
然而,對年輕人而言,比艱苦環境更具挑戰的是戈壁灘特有的孤寂與荒涼。在這方圓兩百多公裡的戈壁灘,取個快遞都要到一百多公裡外的小鎮上,駐地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與世隔絕。
對於一個人堅守十幾年,雷軍讓這樣說道:「廚師雖然苦累相融,但當把一個個原料加工成菜放到桌上,看到職工們喜笑顏開,心裡自然而然也非常開心,雖然廚師不是奮鬥在第一線,只是默默在背後為大家提供保障,但是廚師確是一個單位最堅強的後盾。」
有一天,遠在家鄉的村民馬娟利收到一封來自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的信件,更確切地說是愛人雷軍讓一封求助信。信上並沒有多餘的要求和話語,只有那首經典歌曲《真的好想你》的歌詞。馬娟利握著手中的信,內心思緒萬千。信中雷軍還向她還透漏,小站曾經也招過人,但一般人來後一看環境,都不願意幹,最長的一對夫妻幹了半年,有的來了幾個小時,就扭頭走了。
想著老公雷軍讓獨自守著一座偏遠的山間小站,一個人又當廚師又當服務員,而自己卻什麼忙也幫不上,馬娟利於是下定決心:把12歲兒子雷晨和8歲的女兒雷丹丟給公公婆婆,來到小站和雷軍讓共同經營這座小站。
「死亡之海」中的「世外桃源」
雷軍讓的父親在他來到小站的第二年的冬天,為鄰居操辦席宴勞作到深夜回家後,一頭倒在床上再也沒有醒過來,沒有留下一句話,沒有等到遠在邊疆的雷軍讓見上一面,悄然離去。勿勿趕回,一刻不停,還是沒能親自送父下葬。
雷軍讓說,認真做事,踏實生活,真誠待人,是父親對我們子女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他讓愛人馬娟利留在家裡照顧母親和兒女,自己一個人踏上返疆的路。
臨行的前一晚上,母親與雷軍讓徹夜未眠,母親囑咐他最多的就是:到了新疆不要想家,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咬牙挺住……」除此之外,母親還講了很多,一直延續到天快亮。那次與母親長時間的對話,竟然是最後一次。2010年,等他趕回家,母親已經在殯儀館,他在母親臨終前未能見上一面,成為他終生的遺憾。
母親去世後,雷軍讓帶著愛人和兒女一家人踏上了新疆的土地。他在庫爾勒市給愛人和兒女租了一間房 ,自己一個人來到了小站。
暑假裡,馬娟利帶著孩子從庫爾勒來到蒼茫戈壁與雷軍讓團聚。眼前一片綠意昂然、翠色慾滴如同日益發展壯大的小站,呈現生機勃勃繁榮向上的生長旺勢。本意為「死亡之海」的沙漠戈壁,竟是一處「世外桃源」!孩子們開心了:養殖區裡的鴕鳥、孔雀、火雞,幸福家園裡的芒果、香蕉、葡萄、香梨,還有活動室專門搭建的充氣城堡,讓孩子們樂不思蜀!
2010年,兒子上高中、女兒上初中的時候,馬娟利來到了小站。
有人佩服雷軍讓夫妻,管這一大攤子事,從食堂到公寓,還有養殖區的動物、牲畜及後勤服務……為什麼他總能安排得有條不紊、幹得利利索索?用雷軍讓自己的話說,「一是用心,二是多學,這樣底氣才足!」
在小站上留下一道道閃光足跡
雷軍讓夫妻把大家當家人對待,噓寒問暖,關愛有加。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雷軍讓夫妻依然堅持每天定點定時對辦公室、食堂、公共場所等區域進行全方位消毒殺菌,給員工們測體溫,當好「管理員」「宣講員」和「監督員」。針對崗位上患慢性病的健康高危人員,他更是密切關注,每周統計跟蹤員工藥品儲備情況、健康情況,並根據大家的身體狀況合理改善調整飲食,確保員工健康工作,快樂生活。
7月9日早上9點半,大夥在食堂就餐,細心的雷軍讓發現身患高血壓的員工老李沒來吃飯,他立刻趕往宿舍查看,發現他還躺在床上,便立即詢問是否身體不適,有沒有按時吃藥,並取來站裡的血壓儀為其測量血壓,當得知老李只是昨晚看書過點了睡過了,血壓測量正常後,雷軍讓才放下心來。他還從食堂端來早點放到老李桌前,叮囑他乘熱吃。
有一次,凌晨2點左右,正在夫妻倆正在休息他們突然聽到敲門聲,原來是一名休假回來的職工,因趕車沒顧上吃飯,他們沒有猶豫,套上衣服,一刻不耽擱地抄起炒鍋,做起了飯菜,讓歸來的職工吃到家的飯菜。
雖然已經在西北油田工作的兒子和在庫爾勒市工作的女兒都是雷軍讓夫妻的牽掛,但在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的關鍵時刻,身為管家的他們只能把思念埋在心底,每天晚上和兒女視頻「團聚」,彼此鼓勵。
班長李新有說:13年來,夫妻倆以站為家,在生活中,相濡以沫、相知相守;在工作上,相互扶持、兢兢業業,雷軍讓沒一個春節和家人團圓,都和我們職工一起過的。
大漠戈壁,一臺臺抽油機此起彼落,雷軍夫妻讓在食堂、公寓穿行,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小站上留下一道道閃光足跡。(工人日報記者吳鐸思 通訊員朱放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