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是一個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感染率高,感染人數眾多,全世界有2.57億人感染B肝病毒;另一方面,是基於人們對B肝不良結局肝硬化和肝癌的害怕,讓全社會關注,這種關注又進而對B肝病毒感染者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
B肝患者有「想不開」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B肝「不能治癒」的問題讓很多B肝病毒感染感覺到無奈。但是這種現象並不是B肝所特有的,其他的慢性病人得病時也會想不開。
畢竟,也沒有人願意得糖尿病和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病,得什麼病也是沒法自主選擇的,特別是一些需要長期服藥,但又不跟不能根治的疾病。
當然,任何疾病,每個人都不是人們想得的。所以,面對疾病問題,現代醫學特別強調心理-社會-生理因素對人的影響。
也就是說,疾病既跟生理上的疼痛變化有關係,也不要忽略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更不能忽略心理因素在整個疾病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B肝就是這樣,人們通常認為B肝有肝病「三步曲」,會逐漸由慢性肝炎轉為肝硬化,並進而最終發展為肝癌。
但更多的人並不會經歷這「三步曲」的過程,只是少部分人在對病情不管不問的情況下,才可能有這樣的疾病發展趨勢。
就是說,這個「三步曲」是在一些有明顯肝損害的慢性B肝患者當中,由於沒有抗病毒治療,任病情進一步發展,逐漸的在肝臟自我修復的過程中,未完全康復,反而進一步發展成了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這其中,也只有少部分人可能會最終發展為肝癌。
沒有對疾病進行積極治療,是整個病情發展的關鍵。
倘若慢性B肝病人能夠及時複查,發現有病情進展的可能,這時候予以抗病毒治療,改善生活方式,病情是可以不進展的。
同樣不進展的,是絕大多數的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
我們在臨床上、在生活中經常有看到八、九十歲的B肝病毒感染者,他們一生都沒有吃過B肝抗病毒藥物,有一部分人甚至完全不知情而可以自然終老。
大多數人通過定期的檢測,完全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病情變化,及時治療以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對B肝想不開這個情況,為了能夠想通,就需要對這個疾病稍微有些了解。這種了解,既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也可以自己去看有關肝病的科學普及知識。
了解到像他一樣的B肝病毒感染者,很多人都可以健康的生活,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兩樣,這對他的幫助會很大的,一味的擔憂沒有意義。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對感染B肝一開始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經過了一段時間仍然糾結於此,而本身並沒有嚴重疾病的徵象,這種情況可能需要心理治療,調整心理以幫助自己走出這種心理陰影。
家人、朋友在這一方面起的作用,應該是更積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