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9個40處國家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海西熱土的不朽篇章

2020-12-23 退役老戰士的尋夢之旅

福建不僅歷史文化燦爛,自然人文資源豐富,而且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百年歷史風雲,以及福建中央蘇區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赴後繼,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不朽貢獻,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孕育了輝煌卓著的古田會議精神。長期以來,福建紅色旅遊注重規劃,堅持融合,依託優良的山海生態優勢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一個龍頭、一條廊道、五區協同」的福建紅色旅遊發展空間格局,把紅色旅遊發展成為福建旅遊的重點產業、革命老區的富民產業、鄉村振興的美麗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受到廣泛讚譽。

NO1.福州市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地址:福建福州市晉安區福馬路988號

概述:紀念館坐落於福州著名風景名勝區鼓山腳下,佔地30畝,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整座建築融中西建築風格為一體,以內廣場為中心,組織起序廳、陳列廳、半景畫館、辦公樓、培訓中心等空間序列,館體建築具有福建土樓風格。「福建革命史陳列」和「解放福建」半景畫館是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全面展示了福建自1840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百年歷史風雲。「解放福建」半景畫生動地再現了1949年解放福州、廈門海陸戰爭的激烈戰鬥場面,使觀眾如親臨其境。

NO2.龍巖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及紀念館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

概述:舊址位於上杭縣古田鎮社下山西麓,紀念館是以會址建立。這是一座建於清末公元1848年的宗祠,原稱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1917年創辦成「和聲小學」,1929年5月,紅四軍進入古田後,更名為「曙光小學」。古田會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因會議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史稱「古田會議」。這次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此次會議後,毛澤東重新當選為前委書記。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被稱為「新古田會議」。

2.毛澤東上杭縣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鄉

描述:紀念館是以舊址陳列宣傳毛澤東同志在才溪重要革命實踐活動的專題紀念館,佔地面積18750平方米,建築面積7300平方米。有毛澤東才溪鄉調查會址、光榮亭、列寧臺等史跡。1929年7月,福建省上杭才溪鄉人民在紅四軍的策應與支持下,舉行了武裝暴動並獲成功,隨後成立了才溪區蘇維埃政府和才溪區工會。1933年11月下旬,為總結和推廣才溪革命根據地建經驗,同時為中華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作準備,毛澤東第三次來到才溪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活動,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解決了革命環境下根據地建設不僅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問題。

3.長汀縣福建省蘇維埃舊址、福音醫院舊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四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紅軍長徵出發地(中復村)舊址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

概述: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坐落於長汀縣城兆徵路,原為汀州歷代考試場所,試院內有唐代雙柏樹、龍山書院、朱子祠等,為庭院式土木結構廂房。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會上成立了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張鼎丞任主席。會後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在此辦公,現為長汀革命歷史陳列館。

福音醫院舊址。位於長汀縣城關東後巷,舊址為土木結構平房,共有房屋30間,用作禮堂、傳達室、掛號室、婦產科、外科、內科、藥房、化驗室、手術室以及醫生護士住房、男女病房、膳廳等。醫院為英國教會於1904年開辦,1925年五卅運動後由傅連暲主持院務。該院是第一個為紅軍服務的醫院,毛澤東等人曾在此治病。1933年初,遷往江西瑞金,改為「中央紅軍醫院」。

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位於長汀縣城關,原名清陰閣、雲驤閣,為長汀八景之一。建於宋代,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改為廳式兩層樓房,土木結構,內有門坊、空坪、烏石小山、樓房。1929年3月,紅四軍攻克長汀縣城後,在此召開長汀縣各界代表會議,成立閩西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

長汀縣紅四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位長汀縣城關,原系民國時期長汀商會會長盧澤林的辛耕別墅,土木結構的二層樓房,由外而內依次為大門、庭院、門樓、天井、大廳、後廳和天井,佔地面積532平方米。1929年3月14日設於此,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在此召開了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

長汀縣中共福建省委舊址。位於福建省長汀縣汀州鎮水東街人民巷43號,是最早期的福建省委舊址,原系中華基督教堂,坐西朝東,由大門、禮拜堂、兩層樓房組成。民國21年(1932年)春,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省委機關即設於此。4月初,毛澤東、周恩來、羅榮桓等率領東路軍到長汀,在此召開攻打漳州的軍事會議。

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位於中國福建省長汀縣汀州鎮水東大街204號,原系張家祠堂。1929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進入長汀後,將福建省職工聯合會(福建省總工會)設於此處,劉少奇在這裡住宿、辦公。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位於長汀縣城羅漢嶺,1951年在瞿秋白就義地建"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紅軍主力長徵時,瞿秋白因病留在江西,在瑞金堅持遊擊戰爭。1935年2月病重,中央決定派人送他香港去上海就醫,2月24日在長汀縣突圍不成被捕。6月18日寫完絕筆詩後,在羅漢嶺從容就義,年僅36歲。

紅軍長徵出發地(中復村)舊址。位於長汀縣與連城縣的交界處的南山鎮鍾屋村(現中復村),這裡曾誕生了紅軍的第一套軍裝,更因創辦紅軍被服廠、中華織布廠、紅軍鬥笠廠等一批中央蘇區骨幹企業,成為蘇區的經濟中心。1934年9月30日,紅九軍團在該村觀壽公祠舉行誓師大會,邁出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第一步。

3.連城縣紅四軍政治部舊址、紅四軍司令部舊址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新泉鎮

概述:紅四軍司令部舊址(於溪公祠)、政治部舊址(望雲草室)位於新泉村,於溪公祠建於清光緒年間,鬥拱穿架結構,三合土地板,建築面積402平方米,分上廳、天井、中廳、後廳、左右各一廂房及雨坪,牆上保存壁畫及革命漫畫和標語。望雲草室原系張氏家祠書院,磚木結構的廳堂建築,建築面積583.3平方米。1929年6月紅四軍在新泉休整,12月在新泉開展軍事政治整訓時,為召開古田會議做準備。毛澤東為起草《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召開士兵調查會和官莊農民調查會,還指導創辦工農婦女夜校。朱德為加強紅軍制度建設,制定紅軍的若干條例等法規,使部隊逐步步入正軌。其軍政整訓法成為紅軍日後常用的軍事訓練方式之一。

4.武平縣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平川鎮政協巷

概述:舊址梁山書院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磚木結構平房,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1930年6月,紅四軍前敵委員會駐此。1930年6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進入武平駐此,指導武平縣委、縣蘇維埃開展工作,主持召開地方幹部、工人、婦女等座談會,發布《告武平勞苦群眾書》、《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軍黨部宣言》、《紅軍第四軍各級政治工作綱領》等重要文件。

5.龍巖市松毛嶺戰地遺址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松毛嶺景區

概述:松毛嶺是連城朋口文坊與長汀東南界面交界的一座大山,南北橫貫八十多裡,東西蜿蜒三十餘裡,地勢險要。遺址包括松毛嶺紅軍無名烈士墓、瞭望臺、紀念碑、紀念廣場及部分紅軍戰壕、紅軍小道、郭公寨紅軍前線指揮部等遺址。1934年9月第五次反「圍剿」期間,國民黨東路軍總司令蔣鼎文轄所部6個師和炮兵第五團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向松毛嶺發起瘋狂進攻。當時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獨立二十四師在這裡堅守了七天七夜,此役紅軍戰士和地方赤衛隊員、革命群眾犧牲萬餘人,用鮮血和生命為黨中央機關和中央主力紅軍戰略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

NO3.三明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中央紅軍長徵鳳凰山出發地舊址、北山革命紀念園

地址:福建三明市寧化縣

概述: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位於寧化縣石壁鎮石碧村。1933年,張氏下祠成為紅軍獨立第七師戰地醫院,內設就診室、藥房和病房,可容納傷病員100多人。為了解決醫護人員不足的問題,紅軍還積極培訓石碧村及周邊的「赤腳醫生」和草藥郎中。1934年9月,寧化、禾口兩地醫院合併後移至江西會昌,紅軍獨立第七師戰地醫院也完成了歷史使命。2011年,在舊址新建寧化紅軍醫院紀念園。

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舊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淮土鄉鳳山村,舊址原為鳳山街,系民宅帶店鋪作坊建築,為明末清初所建,客家古民居,純木結構,佔地面積8697.9平方米。1934年2月下6月,國民黨對中央主力紅軍實行分割「清剿」,紅3軍團第4師及軍團醫院駐守寧化淮土鳳凰山(今淮土鄉鳳山村),幾乎家家戶戶都住有紅軍。1934年10月6日,中革軍委命令中央主力紅軍部隊其將防務立即移交地方紅軍和遊擊隊,駐寧化淮陽、隘門的中央主力紅軍奉命在淮土鳳凰山集中,從鳳凰山經江西石城、瑞金向於都方向集結,開始長徵。

北山革命紀念園。坐落於寧化縣城區的北山公園內,面積5萬平方米,它集古寧化微縮風景和革命歷史文物於一體。寧化是著名革命老區,是中央21個蘇區縣之一,還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四個起點縣之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葉劍英、張聞天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寧化當時寧化總人口僅13萬多人,就有13000多人參加了紅軍,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就達6600多人,是中央蘇區有名的支前模範縣,被譽為「蘇區的烏克蘭」。

2.泰寧縣紅軍街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城嶺上街12號

概述:從第二次反「圍剿」到第五次反「圍剿」,紅軍曾於1931年6月、1932年10月、1933年7月三次入駐泰寧,嶺上街兩旁的民居曾駐紮著大批紅軍官兵。解放後,當地政府把嶺上街命名為「紅軍街」。主要包括紅軍總部舊址陳家大院、紅軍當年使用過的水井、紅軍標語牆等遺址遺蹟。1933年8月中旬,朱德、周恩來率領的紅軍總部及紅一方面軍總部從江西東移,經建寧抵達泰寧,在此指揮東方軍和紅一方面軍在江西撫河以東地域的戰鬥,連續取得了順昌、將樂、延平(今南平市)等戰役的重大勝利。紅軍總部設在泰寧期間,開辦一批軍需民用工廠,創辦中央蘇區銀行、紅色飯店、紅色消費合作社、紅軍醫院、業餘學校等,農業糧食生產獲得大豐收,使泰寧蘇區的經濟和社會事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閩贛省及建寧警備區的物資供應中心和經濟建設重點地區。

2.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北部溪口街49號

概述:總司令部、總前委舊址位於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內,是一座中西結合樣式建築,建築面積330平方米,原為天主教堂。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為兩層樓房,後部為帶有閣樓的禮拜堂,前後部中間有一小塊露天空地。總政治部舊址位於建寧縣城民主街12號,是一座四周帶有迴廊的四扇三開間粉白灰小樓,樓後為後花園,建築面積404平方米。土地革命時期,這裡兩度成為紅一方面軍總部駐地。1931年5月31日,紅一方面軍攻佔建寧,取得第二次反「圍剿」最後一仗勝利。戰鬥結束當晚,毛澤東、朱德即率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總司令部在此駐紮至7月11日,前後共42天。1932年10月16日,紅一方面軍在代總政委周恩來、總司令朱德領導下,從廣昌發起建(寧)黎(川)泰(寧)戰役,10月18日攻克建寧縣城後,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總司令部、中革軍委進駐於此。不久,周恩來和總政治部移駐建寧城內。1933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局決定前方總部撤回瑞金併入中革軍委機關。

3.清流縣紅軍標語遺址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

概述:清流縣現有紅軍標語遺址群15處,其中長校鎮4處,裡田鄉3處,龍津鎮、林畲鄉、賴坊鄉各2處,嵩溪鎮、田源鄉各1處。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紅軍性質、擴紅、反圍剿、蘇維埃政權建設、分田地、婚姻、讀書等八個方面;書寫單位有紅四軍、(閩西)新老紅十二軍、紅三軍團(東方軍)、紅九軍團、獨立第九師等;書寫的地點大多在主要路口的牆上、村民家中、祠堂內牆牆壁、門板和石壁上,書寫的顏料主要是石灰、墨汁、土紅粉等。除少數因風雨侵襲、舊城改造等原因損毀,大部分依然完好,多數字跡亦清晰可。在1930年至1934年期間,這些標語為宣傳蘇區政策及政治主張、凝聚民心、鼓舞紅軍戰士鬥志,為清流蘇區人民了解、支持共產黨的政策、綱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蘇區人民積極、踴躍地支持紅軍、參加紅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明溪縣紅軍戰地醫院遺址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城關鄉坪埠村

概述:醫院遺址位於「武夷三絕」之一的玉虛洞(亦稱滴水巖),滴水巖為石灰巖溶洞,由明洞、暗洞組成,宋開寶二年(969)發現,被徐霞客稱為「武夷三絕」之一。1934年1月,彭德懷、楊尚昆率領東方軍(紅三軍團)以明溪為依託攻克沙縣期間,在滴水巖設紅軍戰地醫院,收治紅軍傷病員250餘人和在沙縣俘敵傷病員540餘人。同時,紅軍醫院還免費為當地群眾治病,開展衛生防疫運動等。

5.永安市抗戰遺址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

概述:遺址群保存比較完整的有挹秀樓、渡頭宅(羊棗被捕處),羊棗等12位文化人士囚禁處,文龍村復興堡(中國國民黨直屬臺灣黨部),春谷山莊防空洞舊址(當年省主席陳儀、劉建緒公館),劉氏祖屋(《老百姓報》編輯部舊址),材排厝(最高法院閩浙贛分庭職員居住地),上新厝(福建省高等法院舊址),團和厝(福建省高等檢查署官員居住地)等20餘處。福建東南山城的永安,和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西南邊陲桂林齊名,成為抗戰文化名城,是福建抗戰中的「第二戰場」,抗戰時期,永安曾作為福建省的戰時省會達7年之久(1938年8月至1945年5月)。1938年5月,隨著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感召下,一批愛國知識分子、進步青年相繼雲集永安,形成了一支以永安為中心、廣泛的抗戰文化統一戰線隊伍。據統計,戰時的永安有39個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書店,先後出版了13種報紙、129種期刊、700多種圖書。

NO4.漳州市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陳列館及中共閩粵邊區特委舊址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勝利路118號/雲霄縣烏山景區

概述:陳列館素稱「芝山紅樓」,是美國教會學校「尋源中學」的校長樓,建築為西式風格三層磚石結構樓房,坐北朝南,佔地704平方米,建築面積480平方米。1932年4月初,由紅一、五軍團組成的東路軍從長汀出發,揮師東進佔領龍巖,20日攻克漳州,總部設在尋源中學教學樓內,毛主席則住在此樓。紅軍駐漳期間,積極籌款、擴軍,發展地方武裝,開闢閩南蘇區,完成了東徵預定任務,5月底6月初,紅軍東路軍回師中央蘇區。

中共閩粵邊區特委舊址分布在漳浦、詔安、雲霄、平和等多處,主要活動地點在烏山旅遊景區。1934年1月,中央決定將中共廈門市委領導的漳州中心縣委和福建省委領導的饒和埔縣委以及東江特委領導的潮安、澄海、南澳縣委合併為中共閩粵邊特委,直屬中央,5月中共閩粵邊臨時特委在漳浦車本成立,8月在平和南勝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閩粵邊特委正式成立,黃會聰為特委書記。至1938年2月邊區特委改組為漳州中心縣委,歷時3年4個月。在極端險惡、艱苦的環境中,閩粵邊特委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以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獨立地領導邊區人民和紅軍部隊英勇鬥爭並發展壯大。

NO5.南平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武夷山赤石、大安紅色旅遊景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赤石村/武夷山市洋莊鄉大安村

概述:赤石村位於武夷街道南部,與武夷山機場和武夷山風景區相連,有4個自然村。赤石這個以地質景觀來命名的古村落,三十六座丹峰紅巖是她的背景,碧綠的崇溪是她的命脈,赤石暴動的壯舉卻是它驕傲的名片。1942年6月17日,被國民黨反動派關押在江西上饒集中營的第六隊80多名同志(絕大多數是皖南新四軍的同志),在向閩北建陽撤離途中,在秘密黨支部的領導下,於崇安縣(現名武夷山市)的赤石鎮舉行了越獄暴動,衝上了武夷山,重返抗日前線,這就是聞名全國的赤石暴動。赤石暴動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革命鬥志,寫下了我黨監獄鬥爭史的壯麗篇章

大安村地處武夷山市最北部閩贛交界分水關南麓,境內的分水關是武夷山"九大"雄關之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大安,以閩北蘇區首府名聞閩浙贛邊區,閩北分區黨政軍和群團機關設在大安主街,閩北分區的黨校、軍校、學校、醫院、工廠等分布在大安附近的村莊,大多匯集在大安街的公路兩旁,形成一座令人敬仰的革命歷史名村。閩北蘇維埃政府舊址(一棟清末民初的民居)現闢為大安革命鬥爭歷史陳列室,記述著1928至1935年大安人民建立黨組織,成立蘇維埃政府的火紅歷史;展示了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大安作為閩北蘇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的輝煌歷史業績和眾多歷史文獻。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後,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圍攻下,閩北分區黨政軍機關及所屬單位,分三批撤出紅色首府大安,閩北進入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時期。

2.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中山路列寧公園內

概述:紀念館位於武夷山市區列寧公園,1988年7月建成開館,是一座雄偉壯觀、具有民族風格的仿古建築,造型典雅壯觀,佔地面積3千平方米。館藏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至1949年閩北人民解放和解放後閩北成就的文獻資料,全面、系統、集中展示閩北黨史、革命史和新中國成立以來閩北建設成就。革命的戰爭年代,閩北人民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全區被國民黨反動派毀滅的村莊達1122個,被殺害的革命者和群眾達37900多人,被滅絕的有17200多戶。在艱難困苦的鬥爭中,閩北人民前赴後繼,英勇不屈,被譽為「紅旗不倒」的地區,在福建革命的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列寧公園內還有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粟裕大將骨灰安放處、閩北著名的六烈士紀念亭等人文景觀。

3.坑口革命遺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洋莊鄉坑口村

概述:坑口村位於武夷山西北部,主要遺址包括中共閩贛省委舊址(現闢為紀念館)、1931年紅十軍刷寫的「中國紅軍萬歲」標語等。建國後,在村頭村修建了「中共福建省委」紀念亭,創辦了「坑口革命鬥爭史」陳列室。洋莊鄉坑口村是中共閩北分區委與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誕生地,中共閩贛省委、閩浙贛特委辦公地,方志敏率紅十軍首次入閩地,新四軍三支隊崇安留守處駐地,閩北紅軍獨立師成立地,中共福建省委重建地,粟裕率紅軍挺進師與閩北紅軍會師地,閩北紅軍北上抗日出發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入閩地。

4.邵武市中共蘇區閩贛省委舊址、東方縣委舊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金坑鄉

概述:位於邵武金坑鄉的中共蘇區閩贛省委舊址為一座鬥拱穿架結構純木古民居建築;東主縣委舊址為一座土木結構民居,灰牆黛瓦。東方縣作為中共創立的第一個獨自命名的蘇區縣領導機關的臨時駐地,具有重大革命紀念意義和保護價值。1933年4月,在江西黎川成立閩贛省委,省址設在黎川的湖坊,與金坑毗鄰。為了加強黎、光、邵等閩贛省邊界地區的領導,1933年7月在光澤、黎川、邵武三縣交界地上觀村成立東方縣,1933年8月中共東方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由光澤上觀遷金坑。9月,閩浙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機關由湖坊遷移金坑黃土關,金坑成為中央蘇區聯繫贛東北蘇區的戰略走廊和交通要點,1933年12月金坑蘇區落入敵手。

5.光澤縣大洲國共談判舊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寨裡鎮大洲村

概述:舊址一幢磚牆瓦頂板壁結構普通民房,一排五間,中間是正門,兩邊是側房,西頭是廚房,旁邊蓊鬱的松樹。1937年10月1日,中共閩贛省委代表黃知真、邱子明與國民黨江西省當局的代表周中煊、高楚衡在這裡就「停止內戰、抗日救亡」問題舉行談判並達成協議。談判後,中共閩贛省委、閩贛省軍政委員會領導機關從諸木崗遷進了大洲村這所民房,繼續領導閩贛各地地方談判和紅軍遊擊隊集中、改編。1938年2月,由黃道領導的閩北紅軍遊擊隊通過江西鉛山石塘整編為新四軍三支隊五團,開赴皖南抗日前線。從此結束了閩贛地區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實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局面。大洲國共談判是抗戰初期國共兩黨省際地方和談的重大事件。

6.武夷山市上梅暴動、閩北紅軍中醫院及嵐谷革命舊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概述:上梅暴動遺址。位於武夷山市上梅鄉後壢村,包括崇安縣民眾局舊址、徐履峻犧牲處、上梅暴動紀念亭等。崇安縣民眾局舊址是當年暴動的指揮中心,建築為土木結構,懸山式屋頂,建築面積150平方米。1928年10月,崇安縣(今武夷山市)上梅、下梅農民在共產黨員徐履峻、陳耿等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隨後,在農村廣泛組織「民眾會」,領導農民打土豪,破倉分糧,推動閩北革命鬥爭。

閩北紅軍中醫院遺址。位於武夷山市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自然村,佔地面積2596平方米,尚存有西藥房、中藥房、醫院辦公室、保衛排等,佔地面積2596平方米。1931年秋,中共閩北分區委著眼於閩北革命戰爭需求,將1928年上梅暴動後設在洋莊鄉張山頭自然村的紅色醫院改建為閩北紅軍中醫院。該醫院為團級機構,由一個獨立營擔任保衛重任

嵐谷革命舊址。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市嵐谷鄉橫源村、嵐頭村和嶺陽村。橫源村保留了網山炮臺、革命歷史陳列館、崇安紅軍55團紀念亭等紀念設施和閩贛省委等遺址;嵐頭村保留了上梅暴動嵐谷指揮部(安少亮故居)、中共崇安中心縣委、中共閩北特委等遺(舊)址及新四軍吳燁烈士墓;嶺陽村保留了兵工廠和解放大軍入關遺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是方志敏、黃道、粟裕、黃立貴、徐福元等革命前輩的活動地,閩北農民武裝暴動的序幕地、閩北第一支工農紅軍55 團誕生地,閩北三年遊擊戰爭重要會議所在地,中共閩贛省委成立地,率先攻克崇安縣城的第一路解放大軍入閩地。還是中共崇安中心縣委、中共閩北特委、中共閩贛省委、閩北紅軍獨立師等黨政軍機關的所在地。

NO6.福州市馬尾船政舊址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昭忠路7號

概述: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群以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為中心,包括中坡炮臺、昭忠祠、英國領事分館、輪機車間、繪事院等多所船政遺址,展現了近代中國科學技術、新式教育、工業製造、國防建設、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東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豐碩成果,形成獨特的船政文化。它是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被譽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1866年(清同治五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將士。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傳播中西文化,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NO7.寧德市閩東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 蕉城區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舊址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

概述:舊址支提寺即支提山華嚴寺,位於海拔700多米的支提山上,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創建於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天下第一山」之額系明永樂帝敕賜,內存明永樂御賜「千聖天冠」鐵佛近千尊、明萬曆宮廷所制銅滲金「大毗盧千佛託」一尊、明正統五年刊本《大藏經》678函(6780卷)、萬曆帝賜「五爪金龍」紫衣(袈裟)及色釉御碗等9這些均為稀世珍品。支提山曾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佛教名山。1934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在支提寺成立。主力紅軍長徵後,獨立師留在閩東,在葉飛等人領導下堅持了3年的遊擊戰爭。1938年1月,獨立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由葉飛、阮英平等率領開赴蘇皖抗日。

2. 福安市中共閩東特委舊址

地址: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鎮鬥面村

概述:舊址包括中共閩東特委、閩東蘇維埃政府、共青團閩東特委、閩東婦女工作團等舊址及閩東蘇區紀念館。就近多為古村落,福安已將該地區眾多古民居、寺廟整合成柏柱洋紅色文化旅遊休閒區。1927年,這裡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柏柱洋遠近20多個村3000多農民成立了「柏柱鄉農民協會」。1934年初春,曾志、詹如柏在鬥面村主持培訓土改幹部,進行分田試驗。6月,成立中共閩東臨時特委,書記蘇達,組織曾志(後葉飛)。特委下轄有7個縣級蘇維埃政府,設有中共閩東特委、閩東蘇維埃政府、紅旗機關報,印刷廠、被服廠、後方醫院、軍械廠等,形成完整而又嚴密的體系。在鼎盛時期,閩東特委領導著方圓1.1萬多平方公裡、100多萬人口的閩東蘇區的土地革命、武裝鬥爭、政權建設和蘇區的各項群眾活動,發展成為全國18個革命根據地之一。

3. 蕉城區三都島紅色革命舊址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三都島

概述:三都島又名三沙灣、寧德港,陸地面積80.22平方公裡,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是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又以其獨特的景致、秀美的風姿聞名遐邇,素有「海上明珠」之稱。由於三都澳在軍事和經濟上的特殊戰略地位,早在19世紀就成為帝國列強爭奪的對象。1898年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曾有美、英、日、法等13個國家在此設立辦事處、開辦公司、洋行、輪船公司、保險公司以及錢莊、茶行等,半個多世紀內,列強覬覦,戰艦頻入,記載了一段中華近代屈辱歷史。革命舊址主要包括百克醫院遺址(福州市委與閩東黨組織的重要聯絡站)、「鬥姥迷宮」(閩東海上交通線秘密據點),以及三都島革命烈士陵園等。三都島在抗戰前夕是閩東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在抗戰期間也是閩東戰火最烈、戰事最頻繁的地點,一度成為東南人民的生命線,直至十九世紀30年代後期被日軍飛機轟炸燒毀止。上個世紀30年代,由葉飛領導的閩東紅軍在三都澳開闢了閩東海上交通線,鬥帽島「鬥姥迷宮」作為其中一個秘密據點,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軍需物品都藏於洞中,受敵人追捕的地下黨員也被安置在這裡而後轉移。

4. 屏南縣革命舊址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

概述:屏南縣境內共有二十多處革命舊址、舊居和戰鬥遺址,現保存有比較完整的有閩東獨立師整編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遺址、北上抗日紀念碑、白水洋巖後村蘇維埃首府遺址、中共閩東特委駐地舊址和上樓戰役、古井會師舊址。屏南是福建省26個重點老區縣之一,被譽為 「紅旗不倒縣」,紅土地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在革命戰爭年代,屏南無數英雄兒女參軍參戰,更有許多貧苦農民參加革命活動,有的不幸被捕,大義凜然,從容就義。

NO8.莆田市涵江區閩中支隊司令部舊址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大洋鄉

概述:閩中支隊司令部駐地舊址為兩層土木結構樓房,每層各有5間房,建築面積150平方米。舊址現建有陳列館、革命史詩碑園、紀念亭、革命英雄群像石雕及紀念廣場等。閩中支隊司令部1949年2月成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閩浙贛邊遊擊縱隊的一部分,是中共閩中地委直接領導下的一支武裝隊伍。閩中支隊司令部成立時,閩中地區的鬥爭形勢異常嚴峻,國民黨為了保住南逃臺灣的退路,不惜在這裡布下重兵以加強防務。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閩中中共黨組織、遊擊隊和人民群眾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更加英勇頑強地開展鬥爭,先後解放了十餘個縣區,閩中人民終於迎來了翻身解放的歷史新時代。

NO9.漳州市東山縣谷文昌紀念館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赤山林場

概述:紀念館位於東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谷文昌紀念園內,該園由谷文昌紀念館、陵園、塑像以及正在籌建中的紀念廣場等系列配套工程組成,佔地面積150畝。谷文昌(1915~1981),河南林州人,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隨解放軍南下至福建省東山島,先後擔任東山縣城關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1964年調任省林業廳副廳長。「文革」期間下放寧化縣農村勞動,1972年後任龍溪行署林業局局長、農辦主任、副專員。谷文昌在福建東山工作期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艱苦,實事求是,帶領東山縣人民苦幹14年,終於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用自己的言行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仰。

相關焦點

  • 福建連城:擦亮紅色名片助力全域旅遊
    據楊曉春介紹,連城擁有29個省級革命基點村、144個縣級革命基點村,在眾多的紅色革命遺址中,保存有望雲草室、婦女夜校等6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何整合紅色資源,助力連城全域旅遊是連城旅遊工作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 人民之選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
    在踏上新的徵程之際,一起回望來時路,走進中國紅色旅遊景區,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與成就,閱讀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感知改革開放的時代進取精神。
目前全國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3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及434個重點愛國教育基地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大格局。
  • 福建有九個5A景區,您認為哪個更值得一去?
    福建的旅遊資源豐富而且獨特,其境內有鼓浪嶼、武夷山、客家土樓等國家級5A景區九處,您認為哪裡最值得一去?請在評論中留言。1、鼓浪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西南側,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 四川幾個景區躋身國家級旅遊景區!有你家鄉嗎?
    四川省旅遊業迎來重大喜訊,四川省旅遊景區中有12個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不得了! 四川幾個景區躋身國家級旅遊景區! 有你家鄉嗎?廣元市昭化區柏林古鎮旅遊區,柏林溝古鎮位於四川廣元市管轄的原壩區,柏林溝裡有「五嵐」的名勝,代表黃色的金嵐寺,代表紅色的赤嵐寺,代表黑色的嵐坦寺,代表白色的嵐黎寺,以上的四座寺廟是柏林溝的四大崇林,藍色的是叫做嵐溪橋的古橋。
  • 溧陽:美麗水西村,紅色勝景地!
    2006年12月,溧陽市政府批准將水西村、神塘圩村19個自然村規劃為水西、神塘圩、姜家3個保留發展的自然村。2019年1月,《水西村總體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分《水西村新四軍紅色旅遊區發展規劃》和《水西村概念規劃》兩個部分。
  • 仙遊一4A旅遊景區被取消,兩家酒店被取消星級,春節別踩雷…
    2019年,福建省文化和旅遊系統著力打響生態福建、「清新福建」、「全福遊、有全福」品牌,全省新增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等國家級文化旅遊品牌等
  • 國家文化和旅遊補紅色旅遊大數據基地落戶遵義
    來自遵義市文化旅遊發展中心的消息,1 月 6 日,中國旅遊研究院 ( 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 ) 正式批覆同意遵義市設立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遵義紅色旅遊基地。文化和旅遊部大數據中心遵義紅色旅遊基地將從 2021 年起,陸續接入全國 300 多處 ( 700 多家 ) 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填報系統數據,獲得紅色旅遊資源數據,摸底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最大承載接待量、遊客人數、遊客來源等重要信息,並結合紅色旅遊目的地各類文旅市場及產業數據,研發紅色旅遊及長徵文旅相關發展指數。
  • 紅色旅遊湖南行:這兩條線路,你打卡了嗎?
    7月11日起,將推出《紅色旅遊湖南行》策劃,通過線路、風景、美食、偉人4個篇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展現湖南紅色魅力。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線路篇。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2000年獲評全國首批4A景區,2008年啟動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3年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湖南省第六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當紅色遇上旅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今天我們全方位了解宣城的紅色歷史! 當紅色遇上旅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皖南歲月紅色之旅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 紅色之旅+武俠體驗俠天下2日遊(住景區)
    帶著孩童時對武俠世界的嚮往開始尋夢之旅亮點一:贈送價值68元俠客裝,含1早3正餐(不用費用不退)亮點二:福建首個網紅喊泉 本館總共有11個主題小館。記錄了那個時期的不朽功績和波瀾壯闊的歷史。這裡許多當地特色的一些老物件,也都是曾館長個人收集而來。
  • 福建這幾處紅色旅遊景點,值得每一個人去認真看一看!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很多紅色遺蹟也都被開發成紅色旅遊景點,很多遊客出行也是把紅色旅遊景點納入必選項目,這些景點沒有優美的風景、豐富的娛樂設施,卻能讓你走進它們的那一刻,被歷史震撼
  • 武漢發布首份紅色旅遊手繪地圖 景區設置電子版
    本文轉自【中國網】;從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武漢發布首份紅色旅遊手繪地圖,並將地圖製成電子版,遊客只需微信掃二維碼即可獲取。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圍繞「英雄城市 紅色傳承」主題,整合全市近百處重要紅色旅遊資源設計並完成《武漢紅色旅遊手繪地圖》。該地圖涵蓋了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建立後等多個時間段在武漢所發生或遺留的紅色革命歷史遺址遺蹟等紀念設施。
  • 旅遊減貧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全面落實鄉村旅遊助推大扶貧重大戰略任務,把鄉村旅遊作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圍繞「融合、創新、突破」三個關鍵詞,依託鄉村自然風光、民族村寨、古村古鎮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有力推動了鄉村旅遊發展,累計助推
  • 貴人黔行|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 帶您緬懷一段歷史
    景區地處雲貴川交界,以河為界,與雲南鎮雄縣坡頭鎮白車村隔渭河相連,與四川敘永縣水潦鄉岔河村隔赤水河相連。修建在景區的革命英雄紀念碑該紅色旅遊景區,距林口鎮政府所在地12公裡,距畢節城區79公裡,站在景區老鷹巖景點上,三省交會的區域情況及其間的山水峽谷奇景一覽無餘。
  • 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全國紅色旅遊公路規劃(2017-2020)》,確定了126個紅色旅遊公路項目,涉及28個省(區、市),建設總裡程約2442公裡。到「十三五」末,將基本實現所有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景點至少有一條三級及以上公路銜接、有二級及以上公路和城市道路銜接,促進紅色旅遊持續發展、推動革命老區經濟建設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陝西省銅川市人在「紅」海遊
  • 福建斥資1.35億的景區,被稱廈門「紫禁城」,媲美橫店,門票40元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福建的地形,首先要想到的是「依山傍海」;獨特的區位優勢不僅造就了福建的沿海貿易和沿海文明,也造就了豐富的旅遊資源,說起福建旅遊,可能有人會想到鼓浪嶼、清源山、白水洋等自然風光,也有人會想到土樓、安平橋等人文景觀,其實福建的魅力不止於此,今天說的是福建斥資
  • 清新福建行•尋味中國年
    福建省旅遊局聯合各市縣旅遊局、景區景點、旅行社、賓館飯店等旅遊企業,針對春節黃金周「量身打造」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新春民俗主題活動,以濃濃的「年味兒」遊吸引遊客。1月28日,省旅遊局正式發布了「清新福建行·尋味中國年」春節旅遊產品。該產品為省內外遊客奉上300多項「清新福建」各地具有濃濃閩味的民俗節慶活動以及百逾項熱情暖心的優惠讓利措施,全面打造春節期旅遊「盛匯」。
  • 文旅部答紅星新聞:將打造紅色旅遊和冰雪旅遊,推出一系列國家級...
    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相關情況。今年旅遊市場恢復是比較明顯的,但在疫情影響下,許多企業仍然存在經營困難等問題,文旅部還將出臺哪些措施來支持旅遊市場的恢復發展呢?單鋼新指出,文旅部將考慮結合明年建黨百年和即將到來的冬奧會,推進紅色旅遊,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特別是和體育總局、北京冬奧組委開展全國冰雪旅遊的推廣活動,出臺冰雪旅遊的行動計劃,推出一批冰雪旅遊線路和冰雪旅遊度假地。此外,單鋼新提出,未來將進一步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推出一系列國家級度假區,同時著力培養旅遊消費新熱點。
  • 文山州新增11個3A旅遊景區
    12月24日,文山州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文山市雲南白藥數字三七產業園等11家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景區申請及有關縣(市)文化和旅遊局推薦,文山州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文山市雲南白藥數字三七產業園,麻慄坡縣清涼洞旅遊區、老山作戰紀念館、老山作戰支前烈士紀念館、仙鄉石斛生態園,馬關縣阿峨新寨文化旅遊村、羅家坪紅色文化旅遊村、小馬固新寨鄉村旅遊村,丘北縣普者黑玫瑰莊園
  • 看到這處景區的照片,真想親自去一趟
    看到這處景區的照片,真想親自去一趟石家莊全市現有A級景區34處,其中國家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25處,3A級景區5處,2A級景區3處。其實很多人去一個地方旅遊之前,大多數都是因為被別人的照片所吸引,才會有這樣的衝動想親自去看一趟的。當然,我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