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已經過去了34年,當地現狀如何?

2020-12-22 沉浮小記

引言

眾所周知車諾比事件,然而時過境遷,這裡不是變成了一片塵埃四起的荒廢區,而是翡翠森林。

飛禽走獸雖然有的受到輻射而變異,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而是增加,不僅是數量,就連種類上都有增加,出現了欣欣向榮的一派景象。

科學家對車諾比中動物跡象的觀點

然而在面對這一「自然保護區」,不少科學家提出反駁的觀點。

他們認為:這些現象只是表面的恢復,其實這裡的情況甚至和月球相似,一樣的荒涼

他們指出:我們要嚴肅對待這一件事情,它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而且自2000年以來,針對在車諾比生活的動物的數量,種類,以及遺傳特性摩梭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

狼群的「樂園」

在撤離區,狼群的數量有明顯的增多。

庫艾森林》一書的作者瑪麗.米克就曾提到過:狼群的數量是增加的,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當時在當地打獵的獵人獵殺的狼就足足有一百多條(2003——2004年份)。

車諾比事件發生後,獵人的消失,狼群的數量自然就上升。當然,其中不乏變異的狼。不僅如此,一些素食者也較為活躍,就比如在一般的地區較為罕見的梅花鹿,駝鹿等等。

飛禽的遷入

不僅是走獸的數量種類有出乎意料的增加,就連一些飛禽也呈現出了逐步繁榮的發展趨勢。

摩梭與莫勒在2000年來到車諾比旅行考察時,就發現鳥類的數量增多。

不僅是當時的鳥類數量增多,而且也有遷移的鳥類。

摩梭表示,這種情況的形成可能是因為遷移的鳥類在當地沒有競爭者或者捕食者

輻射區的捕魚者

魚類似乎成為了車諾比事件的「贏家」,在車諾比事件後,受到影響最小的就是魚類了。

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湖泊中的鯰魚體積更是龐大。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湖泊中的魚類被科學家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雖然在湖泊中的魚類受到輻射的影響,但是目前只是發現對其影響主要影響他們的生育能力,並沒有出現很大的異性跡象。

與此同時,仍有非法的捕魚者來到白俄羅斯的Pripyats湖捕魚,這個湖泊距離災區只有約30公裡,但是他們仍然冒著可能受到輻射的風險,冒著被警告、處罰的風險來到這裡捕魚,其實比輻射更可怕的是人類的貪婪

在核輻射區,往往令人感到反感和害怕的不是輻射,而是人性。

有些非法捕獵者偷偷潛入車諾比,在這個「天然保護區」中肆意妄為

他們獵殺遷移過來的鳥類,當地的好不容易數量見增的稀有動物。

比如普氏野馬,現在甚至在自然保護區都很少能夠見得到,但是在車諾比卻又有了普氏野馬的出現。

1998年31隻普氏野馬被保護動物的組織轉移到這一地帶,除了八頭馬在轉移過程中死亡意外,其他的都能在這裡很好的適應,並且經過數年的發展,普氏野馬的數量明顯增加。

在最繁盛的時期,普氏野馬的數量更是達到了令人雀躍的65頭

但是總有黑惡勢力的「光顧」,使得普氏野馬再次遭到獵捕,這些人類中的「腫瘤」可謂是無處不在,野蠻且醜陋

根據當地的塔吉娜·扎吉的說法「基輔地區生長的普氏野馬生存的都很好,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且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有的馬兒出現變異、異性等情況,所以知道目前沒有發現輻射對這些動物造成的負面影響。」

小結

自古以來有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真理,但當時代變遷後,似乎人類的生活和行動破壞了這種規律

要抹殺捕獵者的貪婪心可謂天方夜譚,但相比起來,做好一代代少年思想工作,才能為未來注入希望。

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杜絕並打擊這種反自然規律的獵殺開採,我們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34年過去了,車諾比「大象腿」,只需幾秒或致人「死亡」!
    車諾比發現「大象腿」,讓人產生眩暈感,嚴重會「死亡」!1986年發生了一起核洩漏事件,車諾比城市瞬間死寂一片,周圍的居民和生物都受到了嚴峻影響,甚至還有很多人在這場核輻射中死亡,正是這個核電廠讓這座城市仍然死寂一片。
  • 車諾比事件34年後,恢復得怎麼樣?當地竟搞起了旅遊業
    知道車諾比事件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人類史上一次史詩級的災難。歲月彈指一揮間,再度回望,車諾比事件一晃已經過去了整整34年的時間。而在這34年間,也始終有人對車諾比的發生地表示著深切的關懷。那麼再次回望這片土地,34後的今天,當年車諾比事件的發生地如今變得怎麼樣了呢?
  • 車諾比悲劇發生34年後,他們冒險偷偷潛入
    1986年4月26日,本來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但是凌晨時分,一座小鎮傳來一聲巨響,一場災難在車諾比發生了。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產生的輻射線劑量是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導致數十萬人死亡和遭受病痛折磨。此次事故是歷史上最慘重的核電事故。
  • 34年過去了,車諾比地下100噸的「大象腿」仍然致命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來源 All That’s Interesting作者 Natasha Ishak翻譯 SME科技故事1986年4月,世界經歷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電事故,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發生了爆炸,50多噸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並隨風擴散
  • 風險重重,為一探車諾比現狀,兩名探險者闖了進去
    單就日常環境來說,這個數值遠遠超過常規,可在車諾比,這個數值再普通不過。 歷史上,在1986年的時候,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的同時,這裡也成了一座鬼城
  • 車諾比森林大火一度逼近核反應堆,放射性煙塵危害有多大?
    烏克蘭緊急情況部門4月13日稱,已經出動了310名消防員和數十輛消防車、3架飛機和3架直升機滅火,但仍難以控制火勢。危急時刻「天公作美」,當地時間14日上午11點開始的一場降雨將禁區的大部分明火澆滅。目前消防人員已開闢出約110公裡的隔離帶,並加強了儲存放射性廢料設施的防火措施。火災導致當地核輻射量顯著升高,引發廣泛關注甚至恐慌。
  • 車諾比核電站是怎麼爆炸的?
    為了防止電網斷電,車諾比的每臺反應堆都配備了四臺柴油發電機,一旦電網停電,柴油發電機就會啟動,為水泵供電。但是,柴油發電機啟動和暖機需要一分鐘,在這奪命的一分鐘之內,堆芯就有可能會熔毀。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車諾比的工程師們提出了一種設想:即使電網停電,反應堆也停止工作,但是從反應堆裡出來的蒸汽還可以推動渦輪機,渦輪機由於慣性還會繼續轉動一會兒。
  • 火起車諾比!一切天災均為人禍?!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 34年前,車諾比核洩漏有多嚴重?如今當地依舊是「鬼城」
    導語:34年前,車諾比核洩漏有多嚴重?如今當地依舊是「鬼城」我們知道,廣島原子彈事件,那是日本民眾的永遠的傷痛。在1945年的8月6日,美國為了讓日本儘快投降,決定對廣島扔一枚原子彈。如今,離戰爭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廣島、長崎這兩座城市已經恢復了原來的元氣,在當地還有不少遊客在那裡旅遊。但是,34年前,來自蘇聯烏克蘭的車諾比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當時所發生的核事故,一直到現在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可以說是讓人防不勝防。在這場核洩漏事故當中,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比廣島的原子彈要大400倍,34年過去了,如今當地仍然是一座「鬼城」。
  • 車諾比核洩漏威力如何?是廣島原子彈400倍,如今依然是鬼城
    導語:車諾比核洩漏威力如何?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如今依然是鬼城我們知道,原子彈爆炸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在1945年的8月6日,美國就曾經對日本廣島扔了一顆,至今餘威還在。在當時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人類,就連環境都會受到核輻射、原子彈爆炸的影響。而比廣島原子彈影響還要大的,就是車諾比核洩漏事件。這次事件發生在1986年的4月26日,是不平凡的一天,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天。當時車諾比核電廠中的4號反應堆猝不及防的爆炸了,發生了一次大災難。
  • 車諾比的「潛行者」,他們喝受到輻射的水,還在廢墟裡生活!
    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爆炸,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損失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之一,輻射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時間已經過去了34年,雖然還有著強烈的輻射性,但是仍然有一些膽大的人去到車諾比,在禁區裡面撿垃圾。
  • 實拍30年後的車諾比:名副其實的「鬼城」,圖5令人感慨萬千
    【穿著防護服的遊客們】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悲劇的時刻之一,蘇聯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出了一聲巨響,其中四號反應堆發生嚴重爆炸,引發嚴重核洩漏。儘管核洩漏已經過去30多年,但這場核事故至今仍然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 走進核事故30年後的車諾比,依然觸目驚心
    30年無人打擾,車子緩緩開進的路上,陽光正好,河流安靜,森林鬱鬱蔥蔥,路邊樹上的蘋果紅豔豔,仿佛透著生機,一副歲月靜好的感覺,只是,沒有人。隨著漸漸靠近核電廠,破舊的廠房,住宅區,公園構成一副灰白的畫面,發出無奈的悲鳴。何其真實的行屍走肉場景,唯獨少了些散步的行屍罷了。
  • 【電影】車諾比核電站(值得所有的人反思)
    車諾比核事故現場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車諾比(臺譯:車諾比,港譯:切爾諾貝爾,俄文:Чорнобиль,英文:Chernobyl)核能發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發生嚴重洩漏及爆炸事故
  • 豆瓣9.7分HBO神劇,車諾比的真實故事
    很快作為消防員的丈夫收到了全員集合的通知,前往核電廠滅火。而另一方面,作為剛剛發生火災的核電廠主管負責人的迪亞特洛夫,此刻卻顯得固執而自大,不斷地強調「讓水流入堆芯!」面對屬下工作人員的直言相告「已經沒有堆芯了,堆芯已經爆炸了。」他不以為然,認為僅僅只是發電箱的故障與局部爆炸,並且不斷命令屬下人員疏通水泵。
  • 《車諾比》(全5集)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20年之後,相應的影視劇也開始大量誕生,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HBO五集迷你劇《車諾比》和俄羅斯劇集《車諾比:禁區》(副標題:無人原樣而歸),目前該劇集已出兩季,2019年第三季以單片電影的形式出現,就是被人們熱烈追捧的《車諾比·禁區》電影版。分享會兩位戰友經過連日奮戰,吐血整理,為廣大影迷提供了目前最全的「車諾比」影劇資源,奉獻在此。
  • 車諾比核電站的前世今生(1965-2064)
    車諾比災難的事實和輿論的報導,已經使其成為危險、災難、恐懼和不幸的代名詞。但放到歷史中,它又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從1965年選址到2064年完成退役,一個世紀的跨越,見證了風起雲湧的政局變化,也推波助瀾了世界格局。
  • 《車諾比》熱播,這個中國女生走進了真實的輻射無人區…
    距離核事故過去了33年,經歷了史上最嚴重核事故後,車諾比成了一座無人居住的「鬼城」。一批批遊客卻來到這裡「打卡」,感受事故給當地帶來的影響。事故發生後,這裡發生了什麼?去當地旅遊值得嗎?窮遊達人小盒飯,和我們聊了聊她在車諾比的旅遊經歷。去年「十一」假期前,盒飯踏上了去烏克蘭的旅程。
  • 《車諾比》:34年後,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2012年,英國攝影師埃德·湯姆遜使用柯達紅外膠片,拍攝了一組照片《紅樹林》。照片中的實景地,位於烏克蘭車諾比隔離區,那裡有著地球上放射性最強的森林。34年過去了,「車諾比」這個名字依然讓人顫慄。
  • 真實的代價——HBO迷你劇《車諾比》
    蘇聯(Soviet Union)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廠發生嚴重爆炸,該意外透過一連串的失誤操作、人為疏忽、及先天設計障礙,造成了數以萬計的人員傷亡及千億美金的損失。HBO的迷你影集則帶我們回到事發當天前後,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重現這個對人類有著不可抹滅影響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