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就是2019年,這個時候暑期檔已經拉開了序幕
回想剛剛過去的2019年暑期檔,檔期總票房176億!刷新了影史紀錄。觀影人次更是突破4.99億。短短兩三個月一共有130部電影上映
其中有五部電影票房破10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7億,成了影史第二,也是繼《戰狼2》之後第二部票房破50億的國產大片。
還有票房破16.27億的災難動作片《烈火英雄》
票房12.95億的港式警匪片《掃毒2》,兩部好萊塢大片《蜘蛛俠之英雄遠徵》《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內地電影市場可以是百花齊放。如此優秀的成績讓所有人對2020年春節檔充滿信心
可惜我們知道春節檔泡湯了!現在看來2020年內地電影市場甚至是全球電影市場暑期檔也面對巨大的危機!
諾蘭《信條》一度定檔7月17日,被視為全球電影院的希望
諾蘭!諾神!
無論是內地觀眾還是全球觀眾對諾蘭作品的質量都是有點盲目的相信,這也是《信條》敢於一直堅持原有檔期不變的底氣
截至目前諾蘭一共執導了10部電影,對於內地影迷而言,《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如雷貫耳。其10部電影全球票房累計破47億美元。
無論《信條》拍出什麼樣,諾蘭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而且從現在爆出的信息來看,異常燒腦的《信條》肯定又要引發一輪新的大討論
《信條》目前的預告片來看應該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但諾蘭有否認是穿越時空。預告片中出現了讓人費解的正常行駛的火車,同一個畫面又有逆行的火車
這個概念在預告中被屢次提及
正常行駛黃色船和逆行的紅色船,追車大戰出現了相似倒放的翻車場面和一輛一直倒著開的車
觀眾真的非常好奇這次諾蘭會把時間玩出什麼花樣來!
正是這種超高關注度讓諾蘭認為自己有責任也有這個能力挽救這次電影危機。《信條》堅持檔期不變,就是為了給電影市場信心!
也只有像《信條》這樣的超級大片才能有足夠的吸引力讓觀眾走進電影院,如果電影院開門了,但沒有重磅新片敢於上映,自然吸引不了觀眾,那麼電影院恐怕虧的會更多
《信條》成本極高,面對壓力撤檔似乎成了唯一選擇
作為一部科幻動作片,《信條》錢肯定沒少花,根據目前的消息電影成本超2億美元,差不多就是14億人民幣。加上發行宣發費用。絕對是今年最昂貴的大片之一
《信條》敢於定檔7月17日,除了諾蘭想挽救電影院的決心,還有就是出品方華納影業對疫情一開始還是樂觀態度。
但全球疫情的壓力不降反升,這讓華納只能讓《信條》撤檔
現在華納旗下的《信條》從7月17號撤到了7月30號,而《神奇女俠2》今年第三次撤檔,直接跑到了2020年的10月2日!
看上去《信條》只是延後了十來天,但很明顯華納並不想讓《信條》成為票房炮灰。還在觀望市場的反映,恐怕隨時會把《信條》再次撤檔,《神奇女俠2》三次撤檔就是一個例子
《信條》撤檔,7月24號的《花木蘭》成了今年電影院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上面說了華納在觀望,其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花木蘭》的票房能否達標。本來《信條》是疫情之後第一個上的。現在《信條》跑了
定於7月24號的《花木蘭》就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而且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花木蘭》吸引力是大於《信條》的
1998年迪士尼拍攝動畫版《花木蘭》,全球票房破3億美元。中國民間傳說故事通過動畫形式的全新演繹,讓木蘭這個角色成了西方社會最知名的中國女英雄
不過當時動畫版《花木蘭》中國觀眾有點接受不了,認為木蘭長得像外國人,也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劇情改編的也太多幾乎是借花木蘭這個殼講的另一個故事
真人版《花木蘭》就吸取了教訓,畢竟電影主打的就是中國市場
你說木蘭長得像外國人?我們就讓中國女星劉亦菲出演,美的就像古代仙女一樣。劇情也照顧中國觀眾的感受,根據電影導演妮琪·卡羅的採訪,電影本來已經拍好了木蘭和男主的吻戲
但試映時中國觀眾的反映很不好,覺得氣氛很怪。畢竟中國古代不可能光天化日在大街親吻。這段戲本來是電影的重頭戲,花了不少錢。但導演還是毅然的刪了
《花木蘭》華人巨星雲集,功夫皇帝李連杰沉寂四年終於出現在大銀幕
劉亦菲,鞏俐,甄子丹個個都是華語電影一流的演員。而李連杰自從2011年的《龍門飛甲》後,就處於半隱退狀態。目前最新作品還是捧自己徒弟向佐的《封神傳奇》
雖然掛的是李連杰主演,但其實男一是向佐演的雷震子。李連杰差不多就是客串的戲份。
這次《花木蘭》李連杰飾演中國皇帝。而且還有打戲,和另一個動作巨星甄子丹合作的《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英雄》都是經典作品。相信不少港片影迷也很期待兩位動作巨星的第三次真正合作(功守道不算的話)
不過《花木蘭》成本也超過了2億美元。迪士尼敢不敢如期上映也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堅持檔期的《花木蘭》也撤了,必然會引發連鎖反應。今年電影市場暑期檔恐怕就真的完了!
《花木蘭》不撤就是救命稻草,但也許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