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新春已至,拜太歲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何謂太歲神?為什麼要拜太歲?如何拜太歲?這些問題,我們將分期為大家講述。今日首先為大家介紹,何謂太歲神,今年的太歲爺姜武大將軍又有哪些軼事。
何謂太歲神?
太歲神是主管世人命運的神靈。中國古代用幹支紀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加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相對應十二生肖,天幹地支相配合,每六十年一個循環,因此,太歲神有六十位,如甲子太歲、乙丑太歲等等,每個生肖各有五位太歲神。
每個人出生之時,就時刻要面對兩位太歲神。一位是值年太歲,又稱「當年太歲」或「遊行太歲」。例如2018年為戊戌年,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就是當年的值年太歲。值年太歲主掌當年的吉兇禍福。另一位是「本命太歲」,是本人出生之年的值年太歲,例如1976年為丙辰年,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就是當年的值年太歲,所以1976年(農曆正月初一始)出生之人的本命太歲就是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人的出生之年是不會改變的,本命太歲將伴隨人的一生,並主掌此人一生的大致運勢。如一位1976年(農曆正月初一始)出生的善信今年到道觀就要參拜兩位太歲神,一位是他的本命太歲,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一位是2018年的值年太歲,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
太歲神都是歷史上有真名實姓的人物,一般都是為當地做出過重大貢獻,或者品行、功績各方面都為人稱道的人物,民眾感念他們的功德,因此道教奉他們為太歲神,在每一年護佑天下百姓。
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傳略
戊戌太歲星君化身姜武大將軍在明代時降生在保德州(今山西省保德縣一帶),天啟二年(1622年)科考中武舉人,被授予同威遠守備(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官職;後因戰功卓著,擢升為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副總兵,守護皇室諸陵墓;崇禎十五年(1642年),跟隨保定總督楊文嶽援救開封守軍。當時隨行其他營的軍隊都潰敗而逃散了,唯有姜武的軍隊,堅定防守,毫不動搖。清晨,敵人蜂擁殺來,姜武親自率軍血戰,殺敵達數百人。由於寡不敵眾,姜武在怒斥敵人無義後英勇犧牲。後被贈進榮祿大夫,右都督蔭外衛,世襲總旗。
姜武大將軍的功勳和德行,受到普遍的推崇。民眾感念他的豐功偉績,奉其為戊戌太歲,供奉至今。
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神像
人的命運,有時順利,有時坎坷,總讓人難以琢磨。但如果我們了解了太歲神的神職,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實際上人的命運是個人的行為、本命太歲所主掌之大運、值年太歲所主掌之流年,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為善降祥,為惡降殃」這是一個總的原則,行善者終將獲得福報。若是在大運行運之年,流年又無衝犯,則可獲得更大的福報,諸事順利,所願皆成,反之則命運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