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恐龍回顧:發現於加拿大的恐龍木乃伊
一具在石棺中沉睡幾千萬年的恐龍,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當它被解除封印的那一刻,便可以閃耀登場。
這是一具保存非常完好的結節龍類前半身的木乃伊化石,也是目前為止保存最為精緻的恐龍木乃伊。自2011年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被發現以來,經過了長達5年的艱苦修復,終於在2017年5月與人們見面。隨後的3個月後,學者們公布了這隻恐龍的學名——馬氏北方盾龍(Borealopelta markmitchelli)。屬名中的「'borealis」來自拉丁語,含義為「北方的」,'pelta」來自希臘語,含義為「盾」,種名是為了紀念修復北方盾龍化石的馬克·米歇爾(MarkMitchell),馬克不辭辛勞的花費了7000多個小時才讓化石從堅硬的巖石中顯露出來。
圖註:正在修復化石的馬克·米歇爾,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北方盾龍的化石以及結構示意圖,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北方盾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北方盾龍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這具恐龍木乃伊是怎麼形成的呢?得益於北方盾龍死後被海底沉積物迅速掩埋,泥土將屍體嚴實的包裹了起來。由於沒有受到外力破壞,北方盾龍的每一片甲片幾乎都保留了其原始的形態,甚至連胃容物都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通過胃部的截面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胃容物,這應該就是這隻北方盾龍生前的最後一餐了,對於這些食物的研究不單單能讓我們了解它們的食性,更多的意義則是了解古環境。北方盾龍的化石絕對是大自然的饋贈,能夠讓我們獲得這件意義非凡的寶藏,探索其中隱藏的秘密。
圖註:北方盾龍化石形成過程,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保存精美的外部結構,北方盾龍的化石還向我們揭示了更多具有重要價值的信息。化石中保留了它生前的皮膚色素,顯示它活著的時候身體呈現紅棕色,這也是首次還原非羽毛恐龍之外恐龍的體色。古生物學家指出:北方盾龍背部的顏色較深,腹部的更淺,這是一種「反蔭蔽」的偽裝體系,在許多動物(包括部分恐龍)的體色分布上都擁有類似的偽裝策略,可以讓自身在光線的照射下弱化立體感,不容易被捕食者發現。
北方盾龍的體長達5.5米,體重超過1噸,且身覆蓋重甲,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移動的裝甲堡壘。儘管北方盾龍看上去堅不可摧,但是卻與可怕的高棘龍生活在一起,那是一種體長超過11米的巨型食肉恐龍。在面對高棘龍的時候,北方盾龍要格外當心,身上的保護色或許能夠騙過對方的眼睛。
圖註:北方盾龍的復原圖,Julius Csotonyi繪製
圖註:北方盾龍與人類的尺寸對比,DavideBonadonna繪製
圖註:北方盾龍與高棘龍,Luis Rey繪製
古生物領域每年都會出現許多長相怪異的「神獸」,但也會發現類似北方盾龍這樣保持極度完好的標本,這對於學術界來說是具有非凡意義的。
參考資料:
Brown, C.M.; Henderson, D.M.; Vinther, J.; Fletcher, I.; Sistiaga, A.; Herrera, J.; Summons, R.E. "An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Three-Dimensional Armored Dinosaur Reveals Insights into Coloration and Cretaceous Predator-Prey Dynamics". Current Biology. doi:10.1016/j.cub.2017.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