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姜 帥 劉夢婷 張立祥
攝影 | 陳天錦
人 物名 片
李玉兵,中部戰區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入伍15年來,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被表彰為中部戰區陸軍「百名優秀士官」、集團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標兵班長」,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豫南腹地,月黑風高,實兵演習劍拔弩張。藍方防禦陣地,全副武裝的哨兵高度戒備,機警地觀察著周圍的風吹草動。
遠處某高地上,李玉兵趴在草叢裡一動不動,目不轉睛地盯著狙擊槍瞄準鏡,忽隱忽現的槍管冒著冷冷的寒光。一瞬間,風停樹靜,他果斷扣動扳機,「砰」的一聲,藍方一名哨兵頭盔上冒起濃煙。「砰、砰……」槍聲再響,又有幾名哨兵被精準「狙殺」。
李玉兵一躍而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多年的賽場角逐和實戰經歷,使他擁有了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
「狙擊,最重要的是心靜。」回想2015年首次參加汶萊國際陸軍輕武器射擊技能大賽,李玉兵至今仍感遺憾,「一上賽場就緊張,最後只得到一枚銅牌。」
賽場如戰場,賽場贏不了,何談贏在戰場?首戰失利,李玉兵痛定思痛,決心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回到單位,他立即投入高強度訓練,從出槍、上膛到瞄準、擊發,每個動作每天反覆練習上千次,手上磨出的繭子一層疊一層。
練槍不易,煉心更難。李玉兵找來繡花針練習「米上穿針」,練的正是狙擊手最需要的耐心與沉穩。用針穿米,力道大了,米粒就會破裂;力道小了,又不足以將其扎破。在無數次練習中,他據槍瞄準的心境越來越穩。
2016年,國際陸軍輕武器射擊技能大賽在澳大利亞拉開戰幕。時隔一年再次登上國際賽場,李玉兵誓要賽場奪冠。然而,首日比賽,他和戰友就遇到難題:主辦方臨時將500米步槍遠距離目標射擊改為550米,這個距離遠遠超出步槍的理論射程。而且,當天竟颳起當季並不常見的強烈左向風,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砰、砰、砰」子彈穿膛而出,10發彈均散布在右下3環處!「怎麼回事?」李玉兵沉住氣,認真觀察,大腦飛速運轉,一個推斷逐漸在他腦中形成:子彈右旋出膛,左向風會增加子彈旋轉動能,但隨著目標距離的增加,子彈自旋的動能就會成倍減弱,因此按左向風修偏,不應該是相加,而應該是相乘。
再次站上射擊線,李玉兵篤定自己的判斷,果斷將修偏量成倍增加到10釐米。槍聲響起,子彈直奔靶心。在隨後的比賽中,李玉兵越戰越勇,更是在步槍高級火力運用團體賽中打出281環的好成績。最終,李玉兵斬獲步槍組19個比賽項目中的3金6銀1銅共10枚獎牌。
一人強不算強,團隊強才是真的強,李玉兵充分借鑑出國比武和執行重大任務的經驗,把訓練課目與實戰需要相結合,幫助大家提高成績,先後培養出尖子骨幹32人,其中6人立功、5人考學提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