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間俗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即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對於我們的生活,依舊具有指導作用。然而,對於民間流傳下來的俗話俚語,要以辯證的眼光去看,既要借鑑其科學性,也要辨別其中的糟粕部分。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句「男怕生前,女怕生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其中的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和我們的壽命有關係。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未定生就定死的說法,說的是人的生死時間都是確定好的,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然,這樣的看法在如今已經確定為一種宿命論的迷信思想。但古人流傳下這句話,卻是由一種大數據的經驗分析得出的一種經驗,古人通過很多數據的積累,發現男人大多在生日之前逝世,而女人則恰恰相反,多在生日之後逝世,所以,古人認為,男人只要能活到當年的生日之後,便可以再活一年,而女人在生日之後,則要更注重身體的保養。
我個人認為,這句話並沒有什麼科學根據,流傳下這句話,也多是古人一種不確定之經驗總結,畢竟過去的醫學不發達,無論生日前還是生日後,如果不注意身體健康,無論男女都有危險,所以逝世的時間,於生日前生日後,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
第二種解釋,則是生育有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男性來說,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中國傳統的傳宗接代思想依舊根深蒂固,男人在生子之前,都有這樣的期盼於憂慮,希望自己能夠生個優秀的兒子,繼承家中的香火,因此拼命努力奮鬥,希望能有更大的財力去結婚生子。因此,男人最怕孩子出生前那段時間,有著很大的壓力。而女人則恰恰相反,女性在結婚生子這件事情上,是被動的承受者,中國傳統老話講,男愁娶,女不愁嫁。男人容易打光棍找不到老婆,但女人不用擔心,只要願意,都會有男人要,而女人自從懷孕那天起,就成了最辛苦的那個人,什麼心都要操,孩子出生後,更是要操碎了心。
總結:
以上兩種說法,一個講生,一個講死,到底哪種解釋才更符合此話的原意呢?我個人認為,都是對的!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就如同對聯一般,有上聯有下聯,但凡中國文化中的內容,一般而言,都是生雙成對的,對於語義的解釋也是如此。而大多民間俗語,都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解釋,這句「男怕生前,女怕生後」。也是如此,很巧合的是,一種解釋是立足於人的死亡,另一種解釋,則是立足於人的誕生。因此,我個人認為,這句話能夠同時解釋這兩個方面的含義。至於說得對不對,同樣這也反應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就是凡事,可對可不對,沒有全對,也沒有完全的錯誤。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