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年的好聲音即將正式拉開序幕,導師陣容也讓大家驚喜連連,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導師團,回想起曾經做過好聲音導師的歌手們,其實也都還挺有風格特點的,比如楊坤,做導師的時候就很有表現力,而且32場演唱會也成為一個流傳很久的梗。
離開好聲音的舞臺,楊坤去做什麼了呢?難道真的去兌現自己32場演唱會的承諾了?還真不是,楊坤其實也是個有夢想的人,除了唱歌,他心裡還有個關於表演的夢,說起楊坤的奮鬥史,也可以看出他是個特別有天分而且運氣不算太差的人,高中畢業後楊坤做了工人,家裡沒有一個藝術工作者,但是他嗓子好,所以參加公司的唱歌比賽得了冠軍,這給了楊坤很大的信心,所以他算是棄武從藝,考上了內蒙武警文工團,做起了文藝兵,當然後來他選擇來到北京尋找更大的舞臺。
每個人的成名或許都來之不易,所以才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成功,楊坤的嗓音是非常有特點的,這也是他能在歌壇站穩腳跟的原因,但是人在成功之後,有能力了之後,就會想辦法給自己圓夢,楊坤早期還參加了幾部電影的拍攝,比如《邊境風雲》在裡邊過了一把戲癮,但在2015年,楊坤準備給自己一個機會,徹底把夢想實現。
為了出演《冠軍的心》,楊坤暫停了一段時間工作,進行體能訓練,按照職業拳手的標準訓練自己,畢竟他要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職業拳擊運動員,起碼在動作和身材上得接近於角色本身,這部電影其實算是小製作,製片方覺得楊坤的人氣挺高,只要不出意外,收回成本肯定是綽綽有餘,楊坤作為主演,儘管已經年近半百,確實非常拼命,劇中全部動作都是自己完成得,打也是真打,挨打更是真挨打,這麼用心的作品,卻在拍攝之後3年才得以正式上映。
也許是上映之後,楊坤的人氣有些下滑,或者是在大片雲集的院線沒有吸引力,這部電影從宣發開始就一路悄無聲息,沒有引起關注,在上映後更是票房慘澹,慘到不敢看,上映一周後票房才勉強逼近百萬,甚至遭遇了撤檔,可以說一番心血付諸東流,這樣的成績也許都對不起楊坤減去的50斤肉。
但是楊坤的粉絲也安慰說,術業有專攻,喜歡演戲能客串就好,真的別再為難自己做男主角了,這麼拼不如把演唱會辦好,演戲這事兒還是交給其他人,不是每個人轉型都會成功,吳京這種從武術運動員轉型到演員,又從演員轉型做導演,每一階段都能取得好成績的是鳳毛麟角,楊坤不服輸、不言敗的信念是可取的,但這不代表結果會好,楊坤的演唱會也許能做到座無虛席,但是電影確實不能硬拉著觀眾們去看,投資肯定是打水漂了,所以最後這《冠軍的心》肯定是拔涼拔涼的,再加上從拍攝到獲準上映中間度過了4年,變數也非常大,如果在楊坤正當紅的時候上映,也許結果會好一些。
但是好在楊坤還算輸得起,血本無歸還能想辦法賺回來,我們看別人成功好像都不太費勁,都拿吳京做榜樣,但是那畢竟是個例,吳京的電影主要是題材過硬,擊中了觀眾的觀影訴求,這方面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楊坤的經驗也很寶貴,希望其他想圓夢的歌手一定要三思而行了,錢畢竟不是大風吹來的,拍電影其實還是挺燒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