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是一個細膩、
較真的童車測評媽媽
不然我會忘了我曾經也是個學霸
為什麼要做這次測評?
大家都知道小玉醬要生二胎了,距離頭胎已經過去3年了,由於生頭胎的時候我完全是一個圖省事的節儉型的媽媽,買東西愛貪圖便宜,沒有那麼在意產品的品質,去母嬰店買東西完全是人家推薦什麼就買什麼,所以買的產品基本有80%用著用著就淘汰了,光嬰兒車就扔了2輛,閒置了2輛(還是別人送的高級貨)。
現在回頭看看,當初貪圖省事,反而浪費了一大把的錢,還不如提前做足功課,有針對性地買一輛品質和價格最優的車子。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和我一樣的「糊塗媽媽」,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我們,市面上有成千上萬款嬰兒車,價錢從幾百到上萬的都有,進口國產的眼花繚亂。面對如此混亂的市場,挑選一輛適合自己的嬰兒車實在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萬一買了之後才發現不順手,就會像小玉以前那樣浪費大幾千塊錢。
本次測評的依據是什麼?
作為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工科女,用過4輛嬰兒車的老手媽媽,小玉本著嚴謹的態度對目前市面上炙手可熱的嬰兒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並綜合了知乎點讚上千的測評信息和微信公共平臺知名測評人士「籠包粑粑」的測評結果,採集了部分媽媽的使用感受,給大家形成了一份比較全面的嬰兒車的使用心得,分別從品牌、車型、寶寶舒適度、媽媽舒適度、價格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讓大家快速了解選購的一些門道,讓你買起嬰兒車來少走彎路也少花冤枉錢。
1. 品牌
我們買車子,首當其衝考慮的,肯定是品牌。
逛實體店的各位寶媽一定會發現,商場基本被傳統國產品牌童車佔領了,在節奏飛快的當今社會,大部分媽媽都會直接聽從導購員的意見,購買一臺差不多傳統國產品牌車,小玉最早也入了一臺小龍哈彼。
但從品質來看,我們的選擇其實可以更加多元化。比傳統國產品牌優秀的童車還有不少,價格高一些的有國外進口品牌,性價比高的有出口轉內銷(後面會解釋該名詞)的產品。問題是國產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讓這些好的產品沒法在實體店中鋪開銷路。所以它們走電商渠道就成了必然。
得益於電商的迅速發展,現在只要在淘寶上隨便一搜,就能搜到各式各樣來自各個國家的知名品牌。
那麼面對如此繁多的品牌,要如何進行歸類呢?引用知乎點讚數過千的從事多年母嬰行業的知乎答主「李踐行」的答案,按照檔次給品牌分類,我們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1】奢侈品品牌
【2】國外進口品牌
【3】國內出口轉內銷品牌
【4】實體店扛把子品牌
▼ 奢侈品品牌
英吉利那(inglesina)——義大利品牌
亞馬遜美國網站最高售價1499美元,合人民幣8994元,淘寶最高售價28888,兩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哦
看圖片就覺得很華麗,有沒有?
Stokke Xplory——挪威品牌
亞馬遜美國網站最高售價1300多刀,淘寶售價基本1萬出頭
奢侈品牌裡,這個牌子在國內最火,很多代購的都買這個品牌。火的原因就是因為張栢芝買的這輛車。
moms origami——美國品牌,能給iphone充電的智能童車 。亞馬遜最高900多刀,淘寶售價最高的1萬6。
除此之外,市面上的奢侈品行列還有其他一些品牌,但因為真實性存疑(找不到國外有售的奢侈品證據),所以暫時就不列了,如果有需要的話以後再給大家列舉。
產品情況:
奢侈品嬰兒車的功能非常強大,有的奢侈品嬰兒車甚至可以給iphone充電,但如果撇除這些花哨的功能,單純只拼嬰兒的用車體驗,有時跟幾千塊錢的嬰兒車差不到哪兒去。同時,由於奢侈大牌的品牌溢價空間大,造成了售價昂貴。奢侈品車到底值不值這個錢,小玉的想法是不值!
適合人群:
想要給孩子最好體驗,又不差錢的媽媽。想想看,有人問咱車子多少錢的時候,你隨口說一句「才一萬,不貴!」,那感覺不要爽到劈叉啊!
▼國外進口品牌
國外進口品牌就是針對國外大眾的一些品牌了,就像國內的「好孩子」,也是普通老百姓用的起的嬰兒車。
近幾年漸漸打開中國市場的
①Maclaren quest
②Babyzen yoyo
③Mountain buggy nano
④Easywalker mini buggy
⑤Combi F2 Plus MC/Vivid
⑥Quintus goolz
⑦Recaro Easy Life
⑧Aprica Magical air
嬰兒車的外國品牌根據品牌產地不同,有英標、日標、歐標等等不同的標準,但鑑於以上的外國推車以歐洲為主,下面我們以分析歐標為主。由於歐標比國標會更加嚴格,所以歐洲品牌的嬰兒車,產品質量還是有一定保障的。例如一個路況障礙物模擬測試,國標36000次就可以過了,而歐標要72000次才能過。
售價基本在2000-4000元以上。當然,其中不少品牌的生產線都設置在中國,這個價格與奢侈品相比,雖然已經相對可以接受了,但是由於產品直接在國內生產和貼標,與出廠價值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品牌溢價。心疼毛毛的媽媽還是需要觀望觀望再買。
產品情況:
國外進口車的質量應該都是有保障的,問題是以上提到的部分產品並未在國內正式開售,大部分仍然需要通過海淘,無法確認產品真偽;另外就是產品溢價的問題,真正能在國內輕鬆買到的外國嬰兒車,基本都是國內生產線生產的,撇除對品牌的崇拜,其實真的不如買同一生產線上的出口轉內銷品牌。
適合人群:
有一定經濟實力,對國外品牌有一定崇拜心理,並且有靠譜貨源的媽媽。雖然咱買不起奢侈大牌車,買一輛外國進口車,臉上也是很有面子嗒!
▼出口轉內銷的品牌(劃重點)
本身都是做國外貼牌(就是樓上這些進口品牌)的,現在謀求轉型,因此品質和出口的一樣,但價格會低很多。因為涉及到專利的原因,外觀上和出口國外的相比也略有改動。
現在全世界的大品牌90%以上的嬰兒車其實都是在中國代工生產,這些廠為了爭奪品牌商的訂單,都有著很高的生產水平,但由於競爭激烈,這些代工廠的利潤其實非常低,所以這些年很多廠都在轉換模式,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
比如有一個國內生產商既出口義大利的cam,又在國內出售同款車型。但cam的費用就比國內貴不知道多少。
這樣,你就會看到同一個車款,既會有進口大品牌的版本,又會有國產品牌的版本,這就是傳說中出口轉內銷的嬰兒車了。
而如果國產品牌商對生產要求跟海外大品牌一樣嚴格的話,你就可以用國產車的價格,買到海外大品牌車的質量。這對消費者來說,可是極大的好處。
產品情況:
出口轉內銷的品牌在產品質量上超過普通的國內大路貨是沒問題的。由於與國外品牌使用同一流水線,只要能確保送審歐標,即可保障產品質量與國外大牌無差異。價格為1000-2000元左右。
適合人群:
有一定經濟實力,同時注重性價比的經濟適用型媽媽。當你推著跟國外產品質量相當的車車出門,有人問你,這麼好的車肯定至少2、3千吧,你心裡暗爽「老娘只花了不到一半的錢呢!」
▼國內實體店扛把子品牌
傳統國產嬰兒車的包裝和細節設計都不錯,尤其很多品牌現在也在替國外產品做代工,質量上也是過關的。旗下產品價格更為親民,當然性價還是拼不過出口轉內銷車的,畢竟傳統國產嬰兒車還要花大量成本在廣告和渠道上。而且產品的設計也不一定就是完全適應於所有國人的,就我個人看來,以今年以來火遍全網的x品牌口袋車為例,收納起來確實很小,但車身本身有點晃,可能是太輕了的原因,顯得不太紮實,收車和放車都需要兩隻手同時操作,如果不是需要出去旅行,我個人覺得在家附近用可能還是同等價位的普通傘車實惠!
此外,傳統國產嬰兒車也有不少低價親民產品,但是我個人愚見,一分錢一分貨,三四百的車子在用料和使用壽命上仍然無法與上千的嬰兒車較量,就我使用的一臺價值300元的輕便傘車來說,用了一年輪子就轉不動了,推起來要費挺大事兒,就被我扔了。
產品情況:
傳統國產嬰兒車的高端產品性價比尚可,略低於出口轉內銷產品。中低端產品市場份額佔有量較大,產品質量和細節設計比那些完全不知名的百元小車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但是追求轉輪順滑、寶寶高舒適體驗的寶媽在選擇的時候儘量慎重。雖然即使買錯了也浪費不了很多錢,但放在家裡不用也是極佔地方的。
適合人群:
適合只需要滿足基本需求,不在意花哨使用功能,並且更為在意性價比和實用性的實惠媽媽。鄰居家和親戚家都用這個牌子的國產嬰兒車,買了至少不會吃大虧哦。
以上對比不難看出,如果不考慮品牌的附加價值,並且想最大程度追求嬰兒車舒適使用體驗,同時兼顧性價比和產品質量的,首選必須是出口轉內銷的童車(1000-2000元)。
2. 車型
作為一名帶娃老手,我強烈建議媽媽們在購車的時候儲備2輛:
1輛主要考慮寶寶的舒適性:選擇穩定性和避震較好的,大輪子、寬敞、能平躺的 車子,這樣寶寶可以隨時在車裡休息。同時最好能摺疊,適合家人駕車帶娃出行或逛商場的時候用。
另1輛主要考慮媽媽的舒適性:是寶寶稍大一些使用的,捨棄其他用途,只要輕便、輕便、輕便,因為咱們中國媽媽經常需要孤身一人包攬帶孩子、買菜等事宜,輕便好攜帶就成了第一考慮要素。
好,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基本車型。
市面上的嬰兒車車型很多。但實際上,主流車型就是常規推車、傘車和高景觀推車這三種。
其中高景觀車主要指的是下圖這種座位離地有50釐米以上高的推車。
這種車「美其名曰」可以讓寶寶在行車過程中有更高的視野,同時也經常宣傳說可以避免寶寶坐得低吸入汽車尾氣。but。。。。。本身歐洲高景觀車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歐洲媽媽體型大,個頭高,為了讓媽媽和寶寶距離更近才生產高景觀的車……汽車尾氣神馬的,不會因為那麼一點距離就有改善的吧……
不過這種高景觀推車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很多時候座椅位可以替換成一個睡籃,這樣的話在寶寶6個月以前很方便,其舒適程度要好於那些常規推車。
但是,這些高景觀推車有個硬傷,就是大且重,動輒十幾公斤的重量,當你上樓梯的時候,加上寶寶的重量,搬上去簡直想死,而且有些高景觀運動推車,甚至還沒有摺疊功能,大大一臺車擱在家裡非常佔地,更別想說出行的時候放到車尾箱。我婆婆的朋友送了1臺英國的高景觀douxbebe 推車,婆婆試用了幾次,嫌車子太沉,出門不夠方便,就直接放進小附房了。
所以如果咱們家不是車接車送的土豪,常規推車和傘車會更具備實用性。
常規推車指的是下圖這些常規結構的推車,重量一般在8-11公斤左右比較多,整車性能較好,功能也比較多。
傘車指的是下圖這些重量極輕,摺疊效果特別好的嬰兒車,重量一般在4-7公斤。
事實上對於我們這些老手媽媽來講,選嬰兒車一般在傘車裡面選,因為嬰兒車你用久了,你就會發現你根本不想帶著8公斤以上的車子出門,而且一旦車子的摺疊效果不好,就會佔據整個後備箱,這對出行來講簡直是災難。
通過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以及媽媽的使用感受來講,第一部嬰兒車選擇傘車是永遠不出錯的決定(兼備提籃效果更好)。
3 . 寶寶舒適度
因為小寶寶的身體柔軟,並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寶寶在車內的感受顯得額外重要。咱們國家的路面坑坑窪窪,又是各種不敢恭維,如果車子在路上被震得亂七八糟,小寶寶像豆腐一樣的身體怎麼能承受呢?
所以一臺合格的嬰兒車,不能僅僅圖輕便,更首先要具備穩定、避震兩大功能。
與此同時,寶寶又處於極容易受到傷害的階段,嬰兒車的把手材質是否安全(口欲期的孩子愛啃)?
斜坡上是否能及時剎車?
隔板是否能對脊柱形成支撐?
車子能否調整角度,以同時滿足孩子坐著和躺著的需求?
這些細節上的設計都必須作為一臺好的嬰兒車的必選項。下面我們一項項展開講:
1. 避震、穩定
什麼樣的車子穩定、避震差呢?簡單,太輕的車子避震就差。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回到了車型的那一欄。為什麼高景觀車型和普通車型那麼沉,而傘車卻能做到輕便呢?(aprica甚至能做到2.8公斤沉,逆天的輕便)。因為傘車為了達到輕便這一特性,就必須要減輕重量,而減重減的就是你的穩定。就像就越胖的人越穩,越瘦的人越站不穩。通常廠商會在車架、座椅、車輪進行減重。
車架方面:商家一旦要把車子做到最輕便,就會把車架變細變薄,把金屬構件用塑料代替,甚至簡化車架結構。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車架太輕容易變形,穩定性變差。 瞬間說一句,現在使用鋁合金構架也可以做輕車架,但是造價就比較高了。
座椅方面:有些商家就單純的一層網布把寶寶兜著,這樣以來就比那些有硬板支撐的車子輕便許多,但代價是影響孩子的脊柱的發育。
車輪方面:大車輪、充氣胎,算是避震性能最好的方案,但同時重量也最重。
小車輪、實心胎,是輕便型推車和傘車普遍採用的方案,再加上專用的減震設計,應付路面的不平順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由於這些避震設計會增加車輪重量,所以有些追求極致輕便的傘車在車輪上會完全沒有避震設計,媽媽背車子的時候可能挺輕鬆,但寶寶在車裡就比較受罪了。
綜合寶媽們的使用感受上總結,低於4公斤的車子,即使是國外進口品牌,也很難保證避震和穩定性,但收納功能一定是極好的,如果要保證車子的穩定和避震性,5-7公斤之間的車子還是傘車的首選。
2.安全
第一看用料。用的是全新料還是回收料,就像前些時間被曝光的黑心廠商,用醫療回收廢塑料來生產嬰童產品,就是為了省下些材料成本來提高利潤,最終,這些不同的材料,就影響著這車的性能、耐用性以及安全性。尤其是車扶手那塊,口欲期的孩子非常喜歡啃食,如果使用的產品不能達到環保標準,就相當於給孩子投毒。
第二看生產品質。主要看是否能達到國外的送檢標準,比如英標、歐標、日標,都會對車子的品質提出比較高的要求,甚至會細緻到車上最小的零件多大,是否會被嬰兒誤食等等。但一些未經檢驗的無標廠商就不好講了,高品質的嬰兒車需要高價模具,高品質的生產更需要投入更長的生產時間,這又是對生產成本的推高,這意味著利潤降低,是一些無良小廠家無法忍受的。
第三看有無剎車及安全帶裝置。雖然剎車已經是傘車的標配了,但還是需要拿到檯面上講講,像小玉的城市,基本是個山城,斜坡很多,下坡路上一旦衝出來個什麼鬼的,小車必須能克服慣性及時剎車,一旦撞倒東西,如果再一時忘記系安全帶,那孩子就太危險了。
另外,五點式的鎖比三點式的鎖要安全好用,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3.是否不利於生長發育
第一看座椅的靠背。如果是一個網,那影響孩子發育無疑。最好是硬板加一塊增加舒適性的棉墊,對寶寶的脊柱起到支撐作用。
第二看座椅能否最大限度調節角度。帶孩子出街,孩子總是會隨機睡著,如果孩子睡著,那歪坐在嬰兒車上顯然對孩子的骨骼不利,如果座椅能最大限度平躺,就不用擔心孩子睡著之後姿勢不正導致的骨骼影響。
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所以媽媽們在購買車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即使是同一款車型,一旦採用的材料有差別,細節的設計有微差,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來講也是有質的區別的!選購時儘量選擇使用環保材料、設計細節更人性化的嬰兒車!
4. 媽媽舒適度
媽媽的舒適度,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推起來順滑,二是車身不能太重,三是車子外觀一定要時髦好看!
排名第一:車子的順滑。對媽媽來講,推車最大的悲哀在於車輪轉向不靈。手感跟不好用的超市車一樣。我買的那臺極輕便的小網車就是這樣,用了不到一年被我扔掉,白浪費了300塊錢。很多媽媽遇到跟我一樣的困擾,其實這個多半是軸承出了問題。
有些廠商為了降低成本或減輕重量,會用些差一點或者用少一點軸承,而有些傘車甚至不用軸承,對於這一點,大家可以在選購時看看商品介紹頁面有沒有特別寫到車子的軸承,沒有的話就不好評估,最好問問商家軸承的情況,但如果有的話,一般都是有一定的信心才拿出來作為賣點來寫,就可以放心購買。
排名第二:車身的自重。前面我已經提到過了,咱們中國女人60%的時間得一個人搞定溜娃購物,所以車身不能太重,不然根本搞不定。所以就不要考慮高景觀車等等重量大於7公斤的車子了。重點考慮買一臺穩定性強的4-7公斤的傘車,以及一臺最輕便的低於2-3公斤傘車做備用。
(附一張女性稱重感受,僅供大家參考)
3-4公斤:比較輕便
5-7公斤:可以承受
8公斤以上:比較吃力
排名第三:車子外觀。身為顏控的媽媽們,嬰兒車這麼好的裝b裝備,必須要時尚美觀,讓人能從千米之外感受到辣媽的氣息啊!
小玉是建築學學士,所以對色彩外觀更為敏感,我個人非常討厭車子上出現三種以上的顏色,真的是超級吃藕。
外觀上我也很不喜歡那種超極輕便車的設計,沒有質感,顯得比較廉價。我還是比較偏向歐系美系的車型,時尚簡潔,顏色也用的比較少。
對於媽媽來講,重點考慮買一臺穩定性強的4-7公斤的傘車,以及一臺最輕便的低於2-3公斤傘車做備用。注意選擇主打轉輪順滑的車子。車身顏色大於三種的不要買,歐系車耍帥更適合!
5. 價格
除了不差錢的土豪媽媽,相信媽媽們在購買車子的時候,還是一定會考慮價格。
車子的價格從100塊到上萬不等,那麼什麼樣的車子才是最值得我們入手的呢?
在小玉看來,嬰兒車再好,也只是使用壽命僅僅3年的消費品。雖然現在的育兒方式中,媽媽們離了嬰兒車活不了,但完全沒必要去買最頂級的車子,只要能滿足我以上講到的需求,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輛比較完美的嬰兒車了。
畢竟,養孩子的花銷是很高昂的,嬰兒車真的只是其中非常不起眼的一粒沙,如果你在車子上投入上萬,那孩子其他龐大的支出又該如何負擔呢?
但低價車也是不能考慮的,你想想現在吃頓飯基本都要花個大幾百,300塊以下的車子你敢買嗎?材料能環保嗎?做工能細緻嗎?輪子能順滑嗎?顯然是不可能全部做到的!
所以單從價格上講,
高於一萬的車,我不考慮。
高於3000的車,我慎重考慮。
低於300塊的車,我絕對不考慮。
以上,小玉將選擇嬰兒車比較重要的幾點做了羅列。當然在實際購買推車的過程中,仁者見仁,大家的想法可能跟小玉有出入,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補充,供媽媽們進行交流和分享。
有媽媽會問了,
小玉不是提到出口轉內銷的車子嗎?
能不能推薦一款?
既滿足品質要求,又不會很貴。
哈哈哈!
機智如我!
早就替大家物色了這麼一款好車!
(是什麼車先賣個關子)
快來誇我!
下周一(7月17日),
小玉就即將對這款
童車中的「愛馬仕」進行開團,
由於是首團,
所以小玉特別爭取到了
全網最低價(5.5折),
比淘寶和京東還要低好多!
更有驚喜相送!
有需要的朋友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為了答謝廣大粉絲看到現在,
小玉先提前放出一筆小福利,
只要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請截圖,已備返現時給客服查看),
並在文章底部留言,
說說「你最看重小推車的哪點兒設計?」
留言點讚數最高的頭三名媽媽(至少超過20個贊),
購買小推車時
再返100元現金!
寶媽們快行動起來吧!
(點讚累計截止到7月15號本周六晚9點)
並於當晚通過公共號平臺宣布名單!
我是粥小玉,
個人微信號(zhouxiaoyu33333),
89年的「閨女控」媽媽一隻,
用漫畫記錄育兒中的酸甜苦辣,
婚姻中的摸爬滾打,
歡迎大家加我,
一起交流~~
原創不易,
如果喜歡粥小玉的漫畫,
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最後
歡迎掃掃下方二維碼
讓我的小漫畫伴你通行吧
長按二維碼 >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作者簡介:
粥小玉,摩羯座,網絡繪本育兒漫畫家。作為85後,在漫畫中調侃自己任性、不成熟的日常生活,挑戰傳統社會給予母親「任勞任怨」的定位,刻畫女性細膩的心理活動。2015年出版《懷孕,這件然我越過所有底線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