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投資大咖—金融界賈伯斯:牛人成功的四條原則

2021-01-08 青衣讀書屋

今日拜讀了瑞·達利歐(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號稱金融界的賈伯斯)的《原則》一書,針對其跌宕起伏的成功歷程(書第一部分),有了些許感想。他自小喜歡掙錢,不喜歡程序式的「被傳授」而是更加中意自由探索,從走進金融市場到屹立巔峰的路程上,有兩次曾經輸得一無所有從零開始,他所總結的系統式思維在失敗的過程中一步步完善,最重要是學會了如何「正確的失敗」。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對自己成功所總結的四條原則,我認為這種原則同樣適應於其他領域包括日常生活。

一、「找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最聰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夠努力理解他們的推理。」

很多人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例如:我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想辭職創業卻沒有好的想法。

我認為就可以去學一學創業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學習他們的思維模式(交流或看書),會遇到怎樣的挫折與感動,然後再反向論證自己能不能做到那種程度,這樣得出的結論一定更具可實施性。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地理解和熟悉新的事物,要相信,你永遠也不能掙到認知範圍之外的錢。

二、「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不能有明確的意見,不急於下結論。」

對於自己不熟悉或無把握的事情不要輕易下結論,因為你的想法總是會被一次次推翻,一件事情的結果不是永恆不變的,隨著不確定因素的加入以及時間的推移,對策與結論都需要相應調整。

瑞·達利歐先生人生最大的一次失敗,整個橋水公司因巨額虧損只剩下了他一個人!1981年他盲目斷定美國會因龐大的債務規模發生一次經濟大蕭條,為了應對他所確信的危機,大舉購買黃金和國債,但是他卻大錯特錯。美國借債回流,將危機轉嫁到了借債國,然後在接下來的18年裡,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段史上最繁榮的無通脹增長時期。任何事情都有不確定性,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被忽略也足以導致大敗特敗,所以我建議對待任何事物都不要輕易下結論。

三、「逐步歸納永恆和普適的原則,對其進行測試,將其系統化」

這條是我在此次閱讀中的獲得的最大收穫,也是我正在實施中的技巧。我現在會將自己做的每一條決策用思維導圖做好分類(投資、寫作、工作、閱讀),每一個大類做的每一條決策進行規律總結,這將有助於形成我自己的決策機制並逐漸系統化。例如:我投資股票,哪條決策讓我賺了;我寫作的時候,哪個領域會更受人喜歡;我閱讀的時候,怎樣快速讀完還能獲得好的感受等等,這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我相信為此付出的時間不會白費。

四、「通過平衡風險來保持較大的回報。」

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虞師長和龍團長的沙盤戰就是個典型例子。他明知道對手有多強,甚至不惜用人命去填,不給自己留絲毫退路,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社會也好,市場也好,甚至人心都是不斷在波動,平衡點也必然在不斷變化,做事一定要穩中求進,萬不可在毫無信心的時刻孤注一擲。

今日閱讀總結:我不知道要總結出這樣的原則,需要經歷怎樣複雜的人生!這也許就是我們一直以來閱讀的動力,從巨人身上吸取養分,瑞·達利歐先生能夠成功的四條法則:學會借力、學會正視自己、學會歸納總結、學會風險評估和控制,同樣適用於普通的我們!

個人簡介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華爾街》全集
    華爾街是美國資本市場和經濟實力的象徵,它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名詞。現在,絕大多數金融機構與這條500米長的街道不再發生直接的物理關聯,華爾街人也完全成為了一種精神歸屬,資本已經進入無眠時代。不僅是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貪婪與瘋狂似乎是上天專門為華爾街設下的魔咒,它始終瀰漫在華爾街的每一處空間。
  • 關乎創業、矽谷、華爾街的13部商業大片,你看過幾部?
    比如,包含哈佛大學商學院推薦第一位的《華爾街 Wall Street》,還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推薦第一位的《顛倒乾坤Trading Places》,史丹福大學要求商科專業學生必須看的《搶錢大作戰 Boiler Room》,這兩年非常火爆的美劇《億萬Billions》也非常值得推薦和學習。
  • 巴菲特成功十條原則!
    下面是他關於成功的十條原則。➤原則四:閱讀、閱讀、閱讀我只是一直讀讀讀,可能每天閱讀五到六個小時,雖然沒年輕時讀那麼快了。我日常閱讀5份日報,好幾份雜誌,還常會閱讀證券上市公司年度報表。我喜歡讀公司年報及其他很多讀物,我一直很享受閱讀的過程,我還愛讀人物傳記。
  • 如何讓牛人心甘情願為你打工?全球最佳CEO的15年人才管理經驗
    賈伯斯、盧卡斯、默多克、拉塞特……這些各領域最頂尖的牛人都心甘情願地成就他。因為他,賈伯斯心甘情願將皮克斯賣給迪士尼,在得知自己胰腺癌復發後,賈伯斯告訴的第一個人是妻子,第二個就是他;因為他,喬治·盧卡斯可以將畢生心血星球大戰放心交給迪士尼;因為他,默多克選擇從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如何讓頂尖牛人心甘情願來幫你?
  • 金融界必讀的十本書(下)
    成功絕非偶然,我們熟知的政商界名人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翻閱圖書。西奧多習慣每天早餐前讀一本書;孫正義生病3年讀了3000本書;俞敏洪在北大上學4年讀了800本書,目前堅持每3個月讀完60多本書,同時做三萬字筆記。
  • 《東方華爾街》不過爾虞我詐,《大時代》才是投資人性拷問
    即使《東方華爾街》看起來在金融方面更專業,更具寫實影射的味道,卻依然無法取代《大時代》在我心中股市神劇的地位。原因很簡單,金融市場,投資,從來不僅僅是那些技術的考量,核心是人性。是的,就憑 《大時代》塑造了 「丁蟹」 這樣一個外行人物,就勝過了無數部《東方華爾街》。
  • 格雷厄姆的 50 條精彩投資語錄
    被譽為 「現代證券分析之父」,「華爾街教父」,價值投資理論奠基人。 格雷厄姆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界的愛因斯坦,生物學界的達爾文。 作為一代宗師,他的投資哲學為 「股神」 巴菲特、「市盈率鼻祖」約翰. 內夫、「指數基金教父」約翰.
  • 金融界胡雯:「政媒校」搭臺 構建「五位一體」新型交流平臺
    金融界副總編輯胡雯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她表示,此次金融界聯手天津市金融局、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2020全球保險科技大會」,是由「媒體+政府+高校」搭臺,攜手協會、企業,共同構建的「五位一體」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交流平臺,並引用虛擬實境技術進行呈現,會議規模、會議形式、會議內容都是一次很大的嘗試和創新。
  • 川普一聲令下捕金融巨頭,卸任前報復,華爾街轟動:前所未有
    依據國防時報社徵引美媒音訊報導,面對大選不利形勢之際,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日前同意了對華爾街金融大鱷索羅斯的拘捕。對於這位打卡大咖相信很多人都無比清楚,是美國金融界傳奇人物,更是華爾街重要的金融巨子。索羅斯被拘捕,引發華爾街轟動。
  • 迪士尼CEO的10條管理原則
    今天我們就通過這本書,來深入了解迪士尼傳奇CEO的十條管理原則。許多人都覺得賈伯斯是個難以相處的人,會嘗試獨掌大權。還有人告訴我,一位新晉的執行長不應嘗試大體量的併購。借用一位投資銀行家的話,他們說我「瘋了」,因為雙方永遠無法在金額上達成一致,而華爾街也是不可能為這筆交易「買帳」的。
  • 華爾街頂級分析師十條投資法則,經濟學家據此解讀美股走勢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了解,數十年來,投資傳奇人物鮑勃法雷爾(Bob Farrell)一直是華爾街頂級策略分析師,以預測整體股市走向變化而聞名。現年88歲的法雷爾曾在美林證券擔任首席股票市場分析師和高級投資顧問,並在那裡工作了45年。他因技術分析師聞名,研究解讀重要數據和使用模型。法雷爾提出的10條值得信賴的投資規則仍在華爾街流傳,對當前的牛市來說也是適用的,這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牛市。
  • 華爾街最「神秘」的分析師,擅長佔星術,成功預測「黑色星期一」
    實際上,在這之前,同樣是曼哈頓,另一條更為著名的街道——華爾街,誕生了關於佔星術更為出名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克勞德,他有多個身份和職業,比如「美林證券技術分析師」、「美國證監會註冊投資顧問」、「《克勞福簡訊》專欄的創始人」。
  • 《東方華爾街》上演金融界的無間道,是該有一部非注水劇來教做人了!
    於是四個人組隊,聯手抵禦98金融危機,過硬的金融知識儲備本領,加上豐富的經驗,這個臨時搭建的四人組成功阻止了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掀起的金融風暴。「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雖然是一句被提了無數遍的話,但在《東方華爾街》裡被體現得淋漓精緻。
  • 從電影裡學投資,10部必看的華爾街大片
    影片簡介: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發現公司的模型有巨大的漏洞,即將導致銀行破產。銀行要以極低的價格拋售債權和股票,但此舉雖能使銀行得到暫時安穩,但卻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 2011年觀影心得:金融戰鬥智鬥勇,要有黑幫的能耐,及手段。
  • 商業大佬經驗:創業者需要什麼樣的伴侶|賈伯斯|甘迺迪|矽谷|馬斯克...
    線下經濟完敗於線上經濟《社交網絡》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了《華爾街之狼》。它甚至還獲得了三項奧斯卡大獎。一些好萊塢明星也開始涉足科技企業,電影《賈伯斯》的主演Ashton Kutcher(賈伯斯扮演者)如今正在管理一個規模為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
  • 班傑明.格雷厄姆理性投資原則(附清單)
    但令人吃驚的是,這些重磅炸彈式的事件都未能對班傑明.格雷厄姆的投資原則產生絲毫的打擊和動搖,這些事件也沒有動搖「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秀的企業」的原理。」17、 分散化是普通股投資操作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19、投資很多時候是對商業原則的堅守和自身的對待這些商業原則態度。20、穩健投資的基本原理是不會隨著年代的更替而改變的,但這些原理的應用,則必須隨著金融機制和金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
  • 金融界都該看的華爾街風雲美劇:Billions(附全季資源)
    但是,Billions來了這不僅是一部從金錢、內幕交易、權利、欲望等一些系列的紐約市政治與經濟領域的較量的華爾街大片,還是一部極度燒腦的金融美劇,劇情中融會貫通一大堆金融領域專業詞彙,讓大家邊看劇邊學習。劇中雙方鬥智鬥勇的情節,富豪漂亮的投資手法也都借鑑了華爾街的真實故事。
  • 達利歐宣布兒子意外離世,曾被稱投資界喬幫主,封神背後質疑不斷
    被稱投資界「喬幫主」在一眾投資界大佬裡,達利歐可能是唯一一個因暢銷書而家喻戶曉的人。但在投資界,瑞·達利歐被業內熟知的身份其實是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利歐,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被稱為金融界的賈伯斯。
  • 《創業時代》:賈伯斯才是成功的關鍵!
    首先,如果不是我本身就知道這是部名叫《創業時代》的劇的話,我真的以為這是一部賈伯斯的生平介紹史。男主從創業到創業失敗,再到重新創業,滿屏飄過的勵志句子都是,「賈伯斯曾經說過……」「賈伯斯在他……」「賈伯斯在知道自己癌症後……」
  • 賈伯斯:打破陳規是成功的關鍵
    他堅信,設計應該專注於產品本身,而不是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但是通常來說,高明的設計不僅應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還可以應用於高端產品。作為一個60年代在矽谷長大的孩子,賈伯斯的職業生涯包含了兩種發展路線,用這種方式重新塑造了商業。他可以對自己感到厭惡的東西表現得不屑一顧。他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小企業和大公司。但當他釋放魅力的時候,幾乎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