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拜讀了瑞·達利歐(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號稱金融界的賈伯斯)的《原則》一書,針對其跌宕起伏的成功歷程(書第一部分),有了些許感想。他自小喜歡掙錢,不喜歡程序式的「被傳授」而是更加中意自由探索,從走進金融市場到屹立巔峰的路程上,有兩次曾經輸得一無所有從零開始,他所總結的系統式思維在失敗的過程中一步步完善,最重要是學會了如何「正確的失敗」。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對自己成功所總結的四條原則,我認為這種原則同樣適應於其他領域包括日常生活。
一、「找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最聰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夠努力理解他們的推理。」
很多人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例如:我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想辭職創業卻沒有好的想法。
我認為就可以去學一學創業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學習他們的思維模式(交流或看書),會遇到怎樣的挫折與感動,然後再反向論證自己能不能做到那種程度,這樣得出的結論一定更具可實施性。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地理解和熟悉新的事物,要相信,你永遠也不能掙到認知範圍之外的錢。
二、「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不能有明確的意見,不急於下結論。」
對於自己不熟悉或無把握的事情不要輕易下結論,因為你的想法總是會被一次次推翻,一件事情的結果不是永恆不變的,隨著不確定因素的加入以及時間的推移,對策與結論都需要相應調整。
瑞·達利歐先生人生最大的一次失敗,整個橋水公司因巨額虧損只剩下了他一個人!1981年他盲目斷定美國會因龐大的債務規模發生一次經濟大蕭條,為了應對他所確信的危機,大舉購買黃金和國債,但是他卻大錯特錯。美國借債回流,將危機轉嫁到了借債國,然後在接下來的18年裡,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段史上最繁榮的無通脹增長時期。任何事情都有不確定性,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被忽略也足以導致大敗特敗,所以我建議對待任何事物都不要輕易下結論。
三、「逐步歸納永恆和普適的原則,對其進行測試,將其系統化」
這條是我在此次閱讀中的獲得的最大收穫,也是我正在實施中的技巧。我現在會將自己做的每一條決策用思維導圖做好分類(投資、寫作、工作、閱讀),每一個大類做的每一條決策進行規律總結,這將有助於形成我自己的決策機制並逐漸系統化。例如:我投資股票,哪條決策讓我賺了;我寫作的時候,哪個領域會更受人喜歡;我閱讀的時候,怎樣快速讀完還能獲得好的感受等等,這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我相信為此付出的時間不會白費。
四、「通過平衡風險來保持較大的回報。」
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虞師長和龍團長的沙盤戰就是個典型例子。他明知道對手有多強,甚至不惜用人命去填,不給自己留絲毫退路,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社會也好,市場也好,甚至人心都是不斷在波動,平衡點也必然在不斷變化,做事一定要穩中求進,萬不可在毫無信心的時刻孤注一擲。
今日閱讀總結:我不知道要總結出這樣的原則,需要經歷怎樣複雜的人生!這也許就是我們一直以來閱讀的動力,從巨人身上吸取養分,瑞·達利歐先生能夠成功的四條法則:學會借力、學會正視自己、學會歸納總結、學會風險評估和控制,同樣適用於普通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