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連營」的陸遜,領導下屬有一套

2021-03-05 群眾雜誌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火燒連營」的故事並不陌生,而創造這一輝煌戰績的陸遜,早期在東吳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將軍。在劉備大軍壓境之時,被孫權重用,拜為掌管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兵馬的大都督。

任命文書傳到前線,諸將心中不服。因礙於孫權之命,等到陸遜升帳,眾人「勉強參賀」,但對陸遜的一些做法,眾皆暗笑。劉備兵出,大將韓當欲起兵擊之,陸遜說:「劉備舉兵東下,銳氣正盛,不可輕敵,宜先行守御,以觀其變。」韓當心中不服,勉強遵命。暑熱難當,西蜀軍隊不得已移兵於密林中,為防吳兵襲擊,劉備派兵設伏。韓當等人再請擊之。陸遜親臨前線觀看動靜,看了良久,對諸將說:「此為誘敵之計,切不可出。」眾皆以為懦。陸遜說:「三日後,必見其詐矣。」諸將哂笑而退。三日後,果見伏兵湧出來,諸將方才嘆服,直到後來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裡,諸將才真心拜服。《三國演義》細緻入微地刻畫了陸遜為將沉著冷靜、豁達大度、細緻縝密、睿智果敢的形象,作為現代領導者,可從陸遜的馭下之道中獲得諸多啟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領導者統馭下屬,必須具備一種容人容事的寬闊胸襟,善於包容下屬、諒解下屬,下屬才能親近你、信服你,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反之,如果領導者胸懷淺窄,不能容人,對下屬的異見心存反感,對下屬的過失斤斤計較,下屬對你或視同陌路,或畏之如虎。上下級心理不相容,就很難激活下屬的內生動力,更不可能實現行為共振。陸遜主事之初,手下人「勉強參賀」,對其「暗笑」「哂笑」「不服」,如果陸遜心胸狹隘,作風強悍,一概都是「違令者斬」,誰還敢為他提供有益的建議?誰還會為他捨命徵戰?因此,領導者一定要修煉容人之量,善於傾聽各方面的意見,主動團結那些與自己意見有分歧、看不起自己乃至不尊重自己的人,以寬容的襟懷包容他們,這樣才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完成既定任務,實現既定目標。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陸遜為將時,有人報告,說劉備轉移部隊,可以趁機攻擊。他沒有據此發出追擊的命令,而是親自觀看動靜,並且「看了良久」,才斷定「此為誘敵之計」,從而做出「切不可出」的決策。假使陸遜不去觀看動靜,只是聽聽匯報就盲目下達追擊的命令,就很可能中蜀軍的埋伏,導致敗局。但在現實工作中,我們有些領導幹部決策之前很少深入實際作細緻的調查研究,即使下去,也只是走走看看,聽聽轉轉,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由於作風不深入,調研不充分,了解到的信息常常水分很大。根據這種「摻水信息」去「拍腦門」「拍胸脯」,怎麼能夠作出科學的決策呢?因此,領導幹部在決策過程中,一定要轉變作風,學會沉潛,把調查研究作為決策的第一道工序,抓在手上,做到胸有成竹,決策有據。只有這樣,才能指揮裕如,勝券在握。

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要善於疏導下屬的情緒、調適下屬的心境。陸遜為將之初,在眾將眼裡只是個年少無知的儒將,而非決勝千裡的主帥。請看當時的情景:劉備出兵,韓當欲擊之,陸遜讓他「先行守御」,他不服;劉備移兵於密林時,韓當、周泰請求擊之,陸遜說:「切不可輕出」,韓、周等人「以為懦」。如果陸遜不顧眾將情緒,「就這麼辦」,眾將就不僅僅是不服,還很可能會違反將令,走向極端。所以,在領導活動中,領導幹部一定要學會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注意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做到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切不可因下屬有雜音、有異議而耍官威,使性子,簡單粗暴,獨斷專行。

績,是衡量領導活動成效的綜合尺度,也是考察領導者德才的重要標準。領導者腳踏實地,創造一些經得起實踐、時間和群眾檢驗的實績,才能服眾。群眾看領導幹部,實績是一種硬指標。我們常說「以實績論英雄」,就是這個道理。陸遜之所以能贏得眾將的折服,是因為他有「火燒連營七百裡」,燒盡「蜀漢的氣數」的實績。在現代領導工作中,領導幹部必須拿出真本領,幹出真實績,方能取信於眾、立威於眾。

摘編自《群眾》2017年第4期,原標題為《陸遜的馭下之道》

原文編輯:段培華

圖文製作:高玲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群眾》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qunzh_1937) 

相關焦點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陸遜篇(尾聲,其一)——火燒連營
    筆者認為這是陸遜的謹慎之處,想當年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情報戰,曹操得到許攸提供的袁紹屯糧在烏巢信息才驚險戰勝袁紹,後來卻被黃蓋的詐降計迷惑而直接導致火燒赤壁。所以夷陵之戰時陸遜雖然心中早有計策,卻沒有過早向部下們透露。畢竟這裡是荊州地界,難保沒有暗中支持劉備的人混進東吳隊伍中,一旦洩密就前功盡棄了。
  • 劉備伐吳怎麼失敗的,劉備伐吳被火燒連營
    但是這次伐吳又是很難取得效果的,劉備自己估計也清楚這次伐吳可能會失敗,但是他沒想到初期會這麼的順利以至於一路打到了夷陵一帶,到了這兒本來如果穩紮穩打,先鞏固了這些地方也勉強能彌補一下損失了,因為攻城戰真的不好打,夷陵易守難攻,但是這個時候劉備太過高估了自己,認為陸遜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肯定可以拿下,結果久攻不下,陷入到非常尷尬的局面之中,而之後劉備自己又處理不好,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
  • 陸遜結局如何?
    更別提陸遜了,當時的陸遜籍籍無名,在關羽眼裡,就如同螻蟻一般。當孫吳拜陸遜為大將時,關羽呵呵一笑,難道吳國無人可任大將了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年輕人的能量!驕傲自負的老幹部關羽,最終死在年輕人陸遜之手!緊接著是張飛。聽說二哥被無名小卒陸遜殺了,性如烈火的張飛哪受得了這種鳥氣,發誓要為關羽報仇!
  • 三國志戰略版陸遜值得培養嗎 陸遜甘寧太史慈陣容厲害嗎
    三國志戰略版陸遜值得培養嗎?三國志戰略版陸遜三勢陣怎麼搭配?陸遜甘寧太史慈陣容厲害嗎?我們都知道陸遜是遊戲中非常強力的吳國核心輸出型五星橙將,有不少玩家在抽到淪陷後卻不知道這個五星橙將到底應該帶什麼戰法和兵書好!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三國名將陸遜其實比周瑜還厲害?
    再之後,劉備為了報仇,進攻吳國,卻被陸遜火燒連營,一舉攻破四十餘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經過幾場戰役之後,陸遜在東吳的威望很高,但卻遭到了孫權的猜忌,因為陸遜出生望族,在官場中可謂是上至太子下至將相都願意和他交好,而孫權之兄孫策的女兒嫁給陸遜為妻,在陸遜勢大之後,也是隱形的威脅,所以在陸遜成為丞相沒多久之後,孫權便藉由立太子之名逼死了陸遜,一代名將的下場也是悽慘。
  • 三國志戰略版:三勢陸再出新套路,陸遜賈詡聯手竟能無懼蜀槍蜀盾
    大家好,我是村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套變種三勢陸,不僅開荒很舒服,而且還能和蜀槍蜀盾五五開。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這是一套三勢陸為主C,賈詡輔C,蔡文姬輔助的陣容,強度方面雖說不是T0,但還可以,比較適合娛樂用。
  • 三國志戰略版攻略:陸遜陣容怎麼搭配 陸遜陣容搭配方案匯總
    蜀漢在借了荊州之後一直都無心償還,甚至還派出關羽鎮守荊州,東吳焦頭爛額之時,陸遜獻計呂蒙被賞識,然後被任命為統帥徵戰荊州。最後關羽被算計丟了荊州逃至麥城被斬殺,而奪回荊州後的陸遜也成為了後吳的頂梁柱。在《三國志·戰略版》中,陸遜是一位謀略輸出武將。在屬性成長上,陸遜擁有著高額的智力成長和出眾的統率成長(相對謀略輸出將)。在戰鬥中可以輕易貢獻出高額的傷害。
  • 三國殺:為什麼陸遜的皮膚總有一隻鹿?名字的諧音只是一個原因
    有許多玩家都被三國殺中精美的武將皮膚吸引。經常玩三國殺的玩家應該都發現了,陸遜的皮膚,總是會有一頭鹿和他同屏出現。這裡小編以三國殺移動版為例:三國殺移動版中陸遜、界陸遜、神陸遜包括經典皮膚在內、共有8張皮膚,有鹿的皮膚總共有4張,佔了一半的數量。為什麼陸遜的皮膚總有一隻鹿呢?
  • 陸遜一介書生,卻甘願做武將,陸遜到底有多優秀?
    孔融和許攸始終高昂著頭,最終反被殺之而後快;陸遜選擇一時低頭,讓本來心懷芥蒂的孫權打消疑慮,從而鳴響了孫權和陸遜日後攜手開創大業的號角。展開一卷浩浩蕩蕩的三國史,若論錚錚傲骨,絕不彎腰,第一人當屬關雲長。關羽武藝過人,義薄雲天,曾有水淹七軍的赫赫戰功,但也因「剛而自矜」,釀下「大意失荊州」的惡果。而成功抓住關羽這一弱點的,正是江東統領軍權的呂蒙和剛過而立的陸遜。
  • 《三國演義》第238回 陳重兵連營七百裡
    到了第三天早晨,有軍校來稟報韓當說:「您趕快出去看看可了不得啦。」韓當以為西蜀攻上城來了呢,他趕忙跑出來這麼一看,吳班的人馬已經撤了,可是就在那遠處山坳裡浩浩蕩蕩走出來多少人馬呀,象鋪天蓋地一樣,在這萬馬軍中有一把黃羅傘。萬馬軍中出現黃羅傘那一定是劉備的傘吶。「嘶~~呀~~~」當時韓當啊~~是兩手冷汗。他連連點頭,打心眼兒裡往外~~佩服都督陸遜。
  • 事發旅順:男子對「船老大」心懷不滿便放火燒船 差點「火燒連營」
    因為工資報酬問題,男子對船主不滿想要報復,一天晚上,男子「全副武裝」——腳和頭部套著塑膠袋來到漁船上放火,差點導致「火燒連營」
  • 神陸遜顏值太帥,而神司馬懿才是巔峰
    >神司馬懿神司馬懿的原畫堪稱巔峰之作,這張圖中,司馬懿的形象仿佛一位幕後boss,眼神深邃身穿錦衣,同時手裡三團火苗分別代表魏蜀吳盡在他的掌握,身下三匹小狼也意味著將魏蜀吳徵服,並且司馬懿被曹操成為狼顧之相,小狼也意味著司馬懿後繼有人
  • 毛頭小子陸遜為什麼能吊打老司機劉備,一戰成名留青史?
    文/趙心放在《三國演義》前部分,他雖然出現,卻是默默無聞;到了後部份,就叱吒風雲了,一次是智取荊州,使得關羽敗走麥城;一次是彝陵之戰,火燒連營史書載,在這以後,陸遜領導的大型戰役只有兩次,一次是迎擊魏國大司馬曹休,主要是靠周舫詐降曹休取得勝利的,一次是率領三路軍馬攻打魏國,吳軍大敗,但陸遜採取了諸葛亮祁山退兵的做法,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吳軍的損失。一言敝之,陸遜就是靠文前所述的智取荊州、彝陵之戰兩役成名!這兩次戰役意義重大,使吳國踏上了富國強軍之路。在三國中,吳國能堅持到蜀國之後才被滅,也有陸遜的一份功勞哩。
  •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最厲害?答案很多人比較意外
    曹魏有五子良將和曹氏宗親八虎騎,蜀漢有五虎上將,而東吳與之同級別的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十二虎臣地位略低)。有不少讀者想知道,東吳四大都督,誰是最厲害的呢?
  • 身經百戰的劉備為何會在夷陵之戰敗給陸遜?
    一般傳統意義上認為劉備敗給陸遜的理由是曹丕那句話,曹丕說劉備八百裡連營,豈有不敗的道理,所以很快就傳來劉備大敗的消息,給人的感覺曹丕有點料事如神的本事,實際上,曹丕的軍事能力也強不到哪裡去,曹丕能預測到劉備大敗純屬偶然。
  • 是周瑜還是陸遜?
    在《靈魂擺渡之黃泉》的電影中,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細節讓大家注意,就是孫尚香放的孔明燈上寫的名字居然是「伯言」二字。伯言是「孫吳四英傑」之一陸遜的字,而陸遜就是那個火燒連營七百裡動搖蜀國根基的最文弱的大都督。
  • 黃承彥為什麼要救出被困在八陣圖中的陸遜?諸葛亮一語道破玄機
    更令人稱奇的是,黃承彥還做了一件令人驚嘆的事:放走陸遜。話說諸葛亮輔佐劉備在川蜀之地建立蜀國後,驕傲自大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慘死,劉備為了替關羽報仇,不聽諸葛亮的勸阻,舉全國之兵伐吳,結果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劉備大敗,倉皇而逃。陸遜在追逐劉備的過程中誤入諸葛亮曾經於此擺下的八陣圖,陣中飛沙走石,黑雲漫天,就在陸遜倉皇不得出的時候,忽見一老者立於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這位老者,正是諸葛亮嶽父黃承彥。
  • 黃承彥給女婿「拆臺」,救出困在八陣圖中裡陸遜,諸葛亮一語道破玄機
    更令人稱奇的是,黃承彥還做了一件令人驚嘆的事:放走陸遜。話說諸葛亮輔佐劉備在川蜀之地建立蜀國後,驕傲自大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慘死,劉備為了替關羽報仇,不聽諸葛亮的勸阻,舉全國之兵伐吳,結果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劉備大敗,倉皇而逃。陸遜在追逐劉備的過程中誤入諸葛亮曾經於此擺下的八陣圖,陣中飛沙走石,黑雲漫天,就在陸遜倉皇不得出的時候,忽見一老者立於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這位老者,正是諸葛亮嶽父黃承彥。
  • 陸遜和周瑜誰厲害
    孫權將周瑜、魯肅和呂蒙各自的功過,還有為人處世都和陸遜分析了一遍,所以我覺得他是交陸遜怎麼為人處世。因為陸遜是東吳的望族,適逢家中變故,所以沒辦法才在算是仇人的營帳中謀生,所以孫權難免會擔心陸遜有其他心思。
  • 論武功,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是最厲害的?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除了這些超級猛將,其他人的武功怎麼樣呢?畢竟超級猛將人數不多!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東吳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的武功如何,該怎麼排名?誰是最厲害的?東吳的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改寫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