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宋朝#
假使讓我們掙脫歷史和時間的束縛回到宋朝,你猜宋朝家家戶戶桌上菜餚是為何?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大文豪蘇軾的「絕活手藝」東坡肉,亦或者是《水滸傳》裡面武大郎為人所載道的炊餅。
但其實,宋朝人民的菜餚可與我們所想像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他們不僅對於食物的「色、香、味」都極為考究,對於飲食體系中的菜名也有著極高的要求,文雅如「玉笛誰家聽落梅」、「豪奢」好比「藍田玉」、遐想連篇莫不過「通天石」……宋代的菜名看似很「野」,背後自有其原因。
一、宋代菜名「野」的原因
根據目前已發現史料,宋代菜名「野」是毋庸置疑的——宋朝前承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唐朝,借著大唐沉澱下來的文化財富、政治經驗以及經濟成果開闢出了一道自己的大路。
宋朝的菜名不管再「野」,歸根結底還是屬於文化現象中的一種,而政治經濟和文化,三者是無法割裂的、存在著極強正相關關係且影響時代走向的重要因素。宋朝的政治態勢以及經濟形勢都深切影響著這些「野」菜名,擔當著影響菜名變化發展的最直接原因的角色。
1.宋代菜名和宋代主流文化之間的關係
封建文化發展到宋朝,內容有了極大的擴充和發展,一方面,程朱理學等思想的出現和發展禁錮了人性、「道德」愈來愈成為一種迫害,另一方面,宋朝的市民文學迅猛進步,人民對於文化需求愈發增加——這兩點都直觀地反映到了宋代的菜名之中。
菜名雖小,但古人對於糧食依舊存在著原始崇拜,深知「民以食為天」,由是將內心純樸原始的追求和嚮往通過菜名表達出來。
比如說「通神餅」代表了民眾對於自然未知力量的崇拜,「藍田玉」這道瓠子切片則是取名為最貴重的玉器則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的成果……不僅如此,菜名裡面還蘊含著宋代文化的調性:宋朝文化頗為追求氣節,精神被整個社會重視,菜名樸素還有點「野」,但卻也是這番氣節最好的載體。
2.宋代菜名受時代政治經濟特色影響
「野」菜名的出現,最直觀影響因素便是在政治經濟: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思想觀念的轉變,宋朝的商業繁榮幾乎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說宋朝的時候出現了封建時期最早的「市」,並且打破了根深蒂固的「坊市制度」。
這一小小的舉措使得商業的營業時間上不受限制,也加速了商品經濟發展,使得民間的商品買賣更加繁榮,也推動了飲食的商品化進程,商品經濟刺激之下,大大提高了飲食的可口程度以及觀賞性、藝術性,也正向推動了菜名朝著野的方向發展,畢竟「搞噱頭」也是生意經屢試不爽的一招。
「野」。這種經濟和政治上的變化推動了宋朝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階級——市民階級的活躍和壯大。市民階級往往有著較高的精神追求,對於美食菜餚也有著更高的要求,並且往往腹有詩書,可以說,他們是使宋代菜名這麼「野」的「罪魁禍首」。
二、宋代菜名這麼「野」,有啥影響嗎?
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宋代的菜名「野」性十足,並且充斥著傳統文化的意識形態,固守著老一套世界觀。但其實作為特定時代下政治和經濟共同催化成果的文化現象,它不僅反作用於時代政治經濟,其在「野」名字中流露出來的文化內涵和核心價值對後世也有著深遠影響,在中國文化體系中發揮了巨大歷史作用。
1.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反作用影響
菜名之「野」決定於宋朝政治經濟文化,換言之也推動著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進程。宋朝整個社會上下崇尚含蓄雅正,將風格和氣節置於首位的原因,是由多個方面合力作用的,但社會思想的影響因素,自然也是離不開這日日提起、餐餐不落的「野」菜名。
其次因為「野」菜名的成功,眾多商人以及商鋪紛紛效仿以文化內涵「博噱頭」來滿足人們文化需求,從而擴大生意,致使宋朝出現了很多娛樂場所,從而使得商業貿易不再僅限於物質的交換——早在千年之前的中國便就出現了商業往來不拘泥於實物的商業思想。而這種涉及到了精神層面的服務業是近代以來發展最為矚目的領域。
2.對餐飲文化以及飲食體系的深遠影響
最為直觀的來說,宋代菜名也反向推動了飲食體系的發展和進步,宋人不僅在飲食技術上鑽研進步,並且也豐富和擴充了菜餚的種類,從而大大推動了中國飲食的發展。譬如說我們認為的「使得中國飲食如此豐富的最主要原因」——炒,這種烹飪方式其實是宋以後才普及的。
不完全統計,宋朝社會上下使用「炒」的頻率是以前朝代的數倍以上,而許多名字很「野」的菜餚便是由這種烹飪方式製作完成。
相關史料記載,宋代烹飪技術在色香味形上都十分講究,不僅冷盤菜系在被宋人進行了花樣翻新,連傳統烹飪方法「羹」都在宋朝迎來了飛速創新——羊舌託胎羹、索粉羹等,這背後都離不開各式菜餚這「野名字」對於菜餚本身發展的反向推動的「功勞」。
結語
宋代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變更都是巨大且對後世有著重要影響的。宋代菜名的「野」,看似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常化的文化現象,但其實它作為飲食體系和飲食結構的重要反映形式,也在反映著宋代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層次變動以及社會、民眾的文化需求。
宋代的菜名與其說是「野」,倒不如說是「真」——真正地表達了最廣泛群體的內心訴求、最真實的寄託了對生活的美好願景、真正的從各個維度還原了反映出了久遠年代的真實樣貌。
參考資料來源:
1、《正說宋朝十八帝》
2、《宋朝那些事兒》
3、《如果這是宋史》
4、《清明上河圖密碼》
5、《續資治通鑑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