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譚松韻媽媽被撞身亡事件受到巨大關注,如今又上了熱搜,因為肇事者竟然是譚松韻的小學同學。
許多人對此感到吃驚,畢竟這種情節在電視劇中都被罵狗血。但當發生在現實中時,真的令人慾語還休,那譚松韻又該何去何從呢?
譚松韻一直以可愛活潑的少女出現,在《甄嬛傳》、《錦衣之下》、《以家人之名》等劇演繹得很生動,也深受觀眾喜愛。卻不料事業上有所起步,卻在春節失去最愛的媽媽。
這件事在網絡持續發酵,開始時許多人同情譚松韻,但後來許多人故意帶節奏,利用輿論傳播不實言論。
但最終矛頭卻指向譚松韻,其實這段時間譚松韻已經因為庭審焦頭爛額,還要處理這麼多瑣碎事,的確令人心疼。
有說譚松韻藉此賣慘炒作,但換位思考,在春節期間忽然被告知媽媽出車禍,經過救治無效去世,這多令人絕望。
譚松韻作為演員,在簡單處理後事後,只能一邊帶著悲痛一邊拍戲,因為幾百人的劇組還等著她。而另一邊的肇事者母親卻說:你只是沒了媽媽,我的兒子卻要坐牢。
肇事者媽媽愛子可以理解,但說出這樣的話的確難以令人接受,因為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如今曝出肇事者竟然是譚松韻小學同學,相信這件事譚松韻作為當事人肯定是知道的,只是暫時瞞著媒體大眾。
也許是想給對方一個機會,但肇事者的態度實在太冷漠,一年多來沒有愧意和道歉,完全沒有肇事者應有的態度。雖然這樣的意外肇事者也不願發生,然而既然發生,就該負責任,而非一直逃避。
現在才揭露肇事者另一層身份,應該是譚松韻已經忍無可忍了。在中國人情社會下,這種關係一般會選擇私下解決,只有被逼無奈才會訴諸公堂。
很明顯肇事者有一定背景,敢如此不尊重受害者家人,想必是被家裡寵慣了,目無法紀。不然以譚松韻的影響力和輿論的壓力,能有多少人敢如此公開叫囂呢?
撞自己母親的卻是自己同學,甚至直至今天,還討不回公道,想必譚松韻內心也是自責的。
在一次節目中,黃磊問譚松韻有什麼願望,譚松韻捂著臉哽咽道 :「我希望我能夠夢到媽媽,希望媽媽下輩子是自己的女兒。」
這種無奈常人難以體會,只有真正經歷的人才會懂得。如果給她一個選擇,放棄所有名利能換回媽媽,想必譚松韻也會毫不猶豫。在生命面前,外在一切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許多網友對此事表示氣憤,甚至表示一命換一命。但按照法律來說,並無這種可能性。
雖然肇事者涉嫌酒駕,而且撞到譚母后逃逸。但譚母雖然因為車禍身亡,並非因車主逃逸而導致死亡,而是後期救治無效後去世,這也是肇事者減輕罪責的藉口。
按照法律大約判3到7年的時間,法律終究是法律,很難因個人改變。但如此處罰難以平民憤,包括譚松韻在內的很多人都希望能重判肇事者。
雖然法律神聖不可侵犯,卻也不能拘泥於法律條文,根據現實情況適時調整與時俱進才是真諦。畢竟法律是人定的,是為了解決人世間的糾紛。
這位肇事者讓筆者想到《少年的你》中渾身散發著冷氣的魏萊,一樣的冷酷不近人情,對自己的過錯毫不在意。這樣自私的性格和他們家庭教育也難以分離。
對於許多人說譚松韻利用輿論,即使真有這種情況也無可厚非。 有時對於不公的結果,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抗也是種勇氣。
如果撞得是一位普通人呢?沒有明星的財力去支撐醫藥費,沒有社會的關注度,甚至連向法院起訴的錢都拿不起,最後一了百了。
就像車禍中另一位受到傷害的人,如果不是因為譚松韻的曝光。最終得到的是肇事者的輕蔑和傲慢,還有拒不賠償的無奈。
有時面對惡,善良是無法感化的。那不如硬磕到底,即使最終沒有結果,起碼爭取過,而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抓住每個機會,珍惜與父母相處的光陰。
不知道曾經那個笑容滿面的松韻還能回來嗎?這種傷痛需要時間去治癒。如果無法為母親討回公道,也許會成為譚松韻一生的痛。
雖然肇事者是小學同學,但如此認錯態度和惡劣影響不該嚴懲嗎?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呀!
END
文【蘇染行】
歡迎關注 ,聊娛樂綜藝,品人間百態,有溫度亦有態度,期待與你相遇
往期經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