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寫時代正氣 吞吐天地大荒——軍旅畫家胡智林的山水情懷

2021-03-02 文學人生


胡智林先生近照


胡智林藝術館

壯寫時代正氣  吞吐天地大荒

        走進由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題寫館名的「胡智林藝術館」,迎面而來的是巨幅山水佳作《九寨勝境》。環顧四壁,滿眼鴻篇巨製,頓覺一種高瞻遠矚、雄闊磅礴的浩然之氣和勃勃生機縈繞心頭,目光和心緒隨著畫面的抑揚頓挫遊走,心靈為畫家的胸襟與功力所震撼。近些年,這些品質上乘的巨幅畫作,已經走進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部,武警總部以及全國各地的大型公眾空間。

        取得如此不俗成績的是青年畫家胡智林——一名武警警官學院的上校警官。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老師為胡智林指點作品


在總政為十八大分會場創作大型山水畫

        


《古田之春》 胡智林 畫

        智林先生自幼喜歡繪畫,可家裡窮得連一張寫字畫畫的報紙都找不到。無奈之下,他常常在水泥地板上描繪心中的孫悟空、豬八戒。遇到能寫會畫的老師,他就靜靜在一旁觀看。久而久之,看出了一些門道,回到家裡照貓畫虎,竟能與老師畫作、書法如出一轍。逢年過節,他憑著「看來」的本事上街寫春聯,每幅能賣兩角錢。

        當兵改變了他的命運。


《黃河乾坤》 胡智林 畫

        1991年,他參軍來到部隊。經過基層鍛鍊、機關培養、軍校深造,成長為一名優秀軍人。操槍弄炮之外,藝術是他的最愛。位於天府之國的武警警官學院是他藝術航船起錨的地方。從這裡開始,他的藝術之路分為兩條線:一條是部隊培訓線,一條是任務牽引線。

       部隊是座大學校。繪畫基本功使他在這座大學校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時也找到了深造的課堂。為培養藝術人才,武警總部經常選拔具有繪畫基礎的基層官兵進行培訓,胡智林是培訓班的常客。2008年,他有幸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深造,直接師從劉大為、苗再新等藝術家學習繪畫,並獲得美術專業研究生學歷。其作品連續入選全軍和全國美展,他本人也因此被四川美協、中國美協吸收為會員。


《黃山煙雲》 胡智林 畫

        隨著繪畫功力日深,他在軍內外的影響也與日俱增。2009年,武警四川總隊首長向他下達了一項任務,要求他給總隊辦公樓大廳畫兩幅畫,一幅「峨眉天下秀」,一幅「青城天下幽」。接受指令後,胡智林多次前往峨眉山和青城山現地寫生,同時參考了大量描繪峨眉和青城的優秀畫作,三個月完成了任務。兩幅巨幅畫作懸掛於武警四川總隊辦公樓正廳,成為機關大樓一道靚麗風景。此後,全國各地武警領導包括武警總部領導來四川總隊交流指導工作,第一眼就會看到這兩幅畫作。他們將四川總隊的工作經驗帶往全國各地,也將胡智林的山水藝術帶向四面八方。他因此成為軍界名人,部隊大機關、大單位但凡有巨幅山水需求,都會向胡智林發出邀請。

        智林先生把軍內外的每一次邀請都看作對自己莫大的信任,把每一項任務,都看作藝術的涅槃。他深知,懸掛於公眾場合的藝術作品,必須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彰顯時代精神、切合環境要求;必須富有健康向上的思想情調,浸透深厚的中國畫筆墨功力。基於此,他在創作之前,先要理清作品的主題思想,把握作品的藝術風格。在此基礎上,深入實地寫生,在真山真水中尋找感覺,俯察仰觀,窮形盡象,把自然中崇高、偉岸、雄渾、豪放的氣象,演繹成一種遼闊高遠的視覺感受。正因為他的巨幅畫作仰懷古人,面向當代,壯思欲飛,筆從胸發,由心境而畫境,由畫境而意境,所以創作的作品氣韻沉鬱,魄力雄傑,有一種閎中肆外的氣度和軍人特有的慷慨悲歌式的情懷,讓人從中感受到一種永恆的力量。從目前已創作的作品看,這種思想引領下的巨幅畫作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九寨勝境》 胡智林 畫

        一是山光水色型。這類作品溪岸空濛,水天一色,以《奧林春色》和《九寨勝境》為代表。《奧林春色》描繪了北京奧利匹克公園以及鳥巢風光,寫實與寫意結合。近景松葉蒼蒼,石骨錚錚,彰顯奧林匹克運動的拼搏精神;水面留白而出,延伸了畫面的空間感;飄蕩在水面的小船,增強了畫面的韻律;綠水林蔭遠處,鳥巢依稀可見,點出畫面主題,亦使整幅作品增加了無窮的現代氣息。《九寨勝境》以水為宗,山水相依,水隨山動,山為水舞,活脫脫一派人間天堂。正如他題詩所言:「山林疊翠舞飛花,微波碧水迎紫霞。白雲蜿逶通瑤池,清泉飛瀑入仙家。」神奇靜謐的景象與中正和諧的精神從畫面溢出,濃濃春意蕩漾。

        二是宏大雄奇型。這類作品蒼茫厚重,氣象沉雄,以《乾坤正氣》和《三峽朝暉》為代表,在壯寫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同時,灌注大氣磅礴的審美情感,表現陽剛正氣和雄強精神。兩幅作品分別以九曲黃河和萬裡長江為描寫對象,滾滾江河從遙遠天際咆哮而來,劈山斬嶽,一瀉千裡;山腰裡縹緲的白雲,與遠山變幻的節奏成就了天地的遼遠;山骨水韻,莽林勁松,達成力、勢、氣的完美統一,展現出堂堂中華的宏大氣魄;宇宙的律動,生命的呼喚,交織成一首渾厚、磅礴的交響樂。觀者從黃河、長江的宏大氣勢中,會生發出對壯美河山的熱愛和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進而激發奔騰向上、開拓進取的浩蕩情思。


《瀑布溝頌》 胡智林 畫

        三是歲月流雲型。以《天府之源》和《大渡河畔》為代表,景物壯麗,氣勢恢宏,畫面結構錯落有致,虛與實、動與靜形成鮮明對比,歷史的厚重感和歲月的滄桑感撲面而來。尤其《天府之源》,壁立千仞,參差錯落,列布於岷江兩岸;山石斑駁,刀劈斧剁,蒼涼厚重,層層疊疊;山上林木鬱鬱蔥蔥,近景琉璃屋頂若隱若現;遠山的迷濛,雲霧的縹緲,昭示時間的久遠;歲月隨岷江流淌,歷史的腳步由遠而近。

        三類作品風格迥異,而主題思想都表現得非常到位。古人「意在筆先」的創作原則在此得到很好的體現。


《青城天下幽》 胡智林 畫

        儘管智林工作和生活在天府四川,但他的巨幅山水畫作絕不僅限於描繪巴山蜀水。根據任務需要,長江、黃河,黃山、泰山,北方的巨巒大嶂,南方的潤明坡石都在他表現之列。完成如此千變萬化的任務,需要掌握多種多樣的藝術語言。

       早年藝術學院的深造,晏濟元、劉大為、苗再新、龐泰嵩、岑學恭、邵仲節、姚葉紅等老師的悉心指導,無數個寂寞之夜的勤奮鑽研,使他全方位地掌握了山水畫的各種技法。具體創作中,他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特徵,融合各種筆墨語言,安排胸中的山川雲水、林木丘壑。


《泰嶽霞光映金暉》 胡智林 畫

        巨幅山水不同於尺幅小品。智林對這類畫作的創作多採用全景式構圖。景物安排吸收我國古代人居理念中關於周邊環境的理想範式中合理的部分,山放在哪裡,水如何布局,道路橋梁房屋的安排,都根據和諧大雅的原則、遵循「道」的規律取捨;同時運用三點透視「以大觀小」法則,消減遠近透視大小差別,人為地擴展境界,使畫面產生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大境界。


《延安頌》 胡智林 畫

        智林用筆,大起大落,才華恣肆,新意迭出。《黃河乾坤》椽筆大線,極盡中鋒抑揚之能事,如長嘯高歌,酣暢響亮,穩健中見豪放,淋漓中見深厚。而《古田之春》則以側鋒運筆,追中鋒效果,山青林潤,俊秀飄逸之感油然而生。《泰山朝暉》行跡質樸而氣象華美,眾多林木亦是筆筆寫出,再加以皴擦涵蓋,色墨烘染,崇山峻岭,層層推遠,壓金疊翠之間,蒼茫雄渾。

        對於不同的描繪對象,智林會靈活運用不同的山石皴法,有時將不同皴法有機結合,創造出獨特的美學意境。如表現北方山石,他常用濃墨幹筆勾勒出大山冷峻的巖層,然後交替運用「斧劈皴」「亂柴皴」「帶水斧劈皴」等,沿著山石結構順勢揮掃,使山石水墨淋漓,酣暢勁健。有些畫面表現宏大景象,北方、南方山水交織,他便在運用「斧劈皴」的同時,運用「披麻皴」表現山石平緩細密的結構和紋理,用線肯定、靈變,山水煙雲隱現,奇妙無窮。


《乾坤正氣》 胡智林 畫

        他寫雲水有兩種手法,一是勾勒法,二是留白法。對遠景雲彩,有時用淡墨渲染,有時略加勾勒,表現其濃密凝重、詭異多變之姿。對前景之雲則作留白處理,先用淡墨將雲烘出,再用水皴染,使雲層產生立體質感和3D效果。湍急的江水在智林筆下往往化為細密曲折、流暢別致的線條,其造型不僅具有繪畫之美,而且具有音樂之美。

        智林山水畫作設色淡雅,墨色比例極為講究。所用色料除國畫顏料外,常常輔之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硃砂、雄黃、白雲母等等,他都運用得得心應手。墨與色的有機結合,普通顏料與礦物顏料的交融互補,使畫面在表現不同對象時透射出應有的或沉靜、或莊重、或質樸、或活潑的藝術感覺。


套色木刻 《挺進》 胡智林 作

        智林先生畫路很寬,山水而外,人物、花鳥亦可圈可點。他的國畫牡丹畫得靈動瀟灑,著名花鳥畫家邵仲節先生親自為其寫下「邵氏牡丹傳人」的題詞。2009年,他的人物畫《快樂女兵》《紅星閃閃亮》《鈞發》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作品展。除此之外,他在版畫藝術方面也有較深的造詣。2012年,他創作的套色木刻《律動》入選建軍8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作為一名警官,胡智林始終把謳歌祖國大好河山,傳揚時代精神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今他正當盛年,筆墨功底已臻深厚,而靈逸之氣尚處噴發之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望秋水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一腔乾坤正氣,滿紙燦爛陽光——這是他正在追求的事業,他將繼續在這條道路上開拓前行。

  


套色木刻 《夜巡》 胡智林 作

       筆下風雲,胸中乾坤,腕底氣象可期。

 

 

二〇一六年六月五日於蜀都雲卜堂

我們力圖找到文章的作者,但是由於交際有限,我們很難全部聯繫。精選的這些文章,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請與我們聯繫。

投稿合作QQ:673045028 電話:15368062388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軍旅畫家陳少林中國畫作品展在雙流開展
    百姓生活網訊軍旅畫家陳少林身材英俊挺拔,一件整潔的珍珠白唐裝、深色休閒褲、黑色旅遊鞋以及一頭烏黑的平頭讓人眼前一亮。 記者8月4日到訪時,《此心安處是吾鄉》的「陳少林中國畫作品展」正在舉行開展儀式。「作為一名軍旅畫家,本次有幸第一次在雙流展出個人作品,希望借我創作的93幅作品,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這個特別的日子。
  • 山水畫家王寧作品欣賞 古風墨韻 氣韻生動
    在中國,從古至今人們對山水是無比崇敬的,覺得它是天與地的連接,是有生命有靈氣的地方,也是至高無上的。山水畫家們是在抒胸中之丘壑、寫心中之意境,山水畫並非只是山川的再現,而是再造。能稱得上山水佳作,起碼要有中國畫的文化內涵與筆墨語言。因此,我認為優秀的山水畫作品,必須具備:意境深遠,格調高逸,氣韻生動,筆墨老到,色彩協調,並要有自已獨特而不俗的藝術符號。
  • 軍旅畫家王一帆:循光而來,用工筆繪就時代重彩
    冬日的北京,和煦的晨光照進了王一帆的畫室,大大小小的顏料罐在地上留下斑駁的影子,偌大的畫板上,由金石粉末勾勒出的線條透出晶瑩亮光,身著工作服的王一帆伏在畫前,用筆一點點堆砌起大國盛世的時代重彩。「堅持文化創造『為軍人』,就一定能穿透時光的序列,成為這個時代永恆的記憶。」
  • 當代畫家系列訪談:走近山水畫家吳宏澤
    氣韻生動、天人合一的創作當屬吳宏澤的風格,煙波浩渺、山水相依且能欣賞到田園風光和山水完美融合是他自成一家的亮點,他專注於鄉土情懷的創作,畫出了青山的挺拔蔥翠、畫出了綠水盈盈和泛舟、畫出了鄉間農耕和嫋嫋炊煙,然而,他的畫是畫亦非畫,簡直就是活脫脫現實生活最美寫照。
  • 華藝名家推薦-著名山水畫家劉建偉
    可是,為什麼畫山水?怎麼樣畫山水?什麼是好山水?一個答案。精神。中國的魏晉時期,文化人推崇老莊思想,追求個性自由和貼近自然,為山水畫的精神規範了內在的素質,即實踐山水畫的意義在於寄託生命的「天人合一」的生存價值。山水畫歷經各朝代,無不體現出當時的時代精神。在我們這個多元開放的新時代,包括山水畫在內的各種題材中國畫愈加色彩繽紛而又各臻其極。
  • 《山水畫家陳明玉作品欣賞》
    陳明玉是一位從商山洛水裡一步步走出來的商州畫家,初見到他有點清瘦卻不乏精神,有點文弱卻不乏豪邁,外在的他似乎有點靦腆和內斂,而觀其作品卻令人感受到一種桀驁和堅貞,畫如其人,那通篇洋溢著一種樸實與清寂的氣息,沒有過分的華麗與修飾,沒有虛無的偽善與做作,在他的作品裡,自然而然地向人們流露出一種真、純、樸、靜的樸實之美。
  • 孫立新:一位有著深邃歷史情懷的畫家
    這個創作傳統鼓舞著新一代的油畫家特別是軍旅油畫家。作為軍旅油畫家,孫立新以投身部隊文化建設為首要職責,在軍事題材油創作中投注了大量的心力。努力在宏揚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探索新時期軍事題材繪畫的藝術創新,追求藝術思想與表現語言的有機結合,藝術社會性與自我藝術個性的統一。——範迪安
  • 山水有靈 筆墨有韻 山水畫家趙妘琿
    妘琿作品1心中有山,創作的山水畫畫中則有靈,胸中有筆墨,創作的山水畫畫面則有神韻。但是要做到心中有山,胸中有筆墨,不僅是筆耕不輟的練習,更是豐富學識的積澱。妘琿作品2本篇介紹的是畫家妘琿,妘琿是一位繪畫界的新進者,但是她的山水畫不僅秉承了中國古典山水畫的優秀傳統,畫面表現的思想更是將其個人的感悟和當前時代的氣息融入其中。
  • 工筆畫家程寶江 | 濃濃的盛世情懷充盈在他的作品中
    與很多強學古代失意文人畫家去寫「蕭條淡泊」的人不同,程寶江的畫作,即使是長衣秀女、古裝雅士,也都表現出濃濃的盛世情懷,他把內心的感悟通過作品深深感染給讀者,表達出畫家厚實的文化底蘊、高尚的品性和體悟生命的真摯。藝術經歷1997年香港回歸,文化部舉辦的龍脈杯全國書畫大展中作品《志在雲天》榮獲優秀獎。
  • 「天地正氣」抗戰紀念作品展.
    熱點預告:【展覽預告】1、「天地正氣」抗戰勝利70周年展 8.22 深圳2、"澄懷若谷"谷洪書法作品展 8.22 北京3、張羽翔師生書法作品展 8.29 上海【展覽預告】1、「天地正氣」抗戰勝利70周年展 8.22 深圳
  • 正氣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正  氣  論作者 張和剛正氣者,乃天地浩然之氣也。或問曰:「何謂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嗚呼,孟子浩然之氣,其皆養諸於此乎!觀乎今之天下,正氣衰而邪氣盛,其病也久矣;觀乎今之眾生,正氣墜而戾氣盛,其病也亦久矣。正氣之不足,人之何以為人;正氣之不足,天下之何以為天下。故智者知過而改之,不肖者不及也。
  • 用筆墨寫自然之詩情——讀畫家吳木離的山水畫
    用筆墨寫自然之詩情——讀畫家吳木離的山水畫評論:饒佳 (廣州藝博會媒介總監 青年策展人)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靈性,一方水土養一方藝術的詩情畫意。畫家吳木離先生的山水作品,就是這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藝術華章。吳木離作品《春夏秋冬四條屏》64x248cmx4品吳木離先生的作品,一種靜謐的詩意充盈其間。
  • 【 百家姓氏】中國山水畫家楊天佑仿古佳作細品
    山水畫家楊天佑的仿古佳作細品發布時間:2019-01-18 01:25 來源:中國報導中國報導訊(吳蜀豐報導)今日之中國,遇到千載難逢的「文藝復興」,但華夏民族的美術印象,大家多少覺得有些暗淡與模糊。在無意中聽朋友引薦了重慶的一位青年畫家,我所認識的畫家不計其數,所以對朋友的介紹淡而無心,而觸動我的是一幅精美的仿古畫《雪景寒林圖》,開始以為朋友又用古畫來戲謔老夫,細看之下多有不同,雖沒有原作的古樸沉穩,處處流露出來的卻是筆墨的輕盈和新鮮
  • 宇晴軒名家之十三:當代實力山水畫家趙水慶
    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菏澤市牡丹區文化館專職畫家、菏澤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牡丹區政協委員、民革黨員。用心所畫之山水,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深,筆情縱恣,具有鮮明而又獨特的藝術風格。變則活,不變則了無生機。中國山水畫之技法,是千餘年來代代傳承、創新、積澱之結果。《芥子園畫傳》語:「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範寬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繼承發展,標新立異,才使歷代山水畫家高峰林立,名家輩出。
  • 劇版《蠻荒搜神記》大荒榜中榜十大兇獸篇
    據傳「天地裂,山河決,神帝死,龍神囚」中的龍神指的就是九翼天龍,大荒300年,它作為帶頭大哥,與裂天兕、赤炎馬一起肆虐大荒,一直囂張到了少年神農崛起南海。《蠻荒記》中記載「巨大的黑龍,九隻淡金色的鱗翅交迭震動,狂風凜冽。」一個字「帥」,黑龍金翅,大約是↓的土豪金版本吧~
  • 畫家孫丹丹——筆墨山水與荷花
    畫家孫丹丹的筆墨山水與荷花孫丹丹,生於1969年,山東德州市,善長國畫山水,荷花,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經常參加書畫展其作品獲獎,現為中國書畫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會員,德州市美協會員。其作品多以寫意山水畫為主,作品現代中國畫氣息很濃,畫家解釋為偏傳統的技法,以表現青山秀水及山勢險峻。孫女士自幼喜愛繪畫,善於觀察與思考,與多位畫家老師切磋以筆會友,近年來勤勉耕耘,筆墨刻苦,在寫生與學習探討中畫工不斷提高,畫風嚴謹。以繪山水、最為擅長,同時也喜愛畫荷花《荷花圖》荷花一直是被喻作"君子之 花"、"聖潔之花"。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被譽為滿家山水。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
  • 山水畫家李寶林:雪域大山,是我寫不盡畫不完的夢中之境
    那些磊磊落落的山石、氤氳變幻的水雲,以及偶爾現諸畫面的滄桑古拙的民居、如虯鐵鍛鑄般高度符號化了的樹木等意象,都是他自我情懷最恰當的安放所在。這種「所在」,通過人們對「水墨」的先驗而直抵心靈,在人們的視覺和心靈上形成了強烈的情感共振,達到了不可言說的藝術震撼力。
  • 「咫尺天地——中國畫山水花鳥小品展」廣州開展
    2020 年 12 月 7 日上午," 咫尺天地——中國畫山水花鳥小品展 " 如期在臻致堂開展。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名譽副會長陳煒,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名譽副會長盧彥汛,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梁少興,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藝術顧問黃頌豪,原大公報記者汪歧,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顧問黃玉珍,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顧問陳國林,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副秘書長郭慈,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梁,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副秘書長黃向榮,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理事黎慶芳,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監事龔愛,廣州市越秀區美協副監事長謝惠娟等二十四位畫家
  • 《北國晨風——北派山水藝術中心畫家作品展》將在泰安隆重啟幕
    《北國晨風——北派山水藝術中心畫家作品展》將於2020年12月25日,在泰安泰山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啟幕。這次由泰安日報社等主辦,泰山國際會展中心等承辦的大型畫展,以57名北派山水畫家,300餘幅作品的龐大陣容,參加這次中國泰山藝術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