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來談論《Titanic》,似乎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像是在說:很久很久以前······
雖然《Titanic》已瞭然無新意了,不過每一次重溫,都能給人不一樣的感受。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Jack ,總覺得他是個愛浪漫的男孩子,有自由的價值觀,喜歡過無拘無束的生活,「To make each day count」的理論很吸引嚮往刺激和自由的孩子吧,認為他不現實。現實生活很殘酷,不是及時行樂主義者的天堂,只知道講愛情,失卻附麗終是沒有意義的。而仔細回味整部影片,在Jack 的言行裡,我終於理解了,他才是最懂愛,最懂生活的人,頂天立地!是他一直在教Rose生活,教她去愛,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充當的不僅是愛人的角色,更是Rose的精神支柱,支持她活到白髮蒼蒼,在她再也走不動的時候,仍能銘記:
編輯
「There was a man named Jack Dawson,and that he saved me in every way that a person can be saved。」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有多少人也在期盼能有這麼一個人拯救自己。救贖與愛情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兩部分,能夠獲得這兩者的人也定能像Rose那樣,在上岸之後經歷無比珍貴的被救贖的一生。
很多經典影像和片段仍在腦海中反覆迴蕩,像兩位戀人在航船桅杆上的浪漫一幕。能跟自己相愛的人共患難,同呼吸,用彼此相擁的方式,攜手走完最後的生命裡程,然後隨巨輪一起消逝於漫漫的海域,長眠於海底,這遠比苟且空虛地度過一生來的幸福,踏實!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不論短暫抑或漫長,這或許是影片導演始終思考的主旋律問題。不難看出,貫穿於背後的隱藏線索便是對生命價值的探討,對生命選擇方式的凝思。傑克對生命的度過方式更是顯得簡單,但並不盲目和草率,他有很明確的生活目標與方向,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又能通過努力得到何物,雖然是通過賭博的手段偶然獲得登上泰坦尼克的機會,但能與露絲結識,
編輯
年輕時擁有一份足以刻骨銘心的愛情,於他已是了無遺憾了。正如影片最後,泡在冰水裡的傑克望著身邊患難的戀人,仍用最後殘留的溫暖和力氣為其維持求生的勇氣和信心,他坦言「能夠得到這張船票,認識你,與你相愛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樂」,的確,傑克前期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日子雖是困頓,卻淬鍊出一顆火熱而善良的心靈。20餘年人生旅途,短暫得如流星划過星際,
但傑克選擇了有質量的度過,他曾那樣大膽坦蕩的為之愛過,奮鬥過,付出過,當生命歸於盡頭之時,他的臉上未有太多遺憾,太多悔色與不舍,反倒多了一份坦然,甚至是一份凜然,為愛獻身,為戀人撐起生命的架梁,又有何妨?《鐵達尼號》給了我太多的感觸。
編輯
被其中驚心動魄的場面所震撼,偶爾也會在心中柔軟的沙灘上留下一行足跡。但現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動了,也將它深深地印入了記憶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煙火時,看到那煙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綻放,再落下,竟會想起鐵達尼號遇難時,船長發出的求救信號。煙火同樣上升至遼闊的星空,綻放,落到無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麗的煙花而高興地笑了。想起來仍覺得心痛。人的感觸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深,時隔多年,這部獲得十一項奧斯卡大獎的《鐵達尼號》,依然能夠穿越時空,震撼著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