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痛苦並不僅僅是種感覺,而是為了交流?

2021-03-05 原理

在公園的遊樂場中,如果你留心觀察那些玩耍嬉戲的孩子,遲早會遇到某個跑來跑去的孩子不小心跌倒在地的情況。這個孩子或許會出現片刻的沉默。但緊接著就會環顧四周尋試圖找尋些什麼,當瞥見自己的家長時,最終爆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哭聲。這個孩子哭的順序並非意外,這是一個信號。這樣,才能讓正低頭看書的家長在聽到哭聲後抬起頭來,並立即衝過去進行安撫。在未發一字的情況下,孩子成功得吸引了可減輕自己痛苦的人的注意力。

Jlhopgood/Flickr

痛苦為什麼會存在?它在人類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它的生物功能卻更加令人好奇。痛苦不同於純粹的傷害感受(nociception)——一種能夠感知並遠離毒性刺激的過程。但是,痛苦並非僅僅是一種記錄我們應該避開的事物的標記而存於我們的認知中。它自身就是一種體驗,是一些我們能主觀感受到的東西。

我們內心對痛苦的感受,會通過表達而成為外部社會世界的一部分。我們能輕易地接受非言語類的情感交流,並且深知這種交流能帶來的益處,例如安慰。但是,當遭受痛苦的是非人類的其他動物時,科學家們卻傾向於認為這僅僅是由於被傷害而產生的副產品。而將痛苦的目的看作是動物之間的一種信號,則會上升到將動物擬人化的問題。

已經有大量證據表明,非人類對痛苦的表現具有深刻而固有的交流價值。以羊羔或小鼠寶寶的哭聲為例,這能為它們贏得來自母親的安撫和舔舐。又或者,吱吱作響和扭動的老鼠能吸引其他老鼠的注意。這種關注與安慰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傷害的不良感受,這種現象被稱為社會緩衝。當羊羔在經歷痛苦的過程時,如果附近有它的母親或其兄弟在的話,它會比只有隻身一羊的情況更不易激動;在老鼠身上也出現了類似的經歷。

這並不是說傳播痛苦得到的反應總是引發關懷。有時候,當大鼠看見其他大鼠痛苦的面部表情時,會做出逃離的表現,或許是因為目睹痛苦會令它們太過於焦慮不安。同樣,羊會用頭來頂撞那些表現出痛苦的同伴,這也許是為了阻止它們吸引掠食者的注意。

這就是將傷痛顯示出來的一個缺點——這是一種既能夠吸引朋友、也可以吸引敵人的信號。更加微妙的痛苦表達,例如通過面部表情,或許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例如面部表現出怪相既能將痛苦的信息傳遞給附近的同伴,但又不會將其立即暴露給潛伏在灌木叢中的掠食者。事實上,許多能在面部表現出痛苦的動物,如兔子、老鼠或綿羊,都是易受攻擊的獵物。

那麼,為什麼動物會注意其他動物是否痛苦呢?最簡單的原因是,這種行為非常的不正常,是一種能在日常背景下脫穎而出的簡單刺激。另一種更合理的解釋是,關注他人的痛苦能獲得一些收益。正如動物在物理環境中尋找有關食物或威脅的位置信息一樣,對社會環境的關注可讓它們收集到與即刻、過去和未來情景有關的信息。

比如說,某個動物因落入洞中而受到傷害,其他動物就能學會規避這種危險。它們能從其他動物表達出的不適感中推斷出潛在的危險。恆河猴、斑馬魚、地松鼠和土撥鼠等許多動物,就能從對同伴經受痛苦的觀察中學到經驗。還有一些動物只需見證過一次痛苦就可從中吸取教訓。

那麼為什麼不能把非人類的痛苦看作是一種交流呢?部分原因是源自於笛卡爾的關於心靈與身體的分離信念的一種遺留,在這種信念中,動物被認為不具有思想。還有一個事實是,其他動物的世界體驗與我們完全不同。我們可以知道朋友的痛苦表現之下的含義,因為我們也有過相同的經歷,所以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但動物的苦痛對我們來說更加陌生,所以很難將自己置於它們的處境。

第三個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把握非人類的動物反應背後的機制和可能的精神狀態。我們知道有一些物種具有動機驅動的行為能力,而這些都與感官記憶、情緒記憶和大腦中的學習區域有關。但是,我們並不清楚動物能對某種情況進行深思熟慮過地評估並做出決定的程度。

長久以來,痛苦行為一直在進化或適應性方面被解釋為動物逃跑、癒合並因此存活下來的一種方式。這種令人不愉悅的情緒體驗充當了警報的作用,能向物種發送信號,以阻止它們正在做的事情,並使它們逃離當前的情境。特定的行為,比如舔或揉,可以通過幹擾發送給大腦的疼痛信號來減少不愉悅感,足以讓動物自己決心逃脫。一旦安全之後,躺下或保護受傷部位可防止進一步受到傷或避免新復原的組織遭受損害。如果動物學會將這種負面經歷與特定地點、事件或刺激聯繫起來,那麼它們所受到的傷害就能幫助它們在未來規避危險的情況

如果痛苦已經演變得具有交流用途,那麼群居動物應該比獨居動物更多地表現出痛苦,因為群居動物具有可以交流的對象。而且,自然選擇也應該更有利於誠實的行為,而不是操縱性的行為,因為表現出痛苦具有將自己的弱點暴露給掠奪者的風險。

這些想法都仍待被徹底檢驗。沒有任何對痛苦行為的潛在適應性解釋是相互排斥的;只是科學家還沒有很深入地思考交流理論。認真的將痛苦視作為一種社交信號,意味著真正地拋棄笛卡兒的舊觀點——不再將動物視為只是一個「黑盒子」,而是研究它們生物電路中的反應。

撰文:Mirjam Guesgen

原文標題為「Animal pain is about communication, not just feeling」,首發於2018年6月15日的AEON。原文連結:https://aeon.co/ideas/animal-pain-is-about-communication-not-just-feeling?。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相關焦點

  • 《向井荒太的動物日記》它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痛苦和死亡,而是為了被愛
    《向井荒太的動物日記——愛犬洛斯蘭狄的災難》。第八集的故事講述的是一隻叫做小不點的試驗狗,因為不停的接受各種實驗,最後不得不以安樂死結束它的生命。從一出生開始就註定要死亡,那就是試驗狗。一生都不停的用於做各種試驗,就算它死去,它的屍體也要用於解剖,做出最後的貢獻。它唯一的快樂是每一天的戶外散步,那是唯一可以離開白色醫院的時光。
  • 此處無聲勝有聲,除了聲音交流,動物令人嘆為觀止的其他交流方式
    佛教中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幾大感官體驗的描述,而在生物界包括人類,也的確一般都有觸覺,味覺,聽覺,嗅覺及其他感官感覺,人類主要是通過語言來交流,而動物們呢?例如虎鯨就號稱動物界裡的語言溝通能手,它們可以發出六十二種不同的聲音與同伴交流,虎鯨作為高度社會化的群居動物,它們的交流方式竟然也和人類相類似。
  • 不僅僅是喜歡被大叔唱出了另一種感覺 成功俘獲我這個少男的心
    虎二 不僅僅是喜歡在抖音上有一位大叔翻唱了這首歌 唱出了另一種感覺 感覺裡邊的歌詞句句都像是在說我自己一樣這位大叔用他「滄桑」的嗓音把這首歌表達得更有故事,也是受到了很多抖友們的喜歡,在評論中有人說他賦予了這首歌新的靈魂
  • 這3種情況,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超能力」,擁有者卻痛苦不已!
    這個3種情況,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超能力」,擁有者卻痛苦不已!第1種叫做無冷症從小我們就聽說過蛇的體溫是非常低的,這是一種冷血動物,所以很多人對蛇都會感到非常的恐懼和這些冷血動物不同,人類是恆溫動物的一種,身體的溫度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對於周圍環境的變化溫度的升高或者是降低都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在夏天的時候我們穿的衣服會比較少,冬天則需要裹上厚厚的棉衣,根據溫度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穿著
  • 地球6種高智商的動物,排名第一的動物,智商相當於人類6歲
    導語:地球6種高智商的動物,排名第一的動物,智商相當於人類6歲。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其他動物也是有智商的。像是上面的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這也使得它們成為知名度最高的寵物鳥之一。非洲鸚鵡的智商,甚至能相當於人類六歲孩童的智商。
  • 情侶「接吻」時,女人有這3種「姿勢」,不是動情,而是厭惡至極
    親密關係男人在和女人「接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場合,特別是第一次,不合適的場合,會給女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也會造成被拒絕的風險,還有就是要特別關注的女人的3種「姿勢」,如果女人「接吻」有著3種「姿勢」,不是對你動情,而是厭惡至極
  • 《動物世界》為了生存,我們都活成了動物
    這艘開往公海的豪華郵輪正偷偷摸摸開展著一場別開生面的黑暗生存戰……而這部奇幻的冒險片《動物世界》的片名也很有意思?這部冒險片《動物世界》究竟是什麼意思?想要表達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看看李易峰小哥哥如何扭轉乾坤!在這艘巨輪上,為了還錢、為了活命、為了安全下船,李易峰在朋友的慫恿下參加了「剪刀石頭布」的遊戲。
  • 為了體驗動物蛻皮的感覺,日本猛男將自己全身塗滿白膠...
    自然界中很多動物成長時會蛻皮,人類很幸運,沒必要做這種事情。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能和動物交流是我認為最牛的能力,這位醫生告訴你牛在哪裡
    有想過如果你能和動物進行交流,你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由鋼鐵俠的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多利特的奇幻冒險》中,人稱「怪醫」的多利特就是擁有可以和所有動物進行友好交流能力的人。涉獵面有多廣?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甚至和昆蟲都能做交易。
  • 《荷花和丹頂鶴》:孩子和動物之間意想不到的交流
    在《孩子與宇宙》中,河合隼雄說到,在心理或身體有病的時候,人的感受性有著不可思議的敏銳,從而可以體驗到與動物之間意想不到的交流。生病有時甚至是一種特權。對於荷花來說,這不是簡單地救一隻動物,這個故事也不僅僅是歌頌善良,歌頌好人有好報這麼簡單。荷花的行為可以說是因為她將自己代入到了丹頂鶴之中,也許荷花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對於她來說,救丹頂鶴,正是在救那個被同學排擠、孤立的自己。
  • 各國的《動物保護法》,讓我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感覺
    來一起看看國外的這些保護法吧,怎麼都有一種讓控主羨慕嫉妒恨的感覺義大利:三天不遛狗將被罰款義大利都靈市議會的一部法規規定:「狗主人可以騎自行車遛狗,但其速度不能使狗太勞累」;如果狗主人三天不遛狗,將被處以最高達650美元的罰款;主人不能給自己的寵物染色,或為了美觀,截去寵物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如割掉狗的尾巴等。
  • 這個劇組最痛苦:動物演員全是戲骨,貓咪在邊上也不能擼
    影片由6段溫暖的故事組成,每段都有一個動物。截至發稿前,該片首日預售票房已達4700萬。為了拍好動物戲,楊子導演請來了曾參與《忠犬八公》的好萊塢動物訓練團隊。「訓練是其次,首先是保護」,這是楊子從好萊塢團隊學來的,「他們有非常獨特、秘而不宣壓箱底的訓練手法,讓你看你也做不來,好像他們會一種跟動物交流的語言,是一種氣場的東西。」
  • 什麼動物可以看到鬼魂?
    有些動物天生可以看到和感應鬼魂道的存在,特別是下面這五種。 一、牛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牛不僅僅是勤勞的象徵,也是通靈的動物,牛眼淚被一些民間術士認為可以用來讓人看到鬼。牛自己是可以看到鬼的,部分靈性強的耕牛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死,會在自己死前流淚。
  • 日本藤澤市代表團到昆明動物所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文化交流
    日本藤澤市代表團到昆明動物所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文化交流 2016-11-04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動物溝通師Sonya Fitzpatrick | 人類與動物的心靈橋梁(視頻)
    如果房子裡有哪只狗死了,或什麼動物死了,其它動物都會很傷心,會痛苦,會思念死者。就像人類一樣,想念死者還在的日子。動物也需要時間才能走出悲傷,有時候一輩子走不出來。不理解為何會被拋下,我突然把狗關在院子裡,沒有交流的對象,這樣對狗來說非常難忍。我常說換做是你,你感覺怎樣?這樣想是最好的方法,要是整天被關在籠子裡,你感覺怎樣?有些人外出時把寵物關籠子裡一整天。
  • 【原著選讀】彼得·辛格 | 《動物解放》(節選)
    這套辯解倘若成立,將會顯示人類不管為了多麼輕微的理由、甚至於在完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均可以對非人類做任何事,無須擔心受到任何有理可言的責難。這套說法聲稱,忽視其他動物的利益這條罪名,永遠不會落到人類頭上,原因簡單得令人驚愕:因為動物沒有利益可言。它認為,非人類的動物說不上利益,因為他們無法感受到痛苦。
  • 節目《動物圈的問號臉》將播 觀察員交流養寵經驗
    節目《動物圈的問號臉》將播 觀察員交流養寵經驗 2020-06-09 15:19:35   動物知道自己可愛嗎?什麼樣的動物可以當室友?網紅火烈鳥的羽毛是天生粉色嗎?為啥都說熊貓的糞便是香的?在知乎上面,我們經常能看到網友針對動物提出一些疑問。顯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飼養小動物,與動物相關的話題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和關注。  6月10日,B站原創動物觀察類綜藝《動物圈的問號臉》即將開播。
  • 幸福的反面不是痛苦,而是麻木、被動的生存狀態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幸福也許並不是真的幸福,而你所認為不幸的生活,也許夾雜著幸福的千萬種可能。通常來說,我們對幸福可能存在著這幾種誤解:1)「幸福=沒有痛苦。」幸福不是沒有痛苦,相反,痛苦對於幸福而言有一定的必要性。
  • 大型貓科動物有哪些?現存7種大型貓科動物體重概況
    按照目前公認的分類標準,大型貓科動物只有7種——虎、獅、美洲豹、豹、美洲獅、獵豹、雪豹。其中5種為豹亞科,2種為貓亞科。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將貓科動物修訂為2亞科、8世系、14屬、41種、80亞種。
  • 前戲不是為了滿足,而是為了誘惑
    啪啪啪不只是身體的碰撞,更是靈魂的交流!要交流嘛,就不能太著急,我們總要是刺探一下雙方的需求,俗稱:前戲然而,人們常常不明白前戲意味著什麼。他們可能會誤認為口就是前戲。其實前戲的本質,是你需要讓女生知道你愛他,願意去了解她的需求,願意為她去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真心,讓她知道和她在一起的目的不是為了「上她」,而是因為愛她。前戲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而是為了引誘、引誘、引誘。最性感的前戲技巧可以幫助你把快感達到極限,只在高峰時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