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林:我們很多年不寫超過兩行的臺詞了,小鮮肉背不下來

2020-10-03 赤木鋼鐵

近兩年,內地娛樂圈全面進入了「流量偶像時代」。

這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工業化的造星流程,由具有一定的流量承載性的平臺發起選秀活動,比賽的同時收穫大量流量和粉絲。

這樣模式下「生產」出來的偶像藝人成功的繞開了傳統的院校體系,大大減少了成為一名「明星」的時間周期。

這類偶像明星參考的是韓國娛樂圈的『練習生模式』。

不同的是,韓國練習生通常需要培訓多年才能獲取微小的出道可能,且偶像藝人處於韓國娛樂圈生態鏈最底層,只有最頂尖的最知名的偶像藝人,才能擁有拍攝影視劇的權利。

而這些擁有拍攝影視劇權利的韓國偶像,通常都是從戲份不多的小配角演起,得到觀眾認可後才有拿到其他影視資源的可能性。

但國內的偶像藝人不同。

平臺看準「選秀偶像」自帶的巨大流量,迅速為他們安排各類影視劇資源,他們不需要經歷評判「是否有潛力成為演員」的藝考,不需要在專業的藝術院校進行表演學習,就可以直接出演影視劇,甚至可以上來就出演影視劇的男女主角。

隨著這批幾乎沒有什麼演技可言的「偶像藝人」衝進影視劇市場,國產劇面臨著又一個巨大的質量滑坡。

最近,國內知名編劇汪海林在採訪時又一次曝光了當下國內影視劇行業的「亂象」。

因為大量「流量偶像」開始湧入影視劇拍攝市場,因為專業性的缺失,甚至需要專門的劇本來「匹配」他們。

有投資方在劇本創造期就會明確的告訴編劇,不要寫太長的臺詞,降低劇情的難度,「他演不出的」。

汪海林自嘲,他們已經有幾年沒寫過兩句以上的臺詞了,而且十分自覺的分配臺詞,儘量讓男方說一句,女方說一句。除此之外,還要儘量避免男女主角在同一個帶戲的空間裡。

因為流量偶像手上的綜藝和商業活動太多了,經常不是這個不在,就是那個不在,甚至是兩個都不在。只能由替身演員和配音演員完成戲份。

跟這樣的流量偶像藝人比起來,以前被觀眾怒斥的「數字演員」都算是敬業的。

畢竟還是本身親自到了拍攝現場的。

是所有的流量偶像在拍戲的時候都像汪海林吐槽的這樣嗎?

當然不是,但汪海林吐槽的確實是行業的大環境和普遍現象。

95後,甚至是90後演員中臺詞過關的明星屈指可數,大多數明星離開配音演員之後簡直是慘不忍睹。

先不說他們能否把臺詞念的字字標準,陰陽頓挫,情緒飽滿且適宜,大多數流量明星連基本的背臺詞都是難事兒。

吳亦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自己和楊紫拍攝的古裝劇《青簪行》是自己演過的臺詞最多的角色,自己記憶力不行,過目就忘。

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到了片場開機前十分鐘背詞兒,這樣最有效。

拍之前10分鐘背詞兒,估計也只能是「背詞」,談不上什麼理解和感情可言了。

除了基本的臺詞不過關之外,線下活躍的演員更可怕的是文化水平太低了,這點兒在拍攝古裝劇和年代劇時體現的最明顯。

《知否》中的康姨娘把「託大/拿喬/不尊長輩」斷句成「託大拿/喬不尊長輩」,連基本的意思都理解錯了。

朱一龍在《知否》裡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下更是鬧了非常大的烏龍,將「齊」讀了重音,「家」字讀了輕音,明顯是把這句話中的「齊家」理解成了「齊衡的家」。

最可怕的是,朱一龍已經算是現在大流量明星中有演技的了。

包括近兩年被很多網友吐槽的灣灣明星普通話口音重,也是臺詞不過關的體現。

老牌灣灣明星的普通話臺詞其實非常的好,代表人物有李立群老師和在《甄嬛傳》中飾演「蘇培盛」李天柱老師,臺詞功底非常好。

近十年,國產影視劇質量大幅下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編劇在影視劇創作環節中地位的低下。

國內的絕大多數編劇在一部影視劇的創作過程中擔當的是「執行者」的角色,個人才華和創造能力幾乎得不到任何的展現。

日韓編劇的地位非常高,在劇組中地位僅次於導演,稍有名氣的編劇是收視率的王牌保障,在劇組地位甚至比導演還要高。

但國內編劇地位非常尷尬,從汪海林說投資商要求他們改臺詞和劇情就可以窺探一二。

其實並不是一直如此的,八九十年代,國內影視劇創作時還十分重視編劇,國內首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創作的時候,新人編劇的的薪資水平已經比劇中的大腕兒們高很多了。

汪海林之前吐槽過,國內影視劇創造環境最好的時候,就是煤老闆做投資人的時候。

受行業性質影響,煤老闆們通常非常尊敬專業人員,除了要求女演員之外絕對不瞎指揮。

因為他們知道,在煤礦採集過程中瞎指揮專業問題是會出大問題的。

後來房地產商做投資方的時候,也挺好,他們只是喜歡管理,不喜歡幹預你的創作。

到了現在網際網路公司投資的時候,創造環境就非常差了,他們想法太多了,又要你這樣,又要你那樣。

劇本改完之後慘不忍睹。

可能有網友疑問,既然偶像明星參演的電視劇爛片率這麼高,為啥還能賣得出去?

這就要談談電影和電視劇的市場區別了。

電影和電視劇在傳播變現時最大的區別是,電影是一張一張票面向每個觀眾的,只有內容達到一定標準,觀眾才願意花錢買票。

當一個明星的演技口碑已經成為觀眾進入票房的阻礙的時候,電影投資商就會慢慢的放棄他。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流量偶像的演戲路徑都是大陣仗進軍電影圈➡️被觀眾吐槽演技爛➡️票房接連撲街➡️被電影圈退貨。

但電視不一樣,電視劇能不能賣得出去,大概率看電視臺或網站購片部門領導的決定。

而觀眾在選擇觀看電視劇的時候很多情況是被動的,以前是電視臺放什麼看什麼,現在是視頻網站不停的用推薦模式轟炸你。

所以搞定購片部門領導,是電視劇售賣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牽扯到了另外一個行業「潛規則」——陪吃飯,哄開心。

以前都是女演員陪吃飯,現在改男演員了……

吐槽歸吐槽,近兩年國產劇和內地影視圈環境還是有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大IP➕流量偶像」不再是讓觀眾買單的必勝法寶,好的劇情才是留住觀眾的唯一途徑。

大家一般看到什麼樣的配置會默認一部片是「爛片」呢?

相關焦點

  • 兩行臺詞都背不下來,拿幾千萬的片酬虛不虛?
    我們已經很多年沒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他(流量明星)背不下來的。」這段話說出來,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更是將流量明星的最後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汪海林作為著名的編劇,曾經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在影視圈還是非常有話語權的,如今,他能夠說出這麼多的話,想必也是「苦流量久矣」。
  • 兩行臺詞都背不下來,網友:自己不行能怪誰
    可是流量明星很多都這麼做,為什麼最早吐槽他們的人,沒有那麼多,就是因為沒有粉絲火上澆油。不知道你就別說他!多努力我們這些追劇人是真的不知道,但是小編反倒是看到了,這麼努力還能拍出無數爛片。不單單是,網友們吐槽,圈內的人對小鮮肉也是嗤之以鼻,甚至很多老戲骨不願意和那些流量明星合作。
  • 甲方要求流量明星的臺詞,不能超過兩行
    昨天晚上的劇真是精彩啊,柳林本想寫一下這部爆燃的懸疑劇,給小夥伴們推薦一下。不過柳林又被網友推薦了另一個視頻,整個過程看下來,柳林除了感嘆和點頭,剩下的就是點讚,下面就給小夥伴們說一下這個高熱視頻。,給流量明星寫的臺詞,不能超過兩行。
  • 汪海林再炮轟小鮮肉:記不住超過兩句的臺詞,演戲靠後期「換頭」
    科班出身的演員在學校要練習臺詞、形體、演技等等,但流量明星沒經過專業訓練,所以很多時候甲方要求編劇降低劇情難度,因為流量明星演不出來。對此,汪海林忍不住吐槽「我們已經很多年沒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他背不下來的」。
  • 汪海林揭影視行業亂象:為了流量偶像,編劇不寫兩行以上臺詞
    汪海林近日在參加某會議時一針見血的指出現在娛樂圈行業的各個亂象,在提到流量明星時,他非常無奈的表示,現在為了滿足甲方的要求,身為編劇的他們為了流量偶像,都不寫兩行以上臺詞。這話雖然聽著搞笑,但不得不說講的也是事實,因為現在的流量偶像演戲都不夠專業,一旦臺詞量比較大,演技短板就會凸顯,也難怪市面上好看的劇越來越少了!
  • 明星背不下兩行詞?「流量綁架行業」何以至此?
    這兩天,一向敢怒敢言的知名編劇汪海林,又曝出了一個娛樂圈「潛規則」——編劇們已經很多年沒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流量明星背不下來。「流量經濟」扭曲至此,讓不少人驚掉下巴。前有「摳圖」「念數字」,今有「背不過兩行詞」,近些年,流量明星因業務能力差一直飽受詬病
  • 兩句臺詞都背不下來,拿幾千萬片酬虛不虛?
    兩句臺詞都背不下來,拿幾千萬片酬虛不虛? 提到現在的流量明星,汪老師頗為無奈的表示,為了迎合某些流量明星,身為編劇的他們都不敢寫兩句以上的臺詞!現在的藝人已經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他們的演技「退化」的越來越嚴重!就像汪海林老師演講的時候說的一樣,他們已經背不下來兩行以上的臺詞了!
  • 罵小鮮肉不背臺詞是「不要臉」,52歲的王勁松哪裡來的「底氣」?
    王勁松因為一段「罵」某些小鮮肉不背臺詞的現象,成為了廣大觀眾熱議的對象。在那場演講當中,本來王勁松一開始只是單純發表了一下對演員這一職業的看法,但聊到某些小鮮肉拿著背臺詞和人炫耀,粉絲還紛紛點讚的事兒時,王勁松終於忍無可忍,發飆了。「我真的很遺憾,什麼時候我們這個職業成了一個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了,背臺詞是什麼?
  • 娛樂圈變壞,是從演員不背臺詞開始的
    ,不背臺詞。10%,全體演員酬金不超過製作成本40%。」甚至,出現了汪海林說到的情況:「我們已經很多年,沒有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劇本都是按照那種不需要表演的劇情來寫的,生怕明星背不下來
  • 汪海林又說大實話:為了流量偶像,已經很多年不寫兩行以上臺詞了
    他先是吐槽,目前偶像選拔節目,選出的前10名,長得都一個樣,分不清誰是誰,因為這些明星都是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只能是男一句,女一句,於是產生了很多PPT電視劇。,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韓國影視圈奉行的是&34;。
  • 不光小鮮肉不背臺詞,著名演員也翻車
    ,一般都是小鮮肉和小花型的演員,而老戲骨卻很少出現這種翻車的情況。在兩個人合作出演的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的時候,劉敏濤就毫不留情的說:「接《大宋提刑官》這個戲,我的損失太大了,男一號根本不背臺詞,也不走戲,就在現場讓導演給提詞、走位。」同時劉敏濤還吐槽當時電視劇還沒拍完,王慶祥就已經把自己的劇本寄走了,他在片場只能去借別人的劇本來看。而兩個人對戲的時候,王慶祥也不背臺詞,只是對對嘴型。劉和平導演也說過王慶祥背臺詞十分困難,平常還需要助手在旁邊提醒他。
  • 「不背臺詞」的演員還算什麼演員,難道只是露臉
    「對白念數字」,有的演員文化水平差了,連劇本都念不通,尤其是古裝劇,臺詞都有些文雅,沒有一點古典文學素養的,肯定念不通劇本,有的連四個字的成語都記不住,因此,許多年輕演員,尤其是小鮮花,小鮮肉,沒有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只有鋪天蓋地的表情包和其他熱搜。
  • 汪海林吐槽流量明星業務能力不行:記不住兩行以上的臺詞
    汪海林雖然是一名編劇,但是近些年來卻一直走在批評流量鮮肉明星的前列汪海林調侃流量明星:臺詞不敢寫大長段偶像在出道之後,除了唱跳舞臺之外,還會演戲,因為他們本身並不專業,在演戲的時候對於劇情的要求也很高,不能表現他們的短處,降低了表演的要求,汪海林講,近些年來,甲方經常會降低劇情難度,已經很多年沒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
  • 一部戲用30多個替身,不背臺詞只說12345,憑什麼一天拿走100萬?
    一部戲用30多個替身,不背臺詞只說12345,憑什麼一天拿走100萬?對娛樂圈有所關注的朋友都知道,演員的片酬都很高,特別是一些一線明星,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可以達到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02「數字小姐」是很多娛樂圈裡的明星都提到過的人物,這個女明星從來不背臺詞,說話也只是一二三四五六的念,全靠後期配音!
  • 不背臺詞只靠提詞板,他也翻車了?
    換掉的原因是,這個男演員演戲習慣非常不好,被慣壞了,他在演上一部戲的時候整部戲都是看提詞板演下來的,根本不背臺詞。 據劉敏濤所說,因為拍攝不是同期聲錄音,男一號根本不背臺詞,也不走戲,就在現場讓副導演給提詞、走位。全橫店都知道這件事,後來有人把這部劇叫「大宋提詞官」。
  • 再次將矛頭對準小鮮肉,汪海林指出臺詞記不住,表演後期還換頭
    汪海林老師的威名可謂是現在娛樂圈的人人否知道,他批評起人來真的是一點情面都不留。他最開始批評的就是如今這個年代的流量明星小鮮肉們,著名的爆款電視劇《陳情令》就曾經被他點名批評過。按照以往選拔演員的標準,演員通常畢業於正統的戲劇學院或者電影學院,在表演系有過長時間的訓練,不僅僅要訓練表演時的表情,情緒的收放,臺詞的功底等都是經過長時間的打磨的。
  • 劉德華被魯豫說懵了,不遲到背臺詞也是優點?為何人人都罵小鮮肉
    來源: 首席娛記☆ 舉報   劉德華是演藝圈出了名的好演員,比如他從來不遲到,從來不忘記臺詞等等
  • 「中制協」發文抵制演員不背臺詞現象!敬畏表演,先從背熟臺詞開始
    這份《意見》指出,當前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製作的現象依然嚴重,有的演員甚至不背臺詞,必須堅決抵制這類行為,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作為演員,基本的臺詞都不背的奇葩現象,這幾年確實在「流量至上」的演藝圈大量出現。有的流量明星因為沒背臺詞,在拍攝現場對著空氣念「123」,而被冠以「數字先生」「數字小姐」之名。
  • 老戲骨也不背臺詞,唐國強靠助理提詞,王慶祥被劉敏濤批不敬業
    如今的娛樂圈流量當道,「小鮮肉」的表演是捉襟見肘。和「老戲骨」相對應的好像是演技的保證,敬業的代名詞,但其實他們也有翻車的時候。曾獲影帝頭銜的王慶祥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不背臺詞的事,卻被另一個戲骨劉敏濤,親手點名批評。
  • 「小鮮肉們」,求你們別再以「背臺詞」為榮了
    採訪中,魯豫誇讚劉德華拍戲敬業,劉德華表示:「不是我敬業,而是現在的標準變了,可能現在跟以前不一樣,所以連準時,記臺詞都是優點,我覺得這個要重新定義了。」我們常常討論演員的敬業問題,有的明星,一年十幾部戲連軸轉,粉絲說,你看我家愛豆多敬業啊,但結果呢?真正擺得上檯面的作品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