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任何專業的演奏者都知道的那樣,
並不是所有的吉他琴頸形狀都是一樣的。當然,它們有很多共同點,但就吉他而言,還是存在著其中的微小差異。
吉他琴頸形狀傾向於分為以下三類之一:C、V和U型。我們將討論這些形狀的含義,這些吉他琴頸中每種形狀的影響,以及每種琴頸形狀的定位和特點以滿足每位不同需求的樂手。
這種設計是最常見的形狀。它相當平坦,除了擁有巨大的手的玩家以外,其他所有樂手都能感覺彈奏的舒適性。某些吉他(例如某些Fender型號)可能具有比其他品牌吉他更平坦的C型,但基本形狀設計是相同的。"C"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纖細、超細、寬、nut shaped型等等甚至是超巨大型的變化。特別一提,巨大C型琴頸設計在第一和第十二琴格的幾乎是以四分之一寬度遞減設計,並且之間的錐度很小,非常瘋狂的設計。
"V"型琴頸屬於所謂的「Old School」,當演奏者將拇指靠在指板上彈奏低音音符並用其他手指彈奏和弦和旋律時,它們的效果很好。"V"型頸部有兩個主要變化設計:柔順偏圓的V型和有堅硬角度的V型。在老式吉他和舊型號的吉他上都可以看到"V"型琴頸設計,但在現代吉他設計上卻很少出現。比較來看,最舒適的V形頸部是順著琴頭位置的深V逐漸變圓潤直到幾乎沒有「 V」型設計。
"U"型琴頸較適合擁有較大手掌的玩家,尤其是喜歡將拇指放在琴頸的側面或背面的樂手。較老的Telecasters型號以這種琴頸形狀而聞名,還有Fender廠牌生產著名的「 Nocasters」型號。「 U」型琴頸設計可以完美的平衡琴頸兩側並且提供粗細厚度的變化。這種厚度差異滿足了許多玩家的彈奏偏好。當我們考慮到選擇各種吉他琴頸形狀的尺寸時,你必須依靠
彈奏手感,聲音和舒適度等等。你可能喜歡「如球棒一樣粗細」琴頸所發出的聲音,但你可能不喜歡嘗試彈奏它後所帶來的關節疼痛。所以選擇時必須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有許多方法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木材,厚度和改變構造為去訂製出特殊規格的琴頸。如果你的手太小而無法握住較大的琴頸形狀,但是又喜歡它的聲音,那你可能必須要捨棄其中之一選項。細琴頸往往可以提供最快速彈奏的可能性。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繞著指板快速移動,您的拇指可能根本不會碰到琴頸,但是,比起較寬的琴頸木材,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更容易彎曲,可能需要更頻繁地調整琴頸。如Ibanez JEM,JCM和Wizard Super neck型號是這種琴頸類型的很好例子。另一個反向例子為Gibson's '54 LP型號,在第12琴格上的厚度超過1英寸,就像我們說的一樣您會感覺到你握著一個「球棒」 。可以想像的,像這樣粗大的琴頸更結實,不容易變形,但是不利的一面是,對於大部分正常手型或是更小手型的玩家可能很難有效地演奏它們。在19世紀,作曲家兼鋼琴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使用擴大手指機器將手指撬開,從而永久性地損壞了手。雖然彈奏如此大而粗的琴頸沒那麼誇張,但如果你想在未來數十年內都能舒適地彈奏,你絕對不想在演奏樂器的自然動作範圍之外過度擴張。一些較不肥厚的U型和V型琴頸型號,例如Kendrick Townhouse或Heritage H-150型號,對這些經典的肥厚的琴頸形狀進行一些現代調整,從而可以減輕拇指的負擔。因此,如果你沉迷於經典的琴頸厚度而又難以保持彈奏舒適感,那麼仍然有一些型號適合你選擇。
除了吉他琴頸的形狀外,還可以選擇「Bolt-on」與「一體成形」。出於明顯的原因,「Bolt-on」琴頸通常比「一體成形」琴頸便宜,但並非沒有它們的優點。有些人特別喜歡Bolt-on」式琴頸發出的音色。而且與Bolt-on」式琴頸相比,一體式琴頸並不能隨意地更換琴頸。建造「一體成形」式琴頸比「Bolt-on」式琴頸需要更高的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它們通常提供出色的延音效果,而且音色會比「Bolt-on」式琴頸聽起來更加溫暖。「一體」式琴頸的最大缺點是成本較高。
吉他琴頸的形狀很重要。頸部的形狀會影響樂器的演奏方式以及演奏時的手感。因此,值得花時間找出哪種琴頸在為你的演奏風格加分,同時為為你提供最大的舒適度。這樣,在挑選吉他時,你將知道如何尋找適合的吉他,以及避免不適用的吉他。
更多精彩請關注Eastman微信公眾平臺↓
微博官方平臺二維碼↓
公眾號/微博/抖音:EastmanGuitars
QQ:3193700249
郵箱:eastmanguita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