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30日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藍靜李洋洋)9月28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承辦的中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湖北省選拔賽集中總決賽,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其中,由武漢工商學院承辦的水處理技術項目比賽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來自湖北相融檢測有限公司和武漢工商學院的4名選手同臺較量,最終武漢工商學院選手黃嬌拿到了代表我省參加該項目全國選拔賽的唯一一張入場券。
比賽現場
黃嬌是該校環境工程專業大三學生,在賽前一個多月的集訓中,她除了上課外,幾乎所有空餘時間都泡在實驗室,經常做實驗到夜裡10點多才離開。談起參賽的感受,黃嬌認為,參賽最大的收穫是讓她獲得了獨立思考、探索創新的能力,「以前做實驗大多是老師安排好了實驗流程讓我們學著做,但是這個比賽對參賽者獨立思考、探索創新的能力要求很高,我們必須綜合運用專業知識來解決水處理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如何降低水處理成本,如何降低汙水的汙濁度,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安裝好、調試好水循環系統裝置等。」
據悉,本次參加水處理技術項目比賽的選手均由8月份的省選拔賽角逐選出,並統一參加了為期一個多月的集訓。在總決賽現場,他們分別進行「實驗條件下汙水絮凝優化實驗」「水循環系統裝置安裝、調試、測量及運行控制」「水質指標測定」三個模塊的比賽。
選手黃嬌在比賽中
據該比賽的技術負責人鄭丹老師介紹,比賽通過三個模塊共9.5小時的賽程,充分考核選手觀察、識別、維護、控制供水及廢水處理系統設備、檢測水質指標、淨化水質的能力。「比如絮凝實驗,要求選手們要在5小時內通過選擇合適的絮凝劑在最優條件下處理廢水,在保證最佳、最穩定淨化效果的前提下,通過實驗得出最經濟方案,這對選手的專業知識、技能、體力和心理素質都有一定的要求。」
參賽選手合影(右一為黃嬌)
為了給參賽選手們營造一個舒適的比賽場地與氛圍,該校也早在兩周前便開始籌備比賽相關布展工作,「提前布設場館水電網,儘可能使其滿足比賽要求,前後共有20多名師生齊心協力將學校實驗室裝備分門別類打包,並一一運輸到最終比賽場地,精心布置、多次調試。學校校領導也高度重視,帶頭來到比賽現場檢查各類實驗裝備,確保比賽過程萬無一失。」武漢工商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執行院長、本次比賽綜合協調組組長楊昌柱介紹道。
比賽當天,湖北省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副主任曾九洲,水處理技術項目比賽技術支持單位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巴能軍,武漢工商學院黨委書記劉生元、副校長張俊也分別到達比賽現場觀摩,為選手加油助威。
據悉,本次比賽設主、分賽場,共舉行61個世賽項目、23個國賽項目全省選拔賽。其中,主賽場設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選取了水處理技術、抹灰與隔牆系統、移動機器人、花藝等20個世賽項目和5個國賽項目進行集中決賽,獲勝選手將代表湖北省在全國技能大賽上展示荊楚形象與風採,有望在世界技能大賽上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