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鴿子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ID:lyyy_scndgs)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關注【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看更多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故事。
最新一期《浪姐》,被齡齡子黃齡驚豔了一把。
已經被很多人演繹過的《一剪梅》,到了她這兒,又變成了一首很「黃齡」的歌。
唱版本眾多的經典老歌,本就不是件討巧的事兒,可我們齡齡子早就表了態——就喜歡做難上加難的事兒。
舞臺一出,果然沒讓大家失望。
樂評人耳帝評價她「蕩漾恍惚,天然媚骨」。
除了媚,她還給自己的舞臺加了很多「戲」。
一把扇子
一顆紅心
自帶舞臺效果
最後還附贈一個變裝秀
有網友評論,感謝齡齡子為我們帶來了《浪姐》舞臺上的第一場魔術表演。(把魔術物料大師齡齡子打在公屏上!)
也有人調侃,黃齡的舞臺「好忙」,說她這次的妝容,如果不出所料,應該是《仙劍3》裡火鬼王的仿妝。
真的很像
儘管《浪姐》的舞臺上有太多個性各異且極具魅力的姐姐,可黃齡依然是一個無法忽視的特別存在。
原因在哪兒?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她。
「歌紅人不紅」 的歌手名單裡,黃齡該有一席之地。
《High歌》《癢》,都是她的代表作,很多人知道這兩首歌,卻不知道它們的原唱黃齡。
《浪姐》節目組也問過她:都說你歌紅人不紅,會刺激到你嗎?
黃齡說,歌紅人不紅怎麼了?總比人紅歌不紅強呀。
她在接受另一個採訪的時候也說過,在別人說她「歌紅人不紅」的時候,她不覺得是貶義,甚至有些小小的喜悅,「姐靠作品就能說話」。
相比於「紅」,她更愛唱歌。
她曾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對於她來說,唱歌就像是呼吸,像是信仰。她的夢想就是能一直唱歌,不一定非要一直做歌手,但要一直唱歌。
她當年踏入歌手這一行,是因為在上海參加一個小型的歌唱比賽。要付報名費那種,50塊錢。
當時報名的人很多,排著很長的隊,時間緊張所以每個人都被要求只能唱上一段,而不能唱完整首歌。
黃齡排隊的時候就在想:我付了錢我為什麼不能把歌唱完?
她上臺後第一句話就是:老師好我是黃齡,接下來我要演唱的是李玟的《往日情》,但我有一個要求,我要把這首歌唱完。
結果她不僅唱完了那首歌,還被一個評委留了聯繫方式。
後來那個評委介紹了唱片公司的老闆給黃齡認識,也促成她成為「歌手黃齡」。
可雖然唱功出眾,但黃齡這些年一直不溫不火,連代表作也是被別人唱紅的。
《浪姐》二公的喜愛度排名,她排倒數第二。
自己也在微博感嘆:觀眾緣是什麼玄學?
可感嘆歸感嘆,齡齡子看得很開。
以前不認識我?那就從現在開始認識我吧。
可能在不少人看來,黃齡確實有點「怪」,不管是歌還是人,都不是「流行」的那一款,而是偏「小眾」。
比如她的師姐鄭希怡,看到宿舍的床頭有小綠植,就問黃齡:這是你帶來的嗎?
黃齡表示:我為什麼要帶綠植來?
鄭希怡說:因為你做出什麼我都不會覺得奇怪。
當然這裡的「怪」不是個貶義詞,而是說她「特別」。
形容黃齡,鄭希怡用的是「小精靈」。
她總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說話做事都不按常規套路,可能剛開始接觸到會覺得「刻意」或者「做作」,可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她本性如此。
且她的「作」拿捏地恰到好處,多了就浮誇,少了就無趣。
比如她在節目裡化身「被唱歌耽誤的裁縫」,給隊友們把統一的隊服剪成各式各樣,並且「只剪有緣人」。
後來連管服裝的小姐姐都跑來找她剪衣服。
比如一早上起來,就看起來不太正常的樣子。
穿著睡衣踩在沙發上陶醉地進行solo表演。
時不時地沉浸在自我的小世界裡。
浪姐的舞臺之外,她也是個寶藏。比如在B站。
不少明星在B站,都是發了一條入駐視頻之後就消失了。
而黃齡卻以浴室為陣地,認認真真搞創作,勤勤懇懇發視頻。
伴隨著祖傳開場「B站的小夥伴,你們有沒有吃過飯」
她一般會先為大家介紹一款她腦洞大開的原創飲料(比如「如意還我爺爺水)
在一系列齡言齡語輸出後開始正式唱歌
而這時候「開口跪」就成了彈幕的標配,不得不說,這種老天爺賞飯吃的嗓子,不唱歌都浪費了。
而她這種仿佛「喝了假酒」式的表演風格,也贏得了B站廣大酒友的喜愛。
真·人在哪裡哪裡就是舞臺。
而她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並且喜歡了。
也許就像她自己說的:我的人,我的音樂,就是非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時間越長,大家越喜歡。
黃齡似乎擁有自己的「專屬節奏」。
不著急紅,不著急發專輯,幹什麼事兒都慢悠悠的。
有人問她,你怎麼還不紅?
她答:因為我姓黃啊。
第一張專輯發了七年才紅,什麼感受?
她答:我又不急的嘍,我就是要發那種過七年才紅的歌,怎麼了?我喜歡。
沉寂的時期會有落差感嗎?
她答:我的心從來沒有沉寂過。
快節奏的時代,人人趕著向前,恐怕被潮流落下,可她像個小孩子一樣,更享受過程中的快樂,而不是一定要求一個結果。
爸爸媽媽對她也是放養的態度,33歲的黃齡,從沒被爸媽催過婚,而是告訴她:你要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想談戀愛就談戀愛,想結婚就結婚。
黃齡不想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
「我覺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來複製別人的生活的。
每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軌跡,你想要做什麼事情,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努力地去讓自己變得更好。可能你的結果是好的,那當然很好,但如果結果不好,那又怎麼樣呢?」
她給姐姐們剪衣服,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一模一樣就像工廠複製出來的,多無聊呀,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性。
她理解的女團,當然要有整齊劃一的時候,但每個人的屬性,一定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的動作,但每個人的表情不一樣,在每個團員特質都發揮出來的情況下去整齊劃一。
她有時候有些「中二」,會和花花草草對話,和茶杯對話。每次訓練回到宿舍,她都會儘量不去踩草坪,有蟲子跑進宿舍裡,她會先勸他它們離開,「給每個小生命一次機會」。
她很享受生活中的儀式感。
去宿舍住,帶了蠟燭,燈和自己列印的貓貓狗狗的照片,因為這樣讓她覺得安全。
她喜歡科林費斯,有一次她有個時裝周的活動,剛好是科林費斯生日後面幾天,她就提前幾天去了英國,自己買了個蛋糕,在一家小店默默祝他生日快樂,在空氣中和他相遇。
她擁有她自己說的那種「尋找快樂的能力」。
這些喝了假酒式的天馬行空的想法和快樂,組成了現在的黃齡。
也許有人不喜歡她,也許她不夠有野心,歌紅人不紅,可就像她自己說的:
「可我站在這裡就是與眾不同。」
有人感慨地在黃齡的採訪下評論:
黃齡就像小時候的我,可惜的是,我長大了。
有人問黃齡:「你活的那麼自我,艱難嗎?
她的答案是:「不艱難,我挺好的。」
------------------------
注|文章配圖來自《乘風破浪的姐姐》《馬欄山星訪談》《搜狐娛樂播放》、豆瓣、黃齡微博、耳帝微博、bilibili及網絡,不為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lyyy_scndgs)。每周偶遇陳魯豫,聊聊和電影相關的故事,感受不一樣的人生,遇見另一個自己。一切不止於《魯豫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