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點開熱搜榜,拆妹就被#鞏俐 別問問就是沒有#的熱搜成功吸引。
原來是鞏俐和楊瀾的一個訪談,可以看出楊瀾想要跟鞏俐探討關於過了所謂「黃金時期」的女明星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對於年齡是否有過危機感
對於事業是否產生過懷疑
有怕過的時候嗎
關於成名之後大眾對於自己的關注與不自由,會不會恐懼
出門不帶很多人嗎?比如保鏢、助手和經紀人
鞏俐對於每一個問題都是「沒有」,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楊瀾的無奈
畢竟大家之前看多了,中年女星對於未來和事業的惶恐、不安。
楊蓉說,渴望轉型,但害怕和那些步入中年的優秀女演員那樣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非常有名非常美但是沒有戲演。」
焦俊豔說:三十幾歲的女演員就像顆菜一樣被人挑選,還會被嫌棄菜葉子老了。
生了兩個孩子的姚晨面臨著沒有適合自己的戲的困擾
連一向隨心的周迅都說,「我可能沒有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件事情。」
眼前一亮的網友們幾乎清一色地點讚和支持,花式表揚鞏俐的個性。
為什麼對於鞏俐的「拽」,大家這麼熱捧?
還不是因為,她的個性背後是強大的內心,和無可挑剔的演技。
被沒有演技的影視劇包圍了太久的我們,在電影《奪冠》中終於見識到了演技這種事,還是存在的。複習可以戳→_→電影剪得不好,鞏俐演得很好
奪冠之後,鞏俐的每次亮相,都是又拽又酷,人家有拿得出手的東西,那就是最好的註腳。
拍個封面,硬生生把雜誌拍成了電影海報
面對角色,態度是「讚美、意見、建議、噴子我全全接受,但我還是我,我還是會一意孤行,走自己的路。」
這種,放在有實力的人身上就是霸氣
陳可辛因為《奪冠》與鞏俐合作過後曾感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導演,拍過鞏俐的和沒拍過鞏俐的
包括一向很硬氣的寧靜也直言鞏俐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心中的偶像,並且笑著回應自己接不了她的班。
放眼娛樂圈,會發現,能把個性作為標籤的還挺討喜的其實也是屈指可數
王菲經典語錄是:「現在我最大的煩惱就是……emmm……太紅了」
新加坡金曲獎的頒獎典禮現場,記者問王菲最看好誰拿獎,她說看好自己
同樣有個性的還有樸樹,最出名的是他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直接提出自己到點了,想回家睡覺了
無論是當時的片段和事後的回應都覺得樸樹其實是一個非常真誠和直接的人。
在採訪過程中,易立競問了寧靜認為自己是幾線演員,寧靜不假思索回答是一線
張雨綺張小雨說她不在乎c位,爭的是話語權,因為自己「在哪都是c位」
當時拆妹的第一反應是「這些都是能說的嗎」,但仔細想想,這有什麼不能說的?
而其實這種自信的底氣和即使自信都令人喜歡的能力都來自於自身實力的積澱。
無論是鞏俐、王菲、樸樹、寧靜、張雨綺等等這些有自信,敢於說出這樣的話而不被人討厭、反而被人多加讚賞的明星們,都是因為在各自的領域有著較好的專業能力,真正有實力,就不怕他人的聲音,也不怕張揚自己的自信和野心。
而現在的明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論是發微博、接受採訪、出席活動都是規規矩矩、一板一眼的,發微博也日漸乏味,極度的程式化,特別沒意思。深度訪談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短平快的娛樂性採訪,甚至於背稿的採訪。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個裝飾華麗的花瓶,但沒有個性,也缺乏溫度。
希望娛樂圈能能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坦然、堅定的「沒有」和「我覺得我是一線演員」,流量至上的世界裡的明星們,也需要意識到,流量過後,自己還能留下什麼,能讓自己坦然地說出「我在哪哪裡就是c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