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用100萬的片酬,邀請全明星陣容出演,這部據說看了必哭的戰爭片你看過嗎?它就是電影《集結號》。
一,集結號看不到黑暗,是因為他們替我們擋住了黑暗。
1948年的淮海戰役,空前慘烈,九連連長穀子地違紀打死了一名俘虜,罰禁閉三天。期間認識了巨慫的文化教員王金存。「頭皮兒上槍子,褲襠裡頭跑手榴彈,就是神仙也得慫了。」
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任務,要求是帶上王金存。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命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
裝備粗劣的隊伍出發了。自製炮筒,自製炸藥包,簡略燃燒瓶,47名戰士奮勇廝殺,第一輪戰鬥結束,指導員幫副隊寫著家書,「我再給你加一句吉利話,祝全家老少平安無事。″
茂才和寬溝在屍體中匍匐前進,在敵人的軍官手上,摘下一塊手錶,「這回連長知道點兒了!」寬溝中彈了,茂才射中敵人,拖著他回到戰壕,「連長,他給你尋了塊表!」
坦克來了,第二輪戰鬥開始,一心為戰友復仇的茂財,背著炸藥包,走向龐然人物,用自己的身體炸掉了坦克。副隊手中的燃燒瓶,被敵人擊中,他在臨死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響。「聽我一回,快走吧!再不走,就死光了!」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就剩下六個兄弟了。沒有聽到集結號響的穀子地,堅持戰到最後。
二,集結號已吹響,致敬最可愛的人
九連全體陣亡,僅穀子地一人死裡逃生,他重傷昏迷,身著敵方制服被我方誤俘,在後方醫院裡,穀子地得知,自己原來部隊的番號被取消,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本該被封為烈士的弟兄,都被視為失蹤。
他設法加入炮兵部隊,「有炮兵沒有?」「有,我幹過炮兵!」在抗美授朝戰爭中,炮兵團團長二鬥,不幸踩中地雷,拆彈時,美軍坦克開過,穀子地機智化解,「橫城郡怎麼走?」他答到:「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思密達!」聽不懂的美國兵只有笑著搖了搖頭走了!
二鬥精通用炮,穀子地知道他比自己更重要,甘願救下二鬥犧牲自己。在雪地裡,他回想起了往日的兄弟們,含笑閉上了眼,眼睛受傷後,穀子地退伍了。
他回到戰場故地尋找戰友,與他一樣執著尋找的還有一個女人,指導員王金存的妻子桂琴,直到遇到穀子地,她才確信自己的丈夫早已戰死他鄉,不是烈士,而是失蹤。兩個人踏上了為戰友尋回榮譽之路。……
三,集結號電影版亮劍,國內最真實的戰爭片
穀子地把桂琴介紹給摯友二鬥,見證了他們喜結良緣,還把關係轉到了縣裡。桂琴帶來消息說找到組織了。
在烈士陵園中,穀子地看到了當年負責吹集結號的戰友,兩人聊起往事,「我是豬耳朵,沒聽見你吹的集結號,我一直都覺得對不起他們!」戰友告訴他,為了給後方的大部隊拖延時間、棄車保帥,集結號從未吹響。穀子地怒了:「你們怕被咬死?我們呢?九連呢?我一直等你的號,我的弟兄們一直等你的號,一個一個到死,都在等你的號!」兄弟們戰死疆場,明明都是烈士,卻被判為失蹤,穀子地不信這個邪,回到戰場故地日日挖煤,就是為了挖到兄弟的屍骨,給他們正名。
原部隊首長知道了這個消息,將全體陣亡的九連兄弟,全部追認為革命烈士。「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集結號終於在最後的時刻吹響了!沒有他們,哪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替我們擋住了黑暗,死了的為了活著的拼出來的,活著的可千萬別忘了!
結語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生命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兄弟的情誼。在我看來,命其實是不能拿來和兄弟的情誼相比的,就算是自己寧願用性命來交換,也是不可能的換得到的,就像這部電影一樣。下面是小編對電影《集結號》的觀後感,歡迎你閱讀參考!
觀後感
幕幕炮火連天、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血腥撕殺的場面令人驚心動魄;一場場戰友慘死、屍骨無存、背負「失蹤」名份的情節使人撕心裂肺、悔恨哀怨;一個個捨身取義、視死如歸、鍥而不捨的英雄壯士、讓人無限敬仰、難以忘懷。整個影片讓人震憾、讓人心碎、讓人感動、讓人長嘆。當人們期待已久的集結號終於在片尾中吹響的時候,我禁不住熱淚盈眶、感慨萬千。這就是我觀看電影《集結號》後的切身感受。
有許多人都說電影《集結號》一部戰爭片,但我卻感覺它更像一部倫理教育片。本片導演馮小剛說《集結號》是表達誠意的作品,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戰爭的殘酷場面而只不過是為這部片子的主題思想鋪墊一個前提,其真正的思想主題是在弘揚「忠誠」。
《集結號》吹響的是一曲以忠誠為主旋律的壯麗詩篇。四十七個壯士血灑疆場是忠誠,為的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為的是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焦排長在重傷彌留之際說聽到了集結號吹響了是忠誠,為的是餘下的戰友生命;劉營長不讓吹集結號也是忠誠,為的是大部隊的安全撤退和更多人的生命;王金存的未婚妻幹裡尋夫也是忠誠,為的是至高無上的愛情;穀子地面對必死無疑而選擇堅守、面對地雷爆炸而將生存留給戰友、對四十七個「失蹤」的亡炅而不懈地追尋、不屈的抗爭、更是顯示了他的忠誠之心。
沒有這些敢於以血肉之軀同鋼鐵坦克同歸於盡的忠誠戰士,就不可能實現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沒有那些肯於服從大局、甘願犧牲局部利益、承擔打阻擊、做掩護的指導員,就不可能有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沒有千千萬萬個先烈的壯烈犧牲,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和平環境和幸福生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忠誠」一詞被許多人淡忘了,在一些人生活的辭典中成了「痴傻」的代名詞,成為許多人譏笑嘲諷的對象,讓許多人敬而遠之。他們熱衷追祟的是個人利益和經濟實惠,他們追逐索取的是個人的名利和享受。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他們指鹿為馬、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們助紂為虐,成為殘害忠良的幫兇;他們貪贓枉法、不顧平民百姓的死活J們弄虛作假、一意追求個人的所謂政績。這些人太應該看一看電影《集結號》了,用影片中的英雄們的光輝形象來對照自己,用血與火的震撼來洗刷自己的汙穢心靈。
戰爭年代需要忠誠,和平建設年代同樣需要忠誠。政府需要忠誠的公務員、企業需要忠誠的員工、黨和人民需要忠誠的領導幹部、建設和諧的社會需要忠誠的信念、和諧的社會需要千百萬忠誠的民眾。
願《集結號》吹響的弘揚忠誠的主旋律,使更多的人們受到啟迪、受到震憾、有所感悟、有所心得。讓忠誠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圖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告訴作者刪除!感謝你的閱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