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原寧,農工黨德陽市委秘書長,管理學博士。
今年是農工黨90華誕!作為一名80後普通黨員,作為一名沐浴組織關愛而受益逐漸成長的基層黨務工作者,作為對黨始終如一保持純潔濃烈熱愛之情的我,由衷自豪地為她獻上深深的祝福。
90年前,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革命先烈鄧演達等同志於1930年8月9日創立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確定了「解放中國民族、建立平民政權、實現社會主義」的政治綱領。90年的發展,中國農工民主黨在櫛風沐雨、愛國奮鬥、報國為民的輝煌長期歷史徵程中形成了堅定不移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傳承和弘揚愛國革命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地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和人民健康幸福竭智盡責的寶貴經驗。
10年前,一眼的回眸際遇,作為我終身不悔的選擇,從此跟她——親愛的農工黨有了生命交集。一晃十年,光陰如梭,自覺內心溢滿感恩、開心、幸福與知足,也裝填著成長與期許,伴隨著對農工黨了解的層層深入,內心深處的情感亦越發熾熱,唯願篤守初心,與農工黨共成長!
一眼回眸是初見
與農工黨的情緣可能是註定的。在我的孩提時代,就時常聽長輩們提及農工黨、統一戰線,那時幼稚的心靈裡從此有了些模糊不清的概念,而後生活中常年耳濡目染就在生命中深深植入了農工黨的情緣。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對農工黨有所認識,是一位老黨員滿懷深情地給我講述了農工黨的一些故事。她說,農工黨德陽市委是一個特別溫馨的組織,每一個黨員的需求組織都會盡力關心幫助,曾經自己腿部嚴重受傷,組織的協調關心看望,讓她感到充滿力量;農工黨黨員們親如家人,這份感情甚至影響到黨員家屬,很多黨員家屬從人員、物資等各方面紛紛為農工黨出力,有的最後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員;有些老黨員自己並不富裕,但長期堅持默默資助貧困學生上學,從不願留下姓名。到現在,我還能回想起她在講到農工黨時眼裡散發出的如孩童般欣喜純潔的光芒,那時我就在想,這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啊,這樣溫馨、這樣有魅力、這樣大愛在心,讓我燃起了加入農工黨的熱情!2010年2月,我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於7月正式成為一名農工黨員,這個身份讓我永遠為之驕傲!
後來,有機會聆聽了謝天佑主委(農工黨德陽市第五、六屆委員會主委)在新黨員活動上的一席講話,寄語大家:作為大家庭,黨員們要相互關心相互支持;作為參政黨,做好參政議政,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推動社會越來越好;作為勞動者,做好「雙崗建功」,為黨派增添光彩。這些話至今言猶在耳,讓我更加堅定了選擇農工黨是我此生最正確的選擇,我將勇往直前,愛國愛黨,關心家人,深入調研,終身學習!
十年相隨成知己
今年,也是我加入農工黨十周年。十年黨齡,不算長,但對農工黨的感情確是愈加深厚。回想十年點點滴滴,諸事仿佛就在昨天,很近很親切。
2015年,時值農工黨成立85周年,我有幸與幾位黨員一起參加農工黨中央舉辦的「紀念農工黨成立85周年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學精神、學黨章、學黨史』知識競賽決賽」。
懷揣強烈地集體榮譽感,我在認真備賽的過程中,全方位的沉浸到農工黨的歷史中,在我記憶深處鐫刻下了深刻地烙印:「以身殉志,不亦偉乎」的創始人鄧演達先生,愛國抗日名將黃琪翔,「解放西南第一功」劉宗寬,第一位翻譯《資本論》的中國學者陳豹隱......我深深地為黨派先輩們的偉大精神和革命事跡所折服,亦永恆地記住了農工黨在解放前是8個民主黨派中唯一擁有武裝的政黨;記住了在民主革命的各個時期,英勇捐軀的農工黨先烈們;記住了農工黨在抗日戰爭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我很感謝這段複習備戰的經歷,這份認知將會融入我的血液中,相伴一生。
轉眼,時光機器開到了2020年,其間有無數感動的瞬間凝結在我的記憶中:我親歷了農工黨德陽市委成立30周年;參加了「不忘合作初心,重走先輩道路」學習考察活動、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紀念活動、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等,參與了「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等,我深刻感受到農工黨在多黨合作的優良傳統中持續發力的精神力量。十年,彈指一揮間,願一生相伴,長情告白。
一生相伴且珍惜
一路走來,我不斷地思考農工黨在我工作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我生命中的份量。
回想入黨之初,時常問自己,作為教師的我,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和黨派工作,如何做到互相助益。作為一名教師,長期站在三尺講堂,面對學生,工作環境相對單純;但作為講授經濟管理課程的教師而言,不了解現實經濟社會的運行,我講出來的知識定是不鮮活的,因此,在不斷求索中,我發現積極參與黨派調研活動,撰寫相關調研報告,給我開啟了一個認識社會、認識現實經濟體的窗口,我做得越來越開心,越來越有勁,我的課堂也成了學生們越發喜歡的場所。
還記得曾經調研「加強德陽市雙創品牌建設」過程中,恰逢課堂上講到「創新管理」章節,結合同學們的創意想法,我與同學們熱烈探討了青年人創新的優劣與創業的政策與方法,沒曾想,班裡幾個同學畢業時竟真的孵化出了一個成長性還不錯的機器人教育項目,作為一名教師,我能用我所學、用我的調研成果為學生提供一點指引些許光亮,我覺得十分欣喜,也倍感欣慰。
於生活而言,自從加入黨派以來,我感覺我有了更多溫暖的家人,有了許多關心我的長輩朋友,有了更多各行各業的先鋒榜樣。有人說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我自認為我很幸運的是我的工作生活是相互融合,互為助力的。我非常熱愛農工黨親愛的家人們,這份情誼將永遠珍藏心底。
篤守初心克時艱
跨年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整個神州大地。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和組織下,農工黨黨員們齊心協力、共同抗疫,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展示出了農工黨的界別優勢和責任擔當。
我記住了一個個真實而可愛的農工黨員:「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孫穎;堅守抗疫檢測一線的李秀珍;疾馳千裡帶回急需物資的肖剛;援藏剛回又上一線社區防疫的馬健堯;疫情下的忠於職守的「逆行者」黃豔芳;主動請戰中醫藥防控疫情的74歲老黨員黃仁禮;毅然回歸再上搶救一線的已退休黨員張雅衛;堅持每天去發熱門診科取標本的李豔;堅守感染科監護室標本做血氣分析的張乃丹。
榜樣就在身邊!農工黨德陽市委旌陽支部的黨員李秀珍,今年春節剛從脫貧攻堅的一線載譽歸來,新冠肺炎疫情又拉響警報,她立即全力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持續堅守在核酸檢測工作一線。因為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眼瞼愈顯腫脹,聲音愈發嘶啞,手部也因為頻繁的消毒和風吹而變得粗糙不堪。她堅定地說「我的專業就是檢驗,每次疫情都得第一時間採集標本,疾控戰線這次大部分人都堅守在第一線,擋在疫情爆發前就是擔當和職守!」,這句擔當和職守瞬間讓我淚目。誰曾想,這可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黨員、老前輩,這種「再次出發」的堅守與擔當該是我們最美的傳承!
這些農工黨黨員們就在我的身邊,為我樹立了一個個榜樣,並無數次感動著我,而我能做的,真的只有多做一點,盡我所能再多做一點,讓大家都更安全一點。比起我們一線黨員們日以繼夜地保護群眾,我不覺得累。在德陽市疫情指揮部工作期間,我很慶幸可以更好地為一線奮戰的黨員們協調資源,解決問題,為抗擊疫情建言獻策。每每看到這些不計個人得失飽含正能量的黨員們,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初心,向榜樣學習,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慎終如始滿芳華
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建設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無論是組織建設,還是理論研究參政議政;無論是工作成長,還是生活感悟,我堅信,與農工黨一起,我的生命色彩會越來越豐富厚重;篤守初心、慎終如始,我的人生定會收穫滿園芳華!
(農工黨四川省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