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脖子上長出「蘋果」大小腫瘤,患者病情危急
1年前,51歲的梁先生發現右頸部長出一個莫名腫物,由於腫物無痛性,且無其他症狀,就沒有太在意。直到兩個月前,梁先生發覺腫物逐漸增大,便到附近醫院就診。經過CT、B超等一系列檢查,提示「甲狀腺右葉及鎖骨上方佔位性病變」。由於腫物過大且侵犯鎖骨包繞血管,手術難度大,梁先生在當地醫院建議下找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胃腸腺體外科甲狀腺團隊的桂小龍教授。
經過詳細的體格檢查,結合輔助檢查及病理檢查,考慮為甲狀腺癌並右頸部鎖骨上窩淋巴結轉移,轉移淋巴結腫大侵犯右側鎖骨,前方包繞鎖骨,下方緊貼鎖骨下靜脈,內側為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後方有多條重要神經。
此類病例少見,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手術空間狹小。稍有不慎將可能損傷重要組織器官,術中也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手術面臨諸多風險,但機會稍縱即逝。目前診斷明確,如不抓緊手術,可能會出現壓迫重要器官及腫瘤遠處轉移,危及生命。2
緊急多學科會診,制定詳細手術方案
擺在團隊面前的是一連串的問題:
甲狀腺原發病灶如何處理?
如此大的侵犯鎖骨,包繞血管的轉移性淋巴結如何切除?
如何保留器官組織功能?
如何保障手術安全?
手術後續治療如何進行?
胃腸腺體外科立即聯合全院相關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經過胃腸腺體外科甲狀腺團隊、骨關節外科、心胸外科、核醫學科、放射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手術室共同討論,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及術後恢復方案。
手術9小時,為生命一搏
手術當天,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裡,多個科室嚴陣以待。順利實施麻醉後,甲狀腺團隊桂小龍教授主刀、曹穩瓏主治醫師作為助手,對患者實施手術;心胸外科周華富教授在旁保駕護航,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胸部血管併發症;骨關節外科王洪濤教授則帶領助手等待術中協助。
順利切除原發病灶甲狀腺後開始清掃淋巴結,位於鎖骨上的轉移性淋巴結過大,合併侵犯鎖骨及包繞鎖骨下靜脈和頸內靜脈,分離非常困難。憑藉多年手術經驗和默契的團隊配合,手術團隊突破重重困難,仔細分離並保護保留了重要的組織結構。
由於頸部轉移瘤與鎖骨緊密粘連,難以分離。在骨關節外科的協助下,手術團隊順利切除了腫瘤侵犯的右側鎖骨,並仔細清掃了右側頸部淋巴結,再於右小腿側截取一小段腓骨進行了鎖骨重建,保障了右上肢的功能。
經過9個小時的手術,一顆「蘋果」大小侵犯鎖骨、貼近重要血管、層層包裹的巨大轉移性淋巴結被完整切除,並重建了鎖骨,保障了患者運動功能。手術驚心動魄,手術團隊都捏了一把汗。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出院。
專家提醒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甲狀腺團隊帶頭人李傑華教授介紹,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定期檢查甲狀腺B超有助於發現早期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如能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效果是很好的。
如腫瘤發展最常見的表現是在甲狀腺內發現腫塊,隨著病程進展,腫塊增大可壓迫氣管,使氣管移位,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甲狀腺癌伴頸部淋巴結轉移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有的患者以頸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則會增加此類患者治療難度,但是只要經過系統正規治療還是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