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不可能被推翻?

2021-01-11 懷疑探索者

本文由「懷疑探索者」原創,首發在百度百家,歡迎關注。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建立在兩個基本公設上:一個是狹義相對性原理(狹義協變性原理),另外一個就是光速不變原理。

很多朋友對相對論的前提假設基礎,即光速不可超越這一條難以理解。在他們看來,之所以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因為地球上的科學儀器不夠先進,所以難以測量到超過光速的粒子或者其他超越了光速運行的物體。在他們的腦海中,假設宇宙中已經有無數的粒子早就以遠遠超越了光速做運動且穿行在地球周邊,但是我們根本發現不了。所以,這一部分人的口頭禪就是:科學發現不了的,不代表不存在。

愛因斯坦

然而,事實並非是他們想像中的那樣。光速不可超越這一描述,依然是牢不可破的真理。真理不以人的豐富的想像力而做出改變。有人曾經和我交流,他說,「人的大腦只能理解低維度的知識,但是不能理解高維度的知識,我相信肯定存在現在科學知識不知道的東西,比如,光速不是宇宙最快的速度。」我對這位先生說;「想像力可以千奇百怪,可以無限的豐富多彩,但是,有價值的想像力是很稀少的。」誠然,民科和哲學家們可以坐在屋子裡冥思苦想,提出一個又一個所謂「突破人類智慧極限」的假設,可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思想,經得起邏輯和實驗的東西,又有多少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之所以偉大,在於它不僅僅是對牛頓傳統時空觀的顛覆,而且是因為這一理論經歷住了100多年所有的質疑,而且被無數的嚴密科學實驗所證實。

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認為「光速理論被推翻了」的朋友,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懂得相對論,不能理解為什麼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其實,光速不可超越,其正確的描述應該是,宇宙中凡是靜止質量為0的物質,它們的信息傳遞速度是不能超越光速的。這裡面,關鍵詞彙是「信息傳遞」。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講述一下什麼是信息的傳遞。

比如,小C借了小王1000塊,答應在星期五還錢,但是小C誠信不好,到了期限說下個星期一再還。小王有點不開心,但是忍了。到了星期一,小崔說,再拖到星期五再還。小王氣壞了,認為小C沒有做人的誠信,就催著他儘快還錢。小C流氓氣上來了,對小王耍橫,說,我就是不還錢了,你能把我怎麼樣?小王勃然大怒,馬步一架,上去就是一拳,「啪」的拳頭落在了小C的臉上。在這個過程中,小王的拳頭與小C的臉皮,發生了接觸,所以小C的臉感覺到很痛。這,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即小王的拳頭對小C的臉部痛感神經之間,清晰的傳達了「痛」的信息。

但是,我們假設小王和小C他們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星球上的人,之前小王借給小C1000塊,而小C為了躲債,矇混在宇宙飛船之中,成功的躲到了御夫座星系的某一個行星上。好吧,現在小王到了星期五,想起來小C還欠我錢呢,我得向小C索要啊。可是,這小子人在哪裡呢?小王逃出宇宙無敵大哥大,給小崔撥電話,喂喂喂,崔半仙,你在哪裡呢,你小子說今天還我的錢吶。。。但是,大哥大裡面傳來一連串的長聲,嘟~~~嘟~~~嘟~~~就是撥不通哇。

原來,小C溜到了遠離地球很多光年的御夫座星系,小王給小C撥一次電話,小C得很多很多年後才能收到,等小C接通電話(假設他還活著),小王在地球上已經骨灰都找不到了。這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地球上的小王與御夫座星系上的小C,他們兩個人之間即使想說上幾句話,也是要等很多很多年的。小王給小C撥出跨星系的宇宙電話,向小C傳遞「你小子快點還錢」的信息,小C在沒有收到這個電話之前,他是不知道小王已經給自己追債的,所以,小C是沒有接收到來自小王的任何信息的,受制於宇宙空間之曠遠,小王實在沒有辦法在有意義的時間內和小C兩個人之間完成信息的傳遞。

而如果真的宇宙之中存在「超光速」的話,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事實研究出超越光速傳遞信息的電話,讓小王和小崔立即通話,這樣,即使小崔躲到宇宙深空,哪怕他距離地球有幾百萬光年的遙遠,小王也有機會向小崔追債。

現在科學界已經通過科學實驗證實了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現象的成立,一對糾纏粒子可以無視空間距離,在一瞬間同時發生改變。原理上,量子糾纏的速度是無限大,可以說遠遠超越了光速。那麼,量子糾纏可以超越光速傳遞信息嗎?答案是:不能。因為在於,研究發現我們無法精確的去控制量子糾纏,一旦我們試圖去控制,就會對量子糾纏發生幹涉,這會造成糾纏現象的立即中斷。既然是無法控制,所以不能按照我們人類的意願去幹涉它們,這也說明信息傳遞是失效的。所以,量子糾纏雖然是成立的,但是依然不能超光速傳遞信息。

量子糾纏

那麼,過去的一些新聞報導之中,說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了某些宇宙邊緣的星系正在「以超越光速運行」,則「證明了超光速現象在宇宙之中無處不在」,這一說法正確嗎?

在以上,我們已經舉例子闡述了光速不可超越指的是信息不能以超光速傳遞。在這個「超光速運行的星系」的案例中,也是可以具體分析的。

我們之所以觀測到某些星系在以「超光速」遠離我們,是因為星系是運動的物質,而宇宙在加速膨脹。請注意,宇宙的膨脹,不是物質在膨脹,否則原子的尺寸也會不斷膨脹,而是宇宙空間在膨脹。宇宙空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物質,所以空間本身是不能傳遞信息的。無論宇宙空間膨脹到多大,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不能傳遞信息。這些所謂的「超光速運行的星系」,無論它們與我們地球之間的分開速度有多大,哪怕是真的超越了光速,比如,是光速10倍、20倍、30倍,其本質上無非是由於宇宙空間膨脹導致的,這同樣是不能以超越光速來向我們傳遞信息的。

你可以想像一些,假設小C為了躲債,通過某種技術手段,或者是「神跡」,躲到了這些以超光速遠離地球的星系上去,我們是無法向他追債的。因為信息的傳遞速度最高就是光速,一束光從這些遙遠星系上發出,我們地球上會因為二者之間空間距離的不斷加大,而越來越難以接收到這束光,所以我們是難以接收到信息的。同樣,我們地球上也很難定向與遙遠的加快離開的星系發生信息上的交流。這也是為什麼夜裡天空是黑色的原因:遙遠的星系的可見光越來越難以達到地球,從而照亮夜空。

所以說,如果你欠下一筆巨款,躲到遙遠星系上就會沒事了。

某些自媒體經常會有驚悚的大標題吸引眼球,所謂「相對論又被推翻了」「進化論又一次被推翻了」。其實想一想,很簡單,如果相對論這些科學理論真的被推翻了,根本用不著「又」,只要一次被推翻就可以了。可是,我們迄今為止沒有看見有任何有價值的質疑來撼動相對論的地位。光速不變原理,依然是一條牢不可破的真理。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話說在1905年,有個26歲的瑞士專利局的三級技術員接連發表了四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後來的他成為了一代巨匠,物理學史上前二的科學家,他就是愛因斯坦。 而愛因斯坦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成果是相對論。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從相對性原理逼出光速不變,經過同時的相對性又回到了相對性原理。OMG,這意味著什麼?這不就意味著相對性原理、光速不變協調了麼?」於是,不同參考系裡的時間就是不一樣的(一階相對性原理時間項表達式),同時性也是相對的(上面光速不變的推論)。」「這不就剛好同時滿足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了麼?
  • 「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了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誤解。比如在回答問題時總能遇到以下幾種問法:把雷射燈對著天空,雷射的另一端的線速度不就超光速了?如果有一根30萬公裡的棍子,從另一端推一下,豈不是就超光速了?把打開著的手電筒扔出去,手電筒發出的光是不是就超光速了?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但是,乍一看,GRT是不是真的很複雜?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
  •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
    那麼對於真空中的光速來說,客觀現實就是——事實上觀測到的真空光速是不變的。愛因斯坦把這個觀測事實上升到了一條基本原理作為相對論的基礎,即真空光速不變原理。二、原理和公理的區別我們都知道數學中是有很多公理的,比如歐幾裡得幾何中,過任意兩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數學中的公理是不需要證明的,是大家公認的,直接拿出來就可以用。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本文提出了基於兩個假設的狹義相對論:相對性原理(第一假設):所有慣性參考系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光速恆定原理(第二個假設):光總是以一定的速度c通過真空(即真空或「自由空間」)傳播,該速度c與發光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 光速與普朗克常數引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其命運的轉機:互為貴人
    鄒曉輝點評:愛因斯坦與勞厄分屬兩類很不同的情形,能走到一起,是因為普朗克的紐帶作用,同時,也有兩人內心思考和探索領域的迭交之處。這才有後來可交流的豐富內容。普朗克曾在報告會上講解愛因斯坦相對論。勞厄聽後非常震驚,因為,他一直信奉康德哲學時空絕對不變理論。「時空居然與物質運動有關?運動還會改變空間?」勞厄既感覺相對論有些道理,又有點難以置信。
  • 等效原理與光速不變衝突嗎?
    採用不對稱應力的方法可以判斷一個物體是否真正的加速度,自由落體只是視覺加速度。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還需要站在地球上,研究相對於地球的視在加速度,其實牛頓的萬用引力公式還是可以用。萬有引力公式: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 為什麼信息與能量不能超越光速?愛因斯坦:超不了,會因果顛倒
    如果我們閉上眼睛,事情發生的順序是一樣的,與我們看與不看無關。現實生活中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因果顛倒的問題,因為愛因斯坦認為光速是宇宙中信息、能量傳輸的最快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運動速度永遠無法達到光速。
  • 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原理是永遠正確的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迄今為止最嚴峻的考驗。洛倫茲不變性是一個以荷蘭物理學家亨德裡克·洛倫茲的名字命名的概念,它認為物理定律對整個宇宙的觀察者都是一樣的,不管他們在哪裡,也不管他們移動的速度有多快。洛倫茲不變性是狹義相對論的核心。狹義相對論預言,在真空中,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光速都是每秒299791公裡的常數。
  • 你對光速不變原理有疑問嗎?
    你怎麼理解光速不變原理以前,我認為光速不變原理只是愛因斯坦先生做的一個假設,他的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之上。光速不變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不隨光源或觀察者的相對運動而改變,大約是每秒30萬公裡。
  • 快子這種超光速粒子為何不違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很多人都知道,物體的運動速度或者信息的傳遞速度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這是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決定的。根據如下圖所示的相對論質量速度關係式,物體的速度越大,其質量就越大。把一個物體加速到非常接近光速c時,物體的質量就會趨於無窮大。
  • 愛因斯坦表示,宇宙中不存在時間,那空間中真的空無一物嗎?
    愛因斯坦表示,宇宙中不存在時間,那空間中真的空無一物嗎?宇宙中最大的謊言家:時間,愛因斯坦曾指出,他提出的相對論與牛頓經典物理學的分歧點便是「光速不變原理」,那麼,光速不變原理究竟闡述了什麼?所謂光速不變原理是指光的運動速度與光源兩者,相對於觀察者的運動來說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慣性系中的觀察者,無論它相對於光源來說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的快慢是多少,最終,觀測得到的同一束光的速度均是相同的,愛因斯坦提出光速不變原理前,麥克斯韋提出的電磁理論中指出,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光速,也就是說光即電磁波,顯然,這一理論有違人們的常識,也與牛頓經典物理學相違背。
  • 愛因斯坦說:物質傳播最快速度是光速,為什麼還存在超光速現象?
    超光速實際上是可以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超光速的現象。那為什麼還會有個光速限定,又有什麼是超光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狹義相對論實際上,光速針對信息、能量、物質傳遞而言的。這是上個世紀初才建立起來的觀念。在在此之前,科學家並不這麼認為。這些其實需要從高中物理中的「參考系」說起。
  • 看完這5個預言的檢驗,你還想推翻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嗎?
    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來後,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是,還有很多的科學家對他的理論持質疑態度,而真正看得懂的更是非常之少。愛因斯坦需要實驗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愛因斯坦和他的廣義相對論火了!可是,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質疑和批評。在科學界主要的質疑的聲音是不相信愛丁頓團隊,真的能準確測量出星光的偏折角度。他們認為,愛丁頓有先入為主的傾向,就是為了讓觀測結果和已經提前知道的數值一致,會刻意去除一些不利的數據,就像一些比賽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一樣。
  • 一口氣通俗理解《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
    另一個小孩子說:「不對,我們也有可能在一架勻速行駛的汽車上或者一艘勻速行駛的船上,只是我們速度恆定,並不受力(合力為零),所以我們沒有推背感。」愛因斯坦來了光速不變原理如果一切都這麼簡單,那我們日子也能舒舒服服的不同廢那麼多腦細胞。然而在十九世紀末,人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光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誰的話也不聽,誰也影響不了它。它永遠保持一個速度3×10^8m/s。
  •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湖北省北大校友會舉辦第十二期教育沙龍活動
    什麼是相對論和統一場理論?有沒有「暗物質」存在?「黑洞」和「蟲洞」是怎麼回事?帶著一個個這樣的疑問和好奇,2020年12月5日,20餘位校友參加了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教育專委會舉辦的第十二期教育沙龍,周國全校友以《愛因斯坦與他的相對論》為主題,進行了講座。
  • 目前已知光速最快,那麼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現快於光速的速度呢?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狹義相對論,帶領人類認識了一個全新的物理世界。在狹義相對論中,他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只有一種現象是恆定的,可以將時間和空間聯繫到一起,那就是光速,從而提出了光速不變原理。即無論在何種慣性系(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不隨光源和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的相對運動而改變。所以光速被認為是目前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 物質不可能從有到無再還原成原來的有,超越光速是一個錯誤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斷言光速是任何物質在真空中的最快速度,小說家的幻想沒有依據。一些歐洲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中微子速度超過光速。 如果實驗結果經檢驗得以確認,愛因斯坦提出的經典理論相對論將受到挑戰。 科學界認為這項發現是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上「炸開一個大洞」。
  • 既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項預言被證實,那再不懂相對論就真的out了
    引力波的發現具有其現實意義,霍金表示:「除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宇宙史看到黑洞。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初期宇宙的遺蹟、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既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項預言被證實,那你真的了解相對論嗎?不懂也別急,安利相對論,童校長有一套自己的解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