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臥虎藏龍》把中國功夫這給傳統文化帶向了全世界,身為導演的李安,不僅捧紅19歲的章子怡,還讓自己成為了國際知名導演。
其實早在這部家喻戶曉的電影之前,李安就有不少難得的佳片,其中最為觀眾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為郎雄量身定做的「父親三部曲」。
1991年的《推手》1993年的《喜宴》還有1994年的巔峰之作《飲食男女》,這三部電影構成了著名的「家庭三部曲」也被稱為「父親三部曲」。
而還不例外的是,這三部電影中,那位老父親角色一直都是由郎雄來飾演的,也可以說這一系類的電影是李安為郎雄「私人訂製」。
如果說,郎雄沒有離世,他一定會和連還有能有更好的成績奉獻出來。
事實也的確如此,「父親三部曲」的成功,是離不開的郎雄那入木三分的表演,三部電影雖然都是父親這個偉岸的角色,但又每個角色有著不同的性格。
可郎雄做到了,每個角色的轉變都拿捏的完美無瑕,導演李安也算是成全了郎雄。
可就在郎雄獲得金馬終身成就獎的2002年,郎雄卻因病逝世,那晚是郎雄的遺孀出席並代領,這也是當年最大的一個遺憾。
這三部電影都是以家庭倫理為基調,反映了很多當下社會很敏感的話題,也能從中感受到了人物之間的碰撞,這些碰撞留下的就是深刻的印象。
也是生活的不易,也是每個演員的付出,才讓電影有了如此高的成就,而郎雄身為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也有著比電影本身更曲折的經歷。
1930年郎雄出生在江蘇宿遷,小時候的郎雄對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
到了1947年,17歲的郎雄入伍到了臺灣,服役期間的他還是隊裡一位足球運動員,再後來就憑著自己的愛好,加入了藝術隊,當了一名話劇演員。
1950年,郎雄第一次開始接觸到演藝界,那時候他就開始出演電視連續劇,但是那個藝術和經濟都屬於匱乏的年代,郎雄的作品還不為人知。
40歲之前,可以說郎雄的時間基本上都用來沉澱自己的,那些時間,他並沒接到什麼戲,但是他也不為所急,只是慢慢的等待,在等待中不斷學習和鍛鍊自己。
1970年,郎雄正式成為了中視的一位演員,4年之後,在電視劇《一代暴君》中,郎雄飾演了男一號秦始皇,而因為這部劇,郎雄正式被觀眾熟知。
兩年之後的1976年,依靠電影《狼牙口》裡的出色表演,郎雄一舉拿下了該年的金馬最佳男配,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個獎,從此他硬朗的風格被觀眾認可。
軍人出身的郎雄擁有一身健碩的身材,從外看起來郎雄的確有著硬漢的風格,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實郎雄是位內心細膩的人。
在後來的多部電影中就能看出郎雄這一性格的表現。
從影三十載,郎雄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在耳順之年後還能出名。
那時候的郎雄剛剛從電視公司退休,巧合的是,他遇到了一直默默無聞的李安。
37歲的李安將自己半生的時間都花在了電影事業上,但是收到的回報卻少之又少,這讓他一度為生存而發愁。
1990年,李安就把電影《推手》的劇本給寫了出來,因此還給當時的李安換來了一座最佳劇本的獎盃。
直至李安遇到了的郎雄,當這位正準備安享晚年的老演員退休的時候,李安把劇本送到了郎雄手上。
一番交流後,郎雄不僅答應李安參演,初次見面的導演李安對郎雄的形象和演技給折服,而郎雄也十分欣賞李安的敬業精神。
劇組中一年的交往,相差20多歲的兩人成了忘年交。
一年後的1991年,電影《推手》正式面世,劇中郎雄飾演的老父親,是個演技退休的太極拳教練,他把人物身上的那股無奈和性格上的壓抑演繹的惟妙惟肖。
這也讓郎雄獲得了該年的金馬最佳男主,不過這才是個開始。
兩年之後,郎雄和李安的第二部作品《喜宴》問世,這部電影集結了歸亞蕾、高金素梅等明星。
劇中郎雄本色出演了一個退伍軍人,片尾的一個關於郎雄的特寫鏡頭也成了一個經典,憑藉這部戲裡的演繹,郎雄再次拿下了該年的金馬最佳男配。
到了1994年,作為導演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的收官之作,電影《飲食男女》中,郎雄飾演了一位資歷很高的大廚老朱。
片頭那段在廚房忙碌的鏡頭不僅饞哭了多少吃貨,這個橋段也成了華語電影史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精彩鏡頭。
整部劇都在圍繞著家庭團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的故事而展開,郎雄也用他出色的演技把這個看似很傳統的中國式父親為了家庭任勞任怨的品質給表現的活靈活現。
直到片尾劇情才得以豁然明朗,而帶來的大反轉也讓把整部劇推向了高潮,郎雄那種無奈和一家之主的氣勢更是堪稱經典。
這個中國式的父親形象,這部電影被該年的奧斯卡提名最佳外語片。
郎雄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理解已經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他不僅用出眾的演技折服了觀眾,還把李安想表達的都詮釋的了淋漓盡致。
很多觀眾在看完郎雄這三部電影後,都會陷入自己和父親關係之間的深深思考。
李安也通過這「父親三部曲」解開了和自己父親的心結。
2000年李安的《臥虎藏龍》正準備開始拍攝的時候,郎雄專程去到了片場擔任客串,劇中郎雄的戲份雖然不是很多,但這也算是對朋友的幫忙。
隨後在拍攝電影《天脈傳奇》的時候,郎雄身體逐漸出現異樣,但敬業的他還是堅持拍完了整部戲。
2002年,在郎雄因心臟病去世之前,郎雄還專程囑咐人告訴李安,不要告訴他病情的細節,不要讓李安分心,並要求李安要好好工作,要拍出更好的電影。
該年的5月2日,郎雄因為多種並發病在臺北振興醫院離世,享年72歲。
當李安得知郎雄去世的時候,電話中李安對著郎溪的妻子泣不成聲,情緒很久不能平復。
到了11月份,這屆金馬獎追授郎雄為金馬終生成就獎,這個對於一個演員來說莫大的殊榮沒等到郎雄親自領獎,就撒手人寰,實為一大憾事。
2004年,李安的父親也在該年離世,百感交集的李安說「郎叔走了,我父親也走了,對於我而言,仿佛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回顧郎雄的一生,他一直都是低調和灑脫的存在,在充斥著名利的演藝圈裡,郎雄的這份匠人之心實屬難得,這也正是郎雄成功的秘訣。
如今觀眾只能用回憶來欣賞郎雄先生的風採,而他身上那份對於演員這個職業的精神才是每個演藝從業者最該去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