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金庸筆下的第一高手,向來是眾說紛紜,多數人都集中在金庸比較出名的幾部小說裡,有的說是掃地僧,有的說是獨孤求敗,有的說是前朝太監(很奇怪為啥逍遙子沒上榜?),但還是有些人記起了在金庸小說中較為平淡的一部《俠客行》中的主角石破天,認為他才是金庸武俠第一高手(或者說是俠客行的作者)。
由於《俠客行》這本身在金庸著作中並沒有很高的代表性,所以身為主角的石破天也不怎麼受到關注,但我個人認為石破天才應該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排除越女劍,因為越女劍中的武功描寫主要是為浪漫詩意的意境服務,如同驚鴻一瞥,與金庸的武學體系完全沒有任何的銜接和傳承,內力、戰鬥意識、對敵經驗一點都沒提及,故而金庸作品對聯排除越女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家之見分析如下:
1、時代背景。
俠客行全文中並沒有直接提到時代,但根據史婆婆提到張三丰,書中人物沒有留辮子,而社會也不是兵荒馬亂動蕩不安來看,應該是明朝中葉,也就是說,跟笑傲江湖的時間跨度相差不遠。故而書中武林的整體水平也可以將笑傲江湖作為一個大概的參照物。
2、參照物。
反對石破天第一高手論的一個觀點是:石破天只是對手不在擂臺上的冠軍,他之所以表現得那麼強悍,是因為對手實在不堪一擊的緣故。但,真的是如此嗎?的確,金庸書中武林的水平是按照時間跨度而衰退的,清朝點穴是一件多麼神奇的功夫,而在時代最古老的天龍八部中,連阿朱都能打穴。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個門派千百年來始終保持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武學水平,很多朋友都猜到了,那就是少林派(或者叫僧人派,他們派……該死的釋永信)。這一點從金庸的書中也能夠體現。
在北宋時,少林寺並無絕頂高手,哪怕被譽為奇才的玄慈,也不過是一流強高手,難稱絕頂。事實上少林寺武林大會一戰,少林的臉已經丟得差不多了,要不是出了個系統外的BUG人物掃地僧,少林寺便險些如同慕容復一樣顏面掃地萬劫不復。南宋,少林寺一樣默默無聞。射鵰神鵰的水準比起天龍已經有所下降,但少林派還是差點被崑崙三聖給打臉,全寺找不出個可以對抗何足道的高手。然後到了元末,武學水準繼續下降,但少林寺卻因為水平的保持,開始顯露頭角。空見,渡字三僧,可以說除了張三丰陽頂天之外,世上再無敵手,少林寺也由蕭遠山來去自如的圖書館變成了江湖人眼中的臥虎藏龍之處。明朝中葉,方證甚至隱隱凌駕於大BOSS任我行之上。接著到清朝,主角陳家洛就算武功大進,也難敵少林天鏡大師。可見少林寺的水準一向保持的很好,故而歷代少林派掌門的功力,就算平庸的也基本可以定位一流中。也就是說,俠客行中少林掌門的實力,最少也有一流中的實力,差不多約等射鵰中的丘處機水平。
3、原文參照。
確定參照物標準後,就可以看俠客行原文了。撇去書中金庸對武功發功的間接描寫(比如說手熔銅牌,震酥石壁啥的),只看實力對比。
首先,是多年前龍木二位島主將少林寺的大門堵了七天七夜。而方丈的實力假定等於丘處機的話,再加上少林寺肯定不是一個個單挑,多半擺出了羅漢大陣,還是奈何不了龍木二人,由此可見,壯年的龍木要有五絕——至少是裘千仞的水準才能辦到。
其次,白自在的實力。白自在是江湖大派的掌門,少年時曾經吃到一個來歷不明的果子,內力大進,書中明確提到白自在的內力在武當掌門之上。假定武當掌門內力弱於少林掌門,但也應該不會相差太遠,故而可以推斷白自在的內力至少也是丘處機的水準。然後來段原文:
白自在一躍而起,喝道:「什麼一口氣轉不過來?我……我這口氣可不是轉過來了麼?」伸掌又要向石破天頭頂擊落,猛覺一雙手掌疼痛難當,提掌看時,但見雙掌已腫成兩個圓球相似,紅得幾乎成了紫色,這一掌若是打在石破天身上,只怕自己的手掌非先破裂不可。他一怔之下,已明其理,原來眼前這小子內力之強,實是匪夷所思,自憶數十招拳掌招呼在他身上,都給他內力反彈出來,每一拳每一掌如都擊在石牆之上,對方未曾受傷,自己的手掌卻抵受不住了,跟著覺得雙腳隱隱作痛,便如有數千萬要細針不斷鑽刺,知道自己踢了他十幾腳,腳上已受到反震。
這到底是什麼內功境界?金剛不壞體也不過如此吧?這還是石破天無自覺的被動反擊,並不是有意反震。這裡白自在的內力最少也是丘處機或謝遜的水準,但相信就算黃藥師不還手給丘處機打上十幾掌也要吐幾口血。掃地僧沒防備之時還要被降龍十八掌打斷肋骨。由此可推斷此時石破天的內力至少在中原五絕之上,而這還是石破天沒修煉俠客行武功前的水平。
最後,石破天的最終實力。等到石破天學到俠客行時,龍木二島主又多練了幾十年的俠客行,就算進步再慢,相信也勉強達到了五絕水準,而就算是兩個五絕水準的人聯手,對上無主動戰鬥意識的石破天,最後雙雙力竭身亡。再來兩段原文:
石破天不自禁的縱聲長嘯,霎時之間,謝煙客所傳的炎炎功,自木偶體上所學的內功,從雪山派群弟子練劍時所見到的雪山劍法,丁當所授的擒拿法,石清夫婦所授的上清觀劍法,丁不四所授的諸般拳法掌法,史婆婆所授的金烏刀法,都紛至沓來,湧向心頭。他隨手揮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覺不論是「將炙啖朱亥」也好,是「脫劍膝前橫」也好,皆能隨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內息,亦不須記憶招數,石壁上的千百種招式,自然而然的從心中傳向手足。——這已經是無招,隨心所欲的境界。
海船不住向岸邊駛去,忽然間一聲呼叫,從懸崖上傳了過來,眾人齊向崖上望去,只見兩個人影,一灰一白,從崖上雙雙躍向海中。石破天遙見躍海之人正是史婆婆和阿繡,這一下驚喜交集,實是非同小可,其時千鉤一發,那裡還顧到去想何以她二人居然未死?隨手提起一塊船板,用力向二人落海之處擲將過去,跟著雙膝一彎,全身力道都聚到了足底,拚命撐出,身子便如箭離弦,激射而出。他在俠客島上所學到的高深內功,登時在這一撐一躍中使了出來。眼見船板落海著水,自己落足處和船板還差著幾尺,左足凌空向前跨了一大步,已踏上了船板。當真是說時遲,那時快,他左足踏上船板,阿繡的身子便從他身旁急墜。石破天左臂伸出,將她攔腰抱住。兩人的身重再加上這一墜之勢,石破天雙腿向海中直沉下去,眼見史婆婆又在左側跌落,當下右掌急探,在她背上一託一帶,借力轉力,使出石壁上「銀鞍照白馬」中的功夫,史婆婆的身子便穩穩向海船中飛去。
——不需要借力,凌空虛度,比左腳踩右腳還誇張。俠客行可是武學大綱,劍法內功掌法輕功無所不包,輕功如此,其他武功如何不言而喻。
總而言之,石破天應該是金庸小說中的第一高手,堪稱人形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