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遊族影業召開了發布會,談到網友質疑《三體》拍攝計劃的時候,孔二狗說,「即便是毀也要我們中國人自己毀!有些網友一邊罵我一邊求我別拍,但我們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但是光有錢和任性,就能拍好科幻片了嗎?你把底線放那麼低,就可以逃避責任了嗎?
拋開今天發布的概念視頻是不是坑爹的爭論,我覺得倉促拿出這麼一個頁遊水準的視覺作品,就挺不負責的,既然對自己的身材沒有信心,就別著急脫啊。
起碼先把燈關上。
一年多之前,《三體》宣布立項,導演張番番,代表作《密室之不可告人》和《密室之不可靠岸》,兩部小格局的密室推理片,如果在這個領域繼續深耕細作,相信他可以有更大的成就,不過顯然他已經不想這樣做了。
張番番在發布會上表示,科幻電影拍攝過程需要運用大量的技術、新設備和複雜的特效支持,「這些年我做了這樣的學習,花了兩年時間惡補。」
科幻這玩意兒真是靠一個人惡補就能搞定的嗎?
這要說到一個老話題,為什麼中國那麼多年來都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電影工業不足以支持視覺和聽覺形象,這不光是綠幕、CGI這麼簡單。科幻電影除了需要特效,同樣也需要專業複雜的美術指導(Production Designer),這是一個奇缺優秀人才的領域,到現在也只是聽說過葉錦添、張叔平、奚仲文這幾個老名字,內地新一代的優秀美術有郝藝(代表作《畫皮2》《南京!南京!》《尋龍訣》),但光他一個顯然不夠。
其實我是想說,這是一個都想當導演的時代,導演意味著更大的權力,但是願意踏實做個好美術,好剪輯,好服裝,好錄音好調色師的人還是不夠多。但是電影工業需要平均發展,想想這也和咱們這些年宣傳的「成功學」有關,世界就這樣,面對誘惑的時候難免不冷靜。
寧浩打算用曲線救國的形式來做科幻——用外國團隊。在全球化的今天,CGI製作已經不能簡單地用「好萊塢團隊」這句話來概括了,韓國人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已經在《大明猩》裡面證明了可以達到較高的水平。他們厲害,我們拿來就是了。但是對於整個特效製作流程的監理工作,現在又有多少中國人可以做到呢?就算是也找老外,你確定我們的製片人有和對方對接的能力嗎?你們看好萊塢電影片尾的字幕,並不是一個特效公司可以做全部的事兒,往往是好幾十個公司,你做毛髮,我做爆炸,你做貼圖,我做煙霧,最後拼湊成了一個完整的作品。這麼複雜的工程,沒有視覺特效總監(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怎麼可能搞定呢?
不過這還只是個小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咱們的大環境,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固步自封的農業社會,幾乎沒有經歷過大航海時代,錯過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範圍的一次人種、物種、科技交融。而科幻作品則代表了進取和探索精神,是大移民和海洋時代的產物。雖然我們曾經有比日本海軍還NB的北洋水師,但還是被人家打到泥裡了,到現在都沒緩過來。說句題外話,為什麼日本電影動畫片裡面有那麼多宇宙戰艦,為什麼萊茵哈特(請自行百度)說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那就是帝國時代的榮光啊,小日本人那麼多年,就指著這個YY了。
不過好在咱們趕上了新一輪的人類革命——網際網路,這個東西可比大航海還要厲害,全世界的資訊供你所用。所以你看現在這批隨著網絡長大的95後,將來一定會有各種腦洞打開的想法和創意,在他們中間也一定會誕生偉大的科幻作品。
今年星雲獎的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給了寶樹的《時間之墟》,他籤約的公司是最世文化,對,就是那個弄出《小時代》的最世。而寶樹就是個80後。
雖然《科幻世界》號稱是全球發行量最高的科幻雜誌,但我們到現在為止的科幻土壤並不算肥沃。首先教育領域在過去20年並不鼓勵創新,家長也不希望孩子和別人太不一樣,物理化學成了高考分數,畢業之後基本就沒用了。要不服,你們給我背一個製取甲烷的方程式,或者拼一個無線電臺。你們現在的化學知識,都是看《絕命毒師》學來的吧?
最後其實要說,咱們一直有自己的科幻,那到底是什麼呢?不是《霹靂貝貝》,也不是《大氣層》消失。其實《古劍奇譚》這樣的仙俠劇,算是咱們農業社會的科幻作品。
與依靠論證、推演的來實現的科學精神相比。中國文化偏重於煉丹、大力丸這樣的速成方式,這也是為什麼以前健身房在中國行不通,而減肥藥卻一直買斷貨的主要原因。在仙俠的世界裡,他們與世隔絕,隱於深山僻壤,在封閉的農業社會,某種神奇的力量一定來自於群山之間,而不是海的那頭。
不過現在不同了,全球化早已經成為現實。但仙俠(或者說是武俠文化)依舊影響著當下的年輕人,尤其是在對金錢的追求高於科學知識的年代,仙俠魔幻遊戲這樣的消遣方式依舊是起點中文和盛大網絡走紅的原因。現在這些破玩意兒被移動網際網路包裝成了另外一個東西——手遊,還有……IP。
指望大眾一下子具有科學探索精神,還不大容易,但這一天總會來到。不過現在想要拍劉慈欣的科幻電影,我的確有著深深的懷疑。先別說《三體》,就說說偏愛宏大概念的劉慈欣一個「小格局」作品《鄉村教師》的這一段:
好吧,你來拍吧。
《三體》總共將分為六部,每部的投資規模為2億元,由劉慈欣監製。不過說真的,像《三體》這樣的硬科幻電影,真的未必賣錢,而且格局大的文學作品未必會成為好電影,劉慈欣自己都說,《三體》不像那些好萊塢大片,主題比較黑暗,偏離大眾價值觀。如果諾蘭不用一個親情故事包裹《星際穿越》,能收回成本嗎?
這一點還是寧浩聰明,《鄉村教師》格局看起來不大,但又蘊含了很大的東西。故事煽情,還有對人類存在價值的關照,怎麼看,都是個好的電影素材。
娛樂資本論--
左手娛樂,右手資本,你就是跨界達人~
Yes!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個由財經記者和文娛記者共同運營的微信公號,由財經記者鄭道森和文娛記者吳立湘悉心打理。
娛樂資本論開設以下6個欄目——【深八卦】【資本論】【電視沒有臺】【娛樂政治學】【數據控】【深電影】
回復關鍵詞「八卦」、「資本」、「電視」、「政治」、「數據」、「電影」,你可以看到最受歡迎的歷史文章,也歡迎各位達人投稿薦稿。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載請在作者欄以及文章中標明作者和出處,請勿修改標題和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