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莊子《逍遙遊》
大多數人知道楊振寧,基本停留在82歲老頭娶了28歲姑娘的程度。更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是,13年過去了,兩人竟然還沒有離婚,老頭身體依然槓槓的。最後只得編排段子以洩私憤:這姑娘也真不容易,本來想做個短線,結果一套十多年……
如果楊振寧先生看到這樣的言論,該是何等心灰意冷?
或者根本不在意這些言論,只是冷笑一聲:蟲子真多。
中國人真的了解楊振寧嗎?他真的是只是個利用諾貝爾虛名來騙取小姑娘的老色鬼?
楊振寧到底有多厲害,簡單來講,他是有史以來排名前15的物理學家(《Quora》評),與費曼、朗道奠定20世紀物理學的白銀時代,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20世紀物理學最卓越的設計師(弗裡曼·戴森語)。他是華人驕子中的驕子,他的偉大是歷史級別的偉大。
可能有人說,你這話置霍金於何地。好吧,雖然科學不比排名,我們尊重《時間簡史》的作者,但從科學成就上講,霍金沒有資格與楊振寧相提並論,他們之間相差了 3個黑洞。
如果華人在世界上有足夠的話語權的話,楊振寧就是當代牛頓和愛因斯坦。
我們敬重每一個科學家,並不認為排名有多重要,但科學家在每個人的心中,總有一個世俗的排名。
楊振寧的「楊-米爾斯方程」是現代規範場理論的基礎,被公認為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物理理論,如果大一統理論得到應證,那麼楊振寧將被列為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正因為這一點,有一些中國人非常極端地吹捧楊振寧為史上前5,可以與愛因斯坦扳手腕了,這又是繼「賣國賊老漢奸,老少戀不要臉」的另一種黑!
那楊振寧在科學史上的地位到底如何,1997年,日本《かがくしゃ》將楊振寧列為第11位。因為同樣是東方人,日本人有意抬高了楊的地位,特別強調「楊—米爾斯方程」的歷史意義,「楊—米爾斯方程」雖然偉大,但也要經過幾個科學大佬打補丁才能正常使用,說楊振寧完全超越溫伯格和費曼有點過分。
比較權威的1999年millennium poll physicist,將楊振寧列為古今最重要的18位科學家之一。那份排名說這18名科學家不分先後,按照姓氏排,Y姓吃了大虧,楊振寧排在最末。
英國學者Albert曾經是《英國物理學會》期刊的編委,他在科普隨筆《弦論能否在低能態驗證》裡面,將費曼、溫伯格、楊振寧、郎道做了詳細比較,他大概的意思是半斤八兩,綜合看,楊振寧上限在第10。所以,楊振寧在科學史上的真實地位應該是第10-18位,這與《Quora》排名15位大致相當。
當然有人說,科學成就再大,但道德有問題,仍然應該千夫所指。那我們就看看楊振寧到底有什麼罪?
傳言中的第1大罪,不應該在82歲高齡娶了28歲美女。可人家既不是拋棄髮妻,也不是拆散家庭。成人雙方自願,沒有影響到他人的利益,為什麼就不能被接受?即使是封建社會,也不過是限制寡婦再嫁,無人抨擊鰥夫再娶的,某些時候,我們連封建社會都不如。
傳說中的第2大罪,鄧稼先突破萬難回國效力,楊振寧躲在美國拿諾貝爾獎,是數典忘祖的狗漢奸,要知道楊振寧老婆是國民黨中將杜聿明女兒,以防迫害沒有回國天經地義。非要別人像鄧稼先一樣,犧牲青春、事業?鄧稼先為國家人民奉獻值得尊重,楊振寧為全人類做出成就同樣應該支持。只要人類文明還存在,他的名字就會被印在課本上值得萬世瞻仰,相比研製武器實在是另一個維度的貢獻。
傳說中的第3大罪,楊振寧盜取了李政道科研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搞得他的父親臨死之前不願意見他,楊李因為「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只能算是楊振寧的「三流」研究成果。事實上,「楊-米爾斯」理論才是楊振寧成為物理學大宗師的基石,這個東東統治了物理學60年,與李政道沒有任何關係。
傳說中的第4大罪,楊振寧晚年回國騙吃騙喝享受國家補貼。楊振寧是全世界爭搶的頂尖科學家,他需要騙吃吃喝?他幫助清華建立了國內頂尖水平的高研院,幫助培養了兩代傑出的物理學家,就算獲得任何待遇都不過分。
…………
還有各種黑,數不勝數,什麼修改遺囑,什麼翁帆懷孕。
如果一定要說楊振寧罪孽深重的話,那麼我們再以另一個科學家作為對照——他拋棄祖國移民美國;民族邀請他出任要職以抗外敵被斷然拒絕;他風流成性和眾多女人不清不白;他亂倫愛上年齡懸殊的女間諜;他始亂終棄拋妻棄子。這個人就是愛因斯坦,被我們奉為神壇之上的人物。而作為華人科學家的楊振寧,得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待遇」。
1977年,為了中美關係正常化,他以8000美元代價在當天《紐約時報》上刊登全頁廣告啟事「致美國卡特總統公開信」,全文用英文發表,旁邊加了八個中文字:「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1978年3月,在楊振寧等人的倡導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
1983年12月28日,楊振寧向鄧小平建議:「國外認為,搞軟體15—18歲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體專業。
1984—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吳健雄物理獎」和「陳省縣數學獎」相繼成立。
1997年,在楊振寧建議下,清華大學決定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經驗,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楊振寧以物理學界第一人身份,為中國請回多少科學家?為中國科學家打開了怎樣的視野?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科技前沿之間的多少距離?他給國家帶來的貢獻巨大,值得任何形式的回報。
正是由於楊的存在,清華的物理是中國離世界頂尖大學水平最近的學科之一。有可能成為中國物理學獎第一人的張守晟,正是由於楊振寧勸其做凝聚態理論,2017年用理論預言了拓撲絕緣體並被實驗證實,足見楊振寧當年何其有遠見。
2000年《Nature》評選過去1000年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是活著的唯一一個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
可以說,楊振寧不僅僅是最偉大的華人物理學家,也是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他已經年過九旬,難道一定要等到故去後才開始緬懷?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為逝者諱而貶低活人?
華人世界只有一個楊振寧,珍惜這樣一個天才,也就是珍重這個民族,珍重我們自己。
最後,為大家送上一道智力推理
為什麼這一次屍體沒有消失?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後,在對話框回復「真相」二字,即可獲知令人震驚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