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日本刀,和大馬士革刀不在一個檔次,非常廉價

2020-12-23 匠人工坊小刀匠

本文作者:尚開紅,「老尚叨刀」系列文章和視頻由匠人工坊團隊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明代《明會典》中記載了一組有趣的數據:日本國附進刀劍每把鈔三貫,鑌鐵大刀每把絹五匹,大絹一匹值鈔百貫。照此計算,當時產自西域的鑌鐵大刀價格是日本刀的166倍。這裡的鑌鐵大刀就是大馬士革刀。唐朝貞觀年間生於疏勒國的慧琳和尚編寫的《一切經音義》記載,鑌鐵,以諸鐵和合。意思是說鑌鐵可能是多種鐵經鍛焊(將兩片以上金屬加熱後鍛打,使之融為一體)而成。

《明會典》是明朝官方編纂的法典,記錄當時的典章制度,可信度很高。這樣說來,日本刀在明朝的時候並不值錢,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陽江貨。可是為什麼到了現代,日本刀以及日本的制刀工藝卻被推上神壇,搖身一變成了世界名刀呢?

探究日本刀成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日本人敬重自己祖先的制刀傳統,對古法非常重視。他們重視古法的原因,並不是古法能獲得比現代工藝更強的性能,而是懷著一種對歷史的敬畏。因此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日本人保存下來的古法制刀工藝最為完整。這其實是一種文化,就像郭德綱傳承的相聲、評書、小曲一樣。我們國內一些刀友動不動就愛問:傳承古法有什麼用,古法做的刀能比現代工藝還鋒利嗎?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用古代工藝制刀,如果用心去做,性能完全可以達到甚至超越現代一般的工業量產刀,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古法體現了工藝傳承。日本人對工藝傳承的重視,值得我們學習。

△匠人工坊大馬士革花紋刃

嗜血是日本刀的本質,「村正」最負盛名,被冠以「妖刀」之稱。村正可以說是德川家族的剋星,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與織田家族的作戰中被殺,從右肩劈到左腹,所用的刀就是村正;德川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被人行刺致殘,所用的也是村正;德川家康的兒子信康被人懷疑是內奸,被迫切腹自盡時,介錯人(負責砍頭的人)的刀銘上仍是村正,以至於德川家康禁止部下持有村正刀。華麗與嗜血,這二者既對立又統一,這兩者關係的對立是日本文化的縮影。武士刀外表華麗象徵日本武士的至高榮譽,在日本人看來,這是「自我負責」的精神,刀劍已不再是一種兵器,而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匠人工坊大馬士革花紋刃

日本刀成名的另一個原因是成功的營銷。在千禧年之前,日本刀就進入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日本成體系的制刀工藝,各種技術名詞,歷史典故,在當時收藏刀市場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俘獲了一大批國內收藏愛好者芳心。其實不止在中國,歐美也有很多日本刀的愛好者。他們熱愛日本刀真的因為日本刀更鋒利更耐用更符合設計美學嗎?恐怕不是,成功的營銷佔了很大成分,這一點和日本車有異曲同工之妙。了解了這些,你還迷信日本刀嗎?

相關焦點

  • 這倆刀友太牛,憑一己之力把大馬士革刀推上神壇
    前情是倆網友在評論區說匠人工坊的刀有點貴,然後刀友「心若向前,何懼遠方!」有點看不下去,留言道:那些說價格高的,去看看國外的垃圾折刀,動不動好幾千塊。微技術的跳刀,動不動上萬,卡巴軍刀,這類低端軍刀,也要幾百塊!這家的大馬士革刀,是國內少有的真品,而且性能還鋒利,還能粗用,不是樣子貨,這是很重要的!可不是某寶上一搜一大堆的假大馬士革刀。
  • 令男人慾罷不能的尤物:大馬士革刀
    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大馬士革刀,完全由匠人手工打造,凝聚著匠人的靈性,精美而獨特。
  • 大馬士革刀的秘密已經破解,為何市面上卻鮮少有之?
    若是有人說他想要收藏一把由「花紋鋼」打造而成的刀。相信絕大多數第一時間在腦海裡浮現的,除了我國自古就有的由「摺疊花紋鋼」打造的刀劍以外,還會浮現另外一個名字,也就是由「烏茲鋼」鍛造而成的「大馬士革刀」。
  • 外國人為什麼這麼崇尚大馬士革刀?
    以下是一個外國刀友 討論自己選擇大馬士革刀的五個原因:對一個打獵、釣魚、烹飪愛好者,或者冷兵器狂熱愛好者來說,購置一把刀並不是衝去當地的市場,然後心血來潮地選上幾把。選擇一把刀,應該是一種投資——投資你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
  •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名刀,中國三刀上榜,誰的威力最大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 日本武士刀起源於中國唐代的唐橫刀,在隋唐時期,日本還沒有自己的制刀技術,完全是通過模仿和學習中國制刀技術來生產刀劍,當時的日本刀大都保持了漢代環首刀的基本特點。
  • 從環首刀到抗戰大刀,作為戰場上的殺伐利刃,刀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而且其在歷史上都佔有非凡意義的高度,近代歷史中有兩把槍械殺人無數,但要和這把環首刀來相比的話,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的級別。 環首刀構造並不複雜,但這個設計有著相當科學的使用方法,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環首刀看似細緻的直窄刀身有著強大的殺傷力。
  • 廚房裡的大馬士革刀,真的值得買嗎?
    大馬士革紋今天廣泛用在刀具裝飾上,除了廚刀,各種收藏和實用的刀劍上都很常見。大馬士革鋼卻已經是個歷史名詞。大馬士革鋼並不產於敘利亞大馬士革。一般認為,大馬士革鋼原料是印度產的烏茲鋼( Wootz )。從3世紀到17世紀,烏茲鋼錠被從印度運往中東,在那裡武器工業蓬勃發展,它們被製成各種彎刀,用於戰場。所以在交手多次的西方人眼裡,這種武器就是大馬士革刀。
  • 抽刀斷水的刀..越王勾踐劍和大馬士革刀..失傳近300年的
    如日本刀製造時,在摺疊鍛打鋼鐵時,會在工件外包裹紙張和草木灰及泥漿等進行鍛打,這是一種滲碳手法。紙張草木灰都是滲入劑,泥漿則是分散劑,可防止碳滲入物黏結不勻、以及幫助析出炭黑。我國明代《天工開物》裡記載的制針方法,也是固體滲碳,但和日本刀製造過程中的滲碳技術比,這是屬於非常高端的外熱式箱體滲碳技術。
  • 真實的歷史上,曹操與司馬懿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差距非常大!
    三國時期,曹操和司馬懿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東漢末年,曹操更是三國中少有的梟雄。
  • 世界歷史中的三大名刀,為什麼只有武士刀才可以流傳至今
    作為歷史三大歷史名刃之一,浩蕩千年,只有武士刀留存至今,除了日本人對傳統的熱愛,還有武士刀自身獨特的魅力讓人痴迷。
  • 世界六大名刀(冷兵器)
    (1)大馬士革刀大馬士革刀是用烏茲鋼錠製造,武器通常為彎刀,花紋如行雲似流水,刀身美麗至極。波斯人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使得大馬士革刀極為著名。豐臣時代,日本名工良匠層出不窮,冶鍛技術日益完善,使武士刀得到大力發展。鍛造過程中,淬火硬化以及融入非金屬(碳),比其他普通刀具更加堅硬,刀身纖細鋒利,非常適合戰場上廝殺。白刃戰中,武士刀一擊皆斬,能夠輕鬆斬斷敵人的手臂和身軀,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冷兵器。
  • 國內刀匠2020年作品大全,民間手藝人,堅守傳統制刀工藝
    當地阿拉伯人打造的寶刀,沿著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向西傳入歐洲,向東傳入中國、日本等國,成為上流社會競相收藏和佩戴的奢侈品。歐洲人把這種刀稱作大馬士革刀,古代中國人稱之為鑌鐵刀。很多人以為大馬士革刀是一種軍事裝備。其實大馬士革刀的造價極其昂貴,使得它不可能作為常規武器來裝備軍隊。即使在它的原產地阿拉伯地區,也只有王公貴族及其近衛軍才有機會佩戴大馬士革刀。
  • 山東衛視《天下第一刀》欲匯聚天下名刀
    如今,已經有幾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刀收藏家、鍛造師以及「刀客」呈現寶刀,匯集的刀品有:卡卓藏刀、戶撒刀、大馬士革刀、蒙古刀、日本武士刀、三軍儀仗隊指揮刀、春秋大刀、斬馬刀、梅花刀、戚繼光的戚家刀、霍元甲的霍家刀、刑具鬼頭刀、龍頭鍘刀、獨臂刀、螳螂刀、少林六合刀、蝴蝶雙刀、苗刀、青龍偃月刀等等幾十種名刀。
  •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帶刀!
    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他最大的特點是刀身上行雲流水的花紋切割如黃油般順暢是眾多米其林廚師傍身的「佩刀」這把叫「旬」的刀來自世界三大刀具製造地之一的日本關市這把是日食記同款有印象的同學應該在視頻中見過適合切割各種魚、肉、蔬菜和瓜果直線的刀刃設計非常適合連續不斷的切配動作
  • 鍛造之美——傳說中的大馬士革刀手工製作
    上一期大家都看到了純手工製作的斧子,畫面,音樂,工藝讓大家陶醉,是不是感覺還不過癮,本期小編繼續為大家帶來傳說中的大馬士革刀手工製作
  •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馬未都曾表示,世界三大名刀中沒有中國刀。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刀,尤其是日本刀與中國刀中的唐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唐刀在歷史上是冷兵器的巔峰之作,無論是砍還是劈,各項性能指標都為歷史之最。唐刀興盛的背後,體現了唐王朝的興盛與科技發達。唐刀製作工藝雖然精湛,卻是複雜無比,並且昂貴之至,僅僅裝備於少量部隊,無法大規模批量裝備。及至宋朝,火器初步發展,重騎兵重裝甲登上了歷史舞臺。唐刀的砍殺功能雖然漂亮,可已經不能適用於時代發展。加之,唐刀「百鍊鋼」相關工藝失傳。
  • 火候大馬士革刀套裝:小貴,但物有所值
    現在的都市女性,不會燒菜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最近我女友迷上了做菜短視頻,並且立志要在2020年,學會燒一桌好菜,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作為一名十分盼望未來媳婦能夠把菜做好的男朋友,我也非常耿直了一會,在元旦節那天,我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贈送香水手鍊或是口紅,我送給女朋友的是一套大馬士革刀套裝,總計花了999元,擁有五件套。
  • 文玩大馬士革刀,男人的致命誘惑
    瑞典頂級刀匠馬蒂亞斯·斯特斐斯作品 "太陽"全長:245MM,刃:123MM,柄:122MM;厚:4MM,硬度:61-62  刀身圖案級紋路,非常鋒利,柄材:藍色猛獁象牙臼齒化石+黃色猛獁象牙臼齒化石隔片+沙漠鐵木瘤
  • 世界三大名刀純屬誤讀,世界名刀排行榜,你想擁有哪一把?
    周緯在他的《亞洲古兵器圖說》一書中總結出,亞洲花紋刃是全世界花紋鋼刀劍的源頭,而到近代,花紋刃的三大代表分別是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 ,日本武士刀和馬來克力士劍。周緯的這一說法被人們不斷演繹,最終被傳成了世界三大名刃:大馬士革刀,日本武士刀,馬來克力士劍。大馬士革刀位列世界三大名刃之一,還多少有點道理。為什麼這樣說呢?
  • 世界三大名刀是什麼?為什麼中國刀未上榜
    在如今世界上,公認的三大名刃分別為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俗稱大馬士革刀)、馬來諸族的糙面焊接花紋刃(俗稱馬來克力士劍)和日本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俗稱日本刀);因為花紋刃鑄造技術極為複雜而艱難,製造者又極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