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女子的肖像》女導演寫給前任的情書

2021-01-07 八卦卦主

這部電影一出,紛紛有人拿之前的幾部比較火的高質量lgbt群體電影來對比,或捧或踩。

而這部電影不是任何一部的翻版或重複,其獨特的女性視角,唯美的油畫畫質,高質量的電影質感和劇本設計都值得一看。

年輕女畫家瑪麗安,接到一則生意,為即將出嫁的富家小姐艾洛伊茲畫一幅肖像畫,這幅畫在婚前送給艾洛伊茲的未婚夫,因為他們從沒見過面。不久前艾洛伊茲的姐姐因為決絕嫁給沒見過面的男人反抗而自殺,艾洛伊茲也對這件事很抵抗,總是對來畫畫的畫家不配合。於是,艾洛伊茲的母親和女畫家商量,這幅畫必須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

女畫家瑪麗安就以朋友的名義接近她,結婚之前艾洛伊茲和媽媽、女僕住在孤島上,瑪麗安也住在她們家,白天陪艾洛伊茲外出,在孤島上閒逛,藉機觀察艾洛伊茲的舉手投足並默默記在心裡,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間憑藉記憶在燭光下畫畫。艾洛伊茲對於這個不速之客也是戒備的,就在這種彆扭的相處,鬼鬼祟祟的觀察之下完成了肖像畫。

就在可以交差的時刻,艾洛伊茲知道了真相,也看到了那幅畫,她輕蔑地指責和嘲笑瑪麗安的畫缺乏靈魂,那根本不是她,沒有她的半分神韻。一開始這對女畫家來說只是一單生意,憑藉自己的技術作出的畫卻被這樣輕蔑的嘲笑,激怒了瑪麗安。瑪麗安毀掉了這幅本來覺得很滿意的畫作。

或許是跟艾洛伊茲較勁,或許是受到嘲諷後的觸動,瑪麗安決定重新給艾洛伊茲作畫,想要在畫中除了技術,也加進靈魂。

於是她開始重新了解、重新相處,開誠布公地走近艾洛伊茲的生活和困境。艾洛伊茲也在這種相處和了解中放下戒備。在這種觀察和配合中,他她們萌生了感情,在島上彈琴、作畫、打牌,度過了最快樂的幾天。她們還幫助意外懷孕的女僕流產,三個人在孤島上尋歡作樂。

終於,畫作完成,意味著大婚之日也要到來。

你以為她們會反抗,會一起逃離這個地方,但是沒有,艾洛伊茲還是聽從母親的願望嫁給了富商,而女畫家也沒有搶婚之類的戲碼,甚至都沒有挽留,只是在不舍中度過在一起的最後一天。

數年之後的一場音樂會上,瑪麗安去歌劇院聽歌劇時,看見了遠處包廂中的艾洛伊茲,她和丈夫還有孩子。當響起當年瑪麗安給艾洛伊茲彈的那首曲子時,瑪麗安看到艾洛伊茲淚流滿面。

影片的大部分時間幾乎沒有男性角色出現,連艾洛伊茲的未婚夫這個重要的男性角色也不過是一閃而過,沒有幾個正面鏡頭。但無形之中,卻處處都是男性,兩個女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男權和父權的壓迫下,無論是這場婚姻還是女畫家只能以父親的名義開畫展,以及女僕意外懷孕卻沒有出現的那個男性。但這並非是男性的勝利,因為艾洛伊茲的丈夫娶到的不過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她只有聽到瑪麗安彈過的音樂才會流淚。

對比其他男同或女同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似乎缺乏反抗。

例如奉俊昊導演的《小姐》與這部片子有相似之處,女僕一開始也是男權的幫兇,甚至幫小姐的騙錢騙色的未婚夫。對小姐產生愛慕之情和了解她的苦難之後便同她一起對抗男權。那種反抗是直白的,設計騙錢的未婚夫和把小姐當成給官員讀情色讀物的工具,成功之後又把那些小姐被迫讀了一輩子的書燒毀、撕爛,然後一起坐船逃離那個地方。

對比起來《燃燒女子的肖像》似乎缺乏這種有力的、觀眾想看到的反抗。然而,你卻無法忽視這份熾熱的感情,它已經留在畫作中或是兩個女性的心中。她們的感情也保存在女畫家的畫作中流傳。

也有人拿這部電影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來對比,它們都足夠美,僅憑畫面就讓人難以忘記。《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唯美的田園景觀,世外桃源般的鄉村中的相遇,男主雕塑般的外形,對性向和愛情的小心翼翼的探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燃燒女子的肖像》更是有著油畫般的質感,自然光燭光的切換,紅色和綠色的對比,唯美的海灘和海浪,以及兩位女主在暗室內、燭光下臉部特寫更顯得楚楚動人。

比起同為女同電影的金棕櫚影片《阿黛爾的生活》、風靡一時的《卡羅爾》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完全是女性視角,女性導演、製作團隊幾乎都是女性,飾演富家小姐的演員還是女導演的前女友。

對於這一點,有人認為女性視角更加細膩,而且填補了以往都是男性導演拍女同片的缺失,更加細膩,注重女性的情感而非戲劇化的表現。有人則認為其中有男性群體的缺失,是女性的烏託邦,是架空的而非真實的。

其實不然,男性在其中絕不是被忽視的角色,而是無時不刻地存在,影響著女性的婚姻、愛情、社會地位和成就。

正如女畫家瑪麗安多年之後終於能夠舉辦的畫展,也只能以父親的名義舉辦。而當她想要那副艾洛伊茲的畫時,她所穿過的人潮擁擠的畫廊,穿過的都是能夠來參加畫展的,擁擠的男人們。

相關焦點

  • 《燃燒女子的肖像》:情,是燃燒的畫像;愛,在第28頁
    火光燃燒間,女子的裙擺染上了火焰,但她正專注地凝視著對面的愛人。微風乍起,吹起了燃燒著的裙擺,這無疑是本季度最美的畫面。這一幕出自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講述了畫家瑪麗安接近小姐愛伊洛斯以完成畫像,但情愫卻在悄無聲息間慢慢滋長的故事,由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主演的影片是一場禁忌之戀,也是寫給藝術片的最好的情書。
  • 《燃燒女子的肖像》導演新作開機 片名《小媽媽》
    《燃燒女子的肖像》工作照>1905電影網訊 《燃燒女子的肖像》導演瑟琳·席安瑪新片《小媽媽》(Petite Maman)近日在法國巴黎開機,影片故事將圍繞兩個8歲左右的小女孩展開,具體劇情暫未公開。《小媽媽》是瑟琳·席安瑪的第五部劇情長片,她以《女孩幫》《燃燒女子的肖像》成為當下世界影壇新一代崛起的女性導演,她在2019年執導的《燃燒女子的肖像》獲得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該片獲邀參展世界各大電影節,同時入圍多項獎項和年度十佳榜單,是近年來女性情感題材的熱門話題之作。
  • 為什麼,要燃燒女子的肖像?
    瑟琳·席安瑪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她自編自導的《燃燒女子的肖像》所展現的,更多是愛情的本身。01這是一段愛情故事的記憶。主劇情通過閃回的形式講述。女畫家Marianne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因為那幅《燃燒女子的肖像》勾起了她的回憶。那是一個墜入愛河的過程。1760年,法國布列塔尼。
  • 《燃燒女子的肖像》影評:深刻烙印在心底的容貌
    劇情簡介《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2019上映的法國愛情劇情電影,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瓦萊麗亞·戈利諾主演,故事講述在18世紀的歐洲女畫家瑪莉安,需要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千金小姐艾洛伊茲出嫁前的肖像畫,讓她遠在米蘭的未婚夫能在婚禮前看見妻子的容貌。
  • 《燃燒女子的肖像》:不止於女同的愛
    文/夢裡詩書宛若油畫般的電影質地,在《燃燒女子的肖像》中是如此的賞心悅目。而在這個帶有西方古典美學的優雅氛圍中,女性導演瑟琳·席安瑪對同性之愛的聚焦,兩位女主間謹小慎微且又纏綿悱惻的愛意流露,則使電影之美不僅源於外,更修於內。
  • 《寄生蟲》登頂 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 外語片
    《寄生蟲》登頂最佳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最佳外語片時間:2020-02-01 13:28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寄生蟲》登頂最佳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最佳外語片 新京報 1月31日,第40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LFCC)獲獎名單揭曉。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1 月 3 日《燃燒女子的肖像》
    影評人投票2019年12月16日最佳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第五名最佳導演瑟琳·席安瑪第四名最佳劇本《燃燒女子的肖像》第十名最佳女主角諾耶米·梅蘭特第十三名阿黛兒·艾奈爾第十名最佳女配角第十三名最佳攝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第三名最佳外國電影第三名舊金山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16日最佳外語片《燃燒的女子畫像》提名西雅圖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16日最佳外語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提名最佳攝影克萊兒·梅託恩提名佛羅裡達影評人協會
  • 麥田觀影分享| 《燃燒女子的肖像》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導演: 瑟琳·席安瑪編劇: 瑟琳·席安瑪主演: 諾米·梅蘭特 / 阿黛拉·哈內爾 / 盧安娜·巴傑拉米 / 瓦萊麗亞·戈利諾 / Christel Baras / 更多...
  • 《燃燒女子的肖像》:如畫般的禁忌愛情
    我認為2019年歐洲有兩部重要的LGBT電影,一部是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另一部是《燃燒女子的肖像》。電影《痛苦與榮耀》《燃燒女子的肖像》,是法國女性導演Céline Sciamma的作品,此前並沒有了解太多關於她的作品
  • 《燃燒女子的肖像》,畫作凝視之外的性別凝視
    她不是什么女伴,只是另一位肖像畫家。第一幅作品完成時,馬莉安坦誠了自己的畫家身份。她展示了畫作,也遭受到小姐的嘲諷:「它並不像出自您手,我為此感到可悲。」猶如前任一般,年輕的女畫家毀了這幅肖像,為了她自己。
  • 《燃燒女子的肖像》它絕對是今年最美、最有味道的作品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法國愛情劇情片,由Celine Cianma執導,Adela Hanel主演。Nomi Melante和Valerie Golino,關於18世紀歐洲女畫家Marion,誰需要在埃洛伊絲小姐結婚前,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畫像。
  • 《燃燒女子的肖像》的唯美愛情故事
    在我心中,《燃燒女子的肖像》是2019年當之無愧、數一數二的好電影。油畫般的質感電影油畫般的質感、夢幻的調色我們帶入到18世紀的歐洲。我們與作者一道,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女性主義的議題。導演用平等的女性凝視,以一種全新的被大多人忽視的女性視角重新定義了電影。
  • #火星影評#燃燒女子的肖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性-上篇
    最近接連看了坎城獲獎作品《燃燒女子的肖像》、奧斯卡提名作品《小婦人》、HBO高分劇集《我的天才女友 第二季》以及HULU的新劇《星星之火》,碰巧幾部作品都由女性編劇、女性導演、女性主演,自然講述的也是關於女性的故事。
  • 曾沿銳 |《燃燒女子的肖像》: 電影與繪畫的美學共鳴
    繪畫和電影作為造型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在藝術和美學思想上具有諸多共性,本文試從影片的影視造型藝術,以及電影畫面與繪畫之間巧妙的美學關係進行分析和研究,淺析導演瑟琳·席安瑪於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獨特的女性主義和視聽語言表達。
  • 個人意見|《燃燒女子的肖像》:當你凝望愛情的時候,愛情也在凝望你
    今年奧斯卡慶功宴上,《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將最佳國際影片獎盃遞給導演瑟琳·席安瑪說道,「你本該拿著這個的」。奉俊昊為什麼會這樣說?瑟琳·席安瑪執導的新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沒有成為本屆法國申報的最佳國際影片,錯過參與角逐的機會。在2019年的坎城電影節中,該片與《寄生蟲》共同入圍主競賽單元,獲得最佳編劇和同志金棕櫚兩個獎項。
  • 個人意見 | 《燃燒女子的肖像》:當你凝望愛情的時候,愛情也在凝望你
    今年奧斯卡慶功宴上,《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將最佳國際影片獎盃遞給導演瑟琳·席安瑪說道,「你本該拿著這個的」。奉俊昊為什麼會這樣說?瑟琳·席安瑪執導的新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沒有成為本屆法國申報的最佳國際影片,錯過參與角逐的機會。在2019年的坎城電影節中,該片與《寄生蟲》共同入圍主競賽單元,獲得最佳編劇和同志金棕櫚兩個獎項。
  • 我們秘密的第二十八頁——《燃燒女子的肖像》
    今天聊聊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片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2019),別名浴火的少女畫像(港) / 燃燒女子的畫像(臺) / 燃燒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畫 / 年輕女孩的肖像畫。
  • 在孤島相愛,法國酷兒電影的究極浪漫:《燃燒女子的肖像》
    文:Montagne要問2019年最好的LGBT電影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這部《燃燒女子的肖像》,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超過96%的同性片及95%的愛情片,並提名了金棕櫚。這部法國女導演瑟琳·席安瑪的電影充滿著法國浪漫主義的情懷,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女導演本身也是LGBT群體中的一員,電影中主角的扮演者阿黛拉是她的前女友,這也使得這部電影給觀眾帶來了超出電影的曖昧性。但我們不能否認,這位女導演她用女性細緻柔美的手法展現了一段遺憾的禁忌之戀。
  • 《燃燒女子的肖像》:極簡敘事下的多重隱喻
    文 :飛鳥編輯&排版 :綠麥▲ 《燃燒女子的肖像》的海報《燃燒女子的肖像》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2019年的作品,故事發生在一個孤島,一名女畫家與一位貴族小姐相愛,後來不得不分別。這是個看了開頭幾乎就能預知結尾走向的故事,在敘事層面似乎沒有什麼新意。同時,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也極為克制,在最能左右觀眾情緒的衝突點也並沒有著力渲染,而是用充滿女性氣質的方式輕柔帶過。這樣極簡化的表達方式不僅沒有造成電影文本的單薄,反而更契合影片之中微妙的情感。
  • 《燃燒女子的肖像》:止於凝望,情予彼方
    這幅畫的名字就是《燃燒女子的肖像》。瑪麗漸漸墜入記憶中,時間也回溯到1760年, 電影的第二幕——也是主情節就發生在此時法國的布列塔尼(Bretagne)。彼時還年輕的瑪麗乘船到了一座孤島,為伯爵夫人的二小姐洛伊斯(Hélose)畫肖像。洛伊斯此前一直住在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