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2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0歲的強強(化名)最近有些奇怪,媽媽說,這幾天她經常看到強強吸鼻子、搖頭晃腦的,還時不時會做鬼臉。
有一次媽媽正在輔導強強做數學作業,剛講完3道錯題,前面還虛心接受的強強突然間眨起了眼睛,還連帶著做起了鬼臉。
媽媽讓他好好聽講,不要鬧了,可強強說自己很認真在聽,還讓媽媽接著講。
媽媽心想,這孩子現在怎麼這麼不老實,竟然學會撒謊了。看著強強一臉「不認真」的樣子,媽媽嚴肅地說「你調整好狀態,我們再接著講。」強強還納悶,明明自己狀態挺好的,為什麼媽媽會這樣說呢?
這是在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小兒推拿科陳琴醫生的診室裡,強強媽媽向陳醫生描述的症狀。原來這些天強強總會有一些怪異的表情動作,但他自己完全不知道,媽媽這才帶他來醫院。
陳醫生問診後,發現強強學業壓力大,雖然現在正值暑假,但興趣班網課等經常要上,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大到每天按時完成指定作業,上交指定打卡視頻,小到幾點起床,幾分鐘吃飯,幾分鐘上廁所等等。
如果能順利完成那便皆大歡喜,如果因為孩子的拖拉、不合作,沒有順利完成,父母們就開始責怪,而且每天熬夜做作業也導致睡眠不足,試想孩子的內心肯定是崩潰的。
當精神壓力積壓到一定程度肯定會尋求釋放點,而這個釋放點首先會體現在軀體的症狀上,於是一些奇怪動作便會在某個不經意間產生,很難自控。
這些不自主的,突發的多發性抽動以及在抽動的同時會伴有爆發性發聲和穢語的症狀,臨床上叫抽動症,又稱之為小兒抽動穢語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一般發生在4~12歲的兒童,男性較多。
像強強這樣的就是心理情緒因素導致的,在近期的門診中,陳醫生也經常會接診到抽動症的孩子,主要症狀是頻繁眨眼、吸鼻子、聳肩、清嗓子、搖頭晃腦、仰頭、喉中異常發聲等。
陳醫生介紹,一般來門診的抽動症患者以輕症較多,小兒推拿對於抽動症輕症效果不錯,先採用疏肝解鬱,平肝熄風,瀉火清心,健脾化痰為主,其次緩解局部肌肉緊張,治療基礎疾病為輔,最後增強體質為配合,同時也要結合家庭情況,給予適當心理輔導。有些嚴重的抽動症,則需要結合中西醫配合心理治療。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
出現抽動跡象呢?
陳醫生解釋,究其原因,其實是遺傳因素、神經生理、代謝及環境因素在發育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生理上,早期的抽動症往往和兒童的一些基礎疾病如鼻炎、腺樣體肥大、咽炎、結膜炎、頸椎病、過敏體質等有很大的關係。
另外一些孩子本身脾胃虛弱,體質差,抵抗外邪細菌和病毒的能力也較弱。還有一些先天腦發育不足的孩子也有可能會出現抽動障礙。值得強調的是,電子產品除了學習時偶爾用下,平時少接觸,尤其是不玩電子遊戲,因為電子產品使用過多會刺激大腦皮層,加重抽動症狀。
這裡給家長們吃顆定心丸,一般輕症的抽動症是可以自我恢復的,對於出現時間短的抽動症,只要治療基礎疾病,改變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節奏很快就會消失,成年後不會有任何影響;對於時間比較久的慢性抽動穢語症,我們除了要積極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家長們給自己的孩子一些時間:不要給予太大的壓力,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抽動症狀,更不能嚴厲指責孩子,因為這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和自卑感,對於人群也會產生緊張感而導致抽動頻繁。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10歲男孩突然頻繁眨眼睛,還做鬼臉!說了一句話,媽媽嚇壞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