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十二大美男,第三名慕容復
慕容復,金庸作品《天龍八部》中的人物,段譽順著她目光看去,但見那人二十七八歲年紀,身穿淡黃輕衫,腰懸長劍,飄然而來,面目俊美,瀟灑閒雅。段譽一見之下,身上冷了半截,眼圈一紅,險些便要流下淚來,心道:「人道慕容公子是人中龍鳳,果然名不虛傳。王姑娘對他如此傾慕,也真難怪。唉,我一生一世,命中是註定要受苦受難了。」
慕容復是一個和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類似,因為人生觀和價值觀被極難達成的理想和嚴酷的現實所扭曲,從而信奉起暴力至上和唯結果論的極端功利主義,並因此而走向人生末路的悲劇角色。
林平之的悲劇,是源於其人生中背負了極大的仇恨,而在追尋復仇途徑的過程中,又沒有得到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也未曾找到真正導致自己一家的悲劇的元兇(暴力至上,勝者為王的江湖秩序),反而學習餘滄海,嶽不群等人,試圖不惜一切的獲得更強的暴力,通過對仇敵的血腥殺戮而完成自身的復仇,並在這一過程中耳燻目染的樹立起了「暴力可以主導和改變一切」的價值觀。於是他通過自殘而練成了闢邪劍法,從而殺掉餘滄海木高峰完成了復仇,但與此同時,自身卻也變成了比餘滄海木高峰更極端的唯力是視的暴徒,直到最終在左冷禪的蠱惑下成為了反社會的瘋子,在瘋狂地殺戮無辜中被令狐衝廢掉武功並囚禁終生。
慕容復與林平之的不同點,在於他起始的江湖階級要比家破人亡,且人人覬覦的林平之要高得多,本身已是一派掌門,武功一流的青年俠客,但對應的,他的人生目標/理想/野心,即成為超越武林至尊之上的皇帝,這也比林平之要高遠和艱難的多。因此,他也不得不面臨著與林平之類似的,橫亙在自身有限的能力與邈遠的目標之間的,無可彌合的矛盾。
然而慕容復為解決這一矛盾而採取的辦法,卻要比林平之更陰微的多——他既沒有放棄當皇帝這個不切實際的理想,也沒有積極進取,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後,則通過踏實的修煉和多行俠舉來提高自己的武功和江湖名望,反而在很多次關鍵的機會面前,他所做出的都是與笑傲江湖的嶽不群類似的選擇,即為了取得眼前的,有助於實現個人目標/理想/野心的利益,而不斷地出賣他人,也出賣自己,直到賣儘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在少室山,為了收攬中原俠客的好感,慕容復出賣了蕭峰這個有恩與他,且對他大有好感,很可能成為好友的俠客(參照松鶴樓喬峰的言辭),與此同時,也出賣了自己身為俠客的道義。
在西夏,為了獲得成為西夏駙馬的機會,慕容復又出賣了王語嫣這個對他情深義重,孤身隨他漂泊江湖的準未婚妻,與此同時,也出賣了自己的愛情與責任。
最後在大理,為了獲得成為大理世子的機會,慕容復出賣了包不同這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家臣和慕容這個祖宗姓氏,與此同時,也出賣了自己最後的尊嚴。
所以在第三次的失敗後,他的人格終於崩潰了。
慕容復不是一個沒有半點是處的庸才,金庸三番五次表露慕容復的才幹武功。例如月夜荒山,無端介人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諸人的陰謀的一段奇遇,慕容復的眼光、武功、風度、處事謀略,一一表現得令人佩服。要是他不過是蠢人、庸才、低能者,慕容復反而不會有這麼大的震撼力,正因他有許多優點長處,他的走上歪路而終於毀掉一生,才分外令人惋惜,分外充滿悲劇意味。
慕容復,人生如夢慕容復,人生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