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又一樁讓人心碎的訃聞,昨天上午,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的官方推特宣布,查德維克因結腸癌去世,年僅43歲。
就算你不看超級英雄電影,也多少聽說過「黑豹」這個形象,更會覺得驚訝,他不是這幾年發展勢頭很好很活躍嗎,怎麼會忽然因為癌症而去世?
而仔細一看新聞更震驚了,查德維克·博斯曼是2016年確診患上結腸癌三期。
也就是說,這四年來,在《黑豹》《馬歇爾》《21座橋》《誓血五人組》《復仇者聯盟3、4》等大量工作進行時,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癌症,一邊工作一邊和病魔抗爭,進行化療手術。
一個普通人想要通過飲食運動練就完美體態都需要極高的自律,拍攝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更是高強度的付出。難以想像查德維克·博斯曼忍受了什麼樣的痛苦,是以何等意志力完成這一切,才呈現出電影裡如此健美而有活力的黑豹。
而過去幾年間,查德維克·博斯曼每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時,都精神狀態極佳,身型健碩、目光有神。跟媒體觀眾溝通時,他始終溫和有禮,卻言語之間流露出對演戲和生活的無盡熱情。
《黑豹》紅了之後,「瓦坎達萬歲」的經典動作(雙手十字交叉放胸前)風靡全球。
此後查德維克·博斯曼到各地宣傳,每當有影迷向他做出這個動作,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回應對方,熱情又充滿活力。
2018年的met gala上,查德維克·博斯曼穿得就像個尊貴的國王,神採奕奕,被贊是「黑豹本豹」。現在回看這些照片,都很難相信他一直在抗癌中。
事業一路上升的他,在2019年年末和女友訂婚,兩人原本要在2020舉辦婚禮的。
這四年來,無論外形還是精神狀態,我們都看不出查德維克·博斯曼有什麼不健康的跡象。
直到今年4月份,大家發現直播中的他居然瘦了一大圈;
同時又有媒體拍到他拄著拐杖的走路的樣子。
今年6月,他又被拍到送到急症室。
可是即便在暴瘦期間,查德維克·博斯曼還在堅持健身、練習棍法,再加上他一貫給人印象都極為健康,導致很多人都認為他只是為了塑造角色而減重。
曾經一個採訪問到他飄忽不定的體重,他沒有正面回應,而只是說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活著來講述背後的故事。
新浪娛樂好萊塢頻道昨天發布一則視頻,回憶了2018年《黑豹》首映式上的查德維克·博斯曼回應「健康活力」的秘訣:「很累、很瘋狂,日常鍛鍊、健康飲食、全力以赴。」
我們能看到的永遠只有查德維克·博斯曼的積極上進,無法感受他究竟度過了怎樣的四年。
現在,公布他過世消息的推文打破了推特單條的點讚紀錄,截至我們發稿前,這個點讚數字是676.4萬。
大家為查德維克·博斯曼的逝去感到惋惜,更是因為他戲裡戲外都如同瓦坎達國王一樣高尚而意志超群,富有責任心與使命感。關於他的緬懷悼念裡,最常看到的對他的稱呼是——「king」,推特官方在公布點讚破紀錄時也用「king」來稱呼他,並說這是「向國王致敬」。
現實生活裡的查德維克·博斯曼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和王室、皇族沒有任何關係。
在2018年因為《黑豹》走紅之前,他像無數的有色人種演員一樣,因為膚色而遭遇到不少歧視,事業也頻頻碰壁。
但是,他時刻謹記著自己受到的教育,對抗不公,保持尊嚴。他告訴自己要戴著皇冠前行,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王,真正的鬥士。
身為有色人種,他自小與種族歧視、隔離相伴,甚至會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脅。
查德維克·博斯曼外表安靜,內心充滿熱情,他從小就喜歡美術和建築,也曾有機會走上職業籃球運動員之路。
(△15歲)
17歲時,查德維克·博斯曼的朋友被槍殺。因為這件事,他感知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開始嘗試創作故事。
高中畢業後,查德維克·博斯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國知名的黑人大學霍華德大學。因為對戲劇、文學有著強烈興趣,他還曾獲得資助,到牛津大學進行戲劇的學習交流。
在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裡,查德維克·博斯曼沉迷於研究非洲裔美國人的歷史,心中懷有講述自己族群故事的使命感。
(△「黑豹」回到霍華德大學)
從霍華德大學畢業之後,查德維克·博斯曼在劇作家、導演、演員等方面進行嘗試。
但和很多少數族裔一樣,他首先要面對自己因為膚色被邊緣化的殘酷現實。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查德維克·博斯曼都默默無聞,只是在《CSI:紐約》《法律與秩序》《火線警探》等劇集中跑跑龍套、打打醬油。
這種被邊緣化的職業經歷當然跟種族歧視的環境有關,但也跟他抵制刻板印象角色有關。
畢業之後,查德維克·博斯曼曾經獲得過一個好機會,能在主流電視臺的肥皂劇裡出演,酬勞數字頗為可觀。但拿到劇本後他才發現,這個角色就是按照公眾對於黑人群體刻板印象寫出來的。
原生家庭糟糕,生活在毒品槍殺、幫派廝殺之中,這樣的黑人故事當然是有的。但是,查德維克·博斯曼發問:「為什麼都不假思索假設一個黑人角色必然是罪犯、必然是癮君子、必然是糟糕的家長呢?」
當他將自己的思考反饋給製作人、希望一起探討豐富角色時,卻落得了「難搞」的名聲,沒多久便被炒了魷魚。面對殘酷無情的現實,查德維克·博斯曼一度很沮喪,他為生活發愁,也曾質疑自我。
但查德維克·博斯曼依然想要堅持自己內心的聲音,他認為,就算自己丟了工作,但是這些質疑至少是有價值的。自己提出了問題,或許就可以為下一個扮演此角色的黑人演員消除一些刻板印象,讓後來者更有發揮餘地。
中國觀眾也許對種族歧視問題感受不深,但因為刻板印象和歧視性觀點而導致的糟糕創作,在我們的國產影視中可是屢見不鮮。堅持為自己的群體發聲,正視結構性的不平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放棄好走的那條路,遵從自己的內心,真正屬於「黑豹」的命運之路也在徐徐展開。在入行多年後,查德維克·博斯曼終於等到一些配得上他堅持的角色。
2013年,他在電影《42號傳奇》中扮演了勇敢堅韌、創造了MLB歷史的黑人棒球明星傑基·羅賓森。
2014年,在傳記片《激樂人生》中,他又飾演了知名的黑人偶像、靈魂樂教父詹姆斯·布朗。這些都是他所認可的,立體豐富,打破刻板印象的黑人形象。
查德維克·博斯曼還曾參演過主流商業電影《神戰:權力之眼》,扮演古埃及神話中的智慧之神。
他曾經略微苦澀地說,自己參演原因之一,是希望讓電影裡至少有一個神是非洲人面孔的:「因為人們往往不會製作由黑人和棕色人主演的投資1.4億美元的電影。」
在《42號傳奇》《激樂人生》等等講述黑人成長、族群抗爭的故事裡,查德維克·博斯曼由內而外散發出溫和優雅、堅毅包容的氣質,引發業內矚目,也讓漫威鎖定了他。
《黑豹》這部幾乎全黑人陣容的超級英雄電影,試圖讓有色人種講述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故事,查德維克·博斯曼成為最關鍵的男主角。
為了塑造好「黑豹」這個角色,查德維克·博斯曼做好了自己所能嘗試的一切努力,他健身、學習武術,兩度前往南非感受人文,練習口音。
在確認得到這角色時,他還興奮地跑去做了基因檢測,希望探尋自己的非洲血統,了解自己的根在何處。(via@MFS字幕組)
2014年,漫威第三階段電影計劃發布會中,確定由查德維克·博斯曼主演2017年電影《黑豹》,這個角色在2016年初次亮相於《美國隊長3》。
到了2018年《黑豹》正式上映,這部電影迎來了大爆發,斬獲了1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是漫威個人超級英雄電影最高票房,還拿到了7項奧斯卡提名。
有些中國網友評論說,這就是為了「政治正確」而拍的一部電影。但在一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的環境裡,「黑豹」意義重大毋庸置疑。
黑人觀眾在影片裡的種種細節裡感受到親切、認同和自豪。而對於無數像查德維克·博斯曼一樣有過挫敗的從業者來說,這部電影也證明了黑人演員、黑人故事的感染力。
(視頻字幕via@阿爾法小分隊)
這一切輝煌發生時,早在「黑豹」初次亮相的2016年,萬眾期待的大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確診了結腸癌三期。
他是在痛苦艱難的抗癌過程裡完成了全美及全球轟動的「黑豹」,敬業地工作,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簡直不可思議。
《黑豹》開拍後,查德維克·博斯曼每天拍攝工作12小時,另有兩小時練習動作戲和健身,還要練習口音等等等。(據@守望好萊塢)
此外,這四年中,查德維克·博斯曼拍戲、寫作、監製,珍惜每一秒生命。今年4月份,就在被網友發現暴瘦的那次直播裡,他為非裔社區捐出了420萬美元的醫療物資。
即使身患重病,他也希望帶給更多人希望。
在《黑豹》還未問世之前,查德維克·博斯曼就曾探訪患腦腫瘤的小影迷,在拍攝期間他也和小影迷保持著聯繫。
為了能讓小影迷看到自己最喜歡的超級英雄,查德維克·博斯曼在籌備《黑豹》時就不斷告訴自己要趕緊背臺詞、趕緊工作、趕緊健身,儘快把這部電影帶到熒幕上。
可惜的是,小影迷在電影上映之前不幸去世。2018年,談到此事的查德維克·博斯曼也是忍不住傷心落淚。現在我們才知道,那時流淚的查德維克·博斯曼本人,也在抗癌。
《黑豹》上映時,查德維克·博斯曼已經四十歲。
這是一個大器晚成的故事,他的傳奇職業生涯,本來才剛剛開始,大家都期待他的爆發和繼續上升,無情的2020年還是將他帶走了。
(△「黑豹」和科比)
來自普通家庭的查德維克·博斯曼成為了「黑豹」,成為了「king」,他這樣鼓勵年輕的校友們:不要忘記抗爭,平凡的人也可以戴著皇冠前行。
演員喬什·蓋德公布了查德維克·博斯曼給他的最後一條信息。
這條信息很長,聊了天氣、疫情、環保等等。向世界隱瞞了自己正在秘密抗癌的查德維克·博斯曼,這樣勸自己的朋友:「不管是晴空或是雨天,我們都應該珍惜每一刻時光。」
黑豹走了,不要忘記他說的話,珍惜每寸光陰,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