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關注並置頂我 #
沒被原生家庭好好愛過的人,
很難去愛別人。
有關注老胡動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最近剛結束了關於《小王子》的音頻錄製工作。
說起《小王子》這本書,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兒童讀物,或者是童話故事。但我卻覺得,這是一本用童話故事包裝而成的成人讀物。
作者從孩子的角度,用淺顯的語言,描寫了一個太空人跟來自B612星球小王子相遇相知的故事。書中的每一號人物,其實背後都有帶有特定的寓意。
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玫瑰」。
小王子生活在B612星球上,那裡很小,小到跟一棟房子差不多。而小王子的生活也很簡單,直到玫瑰的出現。
小王子每天都會幫玫瑰澆水,還給它套上了防蟲的玻璃罩。他非常愛玫瑰,但玫瑰的各種要求和做法,卻慢慢令小王子感到很痛苦。終於有一天,小王子選擇離開了這個星球,玫瑰沒有挽留。
離開B612星球後的小王子,去了很多其他地方,但心裡還是一直愛著B612星球上的玫瑰。直到他來到了地球,看到了無數朵跟他的玫瑰長得一樣的玫瑰,那時的他迷茫,究竟玫瑰對於他來說,還是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自己呢?
陪在他身旁的狐狸卻對他說:「你的玫瑰是唯一的,因為你為她澆過水」。
小王子和玫瑰的故事,其實就是作者聖埃克蘇佩裡以他自己和他妻子康蘇羅的故事作為原型改編的。兩個人結婚後,因為性格上差異比較大,導致彼此間的矛盾衝突日益頻繁,還曾一度陷入婚姻危機。
所以他借用小王子和玫瑰的故事,講述自己內心對於愛的理解。全世界相似的人可能很多,但我們之間的共同經歷,卻讓關係中的雙方都變得獨一無二。
很多人對於愛的定義是很模糊的。
認為對對方很依賴就是愛;
認為很需要對方就是愛;
認為很渴望對方就是愛。
但其實愛遠不止如此。
美國心理學家蓋瑞·查普曼,在他的著作《愛的五種語言》中曾提到過,愛需要五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肯定的語言、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和身體的接觸。
總結起來說就是,愛是一種成全,對他人的成全。
成全,就是把你所有的一切都呈現給別人看,比如,小脾氣,愛放屁,別人依舊待你如初,包容你所有的東西,因為你就是你,他愛的就是你。
這也是我常說的「真正的愛,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但這樣的愛,做起來的確有點難度,特別是當我們沒有被好好愛過時,我們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曾經被對待的方式去愛別人。
《小王子》中的玫瑰很「作」,她經常會提出各式各樣的要求,讓小王子按照她的要求去做。最後換來的結果,就是小王子離開了B612星球。
玫瑰以為只有每件事都順著她意思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迎親的視頻,裡面的新郎站在婚車外,一直對著車裡的新娘說:「你先下車,剛剛迎親是我做得不夠好,但過了今天我們再說這件事好不好?」但直到視頻的結束,新娘都沒有下過車,只是讓伴娘轉達了一句「你不跪下道歉,那麼這個婚就不結了!」。
現場有很多親戚朋友在,聽到這句話後,大家都在竊竊私語。新郎可能礙於面子問題,他直接把捧花摔在地上,離開了。
新娘可能平時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那個新郎,認為只有聽她的話,才是對她好,是愛她。她完全沒有意識到,或者說,換位思考一下男生的需求和想法。
這是愛嗎?我認為不是,這只是一種以愛之名的控制。這不是在成全別人,而是在成全自己。
不懂得去愛一個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被很好地愛過,自然而然,也就沒有能力去愛別人。要知道,愛不是一種天生具備的能力,它是需要學習的。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因為從小在家裡得到的關注跟愛都不是太多,所以面對別人對她的好,給她的愛,她總是很懷疑,很不自信,也就無法回饋對方自己的愛。
有次,她跟我說:「前段時間我生日,男朋友特意為我準備了一個慶祝活動,他邀請了我們最好的朋友來到現場,逐一為我送上祝福。那一瞬間我感覺很幸福,可隨即,我又會產生一種不安感,覺得他是為了得到我才故意表現得這麼好。」
我很理解她為什麼會這樣故意歪曲男朋友所做的一切,因為被愛的感覺太美好了,好到她不敢去承受這種感覺,這對於她來說太陌生了。她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找些貶低對方的理由來掩蓋這種感覺。
其實,愛與被愛其實是同時發生的。當你在愛著一個人時,你也是在被愛著。
我們常說,愛是一種能力,被愛是一種感受。或許曾經的我們,沒有被好好地愛過,但這不妨礙我們去學習怎麼愛一個人。
首先,我們不要成為愛情中的監督者。
當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被愛著時,我們總會去觀察對方的行為,從中尋找自己是被愛著的證據。例如:今天下雨了,他有沒有為我送傘,或者有沒有怕我淋溼,過來接我下班?
只要對方有一點做得不好,我們就會將那一點放大,並以此控訴對方不愛自己。但陷入這種狀態裡的我們,想要去體驗一種被滋養的感覺是不太可能的,更別說提供給對方成全的感覺。
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更多的是要相互遷就,相互理解。沒有人能將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他可能有疏忽的地方,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愛自己。
其次,愛一個人是成全對方,不是改變對方。
處在親密關係裡的我們,總會產生一個不合理的期待,就是「改變對方」。認為只有對方改變了,我們才能獲得被愛的體驗。實際上,這屬於一種非常自戀的渴望。
如果在關係裡,你想改變對方,我稱這為「始亂終棄」,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你就沒有真正看到對方。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那些旁人看起來的「缺點」,你都可以接受。
最後一點就是,不要把關係中的另一方看成是你的敵人。
有些感情出現問題的夫妻,明明兩個人繼續在一起,只會更加難受,但他們就是不肯分開。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子,他們大多數都會回答說:「既然我現在過得這麼不開心,那我也不會讓他好過」這種寧願一起毀滅,都不願意讓對方離開的做法,是只有在對待敵人時才會用到的。
一旦雙方處於敵對關係,那麼無論再怎麼強調愛與被愛,最終都只會成為一場空話。
愛是在兩個人互動中產生的。只有互相回應對方的愛,愛情關係才能維繫的更久。
人是感情動物,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需要跟其他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愛情中沒有導師,也沒有專家,如果有,那就是你自己。
「你的玫瑰是唯一的,
因為你為她澆過水。」
掃描下方二維碼,
讀懂你和愛的關係!
《胡慎之夜讀小王子》
預售價49元(原價99元)!
作者介紹
胡慎之,最懂關係的心理學家。著有《胡慎之家庭教育課》《胡慎之家庭課:重建親密關係》《高情商人際關係溝通術》。所有衝突,都是合謀。
喜歡我們,記得給我們一個在看哦!
契可尼效應:得不到的,才最珍貴?
☟ 點擊原文連結,也可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