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不斷上升的物質滿足感孕育出了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隨之而來的則是對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全新要求,即「匹配新時代觀眾的精神需求」。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安哲
作為入圍廣電總局「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首批劇目」的都市商戰類劇集,由光彩影業、皇氏御嘉影視、巨鯨資產、愚恆影業、閱文影業、思美傳媒、上海文廣、五岸傳播、新繹影視、天工開物影業、優尼影視聯合出品的《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成功登陸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黃金時段。這已經是閱文白金作家丁墨成功上線的第四部影視改編作品,閱文集團作為出品方之一參與其中。
截至11月14日播出結束,《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在騰訊視頻播放量突破3.4億,愛奇藝熱度突破7148大關,新浪微博#電視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閱讀量突破10億,討論量達2299.9萬,受到熱議。
新時代孕育影視劇更高要求
「寓教於樂」或將成為關鍵
在這個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受時間碎片化的影響,觀眾逐漸對影視劇這種「冗長」的傳統承載方式提出視覺挑戰,他們迫切希望能夠從中得到娛樂之外的一些人生哲理、教育意義或是其他,以收穫貼近人生又高於人生的價值觀傳遞。
如何能夠實現影視劇的「寓教於樂」,從而抓住新時代觀眾們的口味,成為影視市場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回顧近年來的影視劇的發展歷程,無論是在低谷還是在高峰,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一直都是與民眾距離最近、與生活聯繫最緊,最能表現時代思想與正向價值觀的文藝創作制高點。它們以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為核心,以寫實的方式還原當下人們的生活精神與物質特徵,當然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從當代社會中的真實故事出發。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不斷上升的物質滿足感也孕育出了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隨之而來的則是對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全新要求,即「匹配新時代觀眾的精神需求」。
但是如何匹配?答案是:將向上的價值觀內核植入優質的影視劇內容,從而帶給觀眾文娛、精神雙方面的享受。由此可見,「寓教於樂」才是重中之重。
全面詮釋「寓教於樂」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為新時代注入新思考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中,剛剛退伍的特種兵少校厲致誠因為家族企業遭遇經營困境、親哥哥意外身亡,臨危受命接管家族企業。他延續哥哥的變革精神,審時度勢放棄了派系林立的老品牌溫達,創立全新的子公司愛達,並聘用創業碰壁卻依舊堅持夢想的設計師林淺為設計總監。在同事和戰友的幫助下,厲致誠用「軍魂」精神將企業經營的風生水起,在反哺母公司溫達外,還與林淺共同創立「傾城」品牌。
然而,外資企業同樣看到了霖海市服裝業的豐厚利潤和發展前景,妄圖打垮充滿生機的「傾城」,一舉收購霖海市的三大服裝企業。面對這場民族與外資的收購之戰,曾經互相敵對的企業家們同仇敵愾,最終守護住了民族企業的尊嚴與榮耀,「傾城」也成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世界級服裝品牌。
從劇情中我們不難看出,《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中少了些傻白甜與霸道總裁的瑪麗蘇,多的是帶給觀眾的全新思考,它將勵志、軍旅、職場等元素與言情相結合,展現更多符合主旋律、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情感。
在愛情方面,與以往充斥著「依賴」的愛情觀不同,《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中雙方在艱險困難中攜手前行、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正向愛情價值觀,對於當下年輕人對待愛情輕浮、浮躁的態度更具教育意義。
在創業方面,對照正值創業熱潮中年輕群體的冷靜情緒,《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倡導享受挑戰、不懼困難、堅守誠信的創業價值觀。而在抵禦外資侵蝕時體現出的民族氣節,更是當下創業群體與市場亟待吸取的正能量。
在文化方面,伴隨愛情與創業而來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漢繡」。《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使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以一種全新的形式亮相於世人面前,為整個時代大潮注入了別樣的文化色彩。
致力於講述中國原創好故事
閱文將助力更多現實主義IP面世
在參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出品工作外,閱文集團一直致力於講述中國原創好故事,通過「IP共營合伙人」制度和「IP全鏈服務」體系,打通產業鏈的上下遊,實現IP共營合夥模式從「授權」到「聯合開發」「參與出品」的多元化創新。讓眾多原創網文IP的改編價值得以體現,如《擇天記》《天盛長歌》《將夜》等都是閱文集團力推的成功案例。
接下來,閱文集團的精品IP改編內容將源源不斷,持續為新文創的發展注入更多動能,除去已經開播的《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外,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復興之路》《朝陽警事》、美食題材作品《美食供應商》、體育題材作品《零秒絕殺》、軍事題材作品《兵者為王》,以及《神藏》《黑卡》《淑女飄飄拳》《鬥戰狂潮》等多個IP改編內容也在有序開發中。
在新時代的新文創生態下,IP改編精品化、長效化開發已經成為產業新常態,如何擺脫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頹勢,真正以相同或更高層次的價值觀感染來滿足觀眾精神需求,從而獲得認同?「寓教於樂」或將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