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醒你們的是,
魔獸首映=明晚
這裡面有你的位子麼?
如果木有,不要著急……
小德家零點首映加場啦!
時間:2016年6月8日 02:25
影廳:銀隆IMAX
票類票價多種購票方式,供您選擇!
鎖座請速度!
限量周邊已發售!
《魔獸》是如何煉成的……分割線。
今天,《魔獸》片方發布了一支5分鐘左右的精彩幕後花絮,不僅導演和主要演員全部登場,幕後團隊的關鍵人物也悉數出鏡,講述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
更多花絮:
650套戲服
曾參與過《阿凡達》的服裝設計師瑪耶斯·魯貝奧為《魔獸》專門打造出超過650套戲服,她本人分別在溫哥華和墨西哥管理工作坊,動員了業界最頂尖的設計師、時尚總監、戲服製作師、剪裁師和染匠,其中包括全世界最頂尖的皮革大師奧古斯託·葛拉西。
2000個特效鏡頭
擔綱特效的工業光魔總共為《魔獸》製作了大約2000個特效鏡頭,要知道,當年以視效為最大賣點的《阿凡達》,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長中有1600個特效鏡頭,《指環王》製作後期擁有特效鏡頭560個(第一集)、800個(第二集)和1500個(第三集),而普通電影的特效鏡頭一般為300-400個。
125臺攝影機同時拍攝
《魔獸》摒棄了在綠幕前拍攝的常規動態捕捉技術,而是挑戰高難度,在實體的布景中架設多臺攝影機,同時捕捉扮演獸人的演員和扮演人類角色的演員的對手戲。單單是艾爾文森林的一場戲,拍攝時就在各處架設了125臺攝影機,大樹頂,石塊後,吊臂上……為的就是要在每個角度都捕捉到「獸人」的動作。
120個面部識別標記
得益於工業光魔早在《魔獸》劇組找上門前就已經開發出的全新臉部動態捕捉系統,《魔獸》這次能最直接最準確最生動地呈現出演員們最真實的表演。只需在演員的臉上貼滿120個圓點記號,然後頭戴一臺小型攝影機,鏡頭離演員的臉只有不到13釐米的距離,這樣就能捕捉到演員臉部的每一個表情,包括每一次眨眼、每一條臉部肌肉抽動和每一個細微表情,這樣,觀眾們才能在大熒幕前看到和真人無差的獸人們所表露的種種情感。
100套鎧甲
維塔工作室(《指環王》系列)根據設計為《魔獸》製作了近一百套盔甲,全都用天然橡膠製作而成。雖然演員和特技替身在盔甲底下還是得穿戴真正的鎖子甲,但是這種材質已經減輕了整套盔甲的重量,讓他們能夠穿著盔甲每天拍好幾個小時的打鬥場面。
90個場景
為了精準控制《魔獸》一片中規模龐大的場景以及複雜的技術問題,製作團隊幾乎都是在攝影棚內搭景拍攝,不過,美術指導和置景師還是設計並搭建了90個大小不一、複雜程度各異的場景,然後再以CGI技術完成後期。
3000卷藏書
強大的人類法師麥迪文居住在卡拉贊高塔上,那是一座古老破舊的建築物,塔內的圖書館往上延伸到塔頂的精華之泉。這座圖書館的布景也是在攝影棚內搭建,但只建了第一層樓和第一段的螺旋樓梯。即便如此,場景布置師伊莉莎白還是率領五位助手,花了整整六個星期修補並製作超過三千卷藏書,擺放在似乎無止無盡的圓弧形書架上面。
1000件武器
軍火庫是從未在遊戲中出現的電影場景,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總共有超過一千個武器道具,包括120面掛在天花板的盾牌,還有另外100面散落在各處,除此之外,武器庫中還有750把劍、300支長戟以及各種武器和盔甲。
15米直徑帳篷
為了呈現展示獸人特殊的文化和習俗,劇組搭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營地,並且布置了各種道具和細節,這塊營地裡有古爾丹巨大的帳篷,那也是各個氏族酋長開會的場所,這座帳篷直徑長達15米,用真正的老舊土耳其圓形帳篷改建而成,帳篷的布料完全是用手織的羊毛做成。
11幅壁畫
古爾丹的帳篷內也掛滿了各種的護身符,全是用珍貴稀有的動物頭蓋骨、毛髮和紅布料和其它布料製作而成,這一切都是為了彰顯他的權力。同時劇組參考暴雪娛樂的相關資料總共做了11幅壁畫,描繪古爾丹如何率領獸人部落一步步逼近艾澤拉斯,但這些多出來的細節不一定會被觀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