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喝酒怎麼會顯示酒駕?交警:噴的香水味太濃了

2021-01-17 中國經濟網

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一鵬 通訊員 符馨月) 明明沒有喝酒,可為何快速酒精檢測棒檢測時,卻顯示女車主有酒駕嫌疑?交警一番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女車主用的香水味道太濃了。

3月16日晚,南京交警二大隊組織警力在漢中路開展夜間酒駕整治,22時許,一輛白色小車被交警攔下檢查。交警對女司機進行快速酒精檢測時,酒精檢測棒顯示其已飲酒。看到檢測棒預警閃紅燈時,女司機一臉詫異,稱自己並未喝酒。隨後,交警要求女司機下車接受檢查,經過呼氣式酒精檢測儀檢測,女司機體內酒精含量為0,確實並未飲酒。當天晚上,還有一名女司機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況。

交警總結髮現,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女司機身上的香水。大部分香水是含有酒精的,香水的香味之所以能夠散發,主要是依靠酒精的作用,香水噴的太濃可能會引發快速酒精檢測棒的預警,但是否酒駕要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交警也表示,沒有喝酒的司機遇到此類情況別緊張,但是喝過酒的司機可別拿香水當擋箭牌,畢竟還是要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太聰明了!女人噴香水只噴3個地方,第二天還有香水味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門都愛噴點香水,不僅因為精緻,生活也是需要儀式感的。噴香水能更加吸引別人的目光,而且不同的香水代表自己不同的個性,但是喜歡噴香水的人都會有個煩惱。就是香水持香不久,不管多好的香水,在自己身上很快就消散了,噴得少聞不出來,噴太多又會太濃太刺鼻。
  • 女子在交警面前嚎啕大哭 沒喝酒為何查出酒駕?
    女子在交警面前嚎啕大哭 沒喝酒為何查出酒駕? 福建龍巖新羅區的蔡女士與朋友吃完飯後,在騎摩託車回家途中被查酒駕的民警攔下
  • 明明沒喝酒,為何測出來是「酒駕」?蘭州公安交警這組實驗教你防止...
    日常交際裡應酬在所難免,親朋好友聚餐喝酒助興也是見怪不怪,隨著人們交通安全意識的提高和交管部門嚴查酒駕執法力度的加大,大多數駕駛人「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良好習慣已然養成。可是交警在執法過程中也時常遇到司機沒喝酒卻被測出酒駕的情況……明明沒喝酒,為何測出來是「酒駕」?真的和網傳的那些含酒精食品有關嗎?為此,蘭州公安交警近日做了一組相關實驗,看看現實中誤食誤用哪些物品會讓駕駛員擔上「酒駕」甚至「醉駕」之名,遇到這類「假性酒駕」,交警又會怎麼處理?
  • 明明沒喝酒,為何測出來是「酒駕」? 蘭州交警這組實驗 教你謹防...
    明明沒喝酒, 為何被測出來是「酒駕」? 真的和網傳的那些含酒精食品有關嗎?>甚至「醉駕」之名, 遇到這類「假性酒駕」, 交警又會怎麼處理?」,不用擔心,可以向交警說明情況,這類「假性酒駕」,在1-10分鐘後複測一下,一般都沒有問題。
  • 蕪湖:因為它,男子被查出「酒駕」?
    酒駕是指飲酒後駕駛,但生活中,有時候明明沒有喝酒,卻在進行呼氣式酒精測試時,酒精含量值顯示過高,這是否屬於酒駕?哪些東西會造成「酒精值」過高呢?12月14日,記者從鏡湖交警大隊獲悉,鏡湖交警三中隊在臨江橋開展酒駕夜查時,就發生了這樣一起特殊的案例。
  • 信陽交警查處364起酒駕,為啥禁不住喝酒?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信陽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長侯欽東親自安排部署,信陽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長陳浩上路督導,交警支隊班子成員全部上路一線巡查,全市交警全警動員,主動出擊,集中開展酒駕整治統一行動,全力遏制因酒駕帶來的道路交通事故發生,自3月18日以來,全市交警部門共出動警力500餘人次,出動警車120餘臺次,查處飲酒駕駛683起,醉駕40起,其中4月1日至7日一周時間,共查處飲酒駕駛364起,醉駕
  • 交警在執法的時候查酒駕,趙某表示沒有喝酒怎麼就醉駕了?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經常會發生一些違法的行為,酒駕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雖然這些年我國對酒駕的管理一直很嚴格,但是仍然還有一些人以身試法,醉駕行駛車輛。近日在邯鄲發生了一起這樣的事件。一名交警在正常執法的時候,查到一名酒駕人員。當時駕車人員表示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並表示自己沒有喝酒而是自己的朋友喝過酒。交警當即對駕駛人員進行酒精檢測,檢測結果為醉酒駕駛,趙某表示我沒有喝酒怎麼就醉駕了?交警表示這是儀器檢測的結果,不是個人說的,問其喝了多少的酒,趙某表示只是喝了一點的啤酒。
  • 高唐:男子酒駕被查後稱「人生第一次喝酒」 交警:你在開玩笑麼?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鵬 高唐報導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對於廣大駕駛員朋友來說,這句話要時刻約束自己的出行。然而有些司機仍然抱著僥倖心理,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以身試法。9月20日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跟隨高唐交警大隊進行夜查酒駕行動中,一位酒駕司機被查後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20日晚上九點鐘左右,在高唐城區時風路與濱湖路交叉路口,一位司機被交警「請」下了車,只見這位司機在下車後走路踉踉蹌蹌,不願配合交警工作。當交警問其喝了多少酒時,該男子說是因為工作疲憊,為了解乏,喝了一杯啤酒。
  • 喝一瓶啤酒算不算酒駕?鄭州交警實測結果!
    不少司機認為中午喝了酒,只要當時不開車,晚上再開、或者第二天再開就不屬於酒後駕駛,還有的人,以為自己只是喝了一瓶啤酒,或者是喝的米酒,開車肯定沒問題。 沒想到的是,還是被查出了酒駕。 所以一瓶啤酒到底算不算酒駕, 喝完米酒能開車嗎?
  • 【交警快訊】酒駕被查怪檳榔?檳榔:這個鍋我不背!
    【交警快訊】酒駕被查怪檳榔?檳榔:這個鍋我不背!近日,一位駕駛員被查到酒駕時,不承認自己喝酒了,只是因為嘴裡在吃檳榔?吃檳榔真的會被檢查出是酒駕嗎?「你好,測試儀顯示你喝酒了!」「警察同志,我沒喝酒,就吃了檳榔!」
  • 酒後開車被查處,司機堅稱自己只喝了可樂,交警:啤酒味的?
    面對謊言,交警的一句話讓駕駛人自己都忍不住樂了。通過篩查設備檢測,顯示這名駕駛人有酒駕嫌疑,可是他卻反駁說自己只是喝了一瓶可樂而已。可是就當交警要對其使用呼氣式酒精檢測時,剛才還信誓旦旦的司機便有點慌了。該駕駛人表示,自己是一名電力工人,晚上突然接到電力搶修任務,希望交警通融一下趕緊放車放人,而且始終堅稱自己沒有喝酒。
  • 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喝酒之後多久才能開車?
    案例一:兩杯啤酒沒感覺 哪知被查出酒駕交警在查酒駕時攔下一輛黑色轎車。這名司機從容地搖下車窗說,自己絕不會喝酒後開車。從表象上看,司機面色正常,也沒有明顯酒氣,可一吹氣卻顯示,司機體內酒精含量達到30mg/100ml,已經屬於飲酒後駕駛。
  • 違抗法律,交警找到兩名駕校教練「酒駕」
    開車時不要喝酒,喝酒時不要開車。這應該是駕校教練向學生傳授安全駕駛基本原則。然而交警來了段時間又查處了兩起案件駕校教練嚴重違法行為酒駕!駕校教練每天開教練車,教學生學習駕駛技能,根據常識,他們應該比普通司機更注意交通安全。
  • 面對交警查酒駕,男子嘴含檳榔應對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吳川寧 記者 王瑞)嘴裡含著一塊檳榔,交警一連問了幾遍,司機都說沒有喝酒。經過檢測,顯示其體內酒精含量為21mg/100ml。直到此時,司機才承認當天下午喝了啤酒。出於慎重,交警隨後特意安排這名司機到醫院進行抽血檢測。最終是否對司機進行處罰,以血液中酒精含量為準。
  • 女士應該這樣噴香水,噴香水的禁忌你中招了嗎?
    男士香水用法:用法一:襪子和下半身:我們要知道,香水是由下往上散發的,所以男士在噴香水的時候,擦滿下半身是一個很好的主意。耳後與頸後、手肘、膝蓋、頭髮、指尖都是噴香水的部位用法二:搖動部位:在宴會的空間裡,人也是會有挺多的,所以南京彩妝學校老師建議男士所要噴的部位只能在搖動的部位,這樣會散發出自己的獨特香氣。
  • 嚴查酒駕醉駕!湘潭交警提醒:切勿以身試法!
    全國統一行動日 12月18日是12月第三次酒駕醉駕整治全國統一行動日。為嚴厲打擊酒駕醉駕違法犯罪行為,全力防範因酒駕醉駕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部局、總隊統一部署,湘潭公安交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統一行動,嚴查酒駕醉駕等突出違法行為。
  • 女子喝雞湯被查出酒駕!只因……小心這些食物也會「被酒駕」!
    據珠海交警介紹,近日珠海一女司機因喝姜酒雞湯被查出酒後駕駛。當日晚,健民路燈火通明,陸續有市民沿途夜跑,香洲交警大隊在此開展夜查整治行動。10點18分,一輛粵CX××01號白色通用小車由北往南方向緩緩駛來,被梁警官攔停檢查。只見車內坐著兩名女子,司機緩緩搖下車窗,一陣若有似無的酒氣飄了出來。「你喝酒了嗎?」
  • 看看這些人,喝酒的人心裡有點兒數啊!|酒駕醉駕整治
    又是周末,各地交警將繼續對酒駕醉駕進行大力度嚴查整治。我們也曝光幾個案例,給那些愛喝酒的司機提個醒兒。7月3日,吉林高速公安松原分局民警在松原東收費站口執勤時,發現一輛小型白色轎車緩緩停在站口不遠處,以為該車出現故障,正向該車走去時,駕駛人卻下了車拔腿往相反方向跑去。
  • 廣東交警攜滴滴代駕反酒駕
    原標題:廣東交警攜滴滴代駕反酒駕   10月30日,記者從滴滴出行方面獲悉,廣東交警和滴滴
  • 喝瓶啤酒能測出酒駕嗎?沒喝酒卻被測出「酒駕」怎麼辦?「隔夜酒...
    喝瓶啤酒能測出酒駕嗎?沒喝酒卻被測出「酒駕」怎麼辦?「隔夜酒」算酒駕嗎?海口交警和您聊聊酒駕那些事■ 本報記者 鄧海寧為全力防範因酒駕醉駕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海南省公安廳於9月5日至12月15日,在全省範圍內通過集中用警、多警聯動等方式,開展重拳整治酒駕醉駕「百日行動」,備受市民關注。